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良渚古城城内考古发掘及城外勘探取得重要收获 发掘莫角山宫殿区、姜家山贵族墓地和钟家港古河道

发布时间:2016-12-19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作者:浙江省考古所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自2007 年良渚古城发现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制定了详细的考古工作规划,按照“三年目标,十年规划,百年谋略”的方针,认真梳理了良渚遗址已有的资料与存在的问题,制定了良渚遗址考古的短期任务与长远目标。
 
  从2008 年至2012 年,对良渚古城进行了大范围的无人机航拍航测,并对以古城为核心的20余平方公里进行了重点测绘。2010 年建立了涵盖整个良渚遗址群的测量控制网,整个遗址进行统一布方。
 
  经过十年连续不断的考古工作,确认了良渚古城核心区由宫殿区、内城、外郭城构成,占地面积约8平方公里,同时在城外发现规模巨大的水利系统和面积广阔的郊区,它们与古城核心区共同构成占地面积达100平方公里的早期国野体系。
 
  2009 年至今,以良渚古城为中心进行大规模的考古勘探工作,已陆续完成16平方公里范围的勘探工作,基本搞清了城内外遗址和水系分布情况。近期,还将启动良渚遗址群以外整个C形盆地的区域系统调查工作。
 
  2011年以来,重点对城内宫殿区、古河道进行勘探发掘,对宫殿区内的遗迹分布有了初步的了解,古河道的发掘中出土了丰富的各类遗物,对沿河分布的台地的年代、功能也有了基本的认识。

 
  良渚古城莫角山宫殿区的初步认识
 
  莫角山宫殿区位于城内正中心,由古尚顶土台和其上的大莫角山、小莫角山、乌龟山三座宫殿基址组成。古尚顶土台东西长约630、南北宽约450 米,相对高约9 米。
 
  莫角山遗址发掘前就建立了统一的探沟编号系统,探沟宽2 米或3 米,横纵布设于莫角山宫殿区内,探沟内仅清除表土,这样既能寻找到莫角山宫殿区的房基、沙土广场等遗迹的分布情况,又能最大程度保护遗址本体。长探沟发掘确定房基等遗迹后,对部分保存较好的房基遗迹采取探方全面发掘法进行了揭露,寻找与房基有关的基槽、柱洞等遗迹,以了解房址的具体形态,对房基边界也进行局部解剖,以明确其边界和堆筑层次。
 
  2011 年至2016 年,通过大规模勘探、长探沟发掘配合探方全面揭露等方法,我们基本搞清了大莫角山、小莫角山和古尚顶平台上的房屋台基分布情况,对莫角山宫殿区的堆筑过程和方法也有了基本的认识。
 
  大莫角山台基 位于古尚顶土台的东北部,是古尚顶土台上三座宫殿台基中面积最大的一个,也是城内最高的地点。大莫角山土台为覆斗形长方体,台底东西长约175 米、南北宽约88 米,土台总面积约15000 平方米,包括围沟部分东西长约180 米、南北宽约110 米,面积约20000 平方米,良渚文化层地表海拔最高处为18 米,人工堆筑最厚处16.5 米,与古尚顶台面相对高度约6米。通过发掘,我们在大莫角山周围发现宽约4~15、深约0.6~1.5 米的围沟。围沟在良渚文化晚期被废弃填平,随后又修建了石头墙基,防护设施相当完备。这在小莫角山和乌龟山台基都是见不到的,推测大莫角山应该是城内最高等级的宫殿台基。在大莫角山顶上还发现了7 个面积约300至900 平方米的房屋台基,呈南北两排分布。
 
  小莫角山台基 位于古尚顶高台的西北部,大莫角山西面。小莫角山是莫角山宫殿区内一座最小的宫殿台基,台基东西长约90 米、南北宽约40米,面积约3500 平方米,良渚文化层表面海拔最高处17 米,与周边相对高约5 米,人工堆筑厚度约6 米。通过发掘确认小莫角山山顶存在4 个分属于两个不同阶段的良渚文化房屋台基。早期阶段房基一处,也是面积最大的,东西长约25.5 米,南北宽约15.5 米,总面积约380平方米,部分柱坑直径达1.25 米。晚期房基三处,东西成排分布,面积较小。小莫角山房基的发现丰富了我们对宫殿区内房址的形态及宫殿区内聚落布局的认识。
 
