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发现汉代砖室墓 出土当卢颇具特色
日前,山西省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了太原市小店区郑村汉墓M2的考古发掘资料。该墓葬初步推测年代约为王莽至东汉初期,出土当卢颇具特色。
2022年7月至11月,为配合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新院建设项目,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太原市小店区郑村墓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该发掘地点系舟山山系的山前冲积扇,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整体呈缓坡状,较为开阔。共清理各时期墓葬23座,其中M2是唯一的一座砖室墓。
据了解,M2为斜坡墓道砖室墓,坐南朝北,营造方式为先挖土圹,在土圹内用砖砌筑墓室,由墓道、墓门、前室和后室组成。墓道为长方形斜坡,内填土为红色黏土夹杂有大量的料姜石。墓门由砖块和填土两部分组成,上面用整砖和残砖上下叠压错缝砌筑而成。前室平面略呈方形,北壁券顶、连接后室的券顶与东、西壁早期受到破坏,仅存留部分。后室位于前室南侧正中,平面呈长方形,棺床位于其中。
经统计,M2随葬器物15件,质地有陶、铜、铅和玻璃等。其中,陶器共10件,均为泥质灰陶,以轮制和模制为最多,纹饰有绳纹、弦纹、圆圈纹等,器形涵盖罐、壶、碗、灶、井、狗等。值得一提的是,该墓出土一件制作精湛、造型精美的铅器当卢,为古代系于马头部的饰件,保存较好,正面刻画有三神兽,从左到右依次为玄武、白虎和朱雀,背面两端分别铸有一桥形钮。
M2出土当卢及拓片
M2出土铜钱拓片
M2出土耳珰
“郑村M2器物组合较为丰富,结合墓葬形制、随葬品组合与特征,初步推测该墓的年代为王莽时期至东汉初期。”项目领队龙真介绍,2018年,位于M2西北约800米的太铁置地铁路考古项目也清理出数量较多的汉墓,M2的发掘清理为深入研究汉代太原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工艺技术水平、葬俗葬制等提供了重要信息。
作者:杨亚鹏
来源:“中国文物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