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湖南桂阳县高家冲发现东汉至三国时期墓葬

发布时间:2021-10-12文章出处:“湖南考古”公众号作者:陈斌

  2021年8月敖泉镇杏村村民建房取土时发现古墓葬,桂阳县文化传承和保护中心工作人员获悉后,及时上报。经湖南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批准(考执字2021第1246号),湖南省文物考古所和郴州市博物馆、桂阳县文化传承和保护中心共同完成了四座古墓葬的抢救发掘工作。相关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01 墓葬位置

  墓葬位于桂阳县敖泉镇杏村高家冲组一低矮山岗南坡,东临省道S214,东南距敖泉镇1.5公里,距舂陵水9公里,距桂阳县25公里(图一)。

图一 高家冲古墓葬位置图

  02 墓葬形制

  四座墓依山势而建,编号分别为敖泉杏村高家冲M1-M4。墓葬规模小,均为单室砖墓,由斜坡墓道、甬道和墓室组成。墓道均朝向东南,甬道、墓室由单砖错缝平铺垒砌而成,券顶。

  除M4保存相对完整外,其余墓葬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M1仅剩甬道和墓室底部(图二),残长334厘米、宽210厘米,残深36~42厘米。M2、M3墓道、甬道和墓室均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且M2的墓室打破M3的甬道和墓道(图三)。M2残长346厘米、宽208厘米、残深160厘米,M3残长498厘米,宽290厘米,残深270厘米。

图二 M1发掘俯拍

图三 M3发掘俯拍

  03 出土器物

  四座墓葬虽遭到一定的破坏,但仍出土陶器、铁器、琉璃器、银器、铜器等器物,共83件(套)。

  陶器数量较多,基本为印纹硬陶,有罐、釜、纺轮等日用器,另有仓、井、灶、耳杯、碗、盘、鸡埘等模型明器(图四),纹饰以细方格纹为主。铁器基本锈蚀,有釜、三脚架、锸、刀、扣、棺钉等(图五)。琉璃制品数量少,有耳珰、珠。银器为薄片坠饰,制作精致(图六)。铜器为五铢铜钱,其中M4棺底随葬有大量的铜钱(图七)。另外在M3的填土中还出土一件小石斧(图八)。

图四 M2出土器物

图五 M1出土铁器

图六 M2出土银坠饰

图七 M4出土铜钱

图八 M3填土出土石斧

  墓砖见有条形砖和楔形砖,墓砖纹饰多样,多几何纹饰,还有图案组合纹。其中M1、M3、M4均见有相同的几何纹饰(图九),M2出土有云纹、鱼纹和数字的组合纹饰(图一〇)。在M3中发现有“永初四年九月”的纪年铭文砖(图一一),铭文为模印阳文,隶书。

图九 M1纹饰砖

图一〇 M2组合纹饰砖

图一一 M3“永初四年”纪年砖

  04 认识及价值

  1 年代

  此次发掘的四座墓中,M2打破M3,可知M2的年代晚于M3的年代。M3出土有“永初四年(公元110年)”的纪年,其年代为东汉中期。另外M1、M4出土陶器以及墓砖纹饰与M3基本相同,年代大体相近。而M2出土的模型明器、陶器具有东汉末期至三国时期特征。

  综上分析,初步认为墓葬年代为东汉中期至三国时期。

  2 特征

  四座墓均为小型墓,埋葬于山岗南部山腰较平缓位置,墓道朝向东南,随葬器物以陶器为主。其中M1、M2出土有耳珰、坠饰等饰品,可能是女性墓。M3、M4墓葬大小、朝向、随葬品以及年代基本相同,可能为家族墓。

  M4中墓室底部随葬有大量的铜钱以及M2使用的云纹、鱼纹的组合纹饰砖,都有一定的寓意,应是当时埋葬习俗的一种体现。

  3 价值

  M3是桂阳县首次考古发现的汉代纪年墓,对探讨湘南地区东汉墓葬分期具有重要的价值。四座墓的发现还为研究湘南地区东汉至三国时期的丧葬习俗、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

