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秦阿房宫遗址发掘与研究

发布时间:2008-01-03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阿房宫考古队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笔下宏大、雄伟、壮丽的秦阿房宫。现在,这座沉沦了二千多年的宫殿建筑到了露出庐山真面目的时候了。
     2002年10月,由中国社会生活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组成的阿房宫考古工作队开始了对秦阿房宫遗址的考古工作。考古队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调查、勘探和发掘等考古手段来确定阿房宫遗址的范围,以便为国家制定保护阿房宫遗址的规划,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阿房宫考古队调查、勘探发掘范围示意图

    前殿遗址
    从保护阿房宫遗址的目的出发,考古队首先对传统和习惯上认定的秦阿房宫之核心建筑——前殿遗址进行了考古工作。
    从2002年10月—2004年10月,考古队对前殿遗址进行了调查、勘探和发掘。除了被民房和水泥路面所覆压的部分之外,考古队对前殿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考古工作。
    从考古资料了解到前殿遗址夯土台基东西1270米、南北426米、现存高12米(从秦代地面算起)。当时建筑夯土台基时,为了加强台基的稳固性,台基的西、北、东边缘自外向里收缩,形成二三个台面。夯土台基上面西、北、东三面已有夯筑土墙,墙顶部有瓦的铺设;夯土台基上面还没有建筑南墙。发掘资料表明台基上面的北墙之东部、西部宽6.5米,墙体南、北两侧有墙顶部倒塌下来的板瓦和筒瓦及其残片,墙北侧有台基的三层收缩台面。而北墙中部偏西部分宽15米,墙体南侧有墙顶部倒塌下来的板瓦和筒瓦及其残片,墙北侧有台基的二层收缩台面。



                             阿房宫前殿遗址西部

                      前殿遗址夯土台基南侧踩踏路面遗迹
 

                   前殿遗址夯土台基北墙及其倒塌瓦片堆积

                   阿房宫前殿遗址夯土台基南侧3米处铺瓦遗迹

    前殿遗址夯土台基上面即东、西、北三面墙里面没有发现秦代文化层和秦代宫殿建筑遗迹。仅有东汉—北朝时期—宋代乃至近代的少量建筑遗存和墓葬。
    前殿遗址夯土台基南边沿有一条东西向壕沟,为后代所挖的防御设施。
    前殿遗址夯土台基南面3米处的汉代文化层内发现了一片秦—汉代的铺瓦遗迹(其范围东西长2.3米、南北宽1.1—1.74米)。
    通过考古资料还了解到,前殿夯土台基南侧均为建筑台基时,人们所踩踏过的路面。从路土分布的情况来看,人们是把夯筑台基用土,从南面运到北面,再从北面开始往南逐渐夯筑台基。因工程未能完成,故,台基上面的南墙还没有建、台基南侧的路土还没有妥善处理。这说明阿房宫前殿没有建成。《史记•秦始皇本纪》:“乃营建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这样宏伟的规模,只是在图纸上的设计,而未能得以实施。南宋程大昌《雍录》载:“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者,乃其立模,期使及此。”就很明确的指出了这一点。
此外,阿房宫考古队对前殿台基遗址进行了密集勘探和局部发掘,而没有发现当时的火烧痕迹,这说明阿房宫前殿遗址在秦末战乱中并未遭到大火的焚烧。
    阿房宫考古队对前殿遗址考古工作的结束,就为国家制定保护阿房宫前殿遗址的规划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为了给国家制定保护秦阿房宫遗址的整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阿房宫考古队自2004年11月开始,工作重心就移到寻找和确定阿房宫遗址范围的工作上面来了。
    西安市文物部门曾于1994年组织人力大致划定了阿房宫遗址的范围:东至?河、西至纪阳寨、南至和平村,北至三桥镇,面积10.89平方公里。而到底阿房宫的范围有多大呢?据文献记载,秦阿房宫是建筑在战国时期秦国修建的上林苑中(《史记》:“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到了汉代,这里又成为汉代上林苑的一部分。《十六国春秋》载,前秦苻坚还曾在这里驻军。中古时期,唐高祖李渊也曾命太宗李世民在这里屯过兵(《旧唐书•高祖本纪》载:乙亥,命太宗自渭屯兵阿城……)。因此秦阿房宫所在地的遗存和堆积都不是单一的物质文化遗存,在这些不同时代的文化遗存中来确定秦阿房宫遗址的范围和形制结构是一件非常艰难的工作。必须要通过进行大量详尽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和发掘才能确定秦阿房宫遗址的范围,才能真正为国家制定保护秦阿房宫遗址的整体规划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阿房宫考古队于2004年11月至2007年底,在阿房宫前殿遗址西至沣河6公里、北至渭河11公里、东至?河2公里、南至汉代昆明池北岸3.5公里,面积达13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进行了认真、艰苦、细致的考古工作,从而确定了阿房宫遗址的范围。
    2004年11月始,考古队对阿房宫前殿遗址西至沣河东岸42.35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了调查、勘探和发掘的考古工作,确定了阿房宫遗址的西界。

    上林苑一号建筑遗址
    考古队首先发掘了在调查和勘探中发现的位于阿房宫前殿遗址西1150米的纪阳寨遗址。该建筑遗址分为南部宫殿区(曾遭到大火焚烧)和北部园林区。宫殿建筑夯土台基现存部分东西长250米、南北宽45米,面积约11250平方米,部分夯土台基现存地表之上高7米。台基西边缘发现了廊道(宽1.65米)、散水(宽0.67米)等遗迹;北部园林区因遭破坏严重,仅发现了一处流水景观遗存。该遗存现存长31.2米,主要遗留有以卵石铺砌、呈曲尺形分布的石渠(石渠通宽2.9、内宽0.4、深0.12—0.15米)。在该遗址建筑倒塌的堆积中出土了大量的属于战国时期的铺地砖、拦边砖、板瓦、筒瓦和瓦当等建筑材料,应该是一座较典型的战国时期的建筑遗址。因该遗址处于渭河以南秦上林苑中,故其应为战国时期秦国所修建之上林苑中的建筑之一(编号为上林苑一号建筑遗址),它比秦始皇修建的阿房宫时代要早,即与阿房宫没有关系。

                     上林苑一号建筑遗址夯土台基西北部


 
                    上林苑一号建筑遗址石渠遗迹



         上林苑一号建筑遗址出土遗物



             上林苑一号建筑遗址出土遗物

 

