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江苏溧阳古县遗址:一座存续四百年的六朝县治

发布时间:2023-11-09文章出处:文博中国作者:高伟

  东汉建安年间(196-220年),孙吴政权为了更好治理溧阳地区,分溧阳西境设溧阳屯田都尉,东部置永平县;孙亮和孙皓时期永平县两度为侯国。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更永平县名为永世县,复置溧阳县;永世县也一度为侯国所在。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年),分永世县西置平陵县。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废平陵县,其地分属溧阳、永世二县;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废永世县,并其地入溧阳县,十二年(592年),复置永世县。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再废永世县,划溧水县东部之地复置溧阳县。至此,存续时间达四百年的六朝“永平县”“永世县”退出了历史舞台。

 

图一 溧阳古县遗址远景

  2008年,溧阳市文管办调查发现了天目湖镇古县村的青石望柱、石板路和古井等文物点。2018年,南京博物院等对溧阳市古县村东的青龙头汉代墓地和大山下唐代窑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初步踏查了古县遗址。2019年,南京博物院等全面勘查了古县遗址的分布范围,对遗址的重要文化内涵形成了初步认知,并积极推动溧阳古县遗址考古工作转变为主动发掘项目,此举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2020年至2023年以来,南京博物院等对溧阳古县遗址进行了持续的考古工作,揭示出城墙、道路、礼制建筑基址、院落建筑基址、水井、灰坑、灰沟、窑址、墓葬等诸多重要遗迹现象,出土了大量的瓷器、陶器、铁器、铜器、砖瓦建筑构件等各类生产生活遗物,取得了重大收获。溧阳古县遗址时代跨度上自春秋和汉代,下至六朝及明清,其中尤以六朝时期遗存最为丰富,为科学探寻六朝“永平”“永世”县治提供了重要线索。

  溧阳古县遗址位于江苏省溧阳市古县街道永平小学东南侧(原天目湖镇古县村),地处现溧阳城南7.5千米,现存面积约18万平方米。遗址北倚燕山,西凭大真山,南望宜溧山地,东部为相对开阔的平坦低地,处在一个三面环山一面平地的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图一)。源自西南岗丘的茶亭河流经遗址南侧,沟通了溧戴河、胥溪和丹金溧漕河,串联了河道密布的江南水网系统。结合早期卫片和地形资料可知,古县遗址分布在一处直径约600米的圆形高台地之上,台地地势高亢,周边河道环绕,形成了天然的封闭防护环境。古县城址即坐落于台地东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1.城墙与城门

  目前,考古工作已将古县城圈初步围合,在城圈近中间位置的南、东、西三面各有一处缺口发现,当为城门位置所在。

 

图二 北城墙剖面

  对北城墙的解剖发掘显示,北城墙营建于生土层上,平整地表后起筑夯层,城墙底部夯层为夹杂少量碎石的细密黄土,其上夯层内以碎石子、碎铁块、砖瓦碎块、碎瓷片或蚬螺壳等物充实,再覆以细密黄土层层夯筑,夯层厚度10-15厘米。城墙内外两侧皆以青砖包砌,局部可见有二次堆筑加固迹象。墙体宽约7-9米,现存高度0.8-1米(图二)。

图三 南城墙

  南城墙距北城墙约110米左右,距南侧现代河道约50米。与北城墙营建模式不同,南城墙之下发现有厚厚的垫土堆积,或因临近河道和地势较低缘故,在堆筑的垫土之上夯筑城墙,夯土皆以细密黄土层层构筑,夯层厚度5-10厘米。城墙两侧发现有密集且规律的柱洞分布,并且都有青砖包砌。城墙宽约6.5-7米,现存高度0.4-0.6米(图三)。南城门位于城墙中部偏东位置,为城内南北向道路穿墙而过处,缺口宽约4米。两侧的门墩基址以黄土夯筑,与门道结合部残存有少量墩体包砖。墩台周边发现有大量的红烧土带,其下揭露有较多的柱洞分布,或为城门毁弃遗存。值得注意的是,在南城门的发掘发掘过程中出土了较多的板瓦、筒瓦、瓦当等建筑构件,或指示南城门之上可能存有门楼,应为古县城主要门址所在(图四)。

