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湖南宁乡杨家湾东汉墓和宋代家族墓发掘收获

发布时间:2020-10-20文章出处:湖南考古网作者:杨宁波

  杨家湾墓群位于湖南省宁乡市坝塘镇南芬塘村杨家湾组(图一),为配合宁乡至韶山高速公路的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0年5月起,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宁乡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对杨家湾墓群红线范围内发现的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900平方米,共发现汉墓2座,北宋墓5座,宋元炭窑1座。

图一 杨家湾墓群远景

  一、主要收获

  (一)东汉墓

  1、M1

  M1为带斜坡墓道单室砖墓。总长4.18米,宽0.6~0.88米。墓道长1.32米,宽0.55~0.70米,斜坡状。墓室呈长方形,长2.82米,宽0.88米,残高0.34~0.88米。砖筑墓壁,无封门墙、后壁墙和铺地砖,墓壁为单砖侧缝平铺。M1填土呈黄褐色,土质松软,填土内含有少量的碎砖。长方形墓砖,侧面有几何纹。该墓未被盗扰,随葬品保存较好。共出土硬陶罐、铁釜、铁剑等14件器物(图二)。

图二 杨家湾M1出土器物照

  2、M7

  M7为长方形砖室墓,仅存局部,残长3.28米,残宽1.8米,残深0.92米。墓壁单砖错缝平铺,墓底单砖错缝平铺。填土黄褐色,土质疏松,填土中出土较多青砖碎块。随葬品位于墓室中南部,出土铜钱、铁剑等7件(套)(图三)。

图三 杨家湾M7发掘后

  (二)北宋家族墓

  1、M2

  M2近南北向,为一宋代夫妻合葬砖室墓,墓室长约2.93米,墓室前端加上两侧的挡土墙宽约2.8米,单砖错缝平铺墓壁,封门墙为单砖错缝平铺。两墓室共用一墓壁,墓壁中间留出一“小窗”,券顶,墓室后壁各砌筑一壁龛,券顶,墓底铺砖一层,其中东墓室被盗扰,西墓室保存完整。西墓室前端底部有一开挖于生土上的排水沟。东墓室东壁和西墓室西壁外各有一道挡土墙,单砖错缝平铺。东墓室内长2.5米,带后部壁龛内长2.66米,内宽0.76米,墓内填土中发现少量碎砖和青瓦残片。墓室后壁壁龛长0.16米,宽0.40米,高0.49米,壁龛出土釉陶罐两件。西墓室内长2.5米,带后部壁龛内长2.66米,内宽0.90米,墓室内保留有蘑菇状和方形棺钉20余枚,蘑菇状棺钉上髹红漆,多剥落,墓室后部有枕瓦。墓室后壁有壁龛,长0.16米,宽0.55米,高0.47米,出土釉陶罐两件(图四、图五)。

图四 杨家湾M2发掘后

图五 杨家湾M2过仙洞

  2、M3

  M3近南北向,为宋代夫妻合葬砖室墓,墓室长约3.2米,宽约2.12米,单砖错缝平铺墓壁,封门墙分为三层,内外两层为单砖错缝平砌,中间为白石填充形成的墙体(图六)。两墓室共用一墓壁,墓壁多残,无法看出是否有“小窗”,墓室后壁各砌筑一砖台。墓室盗扰严重。东墓室内长2.9米,宽1米,墓内填土中发现少量碎砖和青瓦残片。券顶仅存后壁部分,单层券,在后壁砖台东西两侧各有一釉陶罐,在墓室后部有一铜钱。西墓室长3.2米,宽1.14米,后壁券顶多已不存,在后壁下砖台两侧各有一釉陶罐,砖台前有一长条形的石灰,可能起防潮的作用。石灰前有枕瓦,石灰与枕瓦之间发现数枚铜钱和棺钉(图七)。

图六 杨家湾M3封门墙解剖

图七 杨家湾M3发掘后

  墓底双层铺砖,底层砖中间留出数条排水暗沟,并与封门墙外的排水明沟相连,封门墙外的排水沟内填以废弃不用的炼铁矿渣,实现了变废为宝(图八、图九、图十)。

图八 排水明沟与墓内暗沟

图九 宋代夫妻合葬墓前的排水沟局部

图十 排水沟内的铁矿渣细部

  3、M4

  M4墓葬近南北向,为一带墓道的土坑墓,全长4.54米,宽1.04米。由墓道和墓室组成。墓道位于墓室前端,斜坡状,残长约1.4米,宽1.04米。墓室长约3.14米,宽约1.04米,由三合土砌筑墓壁,异常坚固,墓壁厚0.10米,残高0.20米。封门墙三重,内外两重为砖砌,单砖错缝平铺,以三合土为黏合剂,中间填以厚约0.12米的白石灰。在后壁西南角有一石灰块,应当是起到防潮的作用。后壁有一生土二层台,其上放一釉陶罐(残)。墓内出两枚北宋铜钱和6枚棺钉(图十一)。