         上林苑一号建筑遗址出土遗物



 上林苑一号建筑遗址出土遗物

    上林苑二号建筑遗址
    上林苑一号建筑遗址南500米、阿房宫前殿遗址西南1200米,有一处建筑(传说是阿房宫的烽火台)遗址。通过发掘了解到,该遗址下部为夯土台基,上部为底部、中部、顶部三层建筑,因遭破坏严重,仅存建筑基址和少量柱础石。其建筑形制与秦都咸阳宫一号建筑遗址基本相同。又出土了战国时期的铺地砖、拦边砖、板瓦片、筒瓦片等。故该座建筑应是战国时期修筑的高台宫殿建筑,因处于渭河以南秦上林苑中,故其亦应为战国时期秦国所修建之上林苑中的建筑之一(编号为上林苑二号建筑遗址)。它比秦始皇修建的阿房宫时代要早,与阿房宫没有任何关系。更不是民间传说为“阿房宫的烽火台”之类的建筑。
    此外,在上林苑二号建筑遗址西500米处(王寺砖厂内),有一座遭严重破坏的汉代建筑基址,存于现地表下0.25米,基址夯土厚0.2—1米。残存基址呈不规则曲尺形,东西部分长25、宽2.5米;南北部分长22、宽6米。该遗址出土了表面饰粗斜绳纹的板瓦及表面为中粗绳纹、粗绳纹、内面为较模糊的麻点纹和布纹的筒瓦,故其建筑的时代应为汉代。因该遗址处于汉代上林苑范围内,故它应为汉代上林苑中的一座建筑遗址的残存基址。
    上林苑一号建筑遗址南500米、阿房宫前殿遗址西南1200米,有一处建筑(传说是阿房宫的烽火台)遗址。通过发掘了解到,该遗址下部为夯土台基,上部为底部、中部、顶部三层建筑,因遭破坏严重,仅存建筑基址和少量柱础石。其建筑形制与秦都咸阳宫一号建筑遗址基本相同。又出土了战国时期的铺地砖、拦边砖、板瓦片、筒瓦片等。故该座建筑应是战国时期修筑的高台宫殿建筑,因处于渭河以南秦上林苑中,故其亦应为战国时期秦国所修建之上林苑中的建筑之一(编号为上林苑二号建筑遗址)。它比秦始皇修建的阿房宫时代要早,与阿房宫没有任何关系。更不是民间传说为“阿房宫的烽火台”之类的建筑。
此外,在上林苑二号建筑遗址西500米处(王寺砖厂内),有一座遭严重破坏的汉代建筑基址,存于现地表下0.25米,基址夯土厚0.2—1米。残存基址呈不规则曲尺形,东西部分长25、宽2.5米;南北部分长22、宽6米。该遗址出土了表面饰粗斜绳纹的板瓦及表面为中粗绳纹、粗绳纹、内面为较模糊的麻点纹和布纹的筒瓦,故其建筑的时代应为汉代。因该遗址处于汉代上林苑范围内,故它应为汉代上林苑中的一座建筑遗址的残存基址。

                                 上林苑二号建筑遗址远景

    阿房宫前殿遗址西南方向的镐京墓园西侧断崖上还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存。
    通过调查、勘探和发掘,在阿房宫前殿遗址西至沣河东岸没有建筑遗存的地层基本为表土—扰土—黄色生土或为沙土和黑色淤土—细沙。
    从以上考古资料不难看出阿房宫前殿遗址西至沣河东岸没有发现与前殿遗址同时期的建筑,从而确定了秦阿房宫遗址范围的西界即为阿房宫前殿遗址夯土台基的西边缘。


        
             上林苑二号建筑遗址夯土台基西南角

    上林苑五号建筑遗址
    2006年始,考古队对阿房宫前殿遗址东至?河西岸30.5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了调查、勘探、发掘的考古工作,确定了阿房宫遗址范围的东界。

第二组排水管道南段

第一组排水管道东段

第一组排水管道南北走向段

上林苑五号建筑遗址出土遗物

上林苑五号建筑遗址出土遗物

上林苑五号建筑遗址出土遗物

上林苑五号建筑遗址出土遗物

    考古队首先发掘了在调查和勘探中发现的位于阿房宫前殿遗址东北500米处的一座建筑遗址。该遗址的房屋建筑遗迹被破坏殆尽。仅有断续残存的夯土台基,其南北最宽0.3米、东西最长27米,基址夯土厚0.4——0.5米。其下面的排水管道(位于现地表下5.6米。)还保存较好。分为东西二组。
    东组水管道由东西向和南北向管道组成,呈曲尺形。东西向管道现存长59米,继续向东延伸。其西端与南北向管道南端通过水管弯头呈直角连结。南北向管道现存长10米,继续向北延伸。
    西组水管道(南北向),位于东组水管道西21.5米,现发掘长18米。继续向南、向北延伸。
    排水管道沟在生土中挖成,管道铺设完成,抹草泥,晒干后,填土夯筑。
    上述二组水管道均由三条陶水管套接而成,水管道横剖面为“品”字形(西组水管道上层水管已被破坏成碎片)。
    水管道所用水管长0.57—0.58米,粗端径0.32米、细端径0.23米,水管壁厚0.08—0.1米。水管表面周身饰细绳纹、中粗绳纹和粗绳纹。水管内壁为麻点纹,有泥条盘筑痕迹。水管的形制和纹饰均与秦都咸阳宫一号建筑遗址出土的水管相似。
    该遗址内出土了属于战国时期的砖、瓦和瓦当。有一面为密集小方格纹、几何纹的薄砖、且砖的另一面还有绳纹。板瓦表面均为细密交错绳纹;筒瓦表面均为细绳纹,内面为麻点纹(有的筒瓦内面还有不规则的凸棱或凹痕),泥条盘筑痕迹显著。出土葵纹、连云纹、蘑菇形纹等瓦当纹饰较浅,有的当面纹饰外没有凸弦纹,瓦当背面凹凸不平,绳切痕迹清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出土了不少素面瓦当,制作极为粗糙,当面和背面均凹凸不平,所连筒瓦表面和内面亦粗糙不平,触摸可扎手,表面饰很杂乱的细绳纹。
    综上所述,该建筑遗址应是一座战国时期的建筑遗址,因处于战国时期秦国修建的上林苑中,故其应为战国秦上林苑内的建筑遗址之一(编号为上林苑五号建筑遗址)。它比秦统一以后,秦始皇修建阿房宫的时代要早,不属于阿房宫的建筑。

    上林苑四号建筑遗址
    考古队又对传说中的“阿房宫上天台”遗址进行了发掘。该遗址位于阿房宫前殿遗址东500米,遗址中部偏西为高台建筑,其东面、北面、西面均有附属建筑,而其南面和东南面为池沼遗迹。
    从考古资料了解到,高台建筑下部为夯土台基,上部为宫殿建筑。
    夯土台基东西111米、南北74米、夯土厚2.5米。其西部向西伸出东西25米、南北36米;东北部伸出东西30米、南北40米。


