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8年老司城遗址考古发掘

发布时间:2019-01-22文章出处:湖南考古作者:张涛

  一、遗址概况

  永顺老司城位于湖南永顺县灵溪镇司城村,距永顺县城19.5公里,中心点坐标为北纬28°59′55″,东经109°58′11″。老司城是湘西土家族彭氏土司的统治中心和权力中心,是湘、鄂、渝、黔地区级别最高的司治中心,并因此成为宋、元、明、清时期土家族地区最大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文献记载,老司城自南宋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彭福石宠营建并迁治于老司城,至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彭肇槐纳土,前后经历宋、元、明、清四朝,共历时592年(1135年~1727年)。其见证了土司制度从萌芽至衰亡的全过程,渐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司治景观,是当前保存最完整的土司遗址之一,业已成为中国土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以往考古工作简述

  老司城遗址考古工作从1995年至2018年,经历了5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5年10月~12月,着重于对城区进行全面的调查与勘探,基本查清城区内城墙、主体道路的分布情况,并对生活区与墓葬区进行了局部发掘,发掘面积500多平方米。

  第二阶段:1998年10月~11月,对生活区中部的F10进行了发掘,同时,发掘了墓葬区的数座墓葬。发掘面积300多平方米。

  第三阶段:2010年5月—2012年6月,对生活区内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面积达6309平方米,对墓葬区进行了勘探和发掘,面积共15727平方米。同时,对外围区域进行了考古调查。

  第四阶段:主要目的是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必要的考古信息及原始资料,2013年1月~2014年6月,根据2011年国家文物局批准通过的《老司城遗址考古工作规划》的要求,为全面了解和认识老司城遗址文化内涵及其时空格局,并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详实的考古资料,以达到认识老司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的目的

  经过这4个阶段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老司城遗址生活区、衙署区、祖师殿区的文化内涵和空间布局得到更为清晰的认识,核心区道路系统、排水系统及建筑组群的关系得到进一步厘清,并进一步解决了不同时期建筑遗迹的相对关系,为构建老司城遗址的分期和展现不同时期老司城的历史面貌奠定了基础,为展现老司城遗址的突出普遍价值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详实的考古资料。

  第五阶段:分为前后两段。前段:2017年10月~2017年12月,发掘中共发现三个不同时期的建筑址,分为一期、二期、三期,由卵石道路、庭院、排水沟、天井、围墙基址、房屋、水池、栏杆等构成。同时,出土了大量动物骨骼、建筑构件、陶瓷片、骨器等标本。

  后段:本次进行的2018年考古发掘阶段,目的是了解老司城遗址生活区北部区域的整体建筑布局,厘清该区域的排水系统、道路系统、城墙、建筑遗址的分布、特色等,通过考古工作,最大程度认识当时的建筑状况,并探寻生活区存在的早期遗存。探索考古发掘过程中,如何实施临时性保护措施,并配合老司城世界文化遗产地的考古发掘现场开展遗迹的临时性保护工作,确保遗迹发掘后,避免受到再次的破坏。

  三、遗迹清理情况

  城墙:分为一期城墙和二期城墙,二期城墙原考古发掘已经实施。

  一期城墙

  I期城墙系遗址生活区的早期城墙,在2013至2014年度发掘中于北部建筑群北侧已有发现。2018年在一级台地上的N8W5、N7W5探方的范围内发现。应与原来发现的第一期城墙连为一体。本次发现的I期城墙呈南北向,发掘部分长9米,高1.69米,厚1.59米。城墙在N8W5探方内保存尚好,在N7W5探方内保存较差,多已拆毁,从拆除情况分析,是将部分原有城墙垮塌或拆除的石块用来砌筑第二期城墙所为。

  道路:

  L20

  位于I期城墙内侧,道路呈西北——东南走向,路面卵石铺成,路面宽1.8米,截面呈弧形。道路因修建一期城墙多已拆毁,露出黄红色土垫层。L20开口于⑥层下,铺砌于⑦层之上,是目前发现的最早遗迹。

  L21

  位于I期城墙外侧,Ⅱ期城墙内侧,距现代地表深约4米左右,宽度2米,高0.34米,发掘长度5米。路面自南向北延伸,分布于N7W5、N8W5西侧,在N8W5西北部有一石灰坑,L21被其叠压。

