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宁波发现汉唐明清墓群

发布时间:2005-12-06文章出处:今日早报作者:章燕飞、谢国旗、胡轶

 
  新华网浙江频道12月6日电 一座古墓牵出了一群古墓。两个月前在鄞州区洞桥镇宣裴村蜈蚣山东坡的一次施工,暴露了一座古墓的“行迹”,随着发掘的逐渐深入,一座又一座古代墓葬不断重现在人们面前。目前,考古勘探与发掘工作已近尾声,共发现并清理古代墓葬20座,出土各类文物100余件。这一墓葬群也被命名为蜈蚣山古墓群。

  10月11日,鄞州区洞桥镇宣裴村蜈蚣山东坡,“鄞州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工程施工取土时,发现有古墓暴露出来,经当地文保员王阿福汇报后,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即对古墓进行正式考古勘探和发掘。

  到目前为止,考古人员发现的20座墓葬,时代分别包括汉—六朝、唐和明清等多个时期。其中“汉—六朝”砖室墓11座,土坑墓1座。砖室墓形制结构多为平面凸字形,壁砖内侧满是各类精美纹饰。

  “汉—六朝”墓葬墓体结构严谨,用砖规整,且大多保存较好,弥足珍贵。尤其是发现的一号墓,不仅规模较大,形制特别,壁砖花纹繁缛精美,而且见有“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和“太平三年”(公元258年)两种纪年砖,证明该墓建造年代应为三国东吴末期,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为宁波地区历年来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同时期墓葬。

  16号墓不仅有明确纪年,且发现有“元康六年八月造作用吉土”,和“中夏里夏丹杨”等铭文砖。这对当时的墓葬形制、丧葬方式及其分期断代等无疑都有着比较重要的研究价值。

  这组墓葬出土文物种类丰富,造型规范,其中如青瓷三足炉和三足砚,均为兽蹄形足,器型大方,釉色均匀;青瓷堆塑罐共出土两件,其釉色纯正,器型大而工整,堆塑的人物阁楼等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实为不可多得的青瓷珍品。

  发现唐代墓葬仅1座,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该墓打破了另一座汉—六朝时期的土坑墓葬,随葬器物摆放于墓坑后部偏左位置,主要见有铜镜、银手镯和“开元通宝”铜钱等。

  发现的7座明清时期墓葬,多为平面长方形,毁坏严重。另在一座清代双室墓中发现有“开元通宝”、“绍圣元宝”、“淳化元宝”、“天圣元宝”、“元祜通宝”、“嘉庆通宝”等不同朝代年号钱14枚。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现场传真历史文章

宁波发现汉唐明清墓群

发布时间:2005-12-06

 
  新华网浙江频道12月6日电 一座古墓牵出了一群古墓。两个月前在鄞州区洞桥镇宣裴村蜈蚣山东坡的一次施工,暴露了一座古墓的“行迹”,随着发掘的逐渐深入,一座又一座古代墓葬不断重现在人们面前。目前,考古勘探与发掘工作已近尾声,共发现并清理古代墓葬20座,出土各类文物100余件。这一墓葬群也被命名为蜈蚣山古墓群。

  10月11日,鄞州区洞桥镇宣裴村蜈蚣山东坡,“鄞州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工程施工取土时,发现有古墓暴露出来,经当地文保员王阿福汇报后,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即对古墓进行正式考古勘探和发掘。

  到目前为止,考古人员发现的20座墓葬,时代分别包括汉—六朝、唐和明清等多个时期。其中“汉—六朝”砖室墓11座,土坑墓1座。砖室墓形制结构多为平面凸字形,壁砖内侧满是各类精美纹饰。

  “汉—六朝”墓葬墓体结构严谨,用砖规整,且大多保存较好,弥足珍贵。尤其是发现的一号墓,不仅规模较大,形制特别,壁砖花纹繁缛精美,而且见有“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和“太平三年”(公元258年)两种纪年砖,证明该墓建造年代应为三国东吴末期,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为宁波地区历年来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同时期墓葬。

  16号墓不仅有明确纪年,且发现有“元康六年八月造作用吉土”,和“中夏里夏丹杨”等铭文砖。这对当时的墓葬形制、丧葬方式及其分期断代等无疑都有着比较重要的研究价值。

  这组墓葬出土文物种类丰富,造型规范,其中如青瓷三足炉和三足砚,均为兽蹄形足,器型大方,釉色均匀;青瓷堆塑罐共出土两件,其釉色纯正,器型大而工整,堆塑的人物阁楼等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实为不可多得的青瓷珍品。

  发现唐代墓葬仅1座,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该墓打破了另一座汉—六朝时期的土坑墓葬,随葬器物摆放于墓坑后部偏左位置,主要见有铜镜、银手镯和“开元通宝”铜钱等。

  发现的7座明清时期墓葬,多为平面长方形,毁坏严重。另在一座清代双室墓中发现有“开元通宝”、“绍圣元宝”、“淳化元宝”、“天圣元宝”、“元祜通宝”、“嘉庆通宝”等不同朝代年号钱14枚。


 

作者:章燕飞、谢国旗、胡轶

文章出处:今日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