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社科要闻 | 在世界历史的十字路口树立正确坐标

发布时间:2025-11-04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网作者:高莹

第十五届世界社会主义论坛召开

在世界历史的十字路口树立正确坐标

  11月3—4日,第十五届世界社会主义论坛在京召开。论坛主题为“世界历史的十字路口与各国人民的抉择”。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高翔出席论坛开幕式并作大会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金民卿主持开幕式。

会议现场 记者 朱高磊/摄

  高翔指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拓展了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新空间。在人类历史的十字路口,面对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加速、全球性挑战交织叠加的复杂形势,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站在人类前途命运的高度,先后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为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世界之问提供了“中国钥匙”,为破解当前全球治理困境、指引人类未来发展方向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世界各国应携手同行,共同推动“四大全球倡议”落地落实,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人类发展的巨轮驶向更加光明美好的明天。

  高翔强调,在应对世界百年变局与全球性挑战的过程中,世界社会主义力量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的关键积极因素,是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中国作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引领者,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和探索,有力打破了“历史终结论”的迷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成为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旗帜。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对中国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发扬伟大历史主动精神,发出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的政治宣言书。我们坚信,在未来征程中,世界社会主义力量将继续以更加紧密的团结、更加务实的行动,回应时代课题,应对全球挑战。中国也将与各国社会主义力量和进步政党一道,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让社会主义的理想之光在人类文明进步的进程中持续闪耀。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陈洲,秘鲁共产党(红色祖国)主席阿尔贝托·莫雷诺·罗哈斯,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李毅,西班牙共产党主席、欧洲左翼党副主席何塞·路易斯·森特利亚,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黄一兵,意大利重建共产党总书记毛里奇奥·阿切尔博,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阿根廷共产党总书记豪尔赫·科雷伊内斯,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任李慎明先后作了主题发言。

  陈洲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随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更加需要以科学方法把握变局本质、锚定前进方向,以实践导向践行人民立场、彰显使命担当,以砥砺奋斗推进自我革命、扩大国际影响。百年变局下,加强团结协作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尤为重要。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共同推动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力量。

  罗哈斯表示,当前,西方霸权正步入终结,全球南方国家蓬勃崛起。这种力量对比的根本性转变,为各国人民争取独立、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了有利条件,世界社会主义事业也因此迎来了新的机遇。中国共产党成功捍卫并发展了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的伟大成就与显著影响更是向全世界昭示着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与坚定信念。

  李毅表示,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形态,是科学社会主义先进本质的集中体现,是矗立在世界历史十字路口的正确路标。这一新的文明形态必将始终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不断凝聚各国合作共识,共同应对各种发展挑战。

  森特利亚认为,阵营对抗无益于人类前途,唯有国际大家庭的团结协作方能开创美好未来。全球治理倡议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又一重要国际公共产品,它不寻求霸权,亦不谋求特殊地位,其目标在于推动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这既是对历史的回应,也是对未来的召唤。

  黄一兵表示,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议,是对当前全球治理体系面临挑战最有力的回应,也是对联合国成立80周年最好的纪念。这一重大倡议指明了全球治理的正确方向,提供了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推动了全球治理的深刻变革,汇聚了全球治理的强大力量,展现了全球治理的大国担当,是对“人类向何处去”这一世界之问、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的科学解答,必将照亮国际社会走出时代困境、消弭治理赤字、实现共同繁荣的前行之路。

  阿切尔博认为,世界社会主义力量有责任捍卫反法西斯斗争与反殖民斗争的历史遗产,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当务之急是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建立一个不以单边霸权或军事强权为基础的全球治理格局,推动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中国是缔造战后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道义担当,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为抵抗新自由主义霸权提供了范例,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张东刚表示,社会主义现代化体现了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表现出人类社会阶段演替规律,重构了世界现代化版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接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包括保持战略定力,在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锚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强化理论创新,在顺应世界历史潮流与立足本国具体实际中提升理论对实践的科学引领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注重社会全面发展,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各领域协调发展;强化科学规划,结合时代发展变化持续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部署进行动态调整。

  科雷伊内斯认为,以中国为核心引领的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倡导并践行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是国际局势的重要稳定因素。阿根廷正站在决定未来命运的历史拐点上,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是实现自主的关键一步。阿根廷人民必须团结起来,摆脱作为美国“战略后院”的附庸地位,投身于全球南方联合自强的伟大事业。这条道路是艰辛的,却是阿根廷走向真正自主和繁荣的唯一道路。

  李慎明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阐明“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真正共同体”“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坚持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坚决反对当今世界上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及其一切追随者,无产阶级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其中应勇于担当特殊使命。

  来自30多个国家的90多位国外共产党领导人、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社会活动家以及部分驻华使节受邀参会,与中国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一道,共同探讨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全球南方的崛起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反对单边霸凌行径与维护世界公平正义、大变局下世界社会主义的新特点与新发展、维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与战后国际秩序等议题。