   
             上林苑四号遗址高台建筑全景



                          高台建筑遗迹发掘现场



                          高台建筑遗迹发掘现场

 西排水管道遗迹

 东排水管道遗迹



                             高台建筑北面附属宫殿建筑遗迹



                            高台建筑北面附属宫殿建筑遗迹

    上部宫殿建筑分为三层(即底部、中部、顶部建筑),通高15.2米。底部建筑无存,其基址东西50—73米、南北62米、高8.1米;中部建筑基址现存长5.1米、宽1.9—2.5米、高0.9米。其建筑仅于现存南沿一花岗岩础石(应为廊房建筑的明柱暗础础石);顶部建筑无存,现存基址东西21、南北13、高6.2米。文化层内出土了表面为细密交错绳纹的板瓦片和表面为细绳纹、内面为麻点纹、泥条盘筑痕迹显著的筒瓦片。
    从勘探和发掘资料来看,该高台宫殿建筑没有遭遇过火灾。
    考古队在高台宫殿建筑遗迹东侧勘探和发掘出了二组排水管道。东组水管道水流方向为自北向南,由东西二条水管道并列铺设组成,现存长27米。水道所用水管长58—62厘米、粗端径 28—35 厘米,细端径 24—26厘米,管壁厚1—1.3厘米。均表面为细绳纹、内面为麻点纹,有泥条盘筑痕迹。
    西组排水管道水流方向为自南向北流、后西折、再向北流,现存长420米。由一条水管道铺设而成,水道所用水管较为粗大。水管长  61—63  厘米、粗端径 45—47  厘米、细端径 38—42厘米,管壁厚 0.9—1.5厘米。均表面为细绳纹,内面为麻点纹,有泥条盘筑痕迹。
    此外,考古队还对高台宫殿建筑北面的附属宫殿建筑进行了局部发掘。该座宫殿建筑基址东西长91米、宽75米,现存部分高出其南侧廊道地面0.82米。与宫殿建筑基址呈直角分布的南北向通道基址南北长65米、宽7.5米。宫殿基址南侧有封闭廊道,宽0.8米。其南侧有开放式廊道,宽1.3米。其自北向南呈5度坡状,上面存有密集小方格铺砖。通道基址东侧北部有上殿坡道,其北端还有登殿台阶结构等。从发掘资料了解到,该遗址曾遭遇过大的火灾。
    从该遗址建筑倒塌的堆积物中,清理出了大量的砖、板瓦、筒瓦及瓦当等建筑材料和少量货币、铁钉等等。
通过对高台建筑遗址南坡试掘出土的板瓦、筒瓦来看,其板瓦表面均为细密交错绳纹、内面为素面,筒瓦表面均为细绳纹、内面为麻点纹,以及筒瓦的泥条盘筑工艺等,这些在秦雍城遗址、秦栎阳城遗址和秦都咸阳城遗址的战国时代地层堆积出土的板瓦、筒瓦中,也是颇为常见的,它们是关中地区战国时代板瓦、筒瓦中流行的纹饰特点和工艺特色。该建筑遗址均与战国秦上林苑一号建筑遗址出土的板瓦和筒瓦的制法、形制和纹饰相同。据此推断,该高台宫殿建筑应为战国时代建筑遗存。
    从东、西两组排水管道的水管形制来看,它们与秦都咸阳宫遗址和上林苑五号建筑遗址排水管道形制相似。排水管道沟内未扰动夯土中出土的残砖、水管道修补时所用铺砖块和瓦片亦均属战国时期。故该排水管道应为战国时期所铺设,它与其西面的高台宫殿建筑的时代是一致的。
    高台宫殿建筑北面附属建筑遗址,出土了大量的制作极为粗糙的筒瓦,其表面饰细密绳纹、内面为麻点纹,泥条盘筑痕迹显著(出土了很多自盘筑接触面裂开的条状筒瓦残片),触摸可扎手。所出土的大量的素面瓦当及其残块和少量的葵纹瓦当,当背绳切痕迹清晰,所连筒瓦均与出土筒瓦的制法和纹饰完全相同。另外还有一定数量的表面为细密交错绳纹、内面为素面的板瓦片出土。上述出土物都明确无误地显示了战国时代板瓦和筒瓦的特征,与上林苑一号和五号建筑遗址出土的瓦和瓦当基本相同,故该建筑应建于战国时期。此外,该建筑遗址还有大量斜粗绳纹板瓦片和少量厚重素面铺地砖残块、五角形排水管道残片及汉代半两钱、直角铁钉等出土。这都表明了该建筑延用到了汉代。
    综合上述,考古资料表明,该座以高台宫殿建筑为核心的宫殿建筑群建于战国时期,又沿用到了汉代。因处它于战国时期秦国在渭河以南所修建的上林苑中,故其应为上林苑中的一组宫殿建筑群(编号为上林苑四号建筑遗址)。它建筑的时代比在秦统一以后,秦始皇修建阿房宫的时代要早,即该座宫殿建筑群不属于阿房宫的建筑。这样,就使我们澄清了长期以来,将上林苑四号建筑遗址作为“阿房宫上天台”的讹传。

    上林苑六号建筑遗址
    考古队又对位于阿房宫前殿遗址东北方向2000米处的一座建筑(传说是秦阿房宫的磁石门)遗址进行了勘探和发掘。
    通过考古资料了解到,该座建筑遗址没有门道遗迹和相关设施的遗存,即不是一座门址,而是一座南北长、东西窄的高台宫殿建筑遗址。
    该座宫殿建筑遗址分为下部夯土台基和上部建筑两部分。下部夯土台基形状不规则,现存南北最大长度57.5米、东西最大宽度48.3米,自现地表向下,夯土厚3.7米;上部建筑物已无存,故仅存基址,南北最大长度45米、东西最大宽度26.6米,其高出现地表1.5—2.4米(据一位80多岁的老人回忆,在70年代初,遗址中部比现在高出约1.5米,后被挖平)。


   
          上林苑六号建筑遗址遗址全景
 

             上林苑六号建筑遗址夯土层局部

    通过调查、勘探和发掘,在阿房宫前殿遗址东至?河西岸,没有建筑遗存的土层基本为表土—扰土—生土或表土—生土;表土—扰土——沙土和黑色淤土——细沙(?河两岸为唐代墓葬群)。
    从以上考古资料表明,阿房宫前殿遗址东至?河西岸,没有发现与前殿遗址同时期的建筑,从而确定了秦阿房宫遗址范围的的东界即为前殿遗址夯土台基的东边缘。
    2007年考古队在阿房宫前殿遗址北至渭河、南至汉代昆明池北岸的62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了调查、勘探和发掘,从而确定了阿房宫遗址范围的北界和南界。

    上林苑三号建筑遗址
    考古队首先发掘了在调查和勘探中发现的位于阿房宫前殿遗址北3800米处的一座高台建筑遗址(后围寨遗址)。该建筑下部为夯土台基,上部为建筑物。
    下部夯土台基,现存东西84米、南北92米,厚1.2—2米(其下为生土和细沙)。



                      上林苑三号建筑遗址全景


 
                           上林苑三号建筑遗址T1中部建筑


 
                        上林苑三号建筑遗址2号柱础石

     上部建筑仅存于遗址西北部,通高7米。分为底部、中部、顶部三层建筑。底部建筑无存,现存基址东西最大长度54米、南北最大长度42米;中部建筑现存基址东西最大长度24米、南北最大长度28米,其上残存部分廊房遗迹。北部廊房进深5.1米,其南壁尚存一壁柱痕迹。壁柱北2.8米存一明柱础石。从倒塌堆积中发现了朱红地面残块,此外在墙皮残块中还发现了壁画痕迹。从发掘资料了解到,该座建筑毁于大火;顶部建筑无存,现存基址东西最大长度19米、南北最大长度21米。
    从该建筑的形制来看,其下部为夯土台基、上部建筑可分为底部、中部和顶部三层,这与秦都咸阳宫一号宫殿建筑基本相同,应是战国时期的高台宫殿建筑。该遗址内出土了大量战国时期制作粗糙的板瓦片和筒瓦片。板瓦表面均饰细密交错绳纹、内面为素面;筒瓦片均表面饰细绳纹、内面为麻点纹,泥条盘筑痕迹显著。此外还出土了不少战国时期的绳纹铺砖和山形云纹及素面的半瓦当。这些都说明了该座建筑是一座较典型的战国时期的宫殿建筑。它处于渭河以南战国时期的秦国所修建的上林苑中,故该建筑应是战国秦上林苑中的宫殿建筑之一(编号为上林苑三号建筑遗址)。它建在秦统一以前,比秦始皇修筑阿房宫的时代早,不属于阿房宫的建筑。
    此外,在该座建筑的底部建筑中还出土了一些表面为斜粗绳纹、内面为素面的板瓦片和表面饰中粗绳纹或粗绳纹、内面均为粗布纹的筒瓦片。在中部建筑倒塌堆积中还出土了西汉五銖钱。由此看来,该座宫殿建筑遗址又沿用到了汉代。