  L22

  包括道路、凸台、踏跺三部分,为F38和F39院落连接F26的通道,踏跺宽200cm,斜长500cm,高206cm,底长390cm。

  L23

  为踏跺,位于第二平台中部偏南方向,连接第二平台与第三平台。南侧象眼石紧靠F41北部山墙,宽150cm,底长360cm,斜长410cm。

  L24

  处于一、二级台地,TN12W4的范围内,阶梯顶部被G39打破。呈东西向。系连接一级台地与二级台地的仅存道路,梯体受损,且被G39打破,整体向北塌陷,踏面系以单排青砖铺砌而成,残损严重。

  L25

  呈东西走向,位于F31西侧,F42北侧,系连接F42与F31的通道。砖砌,自西向东可分为三段,L25西段高于F42的地面,使用青砖砌筑方形边框,内部填充有石灰层,长1.36米,宽1.13米,高0.22米。

  L26

  2014年度老司城遗址考古发掘过程中已将L26东部揭露,本年度正式发掘遗址生活区二台地的西北部。

  L26平面形状近L形,利用F31台明西南角的方形凸起,系连接F42与F31及F26的通道。L26南部被晚期砖砌遗迹叠压,可能为晚期建筑遗迹,但残损严重,具体属性不明。

  L27

  为连接第二平台的F41和第三平台的F28的踏跺,宽180cm,斜长残长200cm,残底长170cm,残高130cm。

  房屋建筑:

  F26

  位于生活区第三平台北侧,平面呈凹形,前为正屋,5开间,有廊道,坐东朝西,两端为南、北厢房,中部场坪为散水,向西倾斜,卵石铺成。西、北两侧以不规则石灰岩块砌构成墙体,高1.5~2.4米不等,墙内回填大量前期倒塌的残断砖石、小青瓦等建筑垃圾,其上以本地红壤夹残瓦回填并夯实,形成完整的台明。

  F31

  2014年度老司城遗址考古发掘过程中已将F31东部揭露,为了弄清北部建筑群的总体情况及全面揭露F31,本年度正式发掘其西北部。

  F31总面阔11.24,总进深11米,为三开间、两进深房屋,坐东北朝西南,筑有台明,台明西壁为石砌,并以石灰抹面,顶部铺砌有一列纵向青砖,其上叠压有红砂岩制成的阶沿石。

  F38

  2017年考古发掘大部,2018年发掘剩余的东侧,完成整体发掘工作。

  分为室内地面和廊道地面,地面皆以方形青砖错缝平铺,青砖边长31.5、厚6cm,东侧尚有铺砖残存,其上分布有大量经火焚烧后的炭屑及草木灰。台基东南角保存一红砂岩质地的檐柱柱础石,有槛垫石残留在柱础北侧。

  F42

  F42位于F31西侧,坐南朝北,东侧山墙残留4根柱础,残损严重,仅保留房屋东部的地面。根据残存柱础、柱础垫层及青砖的排列等判断,推测F42为三开间、四进深的房屋。房屋北侧为石板,石板延伸至门道处,门道内凹,残留东侧两根柱础,北部柱础上圆下方,直径0.38米,南部柱础为方形,长0.35米,宽0.33米,门道在柱础间竖砌一排青砖,为门檐,所有青砖长0.31米,宽0.18米。

  窄形平台

  位于L22踏跺和L23踏跺之间,连接2个踏跺,长640cm,宽140cm,高60cm,表面以青砖、卵石铺砌,外墙面以山石浆砌,以石灰抹面,内侧以一列半截青砖斜砌,地面横向纵砌10列青砖,外以卵石侧铺而成。

  排水沟:

  G38

  呈东西向,残存的沟底青砖共9块,沟内填土为黑色沙质土。砌筑方法为于沟底放置方砖,方砖两侧铺砌青砖各一块,于青砖之上铺砌两层青砖。铺底方砖长宽均为0.32米,沟壁青砖长0.305m,宽0.17m。G38长4米,宽0.68米,深0.22米。

  G39

  总长13.55米,宽0.34至0.68米。呈西北—东南走向。系F31的西侧排水沟,南高北低,与G27相连。东壁利用了F31的台明,该台明西南角向西延伸,构成一近直角的凸起,故G39平面形状近L形。以券顶一南部为界,G39可分为前后两段,前段沟底以青色石板铺砌,砖砌沟壁并以石灰细致抹面,沟底呈坡状,北低南高,深1.1米。后段沟底以青砖铺砌,西壁的砌法较为复杂,含砖砌及石砌。东壁均为石砌,且以石灰抹面,深0.04至0.46米。