图四 南城门

  东城墙与西城墙的探寻和确认是以城内路网为线索展开的,城内东西向道路的两端与城外道路交汇,转角处揭露的夯筑门墩和墙体包砖,正是城墙缺口处的遗存,这为进一步明确东、西城墙的位置指明了方向。东、西两侧城墙保存较差,皆起筑于生土层上。东城墙缺口两侧有黄色夯土基址,发现有密集且规律的柱网分布,当为门墩基址所在(图五)。西城墙缺口两侧皆有包砖,为单砖错缝平铺逐层内收的砌筑模式(图六)。

图五 东城门与道路

图六 西城门处的包砖

  由此初步勾勒的溧阳古县城址平面近长方形,南北城墙略长,东西稍窄,北城墙长约160、东城墙宽约110、南城墙长约150、西城墙宽约115米,城周约535米。城址中轴线方向大约为北偏西10°左右。

  2.道路与水网

  根据现有发掘成果来看,古县城内的道路呈“十”字形分布,东西向道路基本处在城址南北的中间位置,南北向道路略偏于城址中东部,城内范围被分作了四个区域。“十”字道路以青砖、碎石子、黄土或蚬螺壳铺砌路基,路层堆积反复叠压,经过多次营建,揭示有左右摆动迹象,路基宽度基本保持在4米左右。南北向道路存在多期砖铺路面,两侧牙砖齐整,东西向道路尚未揭露出砖铺路面。道路两侧皆有排水沟发现,并于“十”字路口连接处交汇,指示为城内重要的排水设施。值得注意的是,在西城门处揭露的两侧路基水沟汇入了城外排水沟(图七)。

图七 城内南北向路基

  此外,在南城墙外侧、东城门外侧、北城墙外侧皆揭露有紧邻城墙的道路,路基以蚬螺壳、黄土和残碎生活遗物碎片填实铺就,宽度4-6米不等,城墙外侧应存在一圈环城路,联通了城门、城内道路以及城址内外。南环城路路边发现多座由盖罐、碗罐、砖罐组合的孩童瓮棺葬,可能与“小孩葬于道”的风俗相关(图八)。北环城路发现有清晰且密集的车辙痕迹,在远离城墙的一侧揭露出一条宽约1.5米的灰沟,距地表深约1.3米左右(图九)。结合钻探数据来看,这条灰沟与北环城路外和西城墙外的排水沟相连,沟宽1-10米不等,深0.8-2.5米左右。排水沟可以南连河道、东接洼地,与路边水沟共同发挥了排泄城外高地来水、防护路基和城墙的作用。

  图八 南环城路边的瓮棺葬

图九 北环城路上的车辙与路边的水沟

  3.城外礼制建筑

  按照建筑与城址的方位关系来看,礼制建筑处在城外西北部的高地上;就遗址所处的近圆形高台地而言,这座建筑基址恰位于台地的正中方位,也是地势最高的地方。

  礼制建筑平面呈外圆内方形态,“外圆”为细密黄土夯筑的圆形台地,直径约14米,“内方”是圆形台地中部青砖砌筑的方形建筑,边长约5.5米(图十)。建筑上层的堆积中出土了较多的青砖、板瓦、筒瓦和瓦当等建筑构件;青砖以素面为主,部分有钱纹和梳纹;板瓦、筒瓦和瓦当等多已残碎,可辨有少量莲瓣纹瓦当和人面纹瓦当。礼制建筑东侧10米有一处南北向砖铺路基,路面残存少许人字铺砖面,路面中部较高,两侧稍低,路基牙砖外侧立砌排水沟槽,所用青砖部分模印有纪年铭文,可辨识有“建武元年八月……”“咸康四年……”“兴宁……”等字样。再向东40米近高地东缘发现有排列密集、分布规律的柱洞遗存,应是建筑遗存的重要组成,上层堆积中出土有较多的砖瓦建筑构件,青砖多见钱纹、套菱纹、梳纹等,筒瓦见有钱纹、叶脉纹等模印纹样,部分筒瓦上还可识读有“大兴元年七月十日”的纪年铭文。

