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广西桂平弩滩村发掘明代巡检司城址——系明代巡检司城址的首次大面积发掘

发布时间:2016-06-21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作者:韦莉果 赵其旺等
  广西桂平弩滩村明代巡检司城址位于广西桂平市南木镇弩滩村一队,东南距桂平市区约25 公里,地处南渌水与黔江交汇的台地上,北、西、南三面环山,东部为山前台地。该城址于1975 年二普调查时发现,出土碎花银、陶罐等遗物。为配合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2015 年10 月至2016 年1 月,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及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联合对该城址进行了钻探、测绘及发掘。
 
  桂平弩滩村明代巡检司城址平面呈长方形,方向332°,面积约19400 平方米。城内地势南高北低,地面较平坦,多辟为农田。除东南角被现代民居打破外,城圈基本保存完整。本次工作主要对城址北部的城门、东城墙北段、西城墙北段及城址南部进行发掘,发掘面积5100 平方米,发现城墙、城门1 座、角楼1 座、城壕1 条、道路2 条、铁器锻冶作坊1 处、房址30 座、早期防御工事、灰坑84 个、灰沟39 条、水井2 口及采石场等重要遗迹,基本廓清了城址的结构、布局及周边附属设施情况。
 
  主要发现
  城墙 城圈基本保存完整,北城墙长110米,东城墙残长154 米,南城墙残长126 米,西城墙长180 米,外周长569 米,内周长517 米。东城墙断面呈上窄下宽的梯形,顶部残宽2 米,底部残宽5.19 米,残高2.6 米。西城墙残宽4.8~5 米,残高1.5~1.8 米。城墙的修筑方式为在地面浅挖基槽或夯一层灰褐色垫土,墙基以稍事修整的大石块垒砌,墙芯用黄土夯筑,夯层较密,墙体为青砖平铺砌筑,有收分,用三合土做粘合剂。东城墙经过二次修整,早期夯土墙芯被破坏,补筑夯层夹杂碎砖块及石灰,墙芯夯土与墙基石之间填塞大量碎石块和碎砖块,不甚规整。城墙内侧靠近墙基处有护坡。西城墙发现排水口一处,外侧长0.34~0.44 米,高0.5 米,底部铺垫石板,墙外有自然冲击形成的排水沟。内侧长0.4 米,高0.4 米,叠压于城墙垫土上,底部未铺砌石板,未发现排水沟。
  城门 城址为单城门,门址位于北墙中部,发现门道、门枢、门臼、路面、基槽、墩台等遗迹。门道长6 米,宽2.7 米。门道内对称分布门枢、门臼一对,据此推测门宽约1.6 米。门洞洞壁用青砖加三合土砌筑,东侧砖墙残高0.8 米,西侧残存青砖一排。基槽宽0.3~0.35 米,填土为黄褐色细沙土,包含大量碎砖、石灰渣、螺壳等。门道内路面原用大石块铺砌,破坏较严重,露出碎砖块、螺壳等垫土。门道东侧墩台长9.3 米,宽4.5~7.8 米,夯土残高1.74 米。西墩台长9.3 米,宽6~7 米,夯土残高2.1 米。东、西墩台南侧各发现房屋一座(F17、F18),可能为门房等守卫设施。
  角楼 目前仅发现西北角楼一处(F1),平面近方形,长约6.4 米,宽约6.1 米,残存柱洞6 个、基槽一段、台基一截。角楼部分修建于城墙上,一部分凸出墙体外,凸出部分呈曲尺形。角楼台基基槽与城墙相连,以包石为基,台基内芯为夯土,构筑方式与城墙相同,应是修建城墙时预留一角修建而成。城墙西北转角内侧发现斜坡状夯土层,部分被晚期耕作活动破坏,疑为方便登城(角楼)的斜坡马道(幔道)一类遗迹。
 