(图文转自:“湖南考古”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现场传真

湖南桂阳县高家冲发现东汉至三国时期墓葬

发布时间:2021-10-12

  2021年8月敖泉镇杏村村民建房取土时发现古墓葬,桂阳县文化传承和保护中心工作人员获悉后,及时上报。经湖南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批准(考执字2021第1246号),湖南省文物考古所和郴州市博物馆、桂阳县文化传承和保护中心共同完成了四座古墓葬的抢救发掘工作。相关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01 墓葬位置

  墓葬位于桂阳县敖泉镇杏村高家冲组一低矮山岗南坡,东临省道S214,东南距敖泉镇1.5公里,距舂陵水9公里,距桂阳县25公里(图一)。

图一 高家冲古墓葬位置图

  02 墓葬形制

  四座墓依山势而建,编号分别为敖泉杏村高家冲M1-M4。墓葬规模小,均为单室砖墓,由斜坡墓道、甬道和墓室组成。墓道均朝向东南,甬道、墓室由单砖错缝平铺垒砌而成,券顶。

  除M4保存相对完整外,其余墓葬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M1仅剩甬道和墓室底部(图二),残长334厘米、宽210厘米,残深36~42厘米。M2、M3墓道、甬道和墓室均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且M2的墓室打破M3的甬道和墓道(图三)。M2残长346厘米、宽208厘米、残深160厘米,M3残长498厘米,宽290厘米,残深270厘米。

图二 M1发掘俯拍

图三 M3发掘俯拍

  03 出土器物

  四座墓葬虽遭到一定的破坏,但仍出土陶器、铁器、琉璃器、银器、铜器等器物,共83件(套)。

  陶器数量较多,基本为印纹硬陶,有罐、釜、纺轮等日用器,另有仓、井、灶、耳杯、碗、盘、鸡埘等模型明器(图四),纹饰以细方格纹为主。铁器基本锈蚀,有釜、三脚架、锸、刀、扣、棺钉等(图五)。琉璃制品数量少,有耳珰、珠。银器为薄片坠饰,制作精致(图六)。铜器为五铢铜钱,其中M4棺底随葬有大量的铜钱(图七)。另外在M3的填土中还出土一件小石斧(图八)。

图四 M2出土器物

图五 M1出土铁器

图六 M2出土银坠饰

图七 M4出土铜钱

图八 M3填土出土石斧

  墓砖见有条形砖和楔形砖,墓砖纹饰多样,多几何纹饰,还有图案组合纹。其中M1、M3、M4均见有相同的几何纹饰(图九),M2出土有云纹、鱼纹和数字的组合纹饰(图一〇)。在M3中发现有“永初四年九月”的纪年铭文砖(图一一),铭文为模印阳文,隶书。

图九 M1纹饰砖

图一〇 M2组合纹饰砖

图一一 M3“永初四年”纪年砖

  04 认识及价值

  1 年代

  此次发掘的四座墓中,M2打破M3,可知M2的年代晚于M3的年代。M3出土有“永初四年(公元110年)”的纪年,其年代为东汉中期。另外M1、M4出土陶器以及墓砖纹饰与M3基本相同,年代大体相近。而M2出土的模型明器、陶器具有东汉末期至三国时期特征。

  综上分析,初步认为墓葬年代为东汉中期至三国时期。

  2 特征

  四座墓均为小型墓,埋葬于山岗南部山腰较平缓位置,墓道朝向东南,随葬器物以陶器为主。其中M1、M2出土有耳珰、坠饰等饰品,可能是女性墓。M3、M4墓葬大小、朝向、随葬品以及年代基本相同,可能为家族墓。

  M4中墓室底部随葬有大量的铜钱以及M2使用的云纹、鱼纹的组合纹饰砖,都有一定的寓意,应是当时埋葬习俗的一种体现。

  3 价值

  M3是桂阳县首次考古发现的汉代纪年墓,对探讨湘南地区东汉墓葬分期具有重要的价值。四座墓的发现还为研究湘南地区东汉至三国时期的丧葬习俗、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

(图文转自:“湖南考古”公众号)

作者:陈斌

文章出处:“湖南考古”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