图十 礼制建筑遗存

  4.城外院落

  院落遗存分布在城外东北部,地势相对较低,东侧临近水渰。现揭露出一处面阔三间、进深四间的院落式建筑基址,院落坐东北朝西南,整体以城址为朝向(图十一)。建筑基础铺垫有厚约0.5米的黄土层,其上营建的房址由砖墙、柱洞、砖铺面等构成,房址各单元间以砖路联结,布局颇为规整,营建面积达1000余平方米。院落上层堆积中出土了大量的六朝时期生产生活遗物,青瓷器最为丰富,器形可辨有碗、罐、壶、砚、盏、盂、盆等等,铁器、石器、铜器等也有较多发现。建筑构件有砖、板瓦、筒瓦、瓦当等,砖侧模印纹饰有套菱纹、钱纹、乳钉纹等,瓦当多残碎,可辨有兽面纹、莲瓣纹瓦当。院落南部有一条宽约5米的石子路东西向分布,根据发掘和解剖的层位关系来看,此路与院落同期使用,并沿用至唐宋时期。

  另外,在南城门外、东城门外也钻探发现有黄土铺垫的建筑遗存分布,疑为类似城外院落遗存的居民区分布范围。

图十一 院落建筑遗存

  5.出土遗物

  自2020年发掘至今,溧阳古县遗址内出土了大量春秋、汉代、六朝及明清时期的遗物标本,包括硬陶、陶、釉陶、瓷、铁、铜、金、银、石、琉璃、骨、砖瓦构件等各类质地生产生活器物,器形有罐、壶、碗、钵、盘、盂、盆、砚、灯盏、铁锸、铜镜、铜钱、头饰、骨器、建筑构件等等,可复原器物数量超过6000件(图十二、十三、十四)。另外,遗址内还出土了丰富的动物骨骼和植物标本,真实再现了古县先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六朝时期遗物最为丰富,占出土器物总数的八成以上,器类丰富,包括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尤以瓷器为大宗,可辨窑口有德清窑、越窑、洪州窑、岳州窑、温台地区窑口、长沙窑、宜溧窑等。

图十二 遗址内出土六朝瓷器

图十三 遗址内出土陶罐、铁锸和“五铢”铜钱

  图十四 遗址内出土纪铭文砖瓦、瓦当等建筑构件

  6.初识六朝县治

  《溧阳县志》载:“古县,孙吴永平县,晋宋齐梁陈隋永世县并治所在,今治南十五里。《建康志》云:周三百步,遗址高一二尺,今俗称故县,内有唐隆寺旧基,乡民尤能言古狴犴之所。”县志所称“治南…”,是以唐天复三年(903年)迁置的溧阳团城为基点而言,古县遗址即位于团城南部7.6公里处,周边山川地貌与古地图所绘一致,河流分布一致,地理位置相符。结合古县遗址考古资料所揭示的文化内涵,可基本认定溧阳古县遗址即六朝时期“永平”“永世”县治所在。