  乌龟山台基 位于古尚顶高台的西南部。在三座宫殿台基中,乌龟山是遭到破坏最严重的,顶面既没有发现房基等建筑遗迹,台基边界和形态也被破坏。通过发掘明确了乌龟山的边界。乌龟山台基底部东西长约130 米、南北宽约67 米,面积约8500 平方米。台基顶部良渚文化层表面最高处海拔约16.5 米,与周边相对高约4 米,现存人工堆筑厚度约7 米。因历年来的人为破坏,台基顶部未发现良渚文化的房基等遗迹。
 
  古尚顶平台 通过对其发掘确定了宫殿区中部大型沙土广场的分布范围,广场大致呈曲尺形,分布在东西长约465、南北宽约320 米的范围内,占地面积达7 万平方米。沙土广场是以一层沙、一层泥交错夯筑而成的,夯筑厚度一般为30~60 厘米,最厚处130 厘米,质地坚硬、制作考究,推测是莫角山宫殿区内举行重要仪式的场所。在沙土广场南部和东部还发现东西成排、南北成列的9 座房屋台基,面积在200~500 平方米之间,排列相当整齐。
 

 
  姜家山贵族墓地的发掘和城内格局的新认识
 
  姜家山位于莫角山西部、反山南部,经勘探,姜家山台地平面大致呈长方形,东西长约270、南北宽约220 米,面积约5 万平方米,最高处海拔约14 米。在姜家山土台西坡清理了一处良渚文化贵族墓地,揭露面积900 平方米,发掘墓葬14 座,大致呈三排分布,墓葬中共出土文物425 件组,以单件计644 件,包括玉器、石器、陶器、骨器等,尤其玉器数量占绝大多数,共363 件组,以单件计582 件。
 
  层位上看,这批墓葬开口均遭到严重破坏,开口①层下或宋代层下,打破生土,墓坑保存较浅。鼎足均为鱼鳍形足,部分鼎足外侧边缘略厚,两座墓葬出土过滤器,豆柄均为大圈足,出土玉器形态和风格与反山M23 等出土玉器接近。可大致推断墓地年代与反山墓地相当。
 
  姜家山最高等级的男性墓M1,介于反山M17 和M15 之间,仅高于反山M18,大致相当于反山墓地的第三等级。此外,墓地中既有高等级贵族,如M1、M6、M2 等男性墓主和M8、M4 等女性墓主,也有随葬品较少的普通居民甚至小孩(如M5、M11)的墓葬,这一特征也明显不同于反山墓地,而与文家山墓地更为接近,可能是一处家族墓地。
 
  男性墓与女性墓除了随葬品外,主要以头向来区分,男性墓均头朝南,女性墓除M7 外均头朝北,男女墓葬交错分布,与瑶山、反山墓地有很大差异,这些发现充实了我们对良渚文化时期贵族墓地布局的认识,为研究当时的家庭情况、家族组织提供了新的资料。玉璜、陶过滤器、陶甑、陶盆和漆盆、陶纺轮均出于女性墓,这些器型可能与女性密切相关。
 
  同时,姜家山墓地的发掘使我们认识到城内宫殿区与王陵及贵族墓地分处东、西,区分明确。整个良渚古城之内,除了河道水域,基本都经过人工堆筑,其中莫角山宫殿区、反山姜家山桑树头墓葬区、皇坟山等属于一级高地,为古城核心区。
 

 
  城内南北向主河道——钟家港河道的发掘
 
  良渚古城城内河网密布,位于城内宫殿区以东的钟家港古河道,是城内的南北主干道,根据考古勘探确认,钟家港总长度约1000 米、宽约18~80 米、深约3 米。可分为南段、中段、北段三段。
 
