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浙东沿海水下文物普查 考古队探源海上丝绸路

发布时间:2007-11-27文章出处:钱江晚报作者:

    上个月底,2007年度浙东沿海水下文物普查启动仪式在舟山市举行,水下考古队员驻扎在舟山册子岛乡进行水下考古。一个月时间过去了,由于天气等原因,今年的水下考古工作已接近尾声,将等明年春暖后继续开始。那么,此次水下考古工作成果如何?他们是如何进行水下考古的?昨天,本报记者跟随水下考古队出海,探源深藏海底的海上丝绸之路。
两船并进,前往探测区

    经过前期调查,这次水下考古的范围主要划分为三大区域,分别是灰鳖洋海域、中街山列岛海域以及嵊泗列岛海域。舟山册子岛是这次水下考古工作第一站灰鳖洋海域的驻地,也是今年工作的重点,考古队员近一个月时间都居住在这个滨海小乡里,这里离出海点只有10分钟的步行路程。

    昨天上午10点40分,我们赶到册子岛驻地时,队员们驻扎的小旅馆出奇地热闹,队员们正在做着出海前的准备。

    12点10分,记者和其他人员登上了一条向当地渔民租借的渔船先行。天公作美,渔船离岸时,海面上风平浪静的,想起前一天水下考古队负责人发来的温馨提示:海上风大,多穿厚衣,最好戴上帽子,不然头会被风吹得痛死。刚才还在后悔准备拿来当帽子的围巾忘带上船,但看到这还算“和蔼”的海面,忐忑不安的心里总算是稍微稳了些。

    几分钟后,另一艘船进入我的视线,那艘船上红色的“中国水下考古”横幅特别显眼,这是队员们乘坐的工作船。“之所以另安排一艘船,一是为了考古工作正常进行,人太多可能会有所影响;另一方面,你们也可以多角度看见考古工作的场景。”水下考古负责人这样对我解释。此后,两船相隔10多米并排前行,甲板上队员的一举一动始终都在我们的眼中。

    下午2点,船离岸已有近2个小时,海浪逐渐大了起来,船不停地左右晃动,时而有又黄又涩的海水打进舱来。但幸运的是,天气还算不错,太阳始终在云端里露着脸。

    前方,工作船突然停下来,原来是到了探测区。
天气突变,一顿中饭还给大海

    时间指向2点15分,我们的目的地到了。

    我们所处的是灰鳖洋海域,周边有几座类似“馒头”状的小山,我们就在小山中间。

    队员们将一个黄色的仪器——声纳探测仪投入水中,这个仪器可以根据声波反射,能够直观地在配套的联接电脑上显示出海底地形、地貌、水深、航速、航线、痕迹和实时经纬度等信息,从而为解读发现水下文化遗存疑点提供根据。“这个探测过程会持续一段时间,这个点是我们第一次来,昨天定下的。”考古队负责人表示。

    工作船拖着声纳探测仪以极慢的速度来回打转,我们的渔船也围着考古队的工作船打转。打转了将近三刻钟,我终于没能坚持到底,将一顿中饭彻底献给了大海,吐得胃痛。

    对面船上的队员们将一个白色浮标放下水,这是队员们准备下海潜水前的准备,穿潜水服的队员下水时可以顺着这个浮标下潜。

    “队员大约要在下午4点下水。为了安全,我们会选择低平潮前后2个小时内下水,因为此时的水流比较平稳,今天的低平潮是下午4点。”队长林国聪表示:“按照之前的考古经历,根据水深不同,我们的队员可以在水下呆20分钟到1个多小时不等。”

    只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一直晴朗的天此时却突然阴沉下来,天变凉了,船晃得比任何时候都厉害。甲板上大家东倒西歪了一片,无奈地看着海水越来越放肆地打进船来。

    “大家往回走吧,天气突然变了,起风了,浪太大,我们的船可能不安全。”下午3点15分,随行负责人一声令下,我们的船立刻掉头。起初几滴几滴的海水此刻已是扑面而来,一不留意,苦涩的味道就直接进了嘴。伸手摸摸,衣服的一角已经可以拧出水了。

    明年春暖,还会继续考古

    回程用了1小时,靠岸后,我们上了考古队的工作船。甲板上遍布着各种设备,6个压缩空气瓶和大包大包的潜水服,可惜今天没用上。“不好意思,天气出了点小意外,风浪突然变大,考虑到大家的安全,我们今天只能先回来了。”队长林国聪表示,这是他们这次考古近20次下水中出现的第2次突变情况,“昨天我们探测到这里声纳有异样,所以打算今天来摸点。”林国聪说。