   其他
    在上述遗址(后围寨遗址)东北2000米处有一座古代建筑遗址(好汉庙遗址),考古资料表明,该建筑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夯土台基,上部为建筑物。下部台基东西长105米、南北宽42—62米、厚 4 米,夯层一般厚5—8厘米;上部建筑物无存,仅存基址,其东西残长52米、南北残宽24—27米、现存高2.8米,夯层一般厚5—8厘米。五十年代该遗址内曾出土了大量山形云纹半瓦当和个别文字瓦当及细密绳纹瓦片和粗绳纹瓦片等,故当时考古工作者认定该处是从战国延续到西汉的宫殿建筑遗址。因其处于秦汉上林苑遗址内,故阿房宫考古队同时认为该座建筑应为战国秦上林苑的建筑之一,后来又成了汉代上林苑的建筑,它与秦始皇修建的阿房宫毫无关系。
    好汉庙建筑遗址东北面、东面和东南面均有汉代铸币遗迹。
    考古队又对位于阿房宫前殿遗址北2300米处的秧歌台遗址进行了勘探和试掘,搞清楚了其范围和时代。
    该遗址现存夯土基址东西95米、南北90米,夯土厚仅为0.1—0.3米。而据百姓回忆,七十年代初,夯土台基还高3米多,平整土地时,被破坏殆尽。从该遗址建筑形制(高台建筑)和遗址内出土、采集的空心砖残块、子母砖残块,表面为细密交错绳纹板瓦片、斜粗绳纹板瓦片,表面为细绳纹、内面为麻点纹、泥条盘筑痕迹显著的筒瓦片、表面为粗绳纹、内面为粗布纹的筒瓦片及纹饰较细、制作粗糙的瓦当及厚重的圆形水管道残片等等遗物来看,该遗址建筑时代应为战国时期,而又沿用到了汉代。即为战国时期秦国上林苑的建筑。它建筑的时代比秦统一以后秦始皇修筑的阿房宫时代要早,不属于阿房宫的建筑。
   此外,距阿房宫前殿遗址北约3000米的三桥镇北部之高堡子、低堡子、柏梁村和孟庄一带是西汉中期汉武帝所修建的“度比未央”的建章宫,其宫城面积达511200平方米(其中太液池渐臺遗址、神明臺遗址、双凤阙遗址均保存较好)。考古队在前殿遗址北约2100米处还清理了汉代涵洞式(子母砖砌)大型排水管道;在前殿遗址西北方向的大苏村公路两侧发现了散落的汉代板瓦片和筒瓦片。在前殿遗址北面的狮寨一带发现了内含汉代瓦片的堆积层。在狮寨北面的小苏村一带采集了战国时期的瓦片和瓦当。上述几处建筑遗存,均为秦汉上林苑的建筑,而不属于阿房宫的建筑。
    通过调查、勘探和发掘,在阿房宫前殿遗址至渭河南岸没有建筑遗存的土层基本为表土—扰土—淤土(含细沙)或纯沙;表土—纯沙;表土—扰土—生土。
    考古队在阿房宫前殿遗址东南2000米(东凹里村南),发现一处汉代上林苑建筑遗址,范围约90000平方米(已被农民不断修筑,改建房屋所破坏)。该遗址汉代地层内含大量汉代建筑材料。建筑材料中有板瓦、筒瓦、云纹瓦当及文字瓦当(“上林”瓦当和“与天无极”当)等。
    在前殿遗址至汉代昆明池北岸,没有发现建筑遗存的土层基本为表土—扰土—路土;表土—扰土—生土;表土—扰土—沙土—纯沙;表土—扰土—淤土或带有水锈的灰绿色土。
     综合上述,考古资料表明,阿房宫前殿遗址北至渭河、南到汉代昆明池北岸均没有发现与前殿遗址同时期的建筑。从而确定了秦阿房宫遗址范围的北界和南界即为阿房宫前殿遗址夯土台基的北边缘和南边缘。
     综上所述,通过2005—2007年三年的艰苦考古工作,在阿房宫前殿遗址的东面(东至?河)、西面(西至沣河)、北面(北至渭河)和南面(南至汉代昆明池北岸)135平方公里内均未发现与阿房宫前殿同时期的秦代建筑遗址,从而确定了未修建完工的秦阿房宫的范围与现认的阿房宫前殿遗址的范围是一致的。就是说阿房宫前殿遗址即是后来人们所看到的和所认为的在秦统一以后,秦始皇所修建的阿房宫遗址。
    《水经注•河水》载:“池水北经镐京东,秦阿房宫西。”经考查,这里的“池水”指西周已有的“彪池”。其位于现在的沣镐村西、王寺村西南约1公里余。虽历经沧桑,但彪池低洼的地势仍清晰可见,而彪池水向北恰流经的是阿房宫前殿遗址西面。这就明说在《水经注》里所叙述的秦阿房宫指的就是阿房宫前殿。这和从考古资料中得到秦阿房宫范围即前殿遗址之四至的结论是一致的。
     此外,在不少古文献中叙述阿房宫的时候,都把秦阿房宫称作“阿城”。 《汉书•东方朔传》载:“举籍阿城以南……”师古曰:“举计其数而为薄籍也。阿城,本秦阿房宫也,以其墙壁崇广,故俗呼为阿城。”唐《扩地志》载:“秦阿房宫亦曰阿城”。又宋敏求《长安志》载:“秦阿房一名阿城”。
     从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中了解到,“阿城”指的就是现在公认的阿房宫前殿遗址。宋著《长安志》载:“秦阿房一名阿城。在长安县西二十里。西、北、东三面有墙、南面无墙。”而考古工作已证实了阿房宫前殿遗址夯土台基上面东部边缘、北部边缘、西部边缘有夯筑土墙,南部边缘未见夯筑土墙的遗迹,这与《长安志》中所描述的“阿城”遗迹是一致的。《雍录》载:“未有屋先为城,城成而人呼名阿城也”。又《十六国春秋》载:“苻坚建元二十年(公元384年),慕容冲据阿城。”初民谣曰:“凤凰凤凰上阿房。坚以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乃植梧桐数千枚于阿城,以待凤凰之至。”还有《旧唐书•高祖本纪》载:“乙亥,命太宗自渭屯兵阿城,陇西公建成自新丰趣霸上。”而在前殿遗址上面考古发现的东汉以后至宋代的遗存充分证实了“阿城”当时指的就是阿房宫前殿,也就是后来人们所认为的秦阿房宫。
     考古资料说明阿房宫前殿并没有建成,即后来人们所认为的秦阿房宫没有建成。这个事实在文献中已有明确说法。《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于是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做前殿阿房……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这说明了司马迁当时所看的亦只是没有建成的阿房宫前殿遗址,故他认为秦阿房宫是一个没有完成的宏伟工程,所以他在《史记》里明确地指出:“阿房宫未成”。不仅如此,《汉书•五行志》亦明确记载了秦阿房宫没有建成,秦“复起阿房,未成而亡”。
    此外,前面已谈到,从考古资料了解到阿房宫前殿没有遭到大火焚烧,即后来人们所认为的秦始皇未修成的阿房宫没有遭到大火焚烧,这在古文献中亦得到证明。《史记•秦始皇本纪》载:“项籍为从长,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遂屠咸阳,燒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诸侯共分之。”这说明项羽是对咸阳采取了燒、杀、抢虏的三光政策(这从秦都咸阳宫的考古资料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实),而没有提到燒阿房宫。又《史记•项羽本纪》载:“燒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在这里也只字未提火燒阿房宫。现在看来,因为阿房宫没有建成,连前殿都没有建成,前殿夯土台基上面没有宫殿建筑,项羽也就没有必要渡过渭河来放火燒一个没有宫殿建筑的夯土台子了。故传说认为项羽燒了阿房宫是错误的。
     阿房宫考古队從2002年10月至2007年12月通过详尽的调查、勘探和发掘等考古手段,已经彻底搞清了秦始皇未修建完成的阿房宫的规模、范围、布局和结构,并且澄清了火燒阿房宫的说法,还原了秦阿房宫的本来面目。为国家制定保护秦阿房宫遗址的整体规划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考古队在寻找和确定秦阿房宫范围的过程中,勘探、发掘了七座战国时期秦国修建的皇家公园上林苑内的宫殿建筑(其中有四座建筑还沿用到了汉代,成为了汉代上林苑中的宫殿建筑)。这七座宫殿建筑亦应该得到很好的保护,为了更有效的保护这些2000多年前修建的秦汉皇家宫殿建筑,我们建议把它们划在秦阿房宫遗址的保护区内,与秦阿房宫同样得到妥善保护,以便使这些还存在于现地表以上的高台宫殿建筑遗迹不要在经济建设的大潮中遭到破坏或消失。