  钟家港南段和北段由于紧邻两岸台地,所以河道堆积中存在大量的陶器、石器以及木器等遗物,此外,通过淘洗还发现了大量的动植物遗存,以及少量人骨标本。钟家港南段西岸的李家山台地边缘揭露出保存良好的木构护岸遗迹,台地边缘堆积中出土木器坯件等漆木器。在钟家港南段河东岸钟家村台地上发现大片的红烧土堆积,台地边缘堆积中出土较多黑石英石片、玉料、玉钻芯、石钻芯等遗物。钟家港南段的发掘显示李家山和钟家村台地上可能分别存在漆木器和玉石器作坊,这是城内首次发现手工业作坊区,推测良渚古城城内除宫殿区、王陵和贵族墓地等核心区以外的台地主要应该是手工业作坊区。
 
  钟家港中段由于靠近莫角山宫殿区,所以河道内堆积包含遗物很少,通过发掘和勘探可知,此段河道大部分区域在良渚晚期主要被人工填平,底部填筑了草裹泥,顶部则以纯净的黄土和沙土交错填筑。此段河道堆积也反映了当时莫角山宫殿区应该不是一般的生活区域,所以很少有生活遗物。
 
  钟家港北段东西紧邻居住台地,通过对河道西岸的发掘确认了河道西岸经过了多次扩建和使用过程,从而使河道逐渐变窄,最终在良渚文化晚期后段被完全填平。
 
  城外郊区聚落勘探的新认识
 
  2015-2016 年完成良渚古城以东约175 万平方米的勘探工作。经勘探,共发现良渚文化时期遗迹现象104 处,其中台地45 处、河道9 条、草包泥堆筑层4 处、文化层范围36 处、水域范围5 处、湿地4 处、坑1 座。此次勘探结果证实良渚古城以东良渚文化台地分布密集,远远超过之前的认识。经最新统计,目前良渚古城系统所在的100平方公里范围内已发现各类遗址230 余处,其中郊区聚落150 余处,这些聚落与古城应有密切的内在联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稿)
 
(原文刊于:《中国文物报》2016年12月16日8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现场传真

良渚古城城内考古发掘及城外勘探取得重要收获 发掘莫角山宫殿区、姜家山贵族墓地和钟家港古河道

发布时间:2016-12-19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自2007 年良渚古城发现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制定了详细的考古工作规划,按照“三年目标,十年规划,百年谋略”的方针,认真梳理了良渚遗址已有的资料与存在的问题,制定了良渚遗址考古的短期任务与长远目标。
 
  从2008 年至2012 年,对良渚古城进行了大范围的无人机航拍航测,并对以古城为核心的20余平方公里进行了重点测绘。2010 年建立了涵盖整个良渚遗址群的测量控制网,整个遗址进行统一布方。
 
  经过十年连续不断的考古工作,确认了良渚古城核心区由宫殿区、内城、外郭城构成,占地面积约8平方公里,同时在城外发现规模巨大的水利系统和面积广阔的郊区,它们与古城核心区共同构成占地面积达100平方公里的早期国野体系。
 
  2009 年至今,以良渚古城为中心进行大规模的考古勘探工作,已陆续完成16平方公里范围的勘探工作,基本搞清了城内外遗址和水系分布情况。近期,还将启动良渚遗址群以外整个C形盆地的区域系统调查工作。
 
  2011年以来,重点对城内宫殿区、古河道进行勘探发掘,对宫殿区内的遗迹分布有了初步的了解,古河道的发掘中出土了丰富的各类遗物,对沿河分布的台地的年代、功能也有了基本的认识。

 
  良渚古城莫角山宫殿区的初步认识
 
  莫角山宫殿区位于城内正中心,由古尚顶土台和其上的大莫角山、小莫角山、乌龟山三座宫殿基址组成。古尚顶土台东西长约630、南北宽约450 米,相对高约9 米。
 
  莫角山遗址发掘前就建立了统一的探沟编号系统,探沟宽2 米或3 米,横纵布设于莫角山宫殿区内,探沟内仅清除表土,这样既能寻找到莫角山宫殿区的房基、沙土广场等遗迹的分布情况,又能最大程度保护遗址本体。长探沟发掘确定房基等遗迹后,对部分保存较好的房基遗迹采取探方全面发掘法进行了揭露,寻找与房基有关的基槽、柱洞等遗迹,以了解房址的具体形态,对房基边界也进行局部解剖,以明确其边界和堆筑层次。
 