  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承办。

  记者:高莹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社科要闻

社科要闻 | 在世界历史的十字路口树立正确坐标

发布时间:2025-11-04

第十五届世界社会主义论坛召开

在世界历史的十字路口树立正确坐标

  11月3—4日,第十五届世界社会主义论坛在京召开。论坛主题为“世界历史的十字路口与各国人民的抉择”。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高翔出席论坛开幕式并作大会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金民卿主持开幕式。

会议现场 记者 朱高磊/摄

  高翔指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拓展了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新空间。在人类历史的十字路口,面对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加速、全球性挑战交织叠加的复杂形势,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站在人类前途命运的高度,先后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为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世界之问提供了“中国钥匙”,为破解当前全球治理困境、指引人类未来发展方向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世界各国应携手同行,共同推动“四大全球倡议”落地落实,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人类发展的巨轮驶向更加光明美好的明天。

  高翔强调,在应对世界百年变局与全球性挑战的过程中,世界社会主义力量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的关键积极因素,是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中国作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引领者,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和探索,有力打破了“历史终结论”的迷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成为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旗帜。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对中国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发扬伟大历史主动精神,发出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的政治宣言书。我们坚信,在未来征程中,世界社会主义力量将继续以更加紧密的团结、更加务实的行动,回应时代课题,应对全球挑战。中国也将与各国社会主义力量和进步政党一道,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让社会主义的理想之光在人类文明进步的进程中持续闪耀。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陈洲,秘鲁共产党(红色祖国)主席阿尔贝托·莫雷诺·罗哈斯,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李毅,西班牙共产党主席、欧洲左翼党副主席何塞·路易斯·森特利亚,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黄一兵,意大利重建共产党总书记毛里奇奥·阿切尔博,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阿根廷共产党总书记豪尔赫·科雷伊内斯,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任李慎明先后作了主题发言。

  陈洲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随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更加需要以科学方法把握变局本质、锚定前进方向,以实践导向践行人民立场、彰显使命担当,以砥砺奋斗推进自我革命、扩大国际影响。百年变局下,加强团结协作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尤为重要。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共同推动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力量。

  罗哈斯表示,当前,西方霸权正步入终结,全球南方国家蓬勃崛起。这种力量对比的根本性转变,为各国人民争取独立、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了有利条件,世界社会主义事业也因此迎来了新的机遇。中国共产党成功捍卫并发展了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的伟大成就与显著影响更是向全世界昭示着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与坚定信念。

  李毅表示,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形态,是科学社会主义先进本质的集中体现,是矗立在世界历史十字路口的正确路标。这一新的文明形态必将始终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不断凝聚各国合作共识,共同应对各种发展挑战。

  森特利亚认为,阵营对抗无益于人类前途,唯有国际大家庭的团结协作方能开创美好未来。全球治理倡议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又一重要国际公共产品,它不寻求霸权,亦不谋求特殊地位,其目标在于推动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这既是对历史的回应,也是对未来的召唤。

  黄一兵表示,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议,是对当前全球治理体系面临挑战最有力的回应,也是对联合国成立80周年最好的纪念。这一重大倡议指明了全球治理的正确方向,提供了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推动了全球治理的深刻变革,汇聚了全球治理的强大力量,展现了全球治理的大国担当,是对“人类向何处去”这一世界之问、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的科学解答,必将照亮国际社会走出时代困境、消弭治理赤字、实现共同繁荣的前行之路。

  阿切尔博认为,世界社会主义力量有责任捍卫反法西斯斗争与反殖民斗争的历史遗产,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当务之急是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建立一个不以单边霸权或军事强权为基础的全球治理格局,推动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中国是缔造战后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道义担当,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为抵抗新自由主义霸权提供了范例,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张东刚表示,社会主义现代化体现了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表现出人类社会阶段演替规律,重构了世界现代化版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接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包括保持战略定力,在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锚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强化理论创新,在顺应世界历史潮流与立足本国具体实际中提升理论对实践的科学引领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注重社会全面发展,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各领域协调发展;强化科学规划,结合时代发展变化持续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部署进行动态调整。

  科雷伊内斯认为,以中国为核心引领的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倡导并践行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是国际局势的重要稳定因素。阿根廷正站在决定未来命运的历史拐点上,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是实现自主的关键一步。阿根廷人民必须团结起来,摆脱作为美国“战略后院”的附庸地位,投身于全球南方联合自强的伟大事业。这条道路是艰辛的,却是阿根廷走向真正自主和繁荣的唯一道路。

  李慎明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阐明“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真正共同体”“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坚持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坚决反对当今世界上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及其一切追随者,无产阶级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其中应勇于担当特殊使命。

  来自30多个国家的90多位国外共产党领导人、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社会活动家以及部分驻华使节受邀参会,与中国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一道,共同探讨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全球南方的崛起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反对单边霸凌行径与维护世界公平正义、大变局下世界社会主义的新特点与新发展、维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与战后国际秩序等议题。

  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承办。

  记者:高莹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高莹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