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汉魏洛阳故城两周时期墓葬发掘取得新收获

发布时间:2007-12-07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作者:宋江宁 郭晓涛 肖

 

 


        1月至11月,为配合国家文物局洛阳片区大遗址保护工程之汉魏洛阳故城北魏宫城阊阖门遗址保护展示项目的实施,洛阳市文物局组织联合考察队伍对阊阖门遗址及周边区域再次进行了考古勘探与发掘。其中保护现场的圈地、安全保卫与保护工程施工由洛阳市白马寺与汉魏故城文物保管所承担,考古钻探工作由洛阳市文物钻探管理办公室组织队伍实施,长期负责该城考古勘察发掘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队负责钻探指导与考古发掘工作。

        这些勘探与发掘工作,除了为保护展示工程提供必要的基本资料与科学依据外,还有一些重要发现与新的收获。其中一项收获,是在以阊阖门遗址为中心的周边 200米至300米区域范围内勘探发现了墓葬数百座。为了解这批墓葬的时代、保存状况以及与城址的关系,考古人员在不同区域分别选择了少量墓葬进行发掘。

        依照这批墓葬在阊阖门遗址四周的分布情况以及保护工程圈占土地的范围,将该批墓葬分为4个区,分别将位于阊阖门遗址以西、以南、以东和以北的区域编号为 Ⅰ、Ⅱ、Ⅲ、Ⅳ区。目前已经发掘的墓葬分属Ⅰ、Ⅱ区。5月至6月的第一次发掘主要是对位于阊阖门遗址以南的Ⅱ区M109和M110进行发掘,以了解该区域内墓葬的时代与保存状况,8月至11月的第二次发掘在Ⅰ、Ⅱ区均有。发掘共布探方17个,发掘墓葬24座,其中Ⅰ区12个探方16座墓葬,Ⅱ区5个探方8 座墓葬。

        已发掘的这批墓葬时代集中在西周中晚期到战国时期,其开口部位多被汉魏故城使用时期的建筑遗迹或扰乱堆积破坏,墓坑则直接开挖在生土中,部分墓葬之间有打破关系。其中西周时期墓葬9座,东周时期墓葬10座,因无随葬品或出土物不足暂时难以确定时代者5座。

        此批墓葬均为竖穴土圹墓。大部分墓葬为直壁,少量墓葬斜壁。东周时期的墓圹长240厘米至410厘米,宽140厘米至290厘米,残深240厘米至440 厘米,墓圹的长宽比较小,墓坑较深,墓底没有腰坑。西周时期的墓圹长270厘米至350厘米,宽130厘米至200厘米,残深120厘米至310厘米,长宽比相对较大,墓坑相对较浅,墓底多有腰坑。

        墓葬的头向以南北向为主,少量为东西向。南北向墓葬中向北者13座,向南者8座,东西向墓葬中向东者2座,向西者1座。目前可以确定的9座西周墓中7座向南,1座向北,1座向西。10座东周墓中9座向北,1座向东。难以确定时代的5座中3座向北,1座向东,1座向南。

        发掘的这批墓葬中,东周墓的葬具多为一棺一椁,椁盖板和底板均为横向铺架,二层台保存较好,且二层台内椁侧板清晰,数量多在3块至5块。而西周墓椁盖板可以确定的均为横向铺架,椁底板可以确定的均为纵向铺架,二层台内侧所见椁侧板约4块。棺具多置于椁内中间部位,大小随墓葬形制大小而不一,椁盖板上多见蚌饰品。另外有6座西周墓在椁板外侧使用白膏泥。

        此批墓葬出土随葬器物和动物骸骨数百件,西周时期的墓葬随葬有铜器、玉器、陶器、蚌器等器物,东周时期的墓葬多以陶器随葬,其他器类少见。

        Ⅰ区M142位于Ⅰ区T11内。土坑竖穴。葬具为一棺一椁。椁平面为“Ⅱ”形,底板为纵向。二层台宽度不一,最高处为70厘米。墓主人骨骼保存较好,头向南,面朝上,葬式为仰身直肢,性别不详。墓底有腰坑1个,形状不规则,底部不平。墓内共发现随葬品40余件,包括陶器12件,其中鬲、簋、豆、罐各3件,另有石片、贝、蚌片、兽骨等。其年代为西周中晚期。