    林国聪说:“我们今年的工作主要是普查,确定那些疑点比如沉船、古城堡等位置,摸清海底状态。近一个月的水下考古工作也获得了一些成果,比如找到了10多个确切的疑点,同时通过下水探摸也排除了10多个疑点,初步摸清了灰鳖洋海域的疑点情况,还打捞上了一些文物。这并不一定值钱,但从考古角度来说,它们的存在就是文化信息,能够给予我们了解某个区域或文化带来重要的历史价值。”

    林国聪说,由于天气等原因,今年的水下考古工作已接近尾声,将在几天后结束,不过等明年春暖后,他们还会重新开始新一轮的水下考古。”
水下考古执行队长林国聪:从旱鸭子到潜水高手

    作为这次舟山海域水下考古的执行队长,林国聪忙得够呛。近4小时的海上经历,直到最后靠岸的那一刻,我才有机会跨上考古队员的工作船“逮”到他。

    已有近9年考古工作经历的林国聪从2004年开始投身水下考古工作,“因为水下考古首先要求你要具备陆上考古的技能,这样培训起来才比较快。”林国聪说。此后的每一年中,他几乎有一半时间在做相关工作。

    其实就在林国聪参加水下考古培训的那一刻,他还是一只旱鸭子。“起初是有点怕,毕竟人对自己不熟悉的事物会有一种恐惧感。”林国聪说:“但压力大,动力也大,人是被逼出来的,每天泡在水里几个钟头,用了大概5天时间我就通过了500米游泳和15分钟踩水的考试。整个潜水培训大约有1个半月时间。”从起初的恐惧到后来的熟练,他开始喜欢上了潜水。

    “现在一年总要下水100来次吧,其实水下考古与陆上最大的区别在于环境,陆上你可以凭借眼睛看,但水下会有各种制约,活动受到限制。”林国聪的无数次下水经历也让他得到不少愉快或惊险的故事,“最惊慌的一次是下水前测了水流流速,流速中等,但到水下后我突然看到,六七十斤重的铅砣(固定浮标用的)居然跳跃式地在跑,这说明水流的流速非常急,我险些被水流冲走,于是急忙上船。”

    “最振奋的是2005年在福建发现了‘碗礁一号’,这是一艘康熙年间的船,有很多珍贵的青花瓷器。”让林国聪无限怀念的也许是今年上半年在西沙群岛的考古。“那里的水非常干净,可见度达到20~30米深,在水下你可以看见热带鱼,五彩斑斓的珊瑚,连贝壳的色彩都非常漂亮。那时候我们一泡就是4~5个小时,中途上来换瓶氧气就继续下水。我们在那里发现了一艘南宋时期的沉船,由于那艘船比较浅,我们心里还巴望着能往深处去,因为不同的深度,能看见不同的海底生物。工作虽然辛苦,但挺充实的。”

    相比之下,这次舟山海域水能见度极底,水下又没有可供欣赏的美景。“都是工作嘛,毕竟我们是考古工作者,不是观赏风景的潜水爱好者。”林国聪笑了。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海道交通大动脉。自汉朝开始,中国与马来半岛就已经有接触,尤其是唐代之后,来往更加密切,作为往来的途径,最方便的当然是航海,而中西贸易也利用此航道作交易之道,这就是我们称为的海上丝绸之路。

    自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以来,在我国漫长的海岸线上,先后出现了十余个与“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与发展关系密切的大小港口。这些港口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历经兴衰与更迭,至宋元时期,最终形成了广州、明州(宁波)、泉州三大贸易枢纽港。这三大港口不仅是这一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最主要起迄港,而且在促进东西方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方面亦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宁波自古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和商贸活动的重要门户,有着丰富的“海上丝路”文化遗存。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结华表示,这次的水下考古就是为了寻找更多的实物证据。

    此次考古工作准备了两年,就在今年9月初,水下考古的第一部分陆上调查已经完成,去年花了1个半月时间,今年又花了1个月时间,通过查阅历史文献资料,比如地方志等,然后从当地渔民、边防官兵以及相关人员中进行了详细了解。”水下考古队队长林国聪表示,“我们还带着渔民上船实地划定区域,通过这种方式,初步摸清了舟山群岛海域内水下文化遗存线索的数量、特点和大致分布状况。”

    据记者了解,目前考古划定的三大块区域分别为灰鳖洋海域、中街山列岛海域以及嵊泗列岛海域。“在灰鳖洋的四个区域东露山、五峙山、鱼腥脑岛和大菜花山,都有渔民报告痕迹。”记者了解到,其中五峙山和鱼腥脑岛周边是考察重点。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现场传真历史文章