相关链接:阿房宫考古队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现场传真历史文章

秦阿房宫遗址发掘与研究

发布时间:2008-01-03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笔下宏大、雄伟、壮丽的秦阿房宫。现在,这座沉沦了二千多年的宫殿建筑到了露出庐山真面目的时候了。
     2002年10月,由中国社会生活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组成的阿房宫考古工作队开始了对秦阿房宫遗址的考古工作。考古队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调查、勘探和发掘等考古手段来确定阿房宫遗址的范围,以便为国家制定保护阿房宫遗址的规划,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阿房宫考古队调查、勘探发掘范围示意图

    前殿遗址
    从保护阿房宫遗址的目的出发,考古队首先对传统和习惯上认定的秦阿房宫之核心建筑——前殿遗址进行了考古工作。
    从2002年10月—2004年10月,考古队对前殿遗址进行了调查、勘探和发掘。除了被民房和水泥路面所覆压的部分之外,考古队对前殿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考古工作。
    从考古资料了解到前殿遗址夯土台基东西1270米、南北426米、现存高12米(从秦代地面算起)。当时建筑夯土台基时,为了加强台基的稳固性,台基的西、北、东边缘自外向里收缩,形成二三个台面。夯土台基上面西、北、东三面已有夯筑土墙,墙顶部有瓦的铺设;夯土台基上面还没有建筑南墙。发掘资料表明台基上面的北墙之东部、西部宽6.5米,墙体南、北两侧有墙顶部倒塌下来的板瓦和筒瓦及其残片,墙北侧有台基的三层收缩台面。而北墙中部偏西部分宽15米,墙体南侧有墙顶部倒塌下来的板瓦和筒瓦及其残片,墙北侧有台基的二层收缩台面。



                             阿房宫前殿遗址西部

                      前殿遗址夯土台基南侧踩踏路面遗迹
 

                   前殿遗址夯土台基北墙及其倒塌瓦片堆积

                   阿房宫前殿遗址夯土台基南侧3米处铺瓦遗迹

    前殿遗址夯土台基上面即东、西、北三面墙里面没有发现秦代文化层和秦代宫殿建筑遗迹。仅有东汉—北朝时期—宋代乃至近代的少量建筑遗存和墓葬。
    前殿遗址夯土台基南边沿有一条东西向壕沟,为后代所挖的防御设施。
    前殿遗址夯土台基南面3米处的汉代文化层内发现了一片秦—汉代的铺瓦遗迹(其范围东西长2.3米、南北宽1.1—1.74米)。
    通过考古资料还了解到,前殿夯土台基南侧均为建筑台基时,人们所踩踏过的路面。从路土分布的情况来看,人们是把夯筑台基用土,从南面运到北面,再从北面开始往南逐渐夯筑台基。因工程未能完成,故,台基上面的南墙还没有建、台基南侧的路土还没有妥善处理。这说明阿房宫前殿没有建成。《史记•秦始皇本纪》:“乃营建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这样宏伟的规模,只是在图纸上的设计,而未能得以实施。南宋程大昌《雍录》载:“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者,乃其立模,期使及此。”就很明确的指出了这一点。
此外,阿房宫考古队对前殿台基遗址进行了密集勘探和局部发掘,而没有发现当时的火烧痕迹,这说明阿房宫前殿遗址在秦末战乱中并未遭到大火的焚烧。
    阿房宫考古队对前殿遗址考古工作的结束,就为国家制定保护阿房宫前殿遗址的规划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为了给国家制定保护秦阿房宫遗址的整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阿房宫考古队自2004年11月开始,工作重心就移到寻找和确定阿房宫遗址范围的工作上面来了。
    西安市文物部门曾于1994年组织人力大致划定了阿房宫遗址的范围:东至?河、西至纪阳寨、南至和平村,北至三桥镇,面积10.89平方公里。而到底阿房宫的范围有多大呢?据文献记载,秦阿房宫是建筑在战国时期秦国修建的上林苑中(《史记》:“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到了汉代,这里又成为汉代上林苑的一部分。《十六国春秋》载,前秦苻坚还曾在这里驻军。中古时期,唐高祖李渊也曾命太宗李世民在这里屯过兵(《旧唐书•高祖本纪》载:乙亥,命太宗自渭屯兵阿城……)。因此秦阿房宫所在地的遗存和堆积都不是单一的物质文化遗存,在这些不同时代的文化遗存中来确定秦阿房宫遗址的范围和形制结构是一件非常艰难的工作。必须要通过进行大量详尽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和发掘才能确定秦阿房宫遗址的范围,才能真正为国家制定保护秦阿房宫遗址的整体规划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阿房宫考古队于2004年11月至2007年底,在阿房宫前殿遗址西至沣河6公里、北至渭河11公里、东至?河2公里、南至汉代昆明池北岸3.5公里,面积达13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进行了认真、艰苦、细致的考古工作,从而确定了阿房宫遗址的范围。
    2004年11月始,考古队对阿房宫前殿遗址西至沣河东岸42.35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了调查、勘探和发掘的考古工作,确定了阿房宫遗址的西界。

    上林苑一号建筑遗址
    考古队首先发掘了在调查和勘探中发现的位于阿房宫前殿遗址西1150米的纪阳寨遗址。该建筑遗址分为南部宫殿区(曾遭到大火焚烧)和北部园林区。宫殿建筑夯土台基现存部分东西长250米、南北宽45米,面积约11250平方米,部分夯土台基现存地表之上高7米。台基西边缘发现了廊道(宽1.65米)、散水(宽0.67米)等遗迹;北部园林区因遭破坏严重,仅发现了一处流水景观遗存。该遗存现存长31.2米,主要遗留有以卵石铺砌、呈曲尺形分布的石渠(石渠通宽2.9、内宽0.4、深0.12—0.15米)。在该遗址建筑倒塌的堆积中出土了大量的属于战国时期的铺地砖、拦边砖、板瓦、筒瓦和瓦当等建筑材料,应该是一座较典型的战国时期的建筑遗址。因该遗址处于渭河以南秦上林苑中,故其应为战国时期秦国所修建之上林苑中的建筑之一(编号为上林苑一号建筑遗址),它比秦始皇修建的阿房宫时代要早,即与阿房宫没有关系。

                     上林苑一号建筑遗址夯土台基西北部


 
                    上林苑一号建筑遗址石渠遗迹



         上林苑一号建筑遗址出土遗物



             上林苑一号建筑遗址出土遗物

 

