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西安唐大明宫丹凤门遗址获全面揭露

发布时间:2006-02-21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作者:安家瑶 龚国强 李春

 


 

    去年9—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考古队对唐大明宫丹凤门遗址进行了考古钻探和发掘工作,发掘面积近8000平方米,取得丰硕成果。

    丹凤门遗址位于今西安市火车站之北,自强东路东段和二马路之间。1957年,考古工作者曾在这里进行过钻探,受居民住宅所限,当时只探出了3个门道,明确了丹凤门遗址的位置。1961年,大明宫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钻探和发掘结果表明,丹凤门基址主体(包括护基和散水)东西长75、南北宽33米,由门道、隔墙和墩台3种夯土结构浑然组成。门道共有5个,除西边的3个门道及其相邻隔墙和西墩台保存较好外,其余的门道、隔墙和东墩台皆遭严重破坏,钻探发掘可知东部外轮廓与西部大致对称。保存较好的3个门道均宽9.4、残存进深23、隔墙宽3米,门道地面较平整,局部可见有均匀而密集的圆形小夯窝。门限位居门道中部偏南约4米处,现存的3个门限坑东西处于同一直线上,坑内皆有残存火焚后余留的木炭块,门限两侧置有石门砧。门道两侧的夯墙下皆置有南北向排列的长方形排叉柱坑,个别柱坑中尚保存有未曾移位的石础,顶面中央凿有长方形的卯眼。西墩台夯基南北长33、东西最宽处15.6米。其西南部转角与城墙衔接处唐地面保存较好,局部残存有包壁砌砖。由此可知,丹凤门主体基台外壁应是以长方形砖包砌而成的。

    基址主体两侧与城墙和马道相连结。东、西城墙均宽9米,其中东城墙遭毁殆尽,西城墙保存较好,残存高于唐地面约1米。东、西马道紧贴城墙北侧,与东、西墩台相接,长皆54、宽3.5米。东马道破坏严重,西马道保存稍好。

    出土遗物以建筑构件为主,尤以长方形砖、板瓦、筒瓦和莲花纹瓦当居多,也有少量的绿釉琉璃瓦、鸱尾、铁泡钉和石构件残块。部分砖瓦上戳印有纪年文字,其中一瓦块上有“?宝”字样,应是玄宗时期修缮丹凤门楼的珍贵遗存。遗址中还出土了一些陶瓷器残片,其中一件白瓷碗底部刻有“官”字款,尤为珍贵。

    丹凤门沿用历史长达240余年,是唐大明宫的正南门,北面正对含元殿,两者之间为长600余米的御道。丹凤门始建于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是大规模营筑大明宫时,于大明宫南墙也即长安城北郭墙东段开辟修建的。肃宗至德二年(757),曾改名“明凤门”,不久复名“丹凤门”。自建成之日起,丹凤门就成为唐朝皇帝出入宫城的主要通道,在大明宫诸门中规格最高。丹凤门上有高大的门楼,是唐朝皇帝举行登基、宣布大赦和改元等外朝大典的重要场所。

    发掘过程中,在门道地面、隔墙壁面发现有因火焚而形成的烧土面和灼痕。特别是在门道内的堆积中还出土了许多被烧流变形的砖块瓦片、被烧炸裂的石构件残片和木炭碎块,这些迹象和遗物表明,丹凤门当毁于唐代晚期的一场大火。联系唐末纷乱的历史,推测丹凤门的最后毁弃年代,与大明宫的最后废弃时间一致,即天佑元年(904)。正是这年朱全忠胁迫昭宗迁都洛阳,毁长安宫室百司,自此大明宫丹凤门遂成为废墟。

    这次考古发掘大致上搞清了丹凤门的布局形制,修正了1957年的初步钻探结果,而与历史文献记载的五门道相符合。丹凤门遗址墩台规模之大,门道之宽,马道之长,均为目前所见隋唐城门考古之最。丹凤门遗址的考古发掘不仅为该遗址的复原保护工程提供了详实、准确的依据,而且将有力地促进唐大明宫遗址的整体保护和利用工作,也为中国古代都城考古、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科学资料。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现场传真历史文章