  城壕 城壕主要分布于北城墙、西城墙北段外1~2米处,东端与池塘相连,西端经西北角楼南折后顺地势注入黔江。本次选取角楼外(G30 西段)及城门外(G30 东段)两段进行发掘。G30 西段清理部分平面呈长条形,东北—西南向,弧壁,底部以拦水坝为界,东部稍高,西部较低。口部宽3.8~4.4 米,底宽2.1 米,沟深1.2~1.8 米。沟内堆积共分七层。沟内发现一段拦水坝,坝长4.2 米,宽1.1 米,高0.5~0.6 米。G30 东段由于清理面积较小,平面形制不详。揭露部分口部长9 米,宽7.5 米,深1.6 米。根据斜坡状沟壁及不规则形沟底来看,该段壕沟可能为修筑城墙取土形成。沟内堆积可分为两层:第①层为废弃堆积,灰褐色细沙土夹杂大量碎砖块,出土大量明清时期陶片、瓷片;第②层为沟内淤积层,黑褐色细沙土夹杂黄褐斑土,出土少量陶片、瓷片。
  道路 城内发现两条平行修建的道路。L1与城门门道相连并延伸出城外,东南—西北向,城外部分残长10.8 米,城内部分残长14.5 米,宽1.8~2.1 米;L2 位于L1 东侧,东南—西北向,L2 南部叠压于L1 上,向发掘区南部延伸,全长约90 米,宽2.3~2.6 米。道路的修筑方式为先挖凹镜状基槽,其上铺垫路土,路面用石块和砖块混合铺砌;道路两侧以石块或砖块作边。从二者在城内的布局与走向来看,L1、L2 应为城址的南北主干道。
 
  房址 城内发现各时期房址30座,主要分布于城址南部及东北部,多数仅存柱洞,少数残存由砖、石砌筑的残墙(台)基。F23 揭露部分平面呈长方形,残长约5 米,宽约4 米,发现柱洞8个。作坊内发现灶坑五座(Z1~Z5),平面多呈椭圆形,保存灶壁、灶底、烧结层及辐射土等。灶口均朝向一处平整的石堆,可能为操作平台。灶坑西北发现水沟(G67)一条,叠压于城墙下。结合该组遗迹的平面布局及灶坑内出土的碎铁渣来看,F23 应是一处铁器锻冶加工作坊。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及出土遗物判断,F23 的始建年代早于城墙修建时代。
 
  灰沟 灰沟数量较多,主要分布于发掘区南部,多为东南—西北向或西南—东北向,除G19、G20、G42 外大多较窄较浅。G19 和G20 位于城址南部,二者平行分布,清理部分平面均呈曲尺形,弧壁,两端沟底较中部稍浅。G19 开口于②c 层下,打破生土,两端叠压于城墙下,被H20、G49、F4、F9、F10、F13、F31 打破。G19 残长75.7 米,口部宽2.2~4.1,深1.4~2 米。G20 开口于①层下,打破G38 及生土,两端叠压于城墙下,被H6、F2、F27、F28、F30 打破。G20 残长59.85 米,口部宽1.85~2.43 米,深1.1~1.3 米。两沟填土主要可以分为三大层,第一大层为晚期废弃堆积;第二大层为修建城墙时回填的一次性堆积,堆积较厚;第三大层为早期废弃堆积,堆积较薄。沟内出土大量元末明初时期陶瓷片、瓦片等。根据沟的形制及填土情况,二者可能是壕沟一类的早期防御工事。
 
  灰坑 灰坑发现较多,形状有圆形、椭圆形、方形、不规则形等,多为生活垃圾坑。H6 平面长条形,弧壁,平底,南北长2.95 米,东西宽2 米,深0.12~0.17 米。灰坑内填土为浅红褐色细沙土,土质较疏松,夹杂砖块、石块、瓦片等,出土明清时期陶瓷片。
 
  水井 J1平面呈圆形,井壁与井口为青砖与石块混合砌筑。现存井口距地表0.45 米,内径0.8 米,外径1.1 米,深0.4~0.6米,填土为灰褐色沙土,土质疏松,包含少量明清时期陶瓷片。J2 平面呈椭圆形,井壁与井口为青砖与石块混筑。现存井口距地表0.45 米,内径0.4 米,外径1.1 米,深0.5 米,填土为灰褐色沙土,土质疏松,包含物较少。二者疑为收集雨水的浅水井,可能为J1、J2 南部约6 米的铁器加工作坊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采石场 本次调查于城址西部的黔江东北岸发现采石场遗迹。黔江两岸广泛分布由于江水冲刷侵蚀作用形成的长方体石块,只需利用钢钎、铁凿等稍加敲凿就能获得形制较为规整的石材。城址内发现的墙基石、柱础、门臼、门枢等石制品,无论岩性及形制,均与采石场石材一致。
 
  出土遗物 本次发掘出土了瓷器、陶器、铁器、钱币、石器、铜器等遗物。瓷器以青花瓷器为大宗,另有少量白瓷、青瓷、蓝釉、仿龙泉青釉、酱釉、仿哥釉、五彩、青花加彩、绿釉等。器形主要有碗、盘、杯、炉、罐、壶、瓶、高足碗、高足杯、器盖、砚台等日常生活用品。胎质多洁白细致,部分制作随意、胎质粗疏。纹饰多运用笔绘,也有刻花、印花等技法,题材有花卉、鸟兽、人物、山水、几何图案、八宝、杂宝、梵文等。陶器有壶、缸、罐、盏等,胎土多较细腻,火候较高。另发现少量钱币、铜镜、砚台、黛砚、铁器、绿釉瓦当、柱础等。
 
