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江苏常州寺墩遗址考古新收获——进一步揭示长江下游史前文明进程

发布时间:2024-05-31文章出处:文博中国作者:余官玥 于成龙 陈钰

  寺墩遗址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三皇庙村,北距长江约15公里,南距太湖约30公里,原是一个高出地表约20米的椭圆形土墩,东西长100米、南北宽80米,由于取土破坏,现仅残存墩体南坡(图1)。遗址周边水系发达,有内、外两重环形水系,寺墩墩体恰好位于水系的中心,外圈水系大致围合面积约150万平方米(图2)。遗址东南5千米处,遥见一片海拔高度在100米上下的低山丘陵。

 

图1 寺墩遗址位置图

 

图2 寺墩遗址要素图

  寺墩遗址于1973年发现,1978-1995年陆续开展了五次考古发掘,发掘位置主要集中在墩东良渚文化贵族墓地(图2),尤以寺墩三号墓最为著名,出土大量玉琮、玉璧,学界认为寺墩是良渚文化的中心遗址之一。2016年寺墩遗址纳入考古中国——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课题中,2019年正式重启发掘,工作重点集中于墩体周边的核心区域,现将近几年重要收获简介如下。

  一、重要发现

  遗址以崧泽和良渚文化遗存为主体,距今约5500-4500年。本次考古发现的重要遗迹包括崧泽文化墓葬区、木构建筑遗存和良渚文化砌石遗迹、建筑基址等。

图3 墩北台地北部崧泽墓地

  1.崧泽文化

  (1)墓葬区

  位于寺墩墩体北侧台地(简称墩北台地,见图2),其中台地北部为贵族墓地(图3),目前共清理墓葬四十座,均为竖穴土坑墓,墓向分为东西和南北向,少数残存头骨、牙齿、肢骨,应为单人仰身直肢葬,个别墓葬可辨棺痕。随葬品以陶器为主,以鼎、豆、杯、壶、罐等为基本组合,常见锛、钺等石器,少数随葬璜等玉器。在台地西部清理墓葬8座,随葬品3-5件,分布集中、规模较小、等级较低。

  M63开口于③层下,打破④层及生土(图4)。长262、宽84、深64厘米,墓向3°。随葬品27件,其中玉璜1件,陶豆最多,共12件,形制各异。

图4 崧泽墓葬M63、M88、M95(从上至下)

  M88开口于②层下,打破④层及生土(图4)。长225、宽85、深98厘米,墓向10°。随葬品33件,其中玉璜1件,陶豆8件、陶壶6件。

  M95开口于③层下,打破⑤层及生土(图4)。长285、宽125、深70厘米,墓向7°。人骨保存一般,可辨葬式为单人仰身直肢葬。棺痕较明显,棺长223、宽87厘米。随葬品24件,含玉璜1件,鼎、豆各5件。

图5 崧泽木构建筑平面图(上)与立柱、横木、植物茎秆(下三)

  (2)木构建筑遗存

  位于墩北台地东缘,开口于TG2?层下,东西长度近30米。对该遗迹进行了局部解剖,木构建筑表面为细密的植物茎秆,经鉴定其中含有竹子;植物铺面下为排列整齐的横木;另有多排立柱呈东西向分布,木柱直径多在10-20厘米。已探明植物铺面南北宽约10米,初步推断这是一处由立柱、横木、植物茎秆铺面组合而成,面积约300平方米的建筑遗存(图5)。

  2.良渚文化

  (1)墩体堆积

  墩体残高11.8米,经铲切剖面确认④层以下即为良渚文化堆积(图6)。墩顶发现多条红烧土基槽,基槽宽约40厘米,深约10厘米,表明曾有大型建筑;墩体堆积呈由西向东、由南向北的倾斜状;墩底由青灰色“草包泥”堆筑而成,初步明确了墩体营建过程。