  四、出土器物情况

  相关的出土器物主要包括有瓷器、陶器,如青花碗、碟、杯,以及陶马、陶狮等建筑构件,以及部分陶制器皿等,动物骨骼出土较少,初步整理共计出土器物约500件,其中瓷器412件,陶器26件,其它类62件。

  五、重要遗迹保护情况

  在遗迹遗物现场处置与保护中,我们采取了对倾斜墙体进行临时性木材支撑、随时倒塌的遗迹暂时不实施考古发掘,保留原状。松散土壤先行回填并依照原样复原。对遇雨水或风雪有影响的墙体,采取临时性石块堆垒加固。面对雨雪,对整体发掘区进行薄膜覆盖,防止遗迹冻融病害的发生。同时,验收后,我们考虑到具体保护工程还将面临保护方案的编制、报批、评审、经费到位等情况,需要一定的时间,将对部分重要遗迹采取临时性回填,并与相关专家沟通,对生活区北部建筑群修建临时性保护棚加以保护。

2018年考古发掘位置图

老司城历年考古发掘位置图

遗迹分布图

考古发掘区航拍图

早期城墙

早期城墙内侧道路

早期城墙外侧道路

F42

L22及踏步

G39

  六、小结

  1、基本了解清楚本次考古发掘的建筑格局与特点,两个时期由于需要保存第二期的遗迹,故第一期遗迹只能发现局部,记录后不做较为详细的研究。对第二期建筑做出分析后,发现建筑体以木构材料为主,部分山墙有砖石砌筑的状况,建筑的布局由于受到地形的影响,多显狭小,布局较为随意、率性,并未有明显的中轴线布局,多随山就势,建筑多以本区域的建造法式建造,也出现有官式建筑的特点,如鸱吻、小兽等的出现。连接各房屋的道路多狭小,但均以卵石或青砖铺设路面,且多布局图案,有一定的地方特色。排水系统或明沟、或暗沟,大小沟渠纵横,加之山势倾斜较大的特点,排水较快。

  2、在房屋前檐的排水沟上,有以青砖做券拱的踏步,直接进入廊道,券拱下的沟内都放置完好的碗、钵,并有牛的肩胛骨出土,很有可能是作为祭祀用的材料,表明祭祀过程在本区域有着较多的实施。

  3、建筑材料主要以木料、卵石、不规则石灰岩块为主体,以青砖为辅助材料,石灰的使用在建筑活动中较常见。第一期建筑应优于第二期建筑,从水池、栏杆、墙体等遗迹中可管中窥豹。

  4、第一平台的城墙区域是建筑区的重要位置,发现的L20从年代上来看,是第一期遗迹的前段,在其之下已经是基岩和未经扰乱的土层,很可能L20的建造时代应是土司在此大规模活动的初期阶段了,至于更早时期的活动,应该存在,只是规模不同而已。当然,要彻底搞清楚最早的活动状态,还需再后期的考古发掘获取的资料加以证明。

  5、本次进行的生活区北部建筑群考古发掘,将部分遗迹在前期的基础上再加发掘,从整体来看,其格局大体清晰,共有房屋建筑8栋,即F10、F26、F28、F31、F38、F39、F40、F41、F42,其中F41为第一期建筑,F40为2017年考古发掘的第三期建筑,第二期包括F10、F26、F28、F31、F38、F39、F42。排水沟现发现有G38、G39,2014年发掘的G27、G28经过与此。道路遗迹有L19、L20、L21、L22、L23、L24、L25、L26、L27,其中L20、L21、L23、L24为第一期道路,但L23又延续到第二期继续使用,为此,第二期道路包括L19、L22、L23、L25、L26、L27。总体来看,老司城生活区北部建筑群至少包括F10、F26、F28、F31、F38、F39、F42、G27、G28、G38、G39、L19、L22、L23、L25、L26、L27。以此为基础,这些遗迹共同构成北部建筑群重视使用功能,因地制宜保留传统建筑文化和传统艺术特点,以地方传统建筑模式为主体,部分承袭官式建筑的特色,形成一种曲径通幽、参差有别、错落有致的建筑格局。

  老司城遗址生活区北部建筑群的考古发掘,为我们了解土司时期的建筑结构和生活状况提供了较为详细的实物资料,通过考古资料和地方建筑建造法式的特点,可以较为准确地复原该区域的建筑结构和布局,对于研究土司时期的生产生活,是其它史料难以企及的。