  初步认识
 
  城内遗迹以城墙的修建为界分前后两期。第一期包括G19、G20、F25、铁器加工作坊(F23)等,叠压于城墙下,早于城址修建年代,约为元末明初。第二期包括城墙及城内道路、房址、灰沟、灰坑等,与城址修建年代同时或稍晚,为明代中晚期至清代早中期。
 
  弩滩村城址的修建与明政府在大藤峡地区平定瑶民起义的军事活动密切相关。《桂平县志》卷六载“瑶寇侯大苟等盘踞劫掠峡岸……成化间韩襄毅公雍统兵剿之……随迁武靖州于黄甲岭下以守。其处又立弩、碧二堡以镇之……至嘉靖间,诸瑶又据险为乱。王守仁合师征之,赖以稍安。”据此,明代中期以前即已设置弩滩堡作为武靖州在大藤峡地区的重要防御体系之一。结合城址中早期防御工事及元末明初的遗物来看,弩滩作为军事要塞的年代应该更早。至嘉靖十五年(1537 年)前后“酋侯胜海居弩滩为乱……官军□流击弩滩贼,无功,乃立堡于其上”(《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八)。此次筑墙建城,派驻黄贵、韦香等“土目”率军队“三百人戍之”(雍正《广西通志》卷九五)。直至清代,弩滩城址仍有“守兵三名”(《桂平县志》卷二五)驻守大藤峡口。
 
  弩滩村巡检司城址的发掘是全国首次对明代巡检司遗址进行正式的大面积考古发掘,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研究价值。弩滩村巡检司城址的形制和布局有助于我们深化对明朝中央政府在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军政机构设置情况的认识;城址中出土的遗物为我们了解明清时期广西基层社会生活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弩滩村巡检司城址的发掘也为我们认识明代广西地区的民族关系及社会发展状况增添了可靠的考古材料。(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韦莉果 赵其旺 王筱昕 刘芳 李玉牛 李帅 周梦蒂)
 
(原文刊于:《中国文物报》2016年6月17日8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现场传真

广西桂平弩滩村发掘明代巡检司城址——系明代巡检司城址的首次大面积发掘

发布时间:2016-06-21

  广西桂平弩滩村明代巡检司城址位于广西桂平市南木镇弩滩村一队,东南距桂平市区约25 公里,地处南渌水与黔江交汇的台地上,北、西、南三面环山,东部为山前台地。该城址于1975 年二普调查时发现,出土碎花银、陶罐等遗物。为配合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2015 年10 月至2016 年1 月,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及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联合对该城址进行了钻探、测绘及发掘。
 
  桂平弩滩村明代巡检司城址平面呈长方形,方向332°,面积约19400 平方米。城内地势南高北低,地面较平坦,多辟为农田。除东南角被现代民居打破外,城圈基本保存完整。本次工作主要对城址北部的城门、东城墙北段、西城墙北段及城址南部进行发掘,发掘面积5100 平方米,发现城墙、城门1 座、角楼1 座、城壕1 条、道路2 条、铁器锻冶作坊1 处、房址30 座、早期防御工事、灰坑84 个、灰沟39 条、水井2 口及采石场等重要遗迹,基本廓清了城址的结构、布局及周边附属设施情况。
 