  从古县遗址发掘的春秋硬陶窑址和周边调查发现的“窑墩”“窑山”来看,至少在春秋时期古县遗址就因窑业兴盛而形成一定规模的手工业作坊区。窑址专门烧制印纹硬陶器物,质地坚硬,烧成火候较高,具有较为成熟的烧制工艺。硬陶器形有坛、罐、瓿、尊、器盖、碗、盂、豆等,与江苏及周边地区江南土墩墓所出同期器物类似(图十五)。这一方面说明古县遗址所在的宜溧山地具备窑址生产所需的原料和环境,另一方面反映出硬陶产品外销的便利以及遗址周边交通环境的通达。汉代水井和灰坑的发掘,说明了其时人群社会的进一步开发。或许由于本地具有较好的社会发展基础和战略环境定位,进入三国时期,孙吴政权以大将凌操“守永平长,平治山越”,“永平”县治初立。考古发现尚未明确地揭示出这一时期的城墙状况,可能当时仅是军事性质的驻地治所。西晋短暂一统,“永平”更名“永世”,至东晋宋齐梁陈隋,县治仍旧。种种迹象显示,西晋晚期至东晋初期古县城墙开始营建,夯层内西晋时期的包含物说明城墙始筑年代应不早于此。伴着城池的建设,城内“十”字路与城外环城路网、城内外排水系统以及相关礼制建筑等设施纷纷兴建。之后,永世城在历史的长河中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直至隋唐之际永世县废置。北宋墓葬较多地出现在城墙高地,说明其时的古县城已然荒芜已久。

图十五 遗址内窑址烧制的印纹硬陶器

  7.重要意义

  溧阳古县遗址的发掘,明确了城址四至和城门分布状况,发现了城内十字主干道路和城外环城路网,揭示了城内外排水系统,初步厘清了六朝时期南方城池的布局特征,是国内首次揭露结构完整的六朝时期县城遗址。

  溧阳古县遗址出土了数量众多的生产生活遗迹和遗物,为全面客观地解读六朝“永平”“永世”县治及其前世今生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整体深入地了解其时社会生产生活的真实面貌、深化城址发展变迁研究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县城遗存样本,具有十分重要的考古、历史和文化研究价值。后续,将继续围绕六朝县城与都城、运河、文化融合、交流与互动、大一统国家的形成等方面逐步开展课题探索,充分诠释六朝城市与文明的重要意义及其重大影响力。为后期溧阳古县遗址公园、古县遗址博物馆的建设提供了科学充分的考古支撑,充分发挥考古遗存的社会文化价值,“让文物活起来”。

作者:高伟(南京博物院)

图文转自:“文博中国”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现场传真

江苏溧阳古县遗址:一座存续四百年的六朝县治

发布时间:2023-11-09

  东汉建安年间(196-220年),孙吴政权为了更好治理溧阳地区,分溧阳西境设溧阳屯田都尉,东部置永平县;孙亮和孙皓时期永平县两度为侯国。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更永平县名为永世县,复置溧阳县;永世县也一度为侯国所在。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年),分永世县西置平陵县。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废平陵县,其地分属溧阳、永世二县;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废永世县,并其地入溧阳县,十二年(592年),复置永世县。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再废永世县,划溧水县东部之地复置溧阳县。至此,存续时间达四百年的六朝“永平县”“永世县”退出了历史舞台。

 

图一 溧阳古县遗址远景

  2008年,溧阳市文管办调查发现了天目湖镇古县村的青石望柱、石板路和古井等文物点。2018年,南京博物院等对溧阳市古县村东的青龙头汉代墓地和大山下唐代窑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初步踏查了古县遗址。2019年,南京博物院等全面勘查了古县遗址的分布范围,对遗址的重要文化内涵形成了初步认知,并积极推动溧阳古县遗址考古工作转变为主动发掘项目,此举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2020年至2023年以来,南京博物院等对溧阳古县遗址进行了持续的考古工作,揭示出城墙、道路、礼制建筑基址、院落建筑基址、水井、灰坑、灰沟、窑址、墓葬等诸多重要遗迹现象,出土了大量的瓷器、陶器、铁器、铜器、砖瓦建筑构件等各类生产生活遗物,取得了重大收获。溧阳古县遗址时代跨度上自春秋和汉代,下至六朝及明清,其中尤以六朝时期遗存最为丰富,为科学探寻六朝“永平”“永世”县治提供了重要线索。