        Ⅱ区M109位于Ⅱ区T5内。土坑竖穴。葬具为一棺一椁。椁位于墓室中部,南北放置,平面为“口”形结构。盖板为横向。棺位于椁内中部,底部东、西、北面板灰痕保存较好,南边无存。人骨保存极差,仅见下颌骨,其余腐朽成灰。头向南,面向不详。上身为仰身,下身为直肢。棺底部局部可见极薄的一层朱砂和棺底黑灰。椁板外涂抹一层白膏泥。椁四面都有熟土二层台,除西南角被破坏,其余保存较好,宽度不一。腰坑位于墓葬中部,坑内有狗骨架1具。随葬器物共80余件,其中有铜器8件,包括鼎1、簋2、爵2、觯2、尊1,另有陶器39件,包括鬲、簋、罐等其他器物若干。其年代约为西周晚期。

        Ⅱ区M110也位于Ⅱ区T5内。土坑竖穴。葬具为一棺,位于墓坑中部略偏西。棺底部板灰痕保存较好。人骨骸保存不好,头向南,面向不详。棺内底部局部可见极薄的一层朱砂和棺底黑灰。随葬器物共40余件,包括铜器3件,鼎1、簋2;陶器27件、玉器2件、蚌器3件。其年代约为西周晚期。

        Ⅰ区M175位于Ⅰ区T12内。土坑竖穴,墓壁直,墓口和墓底大小基本相当。葬具为一棺一椁。椁平面为“Ⅱ”形结构,盖板为横向13块,底板为纵向7块。二层台宽度不一。墓主人骨架保存较好。头向西,面朝上。仰身直肢,双手自然垂于身体两侧。随葬器物50余件,其中铜器4件,鼎2、簋2;陶器20件,鬲 4、簋4、罐12;另有蚌器、玉器等小件器物。其年代为西周晚期。

        Ⅰ区M45位于Ⅰ区T2内。土圹竖穴墓。葬具为一棺一椁。椁平面为“Ⅱ”形结构,椁盖板和底板都为横向,盖板可见13块,底板为17块。挡板南端可见5 块,西侧板可见4块,北端挡板2块,东侧板1块。棺保存较好。墓主人骨骸保存较差,头向北,面朝上,葬式为上身仰身曲肢,性别不详。随葬器物共8件,其中陶器7件,分别为鼎1、豆2、罐1、器盖3、器型不明陶器1;另有骨器1件。其年代约为春秋中晚期。

        Ⅱ区M134位于Ⅱ区T1内。葬具为一棺一椁。椁平面为“Ⅱ”形结构,椁盖板和底板均为横向,盖板可见10块,底板11块,挡板和侧板都是4块。椁偏南放置,与南壁相接,故只形成东、西、北侧的二层台。墓主人骨骼腐朽严重,尚能看出四肢,其余部分呈粉末状。头向北,面向东,上身为仰身,下身为侧曲肢。有随葬品8件,其中陶器6件,分别为鼎1、盖豆2、壶1等。其年代约为战国早中期。

        本次发掘的意义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长期以来,对于汉魏洛阳故城的历史沿革,尤其是城址始建和建城初期的情况,由于考古资料的匮乏一直不甚明朗。此次勘探和发掘工作,为了解该城址的早期文化内涵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汉魏洛阳故城曾发现过时代约为西周中晚期的城墙,本次西周墓葬的发掘为进一步探索相关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

        二、在发掘过程中对墓葬的细部形制、葬具情况、随葬器物的空间关系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记录,发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和特点,有利于相关问题的进一步探讨。

        三、本次发掘出土的遗物中铜器的制作相对粗糙,陶器形体较小,同一个墓葬中的同类器物形制接近或者基本相同。鉴于墓葬中随葬有青铜礼器,而共存的陶器形制较小,制作粗糙、火候不足,认为该时期存在着随葬器物“明器化”的现象,并且墓主人的等级身份与随葬器物之间存在着不太协调的因素。深入研究这批墓葬,将对研究两周时期,尤其是西周向东周过渡和东周时期的葬俗文化以及礼制演变具有重要作用。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现场传真历史文章