图6 寺墩墩体剖面

  (2)砌石遗迹

  墩体北坡下发现一处砌石遗迹,开口于①层下,呈东北-西南走向,有基槽,石块集中填埋在基槽内(图7)。结合局部解剖和勘探结果,砌石遗迹东西长约80米,宽70厘米,深30厘米,砌石均为棱角分明的角砾,可能来源于遗址东南部低山丘陵。砌石遗迹处于墩体北界坡脚处,可能作排水或护坡之用。

图7 良渚文化时期砌石遗迹

  (3)建筑基址

  墩体北侧TW06N28内发现一处良渚文化的建筑基址,东西走向。目前已清理墙基长9米,宽0.4米,继续向西延伸。墙基底部有大量红烧土块,红烧土块内掺合了稻属等禾本科植物,有木骨痕迹,待进一步揭露。

  (4)墩东良渚文化贵族墓葬区

  通过近年考古发掘和综合研究,基本明确墩东良渚文化贵族墓葬区的整体布局,墓葬区共有两处良渚文化贵族墓地,均位于寺墩墩体东侧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台地上(简称墩东台地,见图2),1982M3所在墓地位于台地东北部,另一处墓地位于台地东南部。台地东、北、西三面均为低洼地,G17是台地南界,出土有“日月山”等刻符的大口缸残片,是环太湖与海岱地区在距今5000年前后即存在密切联系的例证。

  二、出土遗物

  崧泽文化陶器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红陶为主,另有少量黑皮陶。常见鼎、杯、豆、壶、罐、大口缸等器型,以外“T”型鼎足、横截面呈“十”字形的鼎足为特色,流行圆形、三角形镂孔豆,花瓣足杯,篮纹大口缸、折腹壶等。石器以石钺、石锛、石凿居多,玉器有半璧形玉璜、玉镯等类型。出土6件精美彩陶壶,施黑、红、黄三彩,绘成绞索状编织纹、条带纹等,其中J1③:4纹饰最为繁复精妙,它通体施彩,底色墨黑,长颈为砖红色,上腹部用墨黑、砖红和棕黄三色绘制出两只相连的编织纹卷尾鸟形象(图8)。经检测,颜料中含有大漆成分,黑色为石墨,红色为铁矿石。

  良渚文化时期陶器以泥质灰陶、夹砂红陶、橙黄陶为主,另有相当数量的黑皮陶。器型以袋足陶鬶最具特色,数量较多;带篦格的侧扁足陶鼎和粗篮纹大口缸流行;宽把杯、贯耳壶、双鼻壶也较为常见。玉器种类较多,包括玉璧、玉琮、玉锥形器、玉管等。良渚文化G17中出土的一批刻符大口缸尤其值得关注,刻划有“日月山”、鹿角、圆圈纹等符号(图8)。

图8 J1彩陶(上)与G17刻符大口缸(下)

  三、相关认识

  崧泽文化时期墓葬贫富差异悬殊,显示出较高程度的阶级分化,是环太湖地区史前考古的重要发现;木构建筑遗存规模大,保存好,结构复杂,较为罕见;墩东台地水井中出土的漆彩陶器,构思精巧、工艺高超,是复杂社会分工和手工业专业化的缩影。良渚文化时期,堆筑了规模宏大的寺墩墩体,大型红烧土基槽表明寺墩顶部曾存在大型建筑;墩体北侧大型建筑基址、灶、灰坑等遗迹表明这里曾是良渚文化时期聚落核心区。

  寺墩是距今5500-4500年连续发展的中心聚落遗址,面积超百万平方米。对双重水系结构和台地性质的初步探索,有助于深入认识寺墩遗址的聚落格局;通过对寺墩墩体周边区域的发掘,有助于进一步厘清距今5500-4500年间考古学文化演进过程,了解遗址核心区的功能布局。本次考古发现表明寺墩遗址在距今5000年前后即已呈现出较高的社会发展水平,并逐步走向繁荣的良渚文明,为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为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提供了有力证据。

执笔:余官玥、于成龙、陈钰(南京博物院)