  溧阳古县遗址位于江苏省溧阳市古县街道永平小学东南侧(原天目湖镇古县村),地处现溧阳城南7.5千米,现存面积约18万平方米。遗址北倚燕山,西凭大真山,南望宜溧山地,东部为相对开阔的平坦低地,处在一个三面环山一面平地的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图一)。源自西南岗丘的茶亭河流经遗址南侧,沟通了溧戴河、胥溪和丹金溧漕河,串联了河道密布的江南水网系统。结合早期卫片和地形资料可知,古县遗址分布在一处直径约600米的圆形高台地之上,台地地势高亢,周边河道环绕,形成了天然的封闭防护环境。古县城址即坐落于台地东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1.城墙与城门

  目前,考古工作已将古县城圈初步围合,在城圈近中间位置的南、东、西三面各有一处缺口发现,当为城门位置所在。

 

图二 北城墙剖面

  对北城墙的解剖发掘显示,北城墙营建于生土层上,平整地表后起筑夯层,城墙底部夯层为夹杂少量碎石的细密黄土,其上夯层内以碎石子、碎铁块、砖瓦碎块、碎瓷片或蚬螺壳等物充实,再覆以细密黄土层层夯筑,夯层厚度10-15厘米。城墙内外两侧皆以青砖包砌,局部可见有二次堆筑加固迹象。墙体宽约7-9米,现存高度0.8-1米(图二)。

图三 南城墙

  南城墙距北城墙约110米左右,距南侧现代河道约50米。与北城墙营建模式不同,南城墙之下发现有厚厚的垫土堆积,或因临近河道和地势较低缘故,在堆筑的垫土之上夯筑城墙,夯土皆以细密黄土层层构筑,夯层厚度5-10厘米。城墙两侧发现有密集且规律的柱洞分布,并且都有青砖包砌。城墙宽约6.5-7米,现存高度0.4-0.6米(图三)。南城门位于城墙中部偏东位置,为城内南北向道路穿墙而过处,缺口宽约4米。两侧的门墩基址以黄土夯筑,与门道结合部残存有少量墩体包砖。墩台周边发现有大量的红烧土带,其下揭露有较多的柱洞分布,或为城门毁弃遗存。值得注意的是,在南城门的发掘发掘过程中出土了较多的板瓦、筒瓦、瓦当等建筑构件,或指示南城门之上可能存有门楼,应为古县城主要门址所在(图四)。

图四 南城门

  东城墙与西城墙的探寻和确认是以城内路网为线索展开的,城内东西向道路的两端与城外道路交汇,转角处揭露的夯筑门墩和墙体包砖,正是城墙缺口处的遗存,这为进一步明确东、西城墙的位置指明了方向。东、西两侧城墙保存较差,皆起筑于生土层上。东城墙缺口两侧有黄色夯土基址,发现有密集且规律的柱网分布,当为门墩基址所在(图五)。西城墙缺口两侧皆有包砖,为单砖错缝平铺逐层内收的砌筑模式(图六)。

图五 东城门与道路

图六 西城门处的包砖

  由此初步勾勒的溧阳古县城址平面近长方形,南北城墙略长,东西稍窄,北城墙长约160、东城墙宽约110、南城墙长约150、西城墙宽约115米,城周约535米。城址中轴线方向大约为北偏西10°左右。

  2.道路与水网

  根据现有发掘成果来看,古县城内的道路呈“十”字形分布,东西向道路基本处在城址南北的中间位置,南北向道路略偏于城址中东部,城内范围被分作了四个区域。“十”字道路以青砖、碎石子、黄土或蚬螺壳铺砌路基,路层堆积反复叠压,经过多次营建,揭示有左右摆动迹象,路基宽度基本保持在4米左右。南北向道路存在多期砖铺路面,两侧牙砖齐整,东西向道路尚未揭露出砖铺路面。道路两侧皆有排水沟发现,并于“十”字路口连接处交汇,指示为城内重要的排水设施。值得注意的是,在西城门处揭露的两侧路基水沟汇入了城外排水沟(图七)。

