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河南渑池丁村仰韶文化遗址发现平纹布印痕

发布时间:2020-09-17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仰韶文化研究中心与中国丝绸博物馆联合对渑池丁村等6处仰韶文化遗址进行了专项科考研究,取得重要成果。研究人员通过对该遗址采集的15个小口尖底瓶陶片样本进行形貌分析及多光谱检测,在陶片内侧发现了平纹织物印痕,同时发现手纹(指纹或掌纹),为仰韶时代纺织技术及制陶工艺研究提供了重要物证。之前在仰韶遗址的考古发掘中,织物印痕只是零星发现于器物的底部或鋬耳部,但在小口尖底瓶内侧发现平布织物印痕尚属先例。

  中国社会科学院仰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新伟表示,从这些来自不同遗址的小口尖底瓶陶片内侧上,都发现了或多或少的平纹织物印痕和手纹,充分说明这是该时期一个成熟的技术。一是展现了仰韶时代的纺织技艺。小口尖底瓶是始终贯穿仰韶时代2000年不断代的器物,也是出土量最大的器物,是这个时代最大量的消耗品。制作陶器时大量使用布料,也说明该布料也是一种普通消耗品。二是揭示了该时代的手工制陶技艺,这是一个“陶拍裹布”拍打整形环节留下的痕迹。该工艺是在泥条盘筑成型后,进行拍打整形,拍打是为了保证陶壁坚固、厚薄疏密度均匀、装液体仿止渗漏等功用。为了防止拍打陶体时陶泥粘连,进行必要的“陶拍裹布”处理。为了保持内侧陶壁的光滑度,在拍打整形工艺之后,又进行了刮压抹平工艺,这样凸出来的地方抹平了,而底凹处则织物印痕则留了下来,我们现在看到的陶片上的印痕就是这样的工艺结果。

  布纹印痕图:

标本图

多光谱图像

组织结构图

标本图

标本内侧细节图

三维视频图(20X)

多光谱图像

  手纹印痕图:

标本内侧细节图

多光谱图像

三维视频图(20X)

  

  外侧绳纹印痕图:

标本图

标本外侧细节图

外侧痕迹示意图

三维视频图(30X)

  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丝绸博物馆)主任周旸表示,经考古发掘和研究证实,仰韶时代已出现绞经组织的丝织品实物,而本次发现的平纹织物印痕是仰韶时代纺织考古的另一重要物证,可以直接印证当时的纺织品实物,这将极大促进我们对该时期纺织技艺的研究步伐。我们将以详实可靠的成果向大众展现远古时期的纺织文化,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文化支撑!

  执笔:杨栓朝

  审核:李新伟

责编:韩翰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现场传真

河南渑池丁村仰韶文化遗址发现平纹布印痕

发布时间:2020-09-17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仰韶文化研究中心与中国丝绸博物馆联合对渑池丁村等6处仰韶文化遗址进行了专项科考研究,取得重要成果。研究人员通过对该遗址采集的15个小口尖底瓶陶片样本进行形貌分析及多光谱检测,在陶片内侧发现了平纹织物印痕,同时发现手纹(指纹或掌纹),为仰韶时代纺织技术及制陶工艺研究提供了重要物证。之前在仰韶遗址的考古发掘中,织物印痕只是零星发现于器物的底部或鋬耳部,但在小口尖底瓶内侧发现平布织物印痕尚属先例。

  中国社会科学院仰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新伟表示,从这些来自不同遗址的小口尖底瓶陶片内侧上,都发现了或多或少的平纹织物印痕和手纹,充分说明这是该时期一个成熟的技术。一是展现了仰韶时代的纺织技艺。小口尖底瓶是始终贯穿仰韶时代2000年不断代的器物,也是出土量最大的器物,是这个时代最大量的消耗品。制作陶器时大量使用布料,也说明该布料也是一种普通消耗品。二是揭示了该时代的手工制陶技艺,这是一个“陶拍裹布”拍打整形环节留下的痕迹。该工艺是在泥条盘筑成型后,进行拍打整形,拍打是为了保证陶壁坚固、厚薄疏密度均匀、装液体仿止渗漏等功用。为了防止拍打陶体时陶泥粘连,进行必要的“陶拍裹布”处理。为了保持内侧陶壁的光滑度,在拍打整形工艺之后,又进行了刮压抹平工艺,这样凸出来的地方抹平了,而底凹处则织物印痕则留了下来,我们现在看到的陶片上的印痕就是这样的工艺结果。

  布纹印痕图:

标本图

多光谱图像

组织结构图

标本图

标本内侧细节图

三维视频图(20X)

多光谱图像

  手纹印痕图:

标本内侧细节图

多光谱图像

三维视频图(20X)

  

  外侧绳纹印痕图:

标本图

标本外侧细节图

外侧痕迹示意图

三维视频图(30X)

  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丝绸博物馆)主任周旸表示,经考古发掘和研究证实,仰韶时代已出现绞经组织的丝织品实物,而本次发现的平纹织物印痕是仰韶时代纺织考古的另一重要物证,可以直接印证当时的纺织品实物,这将极大促进我们对该时期纺织技艺的研究步伐。我们将以详实可靠的成果向大众展现远古时期的纺织文化,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文化支撑!

  执笔:杨栓朝

  审核:李新伟

责编:韩翰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