汉魏洛阳故城两周时期墓葬发掘取得新收获

发布时间:2007-12-07

 

 


        1月至11月,为配合国家文物局洛阳片区大遗址保护工程之汉魏洛阳故城北魏宫城阊阖门遗址保护展示项目的实施,洛阳市文物局组织联合考察队伍对阊阖门遗址及周边区域再次进行了考古勘探与发掘。其中保护现场的圈地、安全保卫与保护工程施工由洛阳市白马寺与汉魏故城文物保管所承担,考古钻探工作由洛阳市文物钻探管理办公室组织队伍实施,长期负责该城考古勘察发掘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队负责钻探指导与考古发掘工作。

        这些勘探与发掘工作,除了为保护展示工程提供必要的基本资料与科学依据外,还有一些重要发现与新的收获。其中一项收获,是在以阊阖门遗址为中心的周边 200米至300米区域范围内勘探发现了墓葬数百座。为了解这批墓葬的时代、保存状况以及与城址的关系,考古人员在不同区域分别选择了少量墓葬进行发掘。

        依照这批墓葬在阊阖门遗址四周的分布情况以及保护工程圈占土地的范围,将该批墓葬分为4个区,分别将位于阊阖门遗址以西、以南、以东和以北的区域编号为 Ⅰ、Ⅱ、Ⅲ、Ⅳ区。目前已经发掘的墓葬分属Ⅰ、Ⅱ区。5月至6月的第一次发掘主要是对位于阊阖门遗址以南的Ⅱ区M109和M110进行发掘,以了解该区域内墓葬的时代与保存状况,8月至11月的第二次发掘在Ⅰ、Ⅱ区均有。发掘共布探方17个,发掘墓葬24座,其中Ⅰ区12个探方16座墓葬,Ⅱ区5个探方8 座墓葬。

        已发掘的这批墓葬时代集中在西周中晚期到战国时期,其开口部位多被汉魏故城使用时期的建筑遗迹或扰乱堆积破坏,墓坑则直接开挖在生土中,部分墓葬之间有打破关系。其中西周时期墓葬9座,东周时期墓葬10座,因无随葬品或出土物不足暂时难以确定时代者5座。

        此批墓葬均为竖穴土圹墓。大部分墓葬为直壁,少量墓葬斜壁。东周时期的墓圹长240厘米至410厘米,宽140厘米至290厘米,残深240厘米至440 厘米,墓圹的长宽比较小,墓坑较深,墓底没有腰坑。西周时期的墓圹长270厘米至350厘米,宽130厘米至200厘米,残深120厘米至310厘米,长宽比相对较大,墓坑相对较浅,墓底多有腰坑。

        墓葬的头向以南北向为主,少量为东西向。南北向墓葬中向北者13座,向南者8座,东西向墓葬中向东者2座,向西者1座。目前可以确定的9座西周墓中7座向南,1座向北,1座向西。10座东周墓中9座向北,1座向东。难以确定时代的5座中3座向北,1座向东,1座向南。

        发掘的这批墓葬中,东周墓的葬具多为一棺一椁,椁盖板和底板均为横向铺架,二层台保存较好,且二层台内椁侧板清晰,数量多在3块至5块。而西周墓椁盖板可以确定的均为横向铺架,椁底板可以确定的均为纵向铺架,二层台内侧所见椁侧板约4块。棺具多置于椁内中间部位,大小随墓葬形制大小而不一,椁盖板上多见蚌饰品。另外有6座西周墓在椁板外侧使用白膏泥。

        此批墓葬出土随葬器物和动物骸骨数百件,西周时期的墓葬随葬有铜器、玉器、陶器、蚌器等器物,东周时期的墓葬多以陶器随葬,其他器类少见。

        Ⅰ区M142位于Ⅰ区T11内。土坑竖穴。葬具为一棺一椁。椁平面为“Ⅱ”形,底板为纵向。二层台宽度不一,最高处为70厘米。墓主人骨骼保存较好,头向南,面朝上,葬式为仰身直肢,性别不详。墓底有腰坑1个,形状不规则,底部不平。墓内共发现随葬品40余件,包括陶器12件,其中鬲、簋、豆、罐各3件,另有石片、贝、蚌片、兽骨等。其年代为西周中晚期。