西安唐大明宫丹凤门遗址获全面揭露

发布时间:2006-02-21

 


 

    去年9—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考古队对唐大明宫丹凤门遗址进行了考古钻探和发掘工作,发掘面积近8000平方米,取得丰硕成果。

    丹凤门遗址位于今西安市火车站之北,自强东路东段和二马路之间。1957年,考古工作者曾在这里进行过钻探,受居民住宅所限,当时只探出了3个门道,明确了丹凤门遗址的位置。1961年,大明宫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钻探和发掘结果表明,丹凤门基址主体(包括护基和散水)东西长75、南北宽33米,由门道、隔墙和墩台3种夯土结构浑然组成。门道共有5个,除西边的3个门道及其相邻隔墙和西墩台保存较好外,其余的门道、隔墙和东墩台皆遭严重破坏,钻探发掘可知东部外轮廓与西部大致对称。保存较好的3个门道均宽9.4、残存进深23、隔墙宽3米,门道地面较平整,局部可见有均匀而密集的圆形小夯窝。门限位居门道中部偏南约4米处,现存的3个门限坑东西处于同一直线上,坑内皆有残存火焚后余留的木炭块,门限两侧置有石门砧。门道两侧的夯墙下皆置有南北向排列的长方形排叉柱坑,个别柱坑中尚保存有未曾移位的石础,顶面中央凿有长方形的卯眼。西墩台夯基南北长33、东西最宽处15.6米。其西南部转角与城墙衔接处唐地面保存较好,局部残存有包壁砌砖。由此可知,丹凤门主体基台外壁应是以长方形砖包砌而成的。

    基址主体两侧与城墙和马道相连结。东、西城墙均宽9米,其中东城墙遭毁殆尽,西城墙保存较好,残存高于唐地面约1米。东、西马道紧贴城墙北侧,与东、西墩台相接,长皆54、宽3.5米。东马道破坏严重,西马道保存稍好。

    出土遗物以建筑构件为主,尤以长方形砖、板瓦、筒瓦和莲花纹瓦当居多,也有少量的绿釉琉璃瓦、鸱尾、铁泡钉和石构件残块。部分砖瓦上戳印有纪年文字,其中一瓦块上有“?宝”字样,应是玄宗时期修缮丹凤门楼的珍贵遗存。遗址中还出土了一些陶瓷器残片,其中一件白瓷碗底部刻有“官”字款,尤为珍贵。

    丹凤门沿用历史长达240余年,是唐大明宫的正南门,北面正对含元殿,两者之间为长600余米的御道。丹凤门始建于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是大规模营筑大明宫时,于大明宫南墙也即长安城北郭墙东段开辟修建的。肃宗至德二年(757),曾改名“明凤门”,不久复名“丹凤门”。自建成之日起,丹凤门就成为唐朝皇帝出入宫城的主要通道,在大明宫诸门中规格最高。丹凤门上有高大的门楼,是唐朝皇帝举行登基、宣布大赦和改元等外朝大典的重要场所。

    发掘过程中,在门道地面、隔墙壁面发现有因火焚而形成的烧土面和灼痕。特别是在门道内的堆积中还出土了许多被烧流变形的砖块瓦片、被烧炸裂的石构件残片和木炭碎块,这些迹象和遗物表明,丹凤门当毁于唐代晚期的一场大火。联系唐末纷乱的历史,推测丹凤门的最后毁弃年代,与大明宫的最后废弃时间一致,即天佑元年(904)。正是这年朱全忠胁迫昭宗迁都洛阳,毁长安宫室百司,自此大明宫丹凤门遂成为废墟。

    这次考古发掘大致上搞清了丹凤门的布局形制,修正了1957年的初步钻探结果,而与历史文献记载的五门道相符合。丹凤门遗址墩台规模之大,门道之宽,马道之长,均为目前所见隋唐城门考古之最。丹凤门遗址的考古发掘不仅为该遗址的复原保护工程提供了详实、准确的依据,而且将有力地促进唐大明宫遗址的整体保护和利用工作,也为中国古代都城考古、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科学资料。

作者:安家瑶 龚国强 李春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