(图文转自:湖南考古网)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现场传真

2018年老司城遗址考古发掘

发布时间:2019-01-22

  一、遗址概况

  永顺老司城位于湖南永顺县灵溪镇司城村,距永顺县城19.5公里,中心点坐标为北纬28°59′55″,东经109°58′11″。老司城是湘西土家族彭氏土司的统治中心和权力中心,是湘、鄂、渝、黔地区级别最高的司治中心,并因此成为宋、元、明、清时期土家族地区最大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文献记载,老司城自南宋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彭福石宠营建并迁治于老司城,至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彭肇槐纳土,前后经历宋、元、明、清四朝,共历时592年(1135年~1727年)。其见证了土司制度从萌芽至衰亡的全过程,渐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司治景观,是当前保存最完整的土司遗址之一,业已成为中国土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以往考古工作简述

  老司城遗址考古工作从1995年至2018年,经历了5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5年10月~12月,着重于对城区进行全面的调查与勘探,基本查清城区内城墙、主体道路的分布情况,并对生活区与墓葬区进行了局部发掘,发掘面积500多平方米。

  第二阶段:1998年10月~11月,对生活区中部的F10进行了发掘,同时,发掘了墓葬区的数座墓葬。发掘面积300多平方米。

  第三阶段:2010年5月—2012年6月,对生活区内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面积达6309平方米,对墓葬区进行了勘探和发掘,面积共15727平方米。同时,对外围区域进行了考古调查。

  第四阶段:主要目的是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必要的考古信息及原始资料,2013年1月~2014年6月,根据2011年国家文物局批准通过的《老司城遗址考古工作规划》的要求,为全面了解和认识老司城遗址文化内涵及其时空格局,并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详实的考古资料,以达到认识老司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的目的

  经过这4个阶段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老司城遗址生活区、衙署区、祖师殿区的文化内涵和空间布局得到更为清晰的认识,核心区道路系统、排水系统及建筑组群的关系得到进一步厘清,并进一步解决了不同时期建筑遗迹的相对关系,为构建老司城遗址的分期和展现不同时期老司城的历史面貌奠定了基础,为展现老司城遗址的突出普遍价值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详实的考古资料。

  第五阶段:分为前后两段。前段:2017年10月~2017年12月,发掘中共发现三个不同时期的建筑址,分为一期、二期、三期,由卵石道路、庭院、排水沟、天井、围墙基址、房屋、水池、栏杆等构成。同时,出土了大量动物骨骼、建筑构件、陶瓷片、骨器等标本。

  后段:本次进行的2018年考古发掘阶段,目的是了解老司城遗址生活区北部区域的整体建筑布局,厘清该区域的排水系统、道路系统、城墙、建筑遗址的分布、特色等,通过考古工作,最大程度认识当时的建筑状况,并探寻生活区存在的早期遗存。探索考古发掘过程中,如何实施临时性保护措施,并配合老司城世界文化遗产地的考古发掘现场开展遗迹的临时性保护工作,确保遗迹发掘后,避免受到再次的破坏。

  三、遗迹清理情况

  城墙:分为一期城墙和二期城墙,二期城墙原考古发掘已经实施。

  一期城墙

  I期城墙系遗址生活区的早期城墙,在2013至2014年度发掘中于北部建筑群北侧已有发现。2018年在一级台地上的N8W5、N7W5探方的范围内发现。应与原来发现的第一期城墙连为一体。本次发现的I期城墙呈南北向,发掘部分长9米,高1.69米,厚1.59米。城墙在N8W5探方内保存尚好,在N7W5探方内保存较差,多已拆毁,从拆除情况分析,是将部分原有城墙垮塌或拆除的石块用来砌筑第二期城墙所为。

  道路:

  L20

  位于I期城墙内侧,道路呈西北——东南走向,路面卵石铺成,路面宽1.8米,截面呈弧形。道路因修建一期城墙多已拆毁,露出黄红色土垫层。L20开口于⑥层下,铺砌于⑦层之上,是目前发现的最早遗迹。

  L21

  位于I期城墙外侧,Ⅱ期城墙内侧,距现代地表深约4米左右,宽度2米,高0.34米,发掘长度5米。路面自南向北延伸,分布于N7W5、N8W5西侧,在N8W5西北部有一石灰坑,L21被其叠压。