图七 城内南北向路基

  此外,在南城墙外侧、东城门外侧、北城墙外侧皆揭露有紧邻城墙的道路,路基以蚬螺壳、黄土和残碎生活遗物碎片填实铺就,宽度4-6米不等,城墙外侧应存在一圈环城路,联通了城门、城内道路以及城址内外。南环城路路边发现多座由盖罐、碗罐、砖罐组合的孩童瓮棺葬,可能与“小孩葬于道”的风俗相关(图八)。北环城路发现有清晰且密集的车辙痕迹,在远离城墙的一侧揭露出一条宽约1.5米的灰沟,距地表深约1.3米左右(图九)。结合钻探数据来看,这条灰沟与北环城路外和西城墙外的排水沟相连,沟宽1-10米不等,深0.8-2.5米左右。排水沟可以南连河道、东接洼地,与路边水沟共同发挥了排泄城外高地来水、防护路基和城墙的作用。

  图八 南环城路边的瓮棺葬

图九 北环城路上的车辙与路边的水沟

  3.城外礼制建筑

  按照建筑与城址的方位关系来看,礼制建筑处在城外西北部的高地上;就遗址所处的近圆形高台地而言,这座建筑基址恰位于台地的正中方位,也是地势最高的地方。

  礼制建筑平面呈外圆内方形态,“外圆”为细密黄土夯筑的圆形台地,直径约14米,“内方”是圆形台地中部青砖砌筑的方形建筑,边长约5.5米(图十)。建筑上层的堆积中出土了较多的青砖、板瓦、筒瓦和瓦当等建筑构件;青砖以素面为主,部分有钱纹和梳纹;板瓦、筒瓦和瓦当等多已残碎,可辨有少量莲瓣纹瓦当和人面纹瓦当。礼制建筑东侧10米有一处南北向砖铺路基,路面残存少许人字铺砖面,路面中部较高,两侧稍低,路基牙砖外侧立砌排水沟槽,所用青砖部分模印有纪年铭文,可辨识有“建武元年八月……”“咸康四年……”“兴宁……”等字样。再向东40米近高地东缘发现有排列密集、分布规律的柱洞遗存,应是建筑遗存的重要组成,上层堆积中出土有较多的砖瓦建筑构件,青砖多见钱纹、套菱纹、梳纹等,筒瓦见有钱纹、叶脉纹等模印纹样,部分筒瓦上还可识读有“大兴元年七月十日”的纪年铭文。

图十 礼制建筑遗存

  4.城外院落

  院落遗存分布在城外东北部,地势相对较低,东侧临近水渰。现揭露出一处面阔三间、进深四间的院落式建筑基址,院落坐东北朝西南,整体以城址为朝向(图十一)。建筑基础铺垫有厚约0.5米的黄土层,其上营建的房址由砖墙、柱洞、砖铺面等构成,房址各单元间以砖路联结,布局颇为规整,营建面积达1000余平方米。院落上层堆积中出土了大量的六朝时期生产生活遗物,青瓷器最为丰富,器形可辨有碗、罐、壶、砚、盏、盂、盆等等,铁器、石器、铜器等也有较多发现。建筑构件有砖、板瓦、筒瓦、瓦当等,砖侧模印纹饰有套菱纹、钱纹、乳钉纹等,瓦当多残碎,可辨有兽面纹、莲瓣纹瓦当。院落南部有一条宽约5米的石子路东西向分布,根据发掘和解剖的层位关系来看,此路与院落同期使用,并沿用至唐宋时期。

  另外,在南城门外、东城门外也钻探发现有黄土铺垫的建筑遗存分布,疑为类似城外院落遗存的居民区分布范围。

图十一 院落建筑遗存

  5.出土遗物

  自2020年发掘至今,溧阳古县遗址内出土了大量春秋、汉代、六朝及明清时期的遗物标本,包括硬陶、陶、釉陶、瓷、铁、铜、金、银、石、琉璃、骨、砖瓦构件等各类质地生产生活器物,器形有罐、壶、碗、钵、盘、盂、盆、砚、灯盏、铁锸、铜镜、铜钱、头饰、骨器、建筑构件等等,可复原器物数量超过6000件(图十二、十三、十四)。另外,遗址内还出土了丰富的动物骨骼和植物标本,真实再现了古县先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六朝时期遗物最为丰富,占出土器物总数的八成以上,器类丰富,包括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尤以瓷器为大宗,可辨窑口有德清窑、越窑、洪州窑、岳州窑、温台地区窑口、长沙窑、宜溧窑等。