        Ⅱ区M109位于Ⅱ区T5内。土坑竖穴。葬具为一棺一椁。椁位于墓室中部,南北放置,平面为“口”形结构。盖板为横向。棺位于椁内中部,底部东、西、北面板灰痕保存较好,南边无存。人骨保存极差,仅见下颌骨,其余腐朽成灰。头向南,面向不详。上身为仰身,下身为直肢。棺底部局部可见极薄的一层朱砂和棺底黑灰。椁板外涂抹一层白膏泥。椁四面都有熟土二层台,除西南角被破坏,其余保存较好,宽度不一。腰坑位于墓葬中部,坑内有狗骨架1具。随葬器物共80余件,其中有铜器8件,包括鼎1、簋2、爵2、觯2、尊1,另有陶器39件,包括鬲、簋、罐等其他器物若干。其年代约为西周晚期。

        Ⅱ区M110也位于Ⅱ区T5内。土坑竖穴。葬具为一棺,位于墓坑中部略偏西。棺底部板灰痕保存较好。人骨骸保存不好,头向南,面向不详。棺内底部局部可见极薄的一层朱砂和棺底黑灰。随葬器物共40余件,包括铜器3件,鼎1、簋2;陶器27件、玉器2件、蚌器3件。其年代约为西周晚期。

        Ⅰ区M175位于Ⅰ区T12内。土坑竖穴,墓壁直,墓口和墓底大小基本相当。葬具为一棺一椁。椁平面为“Ⅱ”形结构,盖板为横向13块,底板为纵向7块。二层台宽度不一。墓主人骨架保存较好。头向西,面朝上。仰身直肢,双手自然垂于身体两侧。随葬器物50余件,其中铜器4件,鼎2、簋2;陶器20件,鬲 4、簋4、罐12;另有蚌器、玉器等小件器物。其年代为西周晚期。

        Ⅰ区M45位于Ⅰ区T2内。土圹竖穴墓。葬具为一棺一椁。椁平面为“Ⅱ”形结构,椁盖板和底板都为横向,盖板可见13块,底板为17块。挡板南端可见5 块,西侧板可见4块,北端挡板2块,东侧板1块。棺保存较好。墓主人骨骸保存较差,头向北,面朝上,葬式为上身仰身曲肢,性别不详。随葬器物共8件,其中陶器7件,分别为鼎1、豆2、罐1、器盖3、器型不明陶器1;另有骨器1件。其年代约为春秋中晚期。

        Ⅱ区M134位于Ⅱ区T1内。葬具为一棺一椁。椁平面为“Ⅱ”形结构,椁盖板和底板均为横向,盖板可见10块,底板11块,挡板和侧板都是4块。椁偏南放置,与南壁相接,故只形成东、西、北侧的二层台。墓主人骨骼腐朽严重,尚能看出四肢,其余部分呈粉末状。头向北,面向东,上身为仰身,下身为侧曲肢。有随葬品8件,其中陶器6件,分别为鼎1、盖豆2、壶1等。其年代约为战国早中期。

        本次发掘的意义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长期以来,对于汉魏洛阳故城的历史沿革,尤其是城址始建和建城初期的情况,由于考古资料的匮乏一直不甚明朗。此次勘探和发掘工作,为了解该城址的早期文化内涵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汉魏洛阳故城曾发现过时代约为西周中晚期的城墙,本次西周墓葬的发掘为进一步探索相关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

        二、在发掘过程中对墓葬的细部形制、葬具情况、随葬器物的空间关系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记录,发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和特点,有利于相关问题的进一步探讨。

        三、本次发掘出土的遗物中铜器的制作相对粗糙,陶器形体较小,同一个墓葬中的同类器物形制接近或者基本相同。鉴于墓葬中随葬有青铜礼器,而共存的陶器形制较小,制作粗糙、火候不足,认为该时期存在着随葬器物“明器化”的现象,并且墓主人的等级身份与随葬器物之间存在着不太协调的因素。深入研究这批墓葬,将对研究两周时期,尤其是西周向东周过渡和东周时期的葬俗文化以及礼制演变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宋江宁 郭晓涛 肖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