         上林苑一号建筑遗址出土遗物



 上林苑一号建筑遗址出土遗物

    上林苑二号建筑遗址
    上林苑一号建筑遗址南500米、阿房宫前殿遗址西南1200米,有一处建筑(传说是阿房宫的烽火台)遗址。通过发掘了解到,该遗址下部为夯土台基,上部为底部、中部、顶部三层建筑,因遭破坏严重,仅存建筑基址和少量柱础石。其建筑形制与秦都咸阳宫一号建筑遗址基本相同。又出土了战国时期的铺地砖、拦边砖、板瓦片、筒瓦片等。故该座建筑应是战国时期修筑的高台宫殿建筑,因处于渭河以南秦上林苑中,故其亦应为战国时期秦国所修建之上林苑中的建筑之一(编号为上林苑二号建筑遗址)。它比秦始皇修建的阿房宫时代要早,与阿房宫没有任何关系。更不是民间传说为“阿房宫的烽火台”之类的建筑。
    此外,在上林苑二号建筑遗址西500米处(王寺砖厂内),有一座遭严重破坏的汉代建筑基址,存于现地表下0.25米,基址夯土厚0.2—1米。残存基址呈不规则曲尺形,东西部分长25、宽2.5米;南北部分长22、宽6米。该遗址出土了表面饰粗斜绳纹的板瓦及表面为中粗绳纹、粗绳纹、内面为较模糊的麻点纹和布纹的筒瓦,故其建筑的时代应为汉代。因该遗址处于汉代上林苑范围内,故它应为汉代上林苑中的一座建筑遗址的残存基址。
    上林苑一号建筑遗址南500米、阿房宫前殿遗址西南1200米,有一处建筑(传说是阿房宫的烽火台)遗址。通过发掘了解到,该遗址下部为夯土台基,上部为底部、中部、顶部三层建筑,因遭破坏严重,仅存建筑基址和少量柱础石。其建筑形制与秦都咸阳宫一号建筑遗址基本相同。又出土了战国时期的铺地砖、拦边砖、板瓦片、筒瓦片等。故该座建筑应是战国时期修筑的高台宫殿建筑,因处于渭河以南秦上林苑中,故其亦应为战国时期秦国所修建之上林苑中的建筑之一(编号为上林苑二号建筑遗址)。它比秦始皇修建的阿房宫时代要早,与阿房宫没有任何关系。更不是民间传说为“阿房宫的烽火台”之类的建筑。
此外,在上林苑二号建筑遗址西500米处(王寺砖厂内),有一座遭严重破坏的汉代建筑基址,存于现地表下0.25米,基址夯土厚0.2—1米。残存基址呈不规则曲尺形,东西部分长25、宽2.5米;南北部分长22、宽6米。该遗址出土了表面饰粗斜绳纹的板瓦及表面为中粗绳纹、粗绳纹、内面为较模糊的麻点纹和布纹的筒瓦,故其建筑的时代应为汉代。因该遗址处于汉代上林苑范围内,故它应为汉代上林苑中的一座建筑遗址的残存基址。

                                 上林苑二号建筑遗址远景

    阿房宫前殿遗址西南方向的镐京墓园西侧断崖上还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存。
    通过调查、勘探和发掘,在阿房宫前殿遗址西至沣河东岸没有建筑遗存的地层基本为表土—扰土—黄色生土或为沙土和黑色淤土—细沙。
    从以上考古资料不难看出阿房宫前殿遗址西至沣河东岸没有发现与前殿遗址同时期的建筑,从而确定了秦阿房宫遗址范围的西界即为阿房宫前殿遗址夯土台基的西边缘。


        
             上林苑二号建筑遗址夯土台基西南角

    上林苑五号建筑遗址
    2006年始,考古队对阿房宫前殿遗址东至?河西岸30.5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了调查、勘探、发掘的考古工作,确定了阿房宫遗址范围的东界。

第二组排水管道南段

第一组排水管道东段

第一组排水管道南北走向段

上林苑五号建筑遗址出土遗物

上林苑五号建筑遗址出土遗物

上林苑五号建筑遗址出土遗物

上林苑五号建筑遗址出土遗物

    考古队首先发掘了在调查和勘探中发现的位于阿房宫前殿遗址东北500米处的一座建筑遗址。该遗址的房屋建筑遗迹被破坏殆尽。仅有断续残存的夯土台基,其南北最宽0.3米、东西最长27米,基址夯土厚0.4——0.5米。其下面的排水管道(位于现地表下5.6米。)还保存较好。分为东西二组。
    东组水管道由东西向和南北向管道组成,呈曲尺形。东西向管道现存长59米,继续向东延伸。其西端与南北向管道南端通过水管弯头呈直角连结。南北向管道现存长10米,继续向北延伸。
    西组水管道(南北向),位于东组水管道西21.5米,现发掘长18米。继续向南、向北延伸。
    排水管道沟在生土中挖成,管道铺设完成,抹草泥,晒干后,填土夯筑。
    上述二组水管道均由三条陶水管套接而成,水管道横剖面为“品”字形(西组水管道上层水管已被破坏成碎片)。
    水管道所用水管长0.57—0.58米,粗端径0.32米、细端径0.23米,水管壁厚0.08—0.1米。水管表面周身饰细绳纹、中粗绳纹和粗绳纹。水管内壁为麻点纹,有泥条盘筑痕迹。水管的形制和纹饰均与秦都咸阳宫一号建筑遗址出土的水管相似。
    该遗址内出土了属于战国时期的砖、瓦和瓦当。有一面为密集小方格纹、几何纹的薄砖、且砖的另一面还有绳纹。板瓦表面均为细密交错绳纹;筒瓦表面均为细绳纹,内面为麻点纹(有的筒瓦内面还有不规则的凸棱或凹痕),泥条盘筑痕迹显著。出土葵纹、连云纹、蘑菇形纹等瓦当纹饰较浅,有的当面纹饰外没有凸弦纹,瓦当背面凹凸不平,绳切痕迹清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出土了不少素面瓦当,制作极为粗糙,当面和背面均凹凸不平,所连筒瓦表面和内面亦粗糙不平,触摸可扎手,表面饰很杂乱的细绳纹。
    综上所述,该建筑遗址应是一座战国时期的建筑遗址,因处于战国时期秦国修建的上林苑中,故其应为战国秦上林苑内的建筑遗址之一(编号为上林苑五号建筑遗址)。它比秦统一以后,秦始皇修建阿房宫的时代要早,不属于阿房宫的建筑。

    上林苑四号建筑遗址
    考古队又对传说中的“阿房宫上天台”遗址进行了发掘。该遗址位于阿房宫前殿遗址东500米,遗址中部偏西为高台建筑,其东面、北面、西面均有附属建筑,而其南面和东南面为池沼遗迹。
    从考古资料了解到,高台建筑下部为夯土台基,上部为宫殿建筑。
    夯土台基东西111米、南北74米、夯土厚2.5米。其西部向西伸出东西25米、南北36米;东北部伸出东西30米、南北40米。