  主要发现
  城墙 城圈基本保存完整,北城墙长110米,东城墙残长154 米,南城墙残长126 米,西城墙长180 米,外周长569 米,内周长517 米。东城墙断面呈上窄下宽的梯形,顶部残宽2 米,底部残宽5.19 米,残高2.6 米。西城墙残宽4.8~5 米,残高1.5~1.8 米。城墙的修筑方式为在地面浅挖基槽或夯一层灰褐色垫土,墙基以稍事修整的大石块垒砌,墙芯用黄土夯筑,夯层较密,墙体为青砖平铺砌筑,有收分,用三合土做粘合剂。东城墙经过二次修整,早期夯土墙芯被破坏,补筑夯层夹杂碎砖块及石灰,墙芯夯土与墙基石之间填塞大量碎石块和碎砖块,不甚规整。城墙内侧靠近墙基处有护坡。西城墙发现排水口一处,外侧长0.34~0.44 米,高0.5 米,底部铺垫石板,墙外有自然冲击形成的排水沟。内侧长0.4 米,高0.4 米,叠压于城墙垫土上,底部未铺砌石板,未发现排水沟。
  城门 城址为单城门,门址位于北墙中部,发现门道、门枢、门臼、路面、基槽、墩台等遗迹。门道长6 米,宽2.7 米。门道内对称分布门枢、门臼一对,据此推测门宽约1.6 米。门洞洞壁用青砖加三合土砌筑,东侧砖墙残高0.8 米,西侧残存青砖一排。基槽宽0.3~0.35 米,填土为黄褐色细沙土,包含大量碎砖、石灰渣、螺壳等。门道内路面原用大石块铺砌,破坏较严重,露出碎砖块、螺壳等垫土。门道东侧墩台长9.3 米,宽4.5~7.8 米,夯土残高1.74 米。西墩台长9.3 米,宽6~7 米,夯土残高2.1 米。东、西墩台南侧各发现房屋一座(F17、F18),可能为门房等守卫设施。
  角楼 目前仅发现西北角楼一处(F1),平面近方形,长约6.4 米,宽约6.1 米,残存柱洞6 个、基槽一段、台基一截。角楼部分修建于城墙上,一部分凸出墙体外,凸出部分呈曲尺形。角楼台基基槽与城墙相连,以包石为基,台基内芯为夯土,构筑方式与城墙相同,应是修建城墙时预留一角修建而成。城墙西北转角内侧发现斜坡状夯土层,部分被晚期耕作活动破坏,疑为方便登城(角楼)的斜坡马道(幔道)一类遗迹。
 
  城壕 城壕主要分布于北城墙、西城墙北段外1~2米处,东端与池塘相连,西端经西北角楼南折后顺地势注入黔江。本次选取角楼外(G30 西段)及城门外(G30 东段)两段进行发掘。G30 西段清理部分平面呈长条形,东北—西南向,弧壁,底部以拦水坝为界,东部稍高,西部较低。口部宽3.8~4.4 米,底宽2.1 米,沟深1.2~1.8 米。沟内堆积共分七层。沟内发现一段拦水坝,坝长4.2 米,宽1.1 米,高0.5~0.6 米。G30 东段由于清理面积较小,平面形制不详。揭露部分口部长9 米,宽7.5 米,深1.6 米。根据斜坡状沟壁及不规则形沟底来看,该段壕沟可能为修筑城墙取土形成。沟内堆积可分为两层:第①层为废弃堆积,灰褐色细沙土夹杂大量碎砖块,出土大量明清时期陶片、瓷片;第②层为沟内淤积层,黑褐色细沙土夹杂黄褐斑土,出土少量陶片、瓷片。
  道路 城内发现两条平行修建的道路。L1与城门门道相连并延伸出城外,东南—西北向,城外部分残长10.8 米,城内部分残长14.5 米,宽1.8~2.1 米;L2 位于L1 东侧,东南—西北向,L2 南部叠压于L1 上,向发掘区南部延伸,全长约90 米,宽2.3~2.6 米。道路的修筑方式为先挖凹镜状基槽,其上铺垫路土,路面用石块和砖块混合铺砌;道路两侧以石块或砖块作边。从二者在城内的布局与走向来看,L1、L2 应为城址的南北主干道。
 
  房址 城内发现各时期房址30座,主要分布于城址南部及东北部,多数仅存柱洞,少数残存由砖、石砌筑的残墙(台)基。F23 揭露部分平面呈长方形,残长约5 米,宽约4 米,发现柱洞8个。作坊内发现灶坑五座(Z1~Z5),平面多呈椭圆形,保存灶壁、灶底、烧结层及辐射土等。灶口均朝向一处平整的石堆,可能为操作平台。灶坑西北发现水沟(G67)一条,叠压于城墙下。结合该组遗迹的平面布局及灶坑内出土的碎铁渣来看,F23 应是一处铁器锻冶加工作坊。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及出土遗物判断,F23 的始建年代早于城墙修建时代。
 
  灰沟 灰沟数量较多,主要分布于发掘区南部,多为东南—西北向或西南—东北向,除G19、G20、G42 外大多较窄较浅。G19 和G20 位于城址南部,二者平行分布,清理部分平面均呈曲尺形,弧壁,两端沟底较中部稍浅。G19 开口于②c 层下,打破生土,两端叠压于城墙下,被H20、G49、F4、F9、F10、F13、F31 打破。G19 残长75.7 米,口部宽2.2~4.1,深1.4~2 米。G20 开口于①层下,打破G38 及生土,两端叠压于城墙下,被H6、F2、F27、F28、F30 打破。G20 残长59.85 米,口部宽1.85~2.43 米,深1.1~1.3 米。两沟填土主要可以分为三大层,第一大层为晚期废弃堆积;第二大层为修建城墙时回填的一次性堆积,堆积较厚;第三大层为早期废弃堆积,堆积较薄。沟内出土大量元末明初时期陶瓷片、瓦片等。根据沟的形制及填土情况,二者可能是壕沟一类的早期防御工事。
 