图十二 遗址内出土六朝瓷器

图十三 遗址内出土陶罐、铁锸和“五铢”铜钱

  图十四 遗址内出土纪铭文砖瓦、瓦当等建筑构件

  6.初识六朝县治

  《溧阳县志》载:“古县,孙吴永平县,晋宋齐梁陈隋永世县并治所在,今治南十五里。《建康志》云:周三百步,遗址高一二尺,今俗称故县,内有唐隆寺旧基,乡民尤能言古狴犴之所。”县志所称“治南…”,是以唐天复三年(903年)迁置的溧阳团城为基点而言,古县遗址即位于团城南部7.6公里处,周边山川地貌与古地图所绘一致,河流分布一致,地理位置相符。结合古县遗址考古资料所揭示的文化内涵,可基本认定溧阳古县遗址即六朝时期“永平”“永世”县治所在。

  从古县遗址发掘的春秋硬陶窑址和周边调查发现的“窑墩”“窑山”来看,至少在春秋时期古县遗址就因窑业兴盛而形成一定规模的手工业作坊区。窑址专门烧制印纹硬陶器物,质地坚硬,烧成火候较高,具有较为成熟的烧制工艺。硬陶器形有坛、罐、瓿、尊、器盖、碗、盂、豆等,与江苏及周边地区江南土墩墓所出同期器物类似(图十五)。这一方面说明古县遗址所在的宜溧山地具备窑址生产所需的原料和环境,另一方面反映出硬陶产品外销的便利以及遗址周边交通环境的通达。汉代水井和灰坑的发掘,说明了其时人群社会的进一步开发。或许由于本地具有较好的社会发展基础和战略环境定位,进入三国时期,孙吴政权以大将凌操“守永平长,平治山越”,“永平”县治初立。考古发现尚未明确地揭示出这一时期的城墙状况,可能当时仅是军事性质的驻地治所。西晋短暂一统,“永平”更名“永世”,至东晋宋齐梁陈隋,县治仍旧。种种迹象显示,西晋晚期至东晋初期古县城墙开始营建,夯层内西晋时期的包含物说明城墙始筑年代应不早于此。伴着城池的建设,城内“十”字路与城外环城路网、城内外排水系统以及相关礼制建筑等设施纷纷兴建。之后,永世城在历史的长河中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直至隋唐之际永世县废置。北宋墓葬较多地出现在城墙高地,说明其时的古县城已然荒芜已久。

图十五 遗址内窑址烧制的印纹硬陶器

  7.重要意义

  溧阳古县遗址的发掘,明确了城址四至和城门分布状况,发现了城内十字主干道路和城外环城路网,揭示了城内外排水系统,初步厘清了六朝时期南方城池的布局特征,是国内首次揭露结构完整的六朝时期县城遗址。

  溧阳古县遗址出土了数量众多的生产生活遗迹和遗物,为全面客观地解读六朝“永平”“永世”县治及其前世今生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整体深入地了解其时社会生产生活的真实面貌、深化城址发展变迁研究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县城遗存样本,具有十分重要的考古、历史和文化研究价值。后续,将继续围绕六朝县城与都城、运河、文化融合、交流与互动、大一统国家的形成等方面逐步开展课题探索,充分诠释六朝城市与文明的重要意义及其重大影响力。为后期溧阳古县遗址公园、古县遗址博物馆的建设提供了科学充分的考古支撑,充分发挥考古遗存的社会文化价值,“让文物活起来”。

作者:高伟(南京博物院)

图文转自:“文博中国”公众号

 

作者:高伟

文章出处:文博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