   
             上林苑四号遗址高台建筑全景



                          高台建筑遗迹发掘现场



                          高台建筑遗迹发掘现场

 西排水管道遗迹

 东排水管道遗迹



                             高台建筑北面附属宫殿建筑遗迹



                            高台建筑北面附属宫殿建筑遗迹

    上部宫殿建筑分为三层(即底部、中部、顶部建筑),通高15.2米。底部建筑无存,其基址东西50—73米、南北62米、高8.1米;中部建筑基址现存长5.1米、宽1.9—2.5米、高0.9米。其建筑仅于现存南沿一花岗岩础石(应为廊房建筑的明柱暗础础石);顶部建筑无存,现存基址东西21、南北13、高6.2米。文化层内出土了表面为细密交错绳纹的板瓦片和表面为细绳纹、内面为麻点纹、泥条盘筑痕迹显著的筒瓦片。
    从勘探和发掘资料来看,该高台宫殿建筑没有遭遇过火灾。
    考古队在高台宫殿建筑遗迹东侧勘探和发掘出了二组排水管道。东组水管道水流方向为自北向南,由东西二条水管道并列铺设组成,现存长27米。水道所用水管长58—62厘米、粗端径 28—35 厘米,细端径 24—26厘米,管壁厚1—1.3厘米。均表面为细绳纹、内面为麻点纹,有泥条盘筑痕迹。
    西组排水管道水流方向为自南向北流、后西折、再向北流,现存长420米。由一条水管道铺设而成,水道所用水管较为粗大。水管长  61—63  厘米、粗端径 45—47  厘米、细端径 38—42厘米,管壁厚 0.9—1.5厘米。均表面为细绳纹,内面为麻点纹,有泥条盘筑痕迹。
    此外,考古队还对高台宫殿建筑北面的附属宫殿建筑进行了局部发掘。该座宫殿建筑基址东西长91米、宽75米,现存部分高出其南侧廊道地面0.82米。与宫殿建筑基址呈直角分布的南北向通道基址南北长65米、宽7.5米。宫殿基址南侧有封闭廊道,宽0.8米。其南侧有开放式廊道,宽1.3米。其自北向南呈5度坡状,上面存有密集小方格铺砖。通道基址东侧北部有上殿坡道,其北端还有登殿台阶结构等。从发掘资料了解到,该遗址曾遭遇过大的火灾。
    从该遗址建筑倒塌的堆积物中,清理出了大量的砖、板瓦、筒瓦及瓦当等建筑材料和少量货币、铁钉等等。
通过对高台建筑遗址南坡试掘出土的板瓦、筒瓦来看,其板瓦表面均为细密交错绳纹、内面为素面,筒瓦表面均为细绳纹、内面为麻点纹,以及筒瓦的泥条盘筑工艺等,这些在秦雍城遗址、秦栎阳城遗址和秦都咸阳城遗址的战国时代地层堆积出土的板瓦、筒瓦中,也是颇为常见的,它们是关中地区战国时代板瓦、筒瓦中流行的纹饰特点和工艺特色。该建筑遗址均与战国秦上林苑一号建筑遗址出土的板瓦和筒瓦的制法、形制和纹饰相同。据此推断,该高台宫殿建筑应为战国时代建筑遗存。
    从东、西两组排水管道的水管形制来看,它们与秦都咸阳宫遗址和上林苑五号建筑遗址排水管道形制相似。排水管道沟内未扰动夯土中出土的残砖、水管道修补时所用铺砖块和瓦片亦均属战国时期。故该排水管道应为战国时期所铺设,它与其西面的高台宫殿建筑的时代是一致的。
    高台宫殿建筑北面附属建筑遗址,出土了大量的制作极为粗糙的筒瓦,其表面饰细密绳纹、内面为麻点纹,泥条盘筑痕迹显著(出土了很多自盘筑接触面裂开的条状筒瓦残片),触摸可扎手。所出土的大量的素面瓦当及其残块和少量的葵纹瓦当,当背绳切痕迹清晰,所连筒瓦均与出土筒瓦的制法和纹饰完全相同。另外还有一定数量的表面为细密交错绳纹、内面为素面的板瓦片出土。上述出土物都明确无误地显示了战国时代板瓦和筒瓦的特征,与上林苑一号和五号建筑遗址出土的瓦和瓦当基本相同,故该建筑应建于战国时期。此外,该建筑遗址还有大量斜粗绳纹板瓦片和少量厚重素面铺地砖残块、五角形排水管道残片及汉代半两钱、直角铁钉等出土。这都表明了该建筑延用到了汉代。
    综合上述,考古资料表明,该座以高台宫殿建筑为核心的宫殿建筑群建于战国时期,又沿用到了汉代。因处它于战国时期秦国在渭河以南所修建的上林苑中,故其应为上林苑中的一组宫殿建筑群(编号为上林苑四号建筑遗址)。它建筑的时代比在秦统一以后,秦始皇修建阿房宫的时代要早,即该座宫殿建筑群不属于阿房宫的建筑。这样,就使我们澄清了长期以来,将上林苑四号建筑遗址作为“阿房宫上天台”的讹传。

    上林苑六号建筑遗址
    考古队又对位于阿房宫前殿遗址东北方向2000米处的一座建筑(传说是秦阿房宫的磁石门)遗址进行了勘探和发掘。
    通过考古资料了解到,该座建筑遗址没有门道遗迹和相关设施的遗存,即不是一座门址,而是一座南北长、东西窄的高台宫殿建筑遗址。
    该座宫殿建筑遗址分为下部夯土台基和上部建筑两部分。下部夯土台基形状不规则,现存南北最大长度57.5米、东西最大宽度48.3米,自现地表向下,夯土厚3.7米;上部建筑物已无存,故仅存基址,南北最大长度45米、东西最大宽度26.6米,其高出现地表1.5—2.4米(据一位80多岁的老人回忆,在70年代初,遗址中部比现在高出约1.5米,后被挖平)。


   
          上林苑六号建筑遗址遗址全景
 

             上林苑六号建筑遗址夯土层局部

    通过调查、勘探和发掘,在阿房宫前殿遗址东至?河西岸,没有建筑遗存的土层基本为表土—扰土—生土或表土—生土;表土—扰土——沙土和黑色淤土——细沙(?河两岸为唐代墓葬群)。
    从以上考古资料表明,阿房宫前殿遗址东至?河西岸,没有发现与前殿遗址同时期的建筑,从而确定了秦阿房宫遗址范围的的东界即为前殿遗址夯土台基的东边缘。
    2007年考古队在阿房宫前殿遗址北至渭河、南至汉代昆明池北岸的62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了调查、勘探和发掘,从而确定了阿房宫遗址范围的北界和南界。

    上林苑三号建筑遗址
    考古队首先发掘了在调查和勘探中发现的位于阿房宫前殿遗址北3800米处的一座高台建筑遗址(后围寨遗址)。该建筑下部为夯土台基,上部为建筑物。
    下部夯土台基,现存东西84米、南北92米,厚1.2—2米(其下为生土和细沙)。



                      上林苑三号建筑遗址全景


 
                           上林苑三号建筑遗址T1中部建筑


 
                        上林苑三号建筑遗址2号柱础石

     上部建筑仅存于遗址西北部,通高7米。分为底部、中部、顶部三层建筑。底部建筑无存,现存基址东西最大长度54米、南北最大长度42米;中部建筑现存基址东西最大长度24米、南北最大长度28米,其上残存部分廊房遗迹。北部廊房进深5.1米,其南壁尚存一壁柱痕迹。壁柱北2.8米存一明柱础石。从倒塌堆积中发现了朱红地面残块,此外在墙皮残块中还发现了壁画痕迹。从发掘资料了解到,该座建筑毁于大火;顶部建筑无存,现存基址东西最大长度19米、南北最大长度21米。
    从该建筑的形制来看,其下部为夯土台基、上部建筑可分为底部、中部和顶部三层,这与秦都咸阳宫一号宫殿建筑基本相同,应是战国时期的高台宫殿建筑。该遗址内出土了大量战国时期制作粗糙的板瓦片和筒瓦片。板瓦表面均饰细密交错绳纹、内面为素面;筒瓦片均表面饰细绳纹、内面为麻点纹,泥条盘筑痕迹显著。此外还出土了不少战国时期的绳纹铺砖和山形云纹及素面的半瓦当。这些都说明了该座建筑是一座较典型的战国时期的宫殿建筑。它处于渭河以南战国时期的秦国所修建的上林苑中,故该建筑应是战国秦上林苑中的宫殿建筑之一(编号为上林苑三号建筑遗址)。它建在秦统一以前,比秦始皇修筑阿房宫的时代早,不属于阿房宫的建筑。
    此外,在该座建筑的底部建筑中还出土了一些表面为斜粗绳纹、内面为素面的板瓦片和表面饰中粗绳纹或粗绳纹、内面均为粗布纹的筒瓦片。在中部建筑倒塌堆积中还出土了西汉五銖钱。由此看来,该座宫殿建筑遗址又沿用到了汉代。