图十一 杨家湾M4全景

  4、M5

  M5为长方形土坑墓,长2.4米,宽0.80~0.86米,残深0.48米。填土黄褐色,土质疏松。后壁有一生土壁龛,龛内放两件釉陶罐,其中一件罐内有两枚铜钱,墓内仅有3枚铜钱(图十二)。

图十二 杨家湾M5全景

  5、DJ1

  DJ1为瓦片堆积,分为东、西、南三部分,西侧保存最为完整,东侧和南侧仅存局部,东西两侧呈坡状,与墓向大体平行,从残存的部分来看,应当是围绕四座宋墓的不完全闭合堆积,其目的可能是界定家族墓墓域范围(图十三、图十四)。

图十三 瓦片堆积DJ1南段

图十四 瓦片堆积DJ1与宋墓关系

  (三)宋元炭窑Y1

  Y1为半地穴式龙窑,东北西南向,由工作坑、火膛、窑床、烟囱构成。全长8.42米,宽0.88~2.73米。工作坑平面呈不规则形,东西长2.83米,南北宽约1.70~1.90米。窑顶坍塌,残存高度0.40~0.82米。窑身前部收缩呈簸箕状,火门宽0.34米,后部宽度在0.72~1.64米之间。烟囱位于窑尾后壁外中央,近圆形,孔径0.12~0.14米,下部与窑尾底部相连通。窑室内壁和窑底均以黄泥抹砌,窑底近平,窑壁略有弧度向内收敛(图十五)。

图十五 杨家湾炭窑Y1全景

  窑内堆积可分为三层,第①层褐色土,厚0~0.66米,土质致密坚硬,含有大量红烧土窑壁,几片青瓦片,较多的炭屑和植物根茎,前部呈黄褐色,后部呈红褐色。第②层为窑炉倒塌堆积,土色红褐色,厚0.10~0.42米,夹杂大量不规则块状红烧土,有较多的炭屑。③层为炭屑和木炭层,厚约0~0.10米,分布于整个窑床内,局部能看出相对完整的木炭。三层下为窑底烧结层,青色,烧结坚硬,厚度约0.05~0.15米。窑前工作面内堆积不分层,坑深约0.10~0.36米,坑内填土为夹杂较多炭屑的红褐色土,土质坚硬(图十六)。

图十六 杨家湾炭窑Y1窑内堆积剖面

  Y1①层出土几片青瓦片,时代特征不明显。不过Y1①层还出土一件元代早期青白瓷涩圈碗,推测Y1的年代可能到了元代,具体年代还需要碳十四测年数据的验证。在清理Y1①层的时候发现了几块较为特殊的窑顶倒塌烧土块,烧结坚硬,一面有半圆形凹槽,可能是砌窑顶时用于支撑的痕迹。因窑炉内外并没有陶瓷堆积,可以排除陶瓷窑炉的可能,从当地村民那里得知,早年烧炭的窑炉长度和形制都与此相似,结合人类学调查,推断此窑炉为炭窑。

  二、学术意义

  1、杨家湾4座北宋墓葬,既有夫妻合葬墓,也有单室墓,尤其是M2发现了“过仙桥(或过仙洞)”。在M3、M4都发现了以石灰封门和墓主头部放石灰块防潮的现象,M4以石灰、糯米浆、粘土混合的三合土粘合剂异常坚固。4座北宋墓葬周围发现的瓦片堆积应当是界定墓域的建筑遗迹,从而表明这是一处小型家族墓园,为了解湖南宋代墓葬的防盗和防潮措施及家族墓埋葬习俗提供了新的材料。

  2、杨家湾半地穴平底龙窑是继2017年衡东大浦机场考古项目之后的又一例类似龙窑,所不同的是杨家湾Y1侧壁没有出灰孔,从年代序列上看,衡东大浦发现的8座平底龙窑,年代从南朝末一直延续到北宋时期,如果杨家湾Y1的年代为元代的话,这又进一步完善了隋唐至宋元时期湖南白炭窑的发展演变。