浙东沿海水下文物普查 考古队探源海上丝绸路

发布时间:2007-11-27

    上个月底,2007年度浙东沿海水下文物普查启动仪式在舟山市举行,水下考古队员驻扎在舟山册子岛乡进行水下考古。一个月时间过去了,由于天气等原因,今年的水下考古工作已接近尾声,将等明年春暖后继续开始。那么,此次水下考古工作成果如何?他们是如何进行水下考古的?昨天,本报记者跟随水下考古队出海,探源深藏海底的海上丝绸之路。
两船并进,前往探测区

    经过前期调查,这次水下考古的范围主要划分为三大区域,分别是灰鳖洋海域、中街山列岛海域以及嵊泗列岛海域。舟山册子岛是这次水下考古工作第一站灰鳖洋海域的驻地,也是今年工作的重点,考古队员近一个月时间都居住在这个滨海小乡里,这里离出海点只有10分钟的步行路程。

    昨天上午10点40分,我们赶到册子岛驻地时,队员们驻扎的小旅馆出奇地热闹,队员们正在做着出海前的准备。

    12点10分,记者和其他人员登上了一条向当地渔民租借的渔船先行。天公作美,渔船离岸时,海面上风平浪静的,想起前一天水下考古队负责人发来的温馨提示:海上风大,多穿厚衣,最好戴上帽子,不然头会被风吹得痛死。刚才还在后悔准备拿来当帽子的围巾忘带上船,但看到这还算“和蔼”的海面,忐忑不安的心里总算是稍微稳了些。

    几分钟后,另一艘船进入我的视线,那艘船上红色的“中国水下考古”横幅特别显眼,这是队员们乘坐的工作船。“之所以另安排一艘船,一是为了考古工作正常进行,人太多可能会有所影响;另一方面,你们也可以多角度看见考古工作的场景。”水下考古负责人这样对我解释。此后,两船相隔10多米并排前行,甲板上队员的一举一动始终都在我们的眼中。

    下午2点,船离岸已有近2个小时,海浪逐渐大了起来,船不停地左右晃动,时而有又黄又涩的海水打进舱来。但幸运的是,天气还算不错,太阳始终在云端里露着脸。

    前方,工作船突然停下来,原来是到了探测区。
天气突变,一顿中饭还给大海

    时间指向2点15分,我们的目的地到了。

    我们所处的是灰鳖洋海域,周边有几座类似“馒头”状的小山,我们就在小山中间。

    队员们将一个黄色的仪器——声纳探测仪投入水中,这个仪器可以根据声波反射,能够直观地在配套的联接电脑上显示出海底地形、地貌、水深、航速、航线、痕迹和实时经纬度等信息,从而为解读发现水下文化遗存疑点提供根据。“这个探测过程会持续一段时间,这个点是我们第一次来,昨天定下的。”考古队负责人表示。

    工作船拖着声纳探测仪以极慢的速度来回打转,我们的渔船也围着考古队的工作船打转。打转了将近三刻钟,我终于没能坚持到底,将一顿中饭彻底献给了大海,吐得胃痛。

    对面船上的队员们将一个白色浮标放下水,这是队员们准备下海潜水前的准备,穿潜水服的队员下水时可以顺着这个浮标下潜。

    “队员大约要在下午4点下水。为了安全,我们会选择低平潮前后2个小时内下水,因为此时的水流比较平稳,今天的低平潮是下午4点。”队长林国聪表示:“按照之前的考古经历,根据水深不同,我们的队员可以在水下呆20分钟到1个多小时不等。”

    只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一直晴朗的天此时却突然阴沉下来,天变凉了,船晃得比任何时候都厉害。甲板上大家东倒西歪了一片,无奈地看着海水越来越放肆地打进船来。

    “大家往回走吧,天气突然变了,起风了,浪太大,我们的船可能不安全。”下午3点15分,随行负责人一声令下,我们的船立刻掉头。起初几滴几滴的海水此刻已是扑面而来,一不留意,苦涩的味道就直接进了嘴。伸手摸摸,衣服的一角已经可以拧出水了。

    明年春暖,还会继续考古

    回程用了1小时,靠岸后,我们上了考古队的工作船。甲板上遍布着各种设备,6个压缩空气瓶和大包大包的潜水服,可惜今天没用上。“不好意思,天气出了点小意外,风浪突然变大,考虑到大家的安全,我们今天只能先回来了。”队长林国聪表示,这是他们这次考古近20次下水中出现的第2次突变情况,“昨天我们探测到这里声纳有异样,所以打算今天来摸点。”林国聪说。