   其他
    在上述遗址(后围寨遗址)东北2000米处有一座古代建筑遗址(好汉庙遗址),考古资料表明,该建筑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夯土台基,上部为建筑物。下部台基东西长105米、南北宽42—62米、厚 4 米,夯层一般厚5—8厘米;上部建筑物无存,仅存基址,其东西残长52米、南北残宽24—27米、现存高2.8米,夯层一般厚5—8厘米。五十年代该遗址内曾出土了大量山形云纹半瓦当和个别文字瓦当及细密绳纹瓦片和粗绳纹瓦片等,故当时考古工作者认定该处是从战国延续到西汉的宫殿建筑遗址。因其处于秦汉上林苑遗址内,故阿房宫考古队同时认为该座建筑应为战国秦上林苑的建筑之一,后来又成了汉代上林苑的建筑,它与秦始皇修建的阿房宫毫无关系。
    好汉庙建筑遗址东北面、东面和东南面均有汉代铸币遗迹。
    考古队又对位于阿房宫前殿遗址北2300米处的秧歌台遗址进行了勘探和试掘,搞清楚了其范围和时代。
    该遗址现存夯土基址东西95米、南北90米,夯土厚仅为0.1—0.3米。而据百姓回忆,七十年代初,夯土台基还高3米多,平整土地时,被破坏殆尽。从该遗址建筑形制(高台建筑)和遗址内出土、采集的空心砖残块、子母砖残块,表面为细密交错绳纹板瓦片、斜粗绳纹板瓦片,表面为细绳纹、内面为麻点纹、泥条盘筑痕迹显著的筒瓦片、表面为粗绳纹、内面为粗布纹的筒瓦片及纹饰较细、制作粗糙的瓦当及厚重的圆形水管道残片等等遗物来看,该遗址建筑时代应为战国时期,而又沿用到了汉代。即为战国时期秦国上林苑的建筑。它建筑的时代比秦统一以后秦始皇修筑的阿房宫时代要早,不属于阿房宫的建筑。
   此外,距阿房宫前殿遗址北约3000米的三桥镇北部之高堡子、低堡子、柏梁村和孟庄一带是西汉中期汉武帝所修建的“度比未央”的建章宫,其宫城面积达511200平方米(其中太液池渐臺遗址、神明臺遗址、双凤阙遗址均保存较好)。考古队在前殿遗址北约2100米处还清理了汉代涵洞式(子母砖砌)大型排水管道;在前殿遗址西北方向的大苏村公路两侧发现了散落的汉代板瓦片和筒瓦片。在前殿遗址北面的狮寨一带发现了内含汉代瓦片的堆积层。在狮寨北面的小苏村一带采集了战国时期的瓦片和瓦当。上述几处建筑遗存,均为秦汉上林苑的建筑,而不属于阿房宫的建筑。
    通过调查、勘探和发掘,在阿房宫前殿遗址至渭河南岸没有建筑遗存的土层基本为表土—扰土—淤土(含细沙)或纯沙;表土—纯沙;表土—扰土—生土。
    考古队在阿房宫前殿遗址东南2000米(东凹里村南),发现一处汉代上林苑建筑遗址,范围约90000平方米(已被农民不断修筑,改建房屋所破坏)。该遗址汉代地层内含大量汉代建筑材料。建筑材料中有板瓦、筒瓦、云纹瓦当及文字瓦当(“上林”瓦当和“与天无极”当)等。
    在前殿遗址至汉代昆明池北岸,没有发现建筑遗存的土层基本为表土—扰土—路土;表土—扰土—生土;表土—扰土—沙土—纯沙;表土—扰土—淤土或带有水锈的灰绿色土。
     综合上述,考古资料表明,阿房宫前殿遗址北至渭河、南到汉代昆明池北岸均没有发现与前殿遗址同时期的建筑。从而确定了秦阿房宫遗址范围的北界和南界即为阿房宫前殿遗址夯土台基的北边缘和南边缘。
     综上所述,通过2005—2007年三年的艰苦考古工作,在阿房宫前殿遗址的东面(东至?河)、西面(西至沣河)、北面(北至渭河)和南面(南至汉代昆明池北岸)135平方公里内均未发现与阿房宫前殿同时期的秦代建筑遗址,从而确定了未修建完工的秦阿房宫的范围与现认的阿房宫前殿遗址的范围是一致的。就是说阿房宫前殿遗址即是后来人们所看到的和所认为的在秦统一以后,秦始皇所修建的阿房宫遗址。
    《水经注•河水》载:“池水北经镐京东,秦阿房宫西。”经考查,这里的“池水”指西周已有的“彪池”。其位于现在的沣镐村西、王寺村西南约1公里余。虽历经沧桑,但彪池低洼的地势仍清晰可见,而彪池水向北恰流经的是阿房宫前殿遗址西面。这就明说在《水经注》里所叙述的秦阿房宫指的就是阿房宫前殿。这和从考古资料中得到秦阿房宫范围即前殿遗址之四至的结论是一致的。
     此外,在不少古文献中叙述阿房宫的时候,都把秦阿房宫称作“阿城”。 《汉书•东方朔传》载:“举籍阿城以南……”师古曰:“举计其数而为薄籍也。阿城,本秦阿房宫也,以其墙壁崇广,故俗呼为阿城。”唐《扩地志》载:“秦阿房宫亦曰阿城”。又宋敏求《长安志》载:“秦阿房一名阿城”。
     从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中了解到,“阿城”指的就是现在公认的阿房宫前殿遗址。宋著《长安志》载:“秦阿房一名阿城。在长安县西二十里。西、北、东三面有墙、南面无墙。”而考古工作已证实了阿房宫前殿遗址夯土台基上面东部边缘、北部边缘、西部边缘有夯筑土墙,南部边缘未见夯筑土墙的遗迹,这与《长安志》中所描述的“阿城”遗迹是一致的。《雍录》载:“未有屋先为城,城成而人呼名阿城也”。又《十六国春秋》载:“苻坚建元二十年(公元384年),慕容冲据阿城。”初民谣曰:“凤凰凤凰上阿房。坚以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乃植梧桐数千枚于阿城,以待凤凰之至。”还有《旧唐书•高祖本纪》载:“乙亥,命太宗自渭屯兵阿城,陇西公建成自新丰趣霸上。”而在前殿遗址上面考古发现的东汉以后至宋代的遗存充分证实了“阿城”当时指的就是阿房宫前殿,也就是后来人们所认为的秦阿房宫。
     考古资料说明阿房宫前殿并没有建成,即后来人们所认为的秦阿房宫没有建成。这个事实在文献中已有明确说法。《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于是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做前殿阿房……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这说明了司马迁当时所看的亦只是没有建成的阿房宫前殿遗址,故他认为秦阿房宫是一个没有完成的宏伟工程,所以他在《史记》里明确地指出:“阿房宫未成”。不仅如此,《汉书•五行志》亦明确记载了秦阿房宫没有建成,秦“复起阿房,未成而亡”。
    此外,前面已谈到,从考古资料了解到阿房宫前殿没有遭到大火焚烧,即后来人们所认为的秦始皇未修成的阿房宫没有遭到大火焚烧,这在古文献中亦得到证明。《史记•秦始皇本纪》载:“项籍为从长,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遂屠咸阳,燒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诸侯共分之。”这说明项羽是对咸阳采取了燒、杀、抢虏的三光政策(这从秦都咸阳宫的考古资料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实),而没有提到燒阿房宫。又《史记•项羽本纪》载:“燒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在这里也只字未提火燒阿房宫。现在看来,因为阿房宫没有建成,连前殿都没有建成,前殿夯土台基上面没有宫殿建筑,项羽也就没有必要渡过渭河来放火燒一个没有宫殿建筑的夯土台子了。故传说认为项羽燒了阿房宫是错误的。
     阿房宫考古队從2002年10月至2007年12月通过详尽的调查、勘探和发掘等考古手段,已经彻底搞清了秦始皇未修建完成的阿房宫的规模、范围、布局和结构,并且澄清了火燒阿房宫的说法,还原了秦阿房宫的本来面目。为国家制定保护秦阿房宫遗址的整体规划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考古队在寻找和确定秦阿房宫范围的过程中,勘探、发掘了七座战国时期秦国修建的皇家公园上林苑内的宫殿建筑(其中有四座建筑还沿用到了汉代,成为了汉代上林苑中的宫殿建筑)。这七座宫殿建筑亦应该得到很好的保护,为了更有效的保护这些2000多年前修建的秦汉皇家宫殿建筑,我们建议把它们划在秦阿房宫遗址的保护区内,与秦阿房宫同样得到妥善保护,以便使这些还存在于现地表以上的高台宫殿建筑遗迹不要在经济建设的大潮中遭到破坏或消失。

相关链接:阿房宫考古队

作者: 阿房宫考古队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