(图文转自:湖南考古网)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现场传真

湖南宁乡杨家湾东汉墓和宋代家族墓发掘收获

发布时间:2020-10-20

  杨家湾墓群位于湖南省宁乡市坝塘镇南芬塘村杨家湾组(图一),为配合宁乡至韶山高速公路的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0年5月起,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宁乡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对杨家湾墓群红线范围内发现的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900平方米,共发现汉墓2座,北宋墓5座,宋元炭窑1座。

图一 杨家湾墓群远景

  一、主要收获

  (一)东汉墓

  1、M1

  M1为带斜坡墓道单室砖墓。总长4.18米,宽0.6~0.88米。墓道长1.32米,宽0.55~0.70米,斜坡状。墓室呈长方形,长2.82米,宽0.88米,残高0.34~0.88米。砖筑墓壁,无封门墙、后壁墙和铺地砖,墓壁为单砖侧缝平铺。M1填土呈黄褐色,土质松软,填土内含有少量的碎砖。长方形墓砖,侧面有几何纹。该墓未被盗扰,随葬品保存较好。共出土硬陶罐、铁釜、铁剑等14件器物(图二)。

图二 杨家湾M1出土器物照

  2、M7

  M7为长方形砖室墓,仅存局部,残长3.28米,残宽1.8米,残深0.92米。墓壁单砖错缝平铺,墓底单砖错缝平铺。填土黄褐色,土质疏松,填土中出土较多青砖碎块。随葬品位于墓室中南部,出土铜钱、铁剑等7件(套)(图三)。

图三 杨家湾M7发掘后

  (二)北宋家族墓

  1、M2

  M2近南北向,为一宋代夫妻合葬砖室墓,墓室长约2.93米,墓室前端加上两侧的挡土墙宽约2.8米,单砖错缝平铺墓壁,封门墙为单砖错缝平铺。两墓室共用一墓壁,墓壁中间留出一“小窗”,券顶,墓室后壁各砌筑一壁龛,券顶,墓底铺砖一层,其中东墓室被盗扰,西墓室保存完整。西墓室前端底部有一开挖于生土上的排水沟。东墓室东壁和西墓室西壁外各有一道挡土墙,单砖错缝平铺。东墓室内长2.5米,带后部壁龛内长2.66米,内宽0.76米,墓内填土中发现少量碎砖和青瓦残片。墓室后壁壁龛长0.16米,宽0.40米,高0.49米,壁龛出土釉陶罐两件。西墓室内长2.5米,带后部壁龛内长2.66米,内宽0.90米,墓室内保留有蘑菇状和方形棺钉20余枚,蘑菇状棺钉上髹红漆,多剥落,墓室后部有枕瓦。墓室后壁有壁龛,长0.16米,宽0.55米,高0.47米,出土釉陶罐两件(图四、图五)。

图四 杨家湾M2发掘后

图五 杨家湾M2过仙洞

  2、M3

  M3近南北向,为宋代夫妻合葬砖室墓,墓室长约3.2米,宽约2.12米,单砖错缝平铺墓壁,封门墙分为三层,内外两层为单砖错缝平砌,中间为白石填充形成的墙体(图六)。两墓室共用一墓壁,墓壁多残,无法看出是否有“小窗”,墓室后壁各砌筑一砖台。墓室盗扰严重。东墓室内长2.9米,宽1米,墓内填土中发现少量碎砖和青瓦残片。券顶仅存后壁部分,单层券,在后壁砖台东西两侧各有一釉陶罐,在墓室后部有一铜钱。西墓室长3.2米,宽1.14米,后壁券顶多已不存,在后壁下砖台两侧各有一釉陶罐,砖台前有一长条形的石灰,可能起防潮的作用。石灰前有枕瓦,石灰与枕瓦之间发现数枚铜钱和棺钉(图七)。

图六 杨家湾M3封门墙解剖

图七 杨家湾M3发掘后

  墓底双层铺砖,底层砖中间留出数条排水暗沟,并与封门墙外的排水明沟相连,封门墙外的排水沟内填以废弃不用的炼铁矿渣,实现了变废为宝(图八、图九、图十)。

图八 排水明沟与墓内暗沟

图九 宋代夫妻合葬墓前的排水沟局部

图十 排水沟内的铁矿渣细部

  3、M4

  M4墓葬近南北向,为一带墓道的土坑墓,全长4.54米,宽1.04米。由墓道和墓室组成。墓道位于墓室前端,斜坡状,残长约1.4米,宽1.04米。墓室长约3.14米,宽约1.04米,由三合土砌筑墓壁,异常坚固,墓壁厚0.10米,残高0.20米。封门墙三重,内外两重为砖砌,单砖错缝平铺,以三合土为黏合剂,中间填以厚约0.12米的白石灰。在后壁西南角有一石灰块,应当是起到防潮的作用。后壁有一生土二层台,其上放一釉陶罐(残)。墓内出两枚北宋铜钱和6枚棺钉(图十一)。

