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追寻大秦帝国的初创历史——甘肃礼县大堡子山早期秦文化遗

发布时间:2007-04-02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为进一步探索早期秦文化的面貌,寻找秦人早期都邑及其先公、先祖陵墓所在,自2004年始,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国家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单位组成联合课题组,启动早期秦文化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项目,先后开展了一系列的考古工作,取得重要的学术成果。其中,2006年的工作重点是在甘肃礼县县城以东13公里处西汉水北岸的大堡子山遗址,调查和钻探面积为130万平方米,发现各类遗迹近700处,包括夯土城墙、建筑基址、墓葬、车马坑、灰坑等。该遗址本年度的发掘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主要发现了1处大型建筑基址、9座中、小型墓葬,以及1座“乐器坑”、 4座“人祭坑”。
    21号建筑基址位于城址内南端较高处,夯土基址呈南北向纵长分布。该建筑四周为夯土墙,西墙在地面以上还有部分保存,其他三面只剩夯土墙基。整个建筑基址南北全长103、东西宽16.4米,东、西墙之间正中发现平行排列的18个大型柱础石。该建筑基址的基本结构仍大体清楚,似为大型府库类建筑,大约始建于春秋早期晚段或春秋中期早段,战国时期废弃。墓葬有3座未被盗扰。最大的一座出土铜器9件(包括鼎3件、甗1件、盂1件、短剑1件),另有石圭130余件、陶器6件等,年代为春秋中期偏晚。大型“乐器坑”位于被盗的秦公大墓西南部,坑内南排的木质钟架朽痕旁,依次成排放置有3件青铜镈、3件铜虎(附于镈)、8件甬钟,镈和钟各附带1件青铜挂钩;北排磬架朽痕下有2组共10件石磬,均保存完好。其中,最大的一件铜镈造型及纹饰华美,鼓部有铭文20余字,与过去发现的秦武公镈相似,年代为春秋早期。此外,还发现4座“人祭坑”。“乐器坑”与“人祭坑” 的性质相同,都属于祭祀遗迹。
    礼县大堡子山遗址大型“乐器坑”的发现,对于被盗秦公大墓墓主的确认,以及早期秦人的礼乐制度、祭祀制度、铜器铸造工艺等方面研究,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材料。对该遗址的调查、钻探和发掘所取得的成果,对认识大堡子城址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此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现场传真历史文章

追寻大秦帝国的初创历史——甘肃礼县大堡子山早期秦文化遗

发布时间:2007-04-02

    为进一步探索早期秦文化的面貌,寻找秦人早期都邑及其先公、先祖陵墓所在,自2004年始,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国家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单位组成联合课题组,启动早期秦文化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项目,先后开展了一系列的考古工作,取得重要的学术成果。其中,2006年的工作重点是在甘肃礼县县城以东13公里处西汉水北岸的大堡子山遗址,调查和钻探面积为130万平方米,发现各类遗迹近700处,包括夯土城墙、建筑基址、墓葬、车马坑、灰坑等。该遗址本年度的发掘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主要发现了1处大型建筑基址、9座中、小型墓葬,以及1座“乐器坑”、 4座“人祭坑”。
    21号建筑基址位于城址内南端较高处,夯土基址呈南北向纵长分布。该建筑四周为夯土墙,西墙在地面以上还有部分保存,其他三面只剩夯土墙基。整个建筑基址南北全长103、东西宽16.4米,东、西墙之间正中发现平行排列的18个大型柱础石。该建筑基址的基本结构仍大体清楚,似为大型府库类建筑,大约始建于春秋早期晚段或春秋中期早段,战国时期废弃。墓葬有3座未被盗扰。最大的一座出土铜器9件(包括鼎3件、甗1件、盂1件、短剑1件),另有石圭130余件、陶器6件等,年代为春秋中期偏晚。大型“乐器坑”位于被盗的秦公大墓西南部,坑内南排的木质钟架朽痕旁,依次成排放置有3件青铜镈、3件铜虎(附于镈)、8件甬钟,镈和钟各附带1件青铜挂钩;北排磬架朽痕下有2组共10件石磬,均保存完好。其中,最大的一件铜镈造型及纹饰华美,鼓部有铭文20余字,与过去发现的秦武公镈相似,年代为春秋早期。此外,还发现4座“人祭坑”。“乐器坑”与“人祭坑” 的性质相同,都属于祭祀遗迹。
    礼县大堡子山遗址大型“乐器坑”的发现,对于被盗秦公大墓墓主的确认,以及早期秦人的礼乐制度、祭祀制度、铜器铸造工艺等方面研究,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材料。对该遗址的调查、钻探和发掘所取得的成果,对认识大堡子城址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此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