  灰坑 灰坑发现较多,形状有圆形、椭圆形、方形、不规则形等,多为生活垃圾坑。H6 平面长条形,弧壁,平底,南北长2.95 米,东西宽2 米,深0.12~0.17 米。灰坑内填土为浅红褐色细沙土,土质较疏松,夹杂砖块、石块、瓦片等,出土明清时期陶瓷片。
 
  水井 J1平面呈圆形,井壁与井口为青砖与石块混合砌筑。现存井口距地表0.45 米,内径0.8 米,外径1.1 米,深0.4~0.6米,填土为灰褐色沙土,土质疏松,包含少量明清时期陶瓷片。J2 平面呈椭圆形,井壁与井口为青砖与石块混筑。现存井口距地表0.45 米,内径0.4 米,外径1.1 米,深0.5 米,填土为灰褐色沙土,土质疏松,包含物较少。二者疑为收集雨水的浅水井,可能为J1、J2 南部约6 米的铁器加工作坊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采石场 本次调查于城址西部的黔江东北岸发现采石场遗迹。黔江两岸广泛分布由于江水冲刷侵蚀作用形成的长方体石块,只需利用钢钎、铁凿等稍加敲凿就能获得形制较为规整的石材。城址内发现的墙基石、柱础、门臼、门枢等石制品,无论岩性及形制,均与采石场石材一致。
 
  出土遗物 本次发掘出土了瓷器、陶器、铁器、钱币、石器、铜器等遗物。瓷器以青花瓷器为大宗,另有少量白瓷、青瓷、蓝釉、仿龙泉青釉、酱釉、仿哥釉、五彩、青花加彩、绿釉等。器形主要有碗、盘、杯、炉、罐、壶、瓶、高足碗、高足杯、器盖、砚台等日常生活用品。胎质多洁白细致,部分制作随意、胎质粗疏。纹饰多运用笔绘,也有刻花、印花等技法,题材有花卉、鸟兽、人物、山水、几何图案、八宝、杂宝、梵文等。陶器有壶、缸、罐、盏等,胎土多较细腻,火候较高。另发现少量钱币、铜镜、砚台、黛砚、铁器、绿釉瓦当、柱础等。
 
  初步认识
 
  城内遗迹以城墙的修建为界分前后两期。第一期包括G19、G20、F25、铁器加工作坊(F23)等,叠压于城墙下,早于城址修建年代,约为元末明初。第二期包括城墙及城内道路、房址、灰沟、灰坑等,与城址修建年代同时或稍晚,为明代中晚期至清代早中期。
 
  弩滩村城址的修建与明政府在大藤峡地区平定瑶民起义的军事活动密切相关。《桂平县志》卷六载“瑶寇侯大苟等盘踞劫掠峡岸……成化间韩襄毅公雍统兵剿之……随迁武靖州于黄甲岭下以守。其处又立弩、碧二堡以镇之……至嘉靖间,诸瑶又据险为乱。王守仁合师征之,赖以稍安。”据此,明代中期以前即已设置弩滩堡作为武靖州在大藤峡地区的重要防御体系之一。结合城址中早期防御工事及元末明初的遗物来看,弩滩作为军事要塞的年代应该更早。至嘉靖十五年(1537 年)前后“酋侯胜海居弩滩为乱……官军□流击弩滩贼,无功,乃立堡于其上”(《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八)。此次筑墙建城,派驻黄贵、韦香等“土目”率军队“三百人戍之”(雍正《广西通志》卷九五)。直至清代,弩滩城址仍有“守兵三名”(《桂平县志》卷二五)驻守大藤峡口。
 
  弩滩村巡检司城址的发掘是全国首次对明代巡检司遗址进行正式的大面积考古发掘,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研究价值。弩滩村巡检司城址的形制和布局有助于我们深化对明朝中央政府在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军政机构设置情况的认识;城址中出土的遗物为我们了解明清时期广西基层社会生活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弩滩村巡检司城址的发掘也为我们认识明代广西地区的民族关系及社会发展状况增添了可靠的考古材料。(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韦莉果 赵其旺 王筱昕 刘芳 李玉牛 李帅 周梦蒂)
 
(原文刊于:《中国文物报》2016年6月17日8版)
 
 

作者:韦莉果 赵其旺等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