  2011 年至2016 年,通过大规模勘探、长探沟发掘配合探方全面揭露等方法,我们基本搞清了大莫角山、小莫角山和古尚顶平台上的房屋台基分布情况,对莫角山宫殿区的堆筑过程和方法也有了基本的认识。
 
  大莫角山台基 位于古尚顶土台的东北部,是古尚顶土台上三座宫殿台基中面积最大的一个,也是城内最高的地点。大莫角山土台为覆斗形长方体,台底东西长约175 米、南北宽约88 米,土台总面积约15000 平方米,包括围沟部分东西长约180 米、南北宽约110 米,面积约20000 平方米,良渚文化层地表海拔最高处为18 米,人工堆筑最厚处16.5 米,与古尚顶台面相对高度约6米。通过发掘,我们在大莫角山周围发现宽约4~15、深约0.6~1.5 米的围沟。围沟在良渚文化晚期被废弃填平,随后又修建了石头墙基,防护设施相当完备。这在小莫角山和乌龟山台基都是见不到的,推测大莫角山应该是城内最高等级的宫殿台基。在大莫角山顶上还发现了7 个面积约300至900 平方米的房屋台基,呈南北两排分布。
 
  小莫角山台基 位于古尚顶高台的西北部,大莫角山西面。小莫角山是莫角山宫殿区内一座最小的宫殿台基,台基东西长约90 米、南北宽约40米,面积约3500 平方米,良渚文化层表面海拔最高处17 米,与周边相对高约5 米,人工堆筑厚度约6 米。通过发掘确认小莫角山山顶存在4 个分属于两个不同阶段的良渚文化房屋台基。早期阶段房基一处,也是面积最大的,东西长约25.5 米,南北宽约15.5 米,总面积约380平方米,部分柱坑直径达1.25 米。晚期房基三处,东西成排分布,面积较小。小莫角山房基的发现丰富了我们对宫殿区内房址的形态及宫殿区内聚落布局的认识。
 
  乌龟山台基 位于古尚顶高台的西南部。在三座宫殿台基中,乌龟山是遭到破坏最严重的,顶面既没有发现房基等建筑遗迹,台基边界和形态也被破坏。通过发掘明确了乌龟山的边界。乌龟山台基底部东西长约130 米、南北宽约67 米,面积约8500 平方米。台基顶部良渚文化层表面最高处海拔约16.5 米,与周边相对高约4 米,现存人工堆筑厚度约7 米。因历年来的人为破坏,台基顶部未发现良渚文化的房基等遗迹。
 
  古尚顶平台 通过对其发掘确定了宫殿区中部大型沙土广场的分布范围,广场大致呈曲尺形,分布在东西长约465、南北宽约320 米的范围内,占地面积达7 万平方米。沙土广场是以一层沙、一层泥交错夯筑而成的,夯筑厚度一般为30~60 厘米,最厚处130 厘米,质地坚硬、制作考究,推测是莫角山宫殿区内举行重要仪式的场所。在沙土广场南部和东部还发现东西成排、南北成列的9 座房屋台基,面积在200~500 平方米之间,排列相当整齐。
 

 
  姜家山贵族墓地的发掘和城内格局的新认识
 
  姜家山位于莫角山西部、反山南部,经勘探,姜家山台地平面大致呈长方形,东西长约270、南北宽约220 米,面积约5 万平方米,最高处海拔约14 米。在姜家山土台西坡清理了一处良渚文化贵族墓地,揭露面积900 平方米,发掘墓葬14 座,大致呈三排分布,墓葬中共出土文物425 件组,以单件计644 件,包括玉器、石器、陶器、骨器等,尤其玉器数量占绝大多数,共363 件组,以单件计582 件。
 
