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山西博物院成立并正式向社会开放

发布时间:2005-10-14文章出处:《中国文物报》作者:许高哲 员俊平

  
 

    本报讯  山西博物院于9月26日成立并正式向社会开放。本着建设节约型社会精神,本次开馆没有举行庆典仪式。山西省副省长宋北杉与观众一起,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展览。

    山西博物院于1月8日建成并进行了3个月的预展,期间共接待观众近12万人次,发放征求意见表2万余份,观众的总体评价满意率达到80%以上。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人士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山西博物院又对以《晋魂》为主题的展览陈列做出进一步的修改和调整,以更高的标准和质量,于国庆前夕向社会正式开放,这是山西省人民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一件盛事、喜事,是山西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步骤,也是繁荣发展山西省文博事业,进一步发挥文物资源优势、树立文物大省形象的重要保证。

    山西博物院是中央和山西省共同投资建设的、建国以来山西省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文化基础设施,是山西省目前最大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是了解山西悠久历史的窗口。

    山西博物院位于太原市滨河路中段,占地10630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0120平方米,总投资概算3.1656亿元。

    山西博物院建筑设计借鉴传统,立足创新,其内外空间和造型均以建筑方式演绎了山西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主馆造型“如斗似鼎”,体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的梦想和追求;整个建筑群体舒展挺拔,实现了新世纪大建筑的标志性与创新性,成为历史的窗口、文明的殿堂。

    山西博物院《晋魂》大型陈列,积极借鉴国内外博物馆的成功经验,突出现代博物馆以人为本的理念,突破了陈旧的通史陈列模式,紧紧抓住山西历史上的亮点,以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7个历史专题和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瓷苑艺葩、方圆世界等艺术专题,展示了山西省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文物资源,反映了山西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独特地位和重大贡献。

    山西博物院的成立暨正式开馆,是山西省文博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山西省文博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国内一流的综合性大型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将积极进取,力争打造更多更好的文博展览精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热忱,为建设文化强省,促进山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不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现场传真历史文章

山西博物院成立并正式向社会开放

发布时间:2005-10-14

  
 

    本报讯  山西博物院于9月26日成立并正式向社会开放。本着建设节约型社会精神,本次开馆没有举行庆典仪式。山西省副省长宋北杉与观众一起,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展览。

    山西博物院于1月8日建成并进行了3个月的预展,期间共接待观众近12万人次,发放征求意见表2万余份,观众的总体评价满意率达到80%以上。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人士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山西博物院又对以《晋魂》为主题的展览陈列做出进一步的修改和调整,以更高的标准和质量,于国庆前夕向社会正式开放,这是山西省人民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一件盛事、喜事,是山西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步骤,也是繁荣发展山西省文博事业,进一步发挥文物资源优势、树立文物大省形象的重要保证。

    山西博物院是中央和山西省共同投资建设的、建国以来山西省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文化基础设施,是山西省目前最大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是了解山西悠久历史的窗口。

    山西博物院位于太原市滨河路中段,占地10630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0120平方米,总投资概算3.1656亿元。

    山西博物院建筑设计借鉴传统,立足创新,其内外空间和造型均以建筑方式演绎了山西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主馆造型“如斗似鼎”,体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的梦想和追求;整个建筑群体舒展挺拔,实现了新世纪大建筑的标志性与创新性,成为历史的窗口、文明的殿堂。

    山西博物院《晋魂》大型陈列,积极借鉴国内外博物馆的成功经验,突出现代博物馆以人为本的理念,突破了陈旧的通史陈列模式,紧紧抓住山西历史上的亮点,以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7个历史专题和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瓷苑艺葩、方圆世界等艺术专题,展示了山西省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文物资源,反映了山西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独特地位和重大贡献。

    山西博物院的成立暨正式开馆,是山西省文博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山西省文博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国内一流的综合性大型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将积极进取,力争打造更多更好的文博展览精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热忱,为建设文化强省,促进山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不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许高哲 员俊平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