图十一 杨家湾M4全景

  4、M5

  M5为长方形土坑墓,长2.4米,宽0.80~0.86米,残深0.48米。填土黄褐色,土质疏松。后壁有一生土壁龛,龛内放两件釉陶罐,其中一件罐内有两枚铜钱,墓内仅有3枚铜钱(图十二)。

图十二 杨家湾M5全景

  5、DJ1

  DJ1为瓦片堆积,分为东、西、南三部分,西侧保存最为完整,东侧和南侧仅存局部,东西两侧呈坡状,与墓向大体平行,从残存的部分来看,应当是围绕四座宋墓的不完全闭合堆积,其目的可能是界定家族墓墓域范围(图十三、图十四)。

图十三 瓦片堆积DJ1南段

图十四 瓦片堆积DJ1与宋墓关系

  (三)宋元炭窑Y1

  Y1为半地穴式龙窑,东北西南向,由工作坑、火膛、窑床、烟囱构成。全长8.42米,宽0.88~2.73米。工作坑平面呈不规则形,东西长2.83米,南北宽约1.70~1.90米。窑顶坍塌,残存高度0.40~0.82米。窑身前部收缩呈簸箕状,火门宽0.34米,后部宽度在0.72~1.64米之间。烟囱位于窑尾后壁外中央,近圆形,孔径0.12~0.14米,下部与窑尾底部相连通。窑室内壁和窑底均以黄泥抹砌,窑底近平,窑壁略有弧度向内收敛(图十五)。

图十五 杨家湾炭窑Y1全景

  窑内堆积可分为三层,第①层褐色土,厚0~0.66米,土质致密坚硬,含有大量红烧土窑壁,几片青瓦片,较多的炭屑和植物根茎,前部呈黄褐色,后部呈红褐色。第②层为窑炉倒塌堆积,土色红褐色,厚0.10~0.42米,夹杂大量不规则块状红烧土,有较多的炭屑。③层为炭屑和木炭层,厚约0~0.10米,分布于整个窑床内,局部能看出相对完整的木炭。三层下为窑底烧结层,青色,烧结坚硬,厚度约0.05~0.15米。窑前工作面内堆积不分层,坑深约0.10~0.36米,坑内填土为夹杂较多炭屑的红褐色土,土质坚硬(图十六)。

图十六 杨家湾炭窑Y1窑内堆积剖面

  Y1①层出土几片青瓦片,时代特征不明显。不过Y1①层还出土一件元代早期青白瓷涩圈碗,推测Y1的年代可能到了元代,具体年代还需要碳十四测年数据的验证。在清理Y1①层的时候发现了几块较为特殊的窑顶倒塌烧土块,烧结坚硬,一面有半圆形凹槽,可能是砌窑顶时用于支撑的痕迹。因窑炉内外并没有陶瓷堆积,可以排除陶瓷窑炉的可能,从当地村民那里得知,早年烧炭的窑炉长度和形制都与此相似,结合人类学调查,推断此窑炉为炭窑。

  二、学术意义

  1、杨家湾4座北宋墓葬,既有夫妻合葬墓,也有单室墓,尤其是M2发现了“过仙桥(或过仙洞)”。在M3、M4都发现了以石灰封门和墓主头部放石灰块防潮的现象,M4以石灰、糯米浆、粘土混合的三合土粘合剂异常坚固。4座北宋墓葬周围发现的瓦片堆积应当是界定墓域的建筑遗迹,从而表明这是一处小型家族墓园,为了解湖南宋代墓葬的防盗和防潮措施及家族墓埋葬习俗提供了新的材料。

  2、杨家湾半地穴平底龙窑是继2017年衡东大浦机场考古项目之后的又一例类似龙窑,所不同的是杨家湾Y1侧壁没有出灰孔,从年代序列上看,衡东大浦发现的8座平底龙窑,年代从南朝末一直延续到北宋时期,如果杨家湾Y1的年代为元代的话,这又进一步完善了隋唐至宋元时期湖南白炭窑的发展演变。

(图文转自:湖南考古网)

作者:杨宁波

文章出处:湖南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