    林国聪说:“我们今年的工作主要是普查,确定那些疑点比如沉船、古城堡等位置,摸清海底状态。近一个月的水下考古工作也获得了一些成果,比如找到了10多个确切的疑点,同时通过下水探摸也排除了10多个疑点,初步摸清了灰鳖洋海域的疑点情况,还打捞上了一些文物。这并不一定值钱,但从考古角度来说,它们的存在就是文化信息,能够给予我们了解某个区域或文化带来重要的历史价值。”

    林国聪说,由于天气等原因,今年的水下考古工作已接近尾声,将在几天后结束,不过等明年春暖后,他们还会重新开始新一轮的水下考古。”
水下考古执行队长林国聪:从旱鸭子到潜水高手

    作为这次舟山海域水下考古的执行队长,林国聪忙得够呛。近4小时的海上经历,直到最后靠岸的那一刻,我才有机会跨上考古队员的工作船“逮”到他。

    已有近9年考古工作经历的林国聪从2004年开始投身水下考古工作,“因为水下考古首先要求你要具备陆上考古的技能,这样培训起来才比较快。”林国聪说。此后的每一年中,他几乎有一半时间在做相关工作。

    其实就在林国聪参加水下考古培训的那一刻,他还是一只旱鸭子。“起初是有点怕,毕竟人对自己不熟悉的事物会有一种恐惧感。”林国聪说:“但压力大,动力也大,人是被逼出来的,每天泡在水里几个钟头,用了大概5天时间我就通过了500米游泳和15分钟踩水的考试。整个潜水培训大约有1个半月时间。”从起初的恐惧到后来的熟练,他开始喜欢上了潜水。

    “现在一年总要下水100来次吧,其实水下考古与陆上最大的区别在于环境,陆上你可以凭借眼睛看,但水下会有各种制约,活动受到限制。”林国聪的无数次下水经历也让他得到不少愉快或惊险的故事,“最惊慌的一次是下水前测了水流流速,流速中等,但到水下后我突然看到,六七十斤重的铅砣(固定浮标用的)居然跳跃式地在跑,这说明水流的流速非常急,我险些被水流冲走,于是急忙上船。”

    “最振奋的是2005年在福建发现了‘碗礁一号’,这是一艘康熙年间的船,有很多珍贵的青花瓷器。”让林国聪无限怀念的也许是今年上半年在西沙群岛的考古。“那里的水非常干净,可见度达到20~30米深,在水下你可以看见热带鱼,五彩斑斓的珊瑚,连贝壳的色彩都非常漂亮。那时候我们一泡就是4~5个小时,中途上来换瓶氧气就继续下水。我们在那里发现了一艘南宋时期的沉船,由于那艘船比较浅,我们心里还巴望着能往深处去,因为不同的深度,能看见不同的海底生物。工作虽然辛苦,但挺充实的。”

    相比之下,这次舟山海域水能见度极底,水下又没有可供欣赏的美景。“都是工作嘛,毕竟我们是考古工作者,不是观赏风景的潜水爱好者。”林国聪笑了。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海道交通大动脉。自汉朝开始,中国与马来半岛就已经有接触,尤其是唐代之后,来往更加密切,作为往来的途径,最方便的当然是航海,而中西贸易也利用此航道作交易之道,这就是我们称为的海上丝绸之路。

    自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以来,在我国漫长的海岸线上,先后出现了十余个与“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与发展关系密切的大小港口。这些港口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历经兴衰与更迭,至宋元时期,最终形成了广州、明州(宁波)、泉州三大贸易枢纽港。这三大港口不仅是这一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最主要起迄港,而且在促进东西方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方面亦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宁波自古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和商贸活动的重要门户,有着丰富的“海上丝路”文化遗存。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结华表示,这次的水下考古就是为了寻找更多的实物证据。

    此次考古工作准备了两年,就在今年9月初,水下考古的第一部分陆上调查已经完成,去年花了1个半月时间,今年又花了1个月时间,通过查阅历史文献资料,比如地方志等,然后从当地渔民、边防官兵以及相关人员中进行了详细了解。”水下考古队队长林国聪表示,“我们还带着渔民上船实地划定区域,通过这种方式,初步摸清了舟山群岛海域内水下文化遗存线索的数量、特点和大致分布状况。”

    据记者了解,目前考古划定的三大块区域分别为灰鳖洋海域、中街山列岛海域以及嵊泗列岛海域。“在灰鳖洋的四个区域东露山、五峙山、鱼腥脑岛和大菜花山,都有渔民报告痕迹。”记者了解到,其中五峙山和鱼腥脑岛周边是考察重点。

作者:

文章出处: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