  L22

  包括道路、凸台、踏跺三部分,为F38和F39院落连接F26的通道,踏跺宽200cm,斜长500cm,高206cm,底长390cm。

  L23

  为踏跺,位于第二平台中部偏南方向,连接第二平台与第三平台。南侧象眼石紧靠F41北部山墙,宽150cm,底长360cm,斜长410cm。

  L24

  处于一、二级台地,TN12W4的范围内,阶梯顶部被G39打破。呈东西向。系连接一级台地与二级台地的仅存道路,梯体受损,且被G39打破,整体向北塌陷,踏面系以单排青砖铺砌而成,残损严重。

  L25

  呈东西走向,位于F31西侧,F42北侧,系连接F42与F31的通道。砖砌,自西向东可分为三段,L25西段高于F42的地面,使用青砖砌筑方形边框,内部填充有石灰层,长1.36米,宽1.13米,高0.22米。

  L26

  2014年度老司城遗址考古发掘过程中已将L26东部揭露,本年度正式发掘遗址生活区二台地的西北部。

  L26平面形状近L形,利用F31台明西南角的方形凸起,系连接F42与F31及F26的通道。L26南部被晚期砖砌遗迹叠压,可能为晚期建筑遗迹,但残损严重,具体属性不明。

  L27

  为连接第二平台的F41和第三平台的F28的踏跺,宽180cm,斜长残长200cm,残底长170cm,残高130cm。

  房屋建筑:

  F26

  位于生活区第三平台北侧,平面呈凹形,前为正屋,5开间,有廊道,坐东朝西,两端为南、北厢房,中部场坪为散水,向西倾斜,卵石铺成。西、北两侧以不规则石灰岩块砌构成墙体,高1.5~2.4米不等,墙内回填大量前期倒塌的残断砖石、小青瓦等建筑垃圾,其上以本地红壤夹残瓦回填并夯实,形成完整的台明。

  F31

  2014年度老司城遗址考古发掘过程中已将F31东部揭露,为了弄清北部建筑群的总体情况及全面揭露F31,本年度正式发掘其西北部。

  F31总面阔11.24,总进深11米,为三开间、两进深房屋,坐东北朝西南,筑有台明,台明西壁为石砌,并以石灰抹面,顶部铺砌有一列纵向青砖,其上叠压有红砂岩制成的阶沿石。

  F38

  2017年考古发掘大部,2018年发掘剩余的东侧,完成整体发掘工作。

  分为室内地面和廊道地面,地面皆以方形青砖错缝平铺,青砖边长31.5、厚6cm,东侧尚有铺砖残存,其上分布有大量经火焚烧后的炭屑及草木灰。台基东南角保存一红砂岩质地的檐柱柱础石,有槛垫石残留在柱础北侧。

  F42

  F42位于F31西侧,坐南朝北,东侧山墙残留4根柱础,残损严重,仅保留房屋东部的地面。根据残存柱础、柱础垫层及青砖的排列等判断,推测F42为三开间、四进深的房屋。房屋北侧为石板,石板延伸至门道处,门道内凹,残留东侧两根柱础,北部柱础上圆下方,直径0.38米,南部柱础为方形,长0.35米,宽0.33米,门道在柱础间竖砌一排青砖,为门檐,所有青砖长0.31米,宽0.18米。

  窄形平台

  位于L22踏跺和L23踏跺之间,连接2个踏跺,长640cm,宽140cm,高60cm,表面以青砖、卵石铺砌,外墙面以山石浆砌,以石灰抹面,内侧以一列半截青砖斜砌,地面横向纵砌10列青砖,外以卵石侧铺而成。

  排水沟:

  G38

  呈东西向,残存的沟底青砖共9块,沟内填土为黑色沙质土。砌筑方法为于沟底放置方砖,方砖两侧铺砌青砖各一块,于青砖之上铺砌两层青砖。铺底方砖长宽均为0.32米,沟壁青砖长0.305m,宽0.17m。G38长4米,宽0.68米,深0.22米。

  G39

  总长13.55米,宽0.34至0.68米。呈西北—东南走向。系F31的西侧排水沟,南高北低,与G27相连。东壁利用了F31的台明,该台明西南角向西延伸,构成一近直角的凸起,故G39平面形状近L形。以券顶一南部为界,G39可分为前后两段,前段沟底以青色石板铺砌,砖砌沟壁并以石灰细致抹面,沟底呈坡状,北低南高,深1.1米。后段沟底以青砖铺砌,西壁的砌法较为复杂,含砖砌及石砌。东壁均为石砌,且以石灰抹面,深0.04至0.46米。