来源:“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现场传真

江苏常州寺墩遗址考古新收获——进一步揭示长江下游史前文明进程

发布时间:2024-05-31

  寺墩遗址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三皇庙村,北距长江约15公里,南距太湖约30公里,原是一个高出地表约20米的椭圆形土墩,东西长100米、南北宽80米,由于取土破坏,现仅残存墩体南坡(图1)。遗址周边水系发达,有内、外两重环形水系,寺墩墩体恰好位于水系的中心,外圈水系大致围合面积约150万平方米(图2)。遗址东南5千米处,遥见一片海拔高度在100米上下的低山丘陵。

 

图1 寺墩遗址位置图

 

图2 寺墩遗址要素图

  寺墩遗址于1973年发现,1978-1995年陆续开展了五次考古发掘,发掘位置主要集中在墩东良渚文化贵族墓地(图2),尤以寺墩三号墓最为著名,出土大量玉琮、玉璧,学界认为寺墩是良渚文化的中心遗址之一。2016年寺墩遗址纳入考古中国——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课题中,2019年正式重启发掘,工作重点集中于墩体周边的核心区域,现将近几年重要收获简介如下。

  一、重要发现

  遗址以崧泽和良渚文化遗存为主体,距今约5500-4500年。本次考古发现的重要遗迹包括崧泽文化墓葬区、木构建筑遗存和良渚文化砌石遗迹、建筑基址等。

图3 墩北台地北部崧泽墓地

  1.崧泽文化

  (1)墓葬区

  位于寺墩墩体北侧台地(简称墩北台地,见图2),其中台地北部为贵族墓地(图3),目前共清理墓葬四十座,均为竖穴土坑墓,墓向分为东西和南北向,少数残存头骨、牙齿、肢骨,应为单人仰身直肢葬,个别墓葬可辨棺痕。随葬品以陶器为主,以鼎、豆、杯、壶、罐等为基本组合,常见锛、钺等石器,少数随葬璜等玉器。在台地西部清理墓葬8座,随葬品3-5件,分布集中、规模较小、等级较低。

  M63开口于③层下,打破④层及生土(图4)。长262、宽84、深64厘米,墓向3°。随葬品27件,其中玉璜1件,陶豆最多,共12件,形制各异。

图4 崧泽墓葬M63、M88、M95(从上至下)

  M88开口于②层下,打破④层及生土(图4)。长225、宽85、深98厘米,墓向10°。随葬品33件,其中玉璜1件,陶豆8件、陶壶6件。

  M95开口于③层下,打破⑤层及生土(图4)。长285、宽125、深70厘米,墓向7°。人骨保存一般,可辨葬式为单人仰身直肢葬。棺痕较明显,棺长223、宽87厘米。随葬品24件,含玉璜1件,鼎、豆各5件。

图5 崧泽木构建筑平面图(上)与立柱、横木、植物茎秆(下三)

  (2)木构建筑遗存

  位于墩北台地东缘,开口于TG2?层下,东西长度近30米。对该遗迹进行了局部解剖,木构建筑表面为细密的植物茎秆,经鉴定其中含有竹子;植物铺面下为排列整齐的横木;另有多排立柱呈东西向分布,木柱直径多在10-20厘米。已探明植物铺面南北宽约10米,初步推断这是一处由立柱、横木、植物茎秆铺面组合而成,面积约300平方米的建筑遗存(图5)。

  2.良渚文化

  (1)墩体堆积

  墩体残高11.8米,经铲切剖面确认④层以下即为良渚文化堆积(图6)。墩顶发现多条红烧土基槽,基槽宽约40厘米,深约10厘米,表明曾有大型建筑;墩体堆积呈由西向东、由南向北的倾斜状;墩底由青灰色“草包泥”堆筑而成,初步明确了墩体营建过程。