  层位上看,这批墓葬开口均遭到严重破坏,开口①层下或宋代层下,打破生土,墓坑保存较浅。鼎足均为鱼鳍形足,部分鼎足外侧边缘略厚,两座墓葬出土过滤器,豆柄均为大圈足,出土玉器形态和风格与反山M23 等出土玉器接近。可大致推断墓地年代与反山墓地相当。
 
  姜家山最高等级的男性墓M1,介于反山M17 和M15 之间,仅高于反山M18,大致相当于反山墓地的第三等级。此外,墓地中既有高等级贵族,如M1、M6、M2 等男性墓主和M8、M4 等女性墓主,也有随葬品较少的普通居民甚至小孩(如M5、M11)的墓葬,这一特征也明显不同于反山墓地,而与文家山墓地更为接近,可能是一处家族墓地。
 
  男性墓与女性墓除了随葬品外,主要以头向来区分,男性墓均头朝南,女性墓除M7 外均头朝北,男女墓葬交错分布,与瑶山、反山墓地有很大差异,这些发现充实了我们对良渚文化时期贵族墓地布局的认识,为研究当时的家庭情况、家族组织提供了新的资料。玉璜、陶过滤器、陶甑、陶盆和漆盆、陶纺轮均出于女性墓,这些器型可能与女性密切相关。
 
  同时,姜家山墓地的发掘使我们认识到城内宫殿区与王陵及贵族墓地分处东、西,区分明确。整个良渚古城之内,除了河道水域,基本都经过人工堆筑,其中莫角山宫殿区、反山姜家山桑树头墓葬区、皇坟山等属于一级高地,为古城核心区。
 

 
  城内南北向主河道——钟家港河道的发掘
 
  良渚古城城内河网密布,位于城内宫殿区以东的钟家港古河道,是城内的南北主干道,根据考古勘探确认,钟家港总长度约1000 米、宽约18~80 米、深约3 米。可分为南段、中段、北段三段。
 
  钟家港南段和北段由于紧邻两岸台地,所以河道堆积中存在大量的陶器、石器以及木器等遗物,此外,通过淘洗还发现了大量的动植物遗存,以及少量人骨标本。钟家港南段西岸的李家山台地边缘揭露出保存良好的木构护岸遗迹,台地边缘堆积中出土木器坯件等漆木器。在钟家港南段河东岸钟家村台地上发现大片的红烧土堆积,台地边缘堆积中出土较多黑石英石片、玉料、玉钻芯、石钻芯等遗物。钟家港南段的发掘显示李家山和钟家村台地上可能分别存在漆木器和玉石器作坊,这是城内首次发现手工业作坊区,推测良渚古城城内除宫殿区、王陵和贵族墓地等核心区以外的台地主要应该是手工业作坊区。
 
  钟家港中段由于靠近莫角山宫殿区,所以河道内堆积包含遗物很少,通过发掘和勘探可知,此段河道大部分区域在良渚晚期主要被人工填平,底部填筑了草裹泥,顶部则以纯净的黄土和沙土交错填筑。此段河道堆积也反映了当时莫角山宫殿区应该不是一般的生活区域,所以很少有生活遗物。
 
  钟家港北段东西紧邻居住台地,通过对河道西岸的发掘确认了河道西岸经过了多次扩建和使用过程,从而使河道逐渐变窄,最终在良渚文化晚期后段被完全填平。
 
  城外郊区聚落勘探的新认识
 
  2015-2016 年完成良渚古城以东约175 万平方米的勘探工作。经勘探,共发现良渚文化时期遗迹现象104 处,其中台地45 处、河道9 条、草包泥堆筑层4 处、文化层范围36 处、水域范围5 处、湿地4 处、坑1 座。此次勘探结果证实良渚古城以东良渚文化台地分布密集,远远超过之前的认识。经最新统计,目前良渚古城系统所在的100平方公里范围内已发现各类遗址230 余处,其中郊区聚落150 余处,这些聚落与古城应有密切的内在联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稿)
 
(原文刊于:《中国文物报》2016年12月16日8版)
 

作者:浙江省考古所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