  四、出土器物情况

  相关的出土器物主要包括有瓷器、陶器,如青花碗、碟、杯,以及陶马、陶狮等建筑构件,以及部分陶制器皿等,动物骨骼出土较少,初步整理共计出土器物约500件,其中瓷器412件,陶器26件,其它类62件。

  五、重要遗迹保护情况

  在遗迹遗物现场处置与保护中,我们采取了对倾斜墙体进行临时性木材支撑、随时倒塌的遗迹暂时不实施考古发掘,保留原状。松散土壤先行回填并依照原样复原。对遇雨水或风雪有影响的墙体,采取临时性石块堆垒加固。面对雨雪,对整体发掘区进行薄膜覆盖,防止遗迹冻融病害的发生。同时,验收后,我们考虑到具体保护工程还将面临保护方案的编制、报批、评审、经费到位等情况,需要一定的时间,将对部分重要遗迹采取临时性回填,并与相关专家沟通,对生活区北部建筑群修建临时性保护棚加以保护。

2018年考古发掘位置图

老司城历年考古发掘位置图

遗迹分布图

考古发掘区航拍图

早期城墙

早期城墙内侧道路

早期城墙外侧道路

F42

L22及踏步

G39

  六、小结

  1、基本了解清楚本次考古发掘的建筑格局与特点,两个时期由于需要保存第二期的遗迹,故第一期遗迹只能发现局部,记录后不做较为详细的研究。对第二期建筑做出分析后,发现建筑体以木构材料为主,部分山墙有砖石砌筑的状况,建筑的布局由于受到地形的影响,多显狭小,布局较为随意、率性,并未有明显的中轴线布局,多随山就势,建筑多以本区域的建造法式建造,也出现有官式建筑的特点,如鸱吻、小兽等的出现。连接各房屋的道路多狭小,但均以卵石或青砖铺设路面,且多布局图案,有一定的地方特色。排水系统或明沟、或暗沟,大小沟渠纵横,加之山势倾斜较大的特点,排水较快。

  2、在房屋前檐的排水沟上,有以青砖做券拱的踏步,直接进入廊道,券拱下的沟内都放置完好的碗、钵,并有牛的肩胛骨出土,很有可能是作为祭祀用的材料,表明祭祀过程在本区域有着较多的实施。

  3、建筑材料主要以木料、卵石、不规则石灰岩块为主体,以青砖为辅助材料,石灰的使用在建筑活动中较常见。第一期建筑应优于第二期建筑,从水池、栏杆、墙体等遗迹中可管中窥豹。

  4、第一平台的城墙区域是建筑区的重要位置,发现的L20从年代上来看,是第一期遗迹的前段,在其之下已经是基岩和未经扰乱的土层,很可能L20的建造时代应是土司在此大规模活动的初期阶段了,至于更早时期的活动,应该存在,只是规模不同而已。当然,要彻底搞清楚最早的活动状态,还需再后期的考古发掘获取的资料加以证明。

  5、本次进行的生活区北部建筑群考古发掘,将部分遗迹在前期的基础上再加发掘,从整体来看,其格局大体清晰,共有房屋建筑8栋,即F10、F26、F28、F31、F38、F39、F40、F41、F42,其中F41为第一期建筑,F40为2017年考古发掘的第三期建筑,第二期包括F10、F26、F28、F31、F38、F39、F42。排水沟现发现有G38、G39,2014年发掘的G27、G28经过与此。道路遗迹有L19、L20、L21、L22、L23、L24、L25、L26、L27,其中L20、L21、L23、L24为第一期道路,但L23又延续到第二期继续使用,为此,第二期道路包括L19、L22、L23、L25、L26、L27。总体来看,老司城生活区北部建筑群至少包括F10、F26、F28、F31、F38、F39、F42、G27、G28、G38、G39、L19、L22、L23、L25、L26、L27。以此为基础,这些遗迹共同构成北部建筑群重视使用功能,因地制宜保留传统建筑文化和传统艺术特点,以地方传统建筑模式为主体,部分承袭官式建筑的特色,形成一种曲径通幽、参差有别、错落有致的建筑格局。

  老司城遗址生活区北部建筑群的考古发掘,为我们了解土司时期的建筑结构和生活状况提供了较为详细的实物资料,通过考古资料和地方建筑建造法式的特点,可以较为准确地复原该区域的建筑结构和布局,对于研究土司时期的生产生活,是其它史料难以企及的。

(图文转自:湖南考古网)

作者:张涛

文章出处:湖南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