图6 寺墩墩体剖面

  (2)砌石遗迹

  墩体北坡下发现一处砌石遗迹,开口于①层下,呈东北-西南走向,有基槽,石块集中填埋在基槽内(图7)。结合局部解剖和勘探结果,砌石遗迹东西长约80米,宽70厘米,深30厘米,砌石均为棱角分明的角砾,可能来源于遗址东南部低山丘陵。砌石遗迹处于墩体北界坡脚处,可能作排水或护坡之用。

图7 良渚文化时期砌石遗迹

  (3)建筑基址

  墩体北侧TW06N28内发现一处良渚文化的建筑基址,东西走向。目前已清理墙基长9米,宽0.4米,继续向西延伸。墙基底部有大量红烧土块,红烧土块内掺合了稻属等禾本科植物,有木骨痕迹,待进一步揭露。

  (4)墩东良渚文化贵族墓葬区

  通过近年考古发掘和综合研究,基本明确墩东良渚文化贵族墓葬区的整体布局,墓葬区共有两处良渚文化贵族墓地,均位于寺墩墩体东侧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台地上(简称墩东台地,见图2),1982M3所在墓地位于台地东北部,另一处墓地位于台地东南部。台地东、北、西三面均为低洼地,G17是台地南界,出土有“日月山”等刻符的大口缸残片,是环太湖与海岱地区在距今5000年前后即存在密切联系的例证。

  二、出土遗物

  崧泽文化陶器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红陶为主,另有少量黑皮陶。常见鼎、杯、豆、壶、罐、大口缸等器型,以外“T”型鼎足、横截面呈“十”字形的鼎足为特色,流行圆形、三角形镂孔豆,花瓣足杯,篮纹大口缸、折腹壶等。石器以石钺、石锛、石凿居多,玉器有半璧形玉璜、玉镯等类型。出土6件精美彩陶壶,施黑、红、黄三彩,绘成绞索状编织纹、条带纹等,其中J1③:4纹饰最为繁复精妙,它通体施彩,底色墨黑,长颈为砖红色,上腹部用墨黑、砖红和棕黄三色绘制出两只相连的编织纹卷尾鸟形象(图8)。经检测,颜料中含有大漆成分,黑色为石墨,红色为铁矿石。

  良渚文化时期陶器以泥质灰陶、夹砂红陶、橙黄陶为主,另有相当数量的黑皮陶。器型以袋足陶鬶最具特色,数量较多;带篦格的侧扁足陶鼎和粗篮纹大口缸流行;宽把杯、贯耳壶、双鼻壶也较为常见。玉器种类较多,包括玉璧、玉琮、玉锥形器、玉管等。良渚文化G17中出土的一批刻符大口缸尤其值得关注,刻划有“日月山”、鹿角、圆圈纹等符号(图8)。

图8 J1彩陶(上)与G17刻符大口缸(下)

  三、相关认识

  崧泽文化时期墓葬贫富差异悬殊,显示出较高程度的阶级分化,是环太湖地区史前考古的重要发现;木构建筑遗存规模大,保存好,结构复杂,较为罕见;墩东台地水井中出土的漆彩陶器,构思精巧、工艺高超,是复杂社会分工和手工业专业化的缩影。良渚文化时期,堆筑了规模宏大的寺墩墩体,大型红烧土基槽表明寺墩顶部曾存在大型建筑;墩体北侧大型建筑基址、灶、灰坑等遗迹表明这里曾是良渚文化时期聚落核心区。

  寺墩是距今5500-4500年连续发展的中心聚落遗址,面积超百万平方米。对双重水系结构和台地性质的初步探索,有助于深入认识寺墩遗址的聚落格局;通过对寺墩墩体周边区域的发掘,有助于进一步厘清距今5500-4500年间考古学文化演进过程,了解遗址核心区的功能布局。本次考古发现表明寺墩遗址在距今5000年前后即已呈现出较高的社会发展水平,并逐步走向繁荣的良渚文明,为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为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提供了有力证据。

执笔:余官玥、于成龙、陈钰(南京博物院)

来源:“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作者:余官玥 于成龙 陈钰

文章出处:文博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