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的考古新收获

发布时间:2008-02-12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洛阳唐城队

    定鼎门为隋唐洛阳城的郭城正门,其南对伊阙,向北与定鼎门街、皇城正门端门、宫城正门应天门、宫城正殿明堂、宫城北门龙光门南北一线,组城了隋唐洛阳的南北轴线,在中国都城建设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定鼎门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古城路北侧, 1999年至2000年曾对该遗址进行过大规模发掘工作。此次发掘是为配合国家大遗址保护洛阳片区定鼎门遗址的保护展示工程而进行的,是在上次发掘工作的基础上展开的。发掘工作于2007年2月16日开始,现在大规模的田野工作基本结束,按计划还要进一步发掘门址北侧的天街遗迹和门址南侧的城南道路遗迹。
 


    定鼎门遗址始建于隋代,历经隋、唐、五代至北宋,其间经过多次大规模的重建和局部修葺,其为三门道过梁式建筑结构,是一座以城门楼为主体,两侧辅以朵楼,其间以城垣相连的一组宏大建筑群。遗址由门道、门址墩台、朵楼、马道、水涵道、郭城南垣、门外南北向路和东西向路等遗迹组成,由唐至宋,定鼎门的基本格局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隋代定鼎门空中俯视图

    隋代门址仅残存城门墩台与朵楼之间的连接夯墙、朵楼及城垣夯土。隋代城门墩台较唐代规模小,其基础部分东西两侧皆内收2.4米,东西长39米,南北进深皆为唐代所破坏。墩台与朵楼间城垣宽约5米,朵楼东西长16米,南北宽12米。隋代郭城南垣宽仅2.2.米。
 

       隋代砖砌水涵道

    隋代东朵楼东侧有洞穿城垣的砖砌水涵道,其南北进深2.2米,与隋代城垣同宽,东西宽0.62米。涵道中间有砖砌分水墙。
 

       唐代定鼎门空中俯视照片
 

       唐代定鼎门门道照片
       敦煌壁画中的城门图

      唐代门址为亦为三门道过梁式建筑结构,三个门道内残存有地柎石、门枢结构础石等建筑构件。门道与门道间隔墙皆宽5.6米,门道进深约21米,门道两侧的城门楼墩台宽约8米。两侧马道南北宽4.7米,残长22米。两侧朵楼与城门墩台间距33米,朵楼东西长16米,南北宽12米。 
 

       唐代东朵楼照片


 
       唐代东门道
 

       唐代西门道
 

       唐代中门道
 

       唐代门枢结构石
 

       唐代门枢结构石
 

 
       门道内壁结构

       地柎石
 


       城门东墩台
 

       城门东墩台
 

 
       城门西墩台

    唐代西朵楼西侧有洞穿城垣的石砌的水涵道,其东西宽2.3米,南北进深3.1米。水道正中有梭形石砌分水石,将水涵道分为二股,每股宽水道宽0.83米。郭城城垣宽3米。
 

       唐代石砌水涵道

    唐末五代时期定鼎门的布局和规模与唐代大体相同,这一时期朵楼的北侧与城垣相齐,不再外凸于城垣,其形制与马面极为相似。
 

    宋代门址与唐代布局基本相同,但其门道宽度缩小,进深加大。门道与隔墙皆宽为4.8米,进深约23米。唐代城门楼两侧的朵楼此时己废弃,城垣宽度加大,宽约8米。
 

       宋代门空中俯视照片
 
    此外,在门址南侧的南北向道路晚唐时期的路面上,清理出的密匝的车辙痕迹、密集的人脚印和动物的蹄印痕迹,特别是清理出了许多骆驼蹄印痕迹。
 

       晚唐时期路面
 

       骆驼蹄印痕
 

       人赤足印痕

 对定鼎门遗址的几点认识:
     1.通过此次发掘,基本理清了定鼎门遗址的历史沿革、建筑风格和布局。门址系以城门楼为主体,两侧辅以朵楼,其间以城垣相连接的巨大建筑群。此种建筑布局与敦煌壁画晚唐第138窟中所绘城门的建筑布局极为相似。
     2.定鼎门为一门三道建筑结构,自隋至北宋不同时期的城门建筑结构与平面布局大致相同,且历经过多次大规模的重建与局部修葺。该门位于郭城南垣正中,北与皇城正门端门、宫成正门应天门、宫城正殿明堂及宫城北门龙光门组成了隋唐东都的南北轴线。为隋唐东都的复原研究提供了坐标性定位点。
     3.通过此次发掘,没有发现传统意义的护城濠。且隋代城垣宽仅2.2米,唐代城垣宽仅3米,这与“盖隋时仅有短垣”的文献记载相合。由此推知隋唐时期的东都外郭城防御性应很差,亦与文献所记相吻。
    4.定鼎门内天街宽约120米,门外南北向道路宽约147米,与”宽约百步”的记载相近。如此之宽的道路,可能与帝王出行仪仗所需有关。特别是晚唐时期路面上大量骆驼蹄印的发现,真实反映了当时丝路贸易的繁盛。
     最后,最为重要的是通过此次发掘,为国家大遗址保护工程提供了详实可靠的资料,为遗址的复原展示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现场传真历史文章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的考古新收获

发布时间:2008-02-12

    定鼎门为隋唐洛阳城的郭城正门,其南对伊阙,向北与定鼎门街、皇城正门端门、宫城正门应天门、宫城正殿明堂、宫城北门龙光门南北一线,组城了隋唐洛阳的南北轴线,在中国都城建设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定鼎门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古城路北侧, 1999年至2000年曾对该遗址进行过大规模发掘工作。此次发掘是为配合国家大遗址保护洛阳片区定鼎门遗址的保护展示工程而进行的,是在上次发掘工作的基础上展开的。发掘工作于2007年2月16日开始,现在大规模的田野工作基本结束,按计划还要进一步发掘门址北侧的天街遗迹和门址南侧的城南道路遗迹。
 


    定鼎门遗址始建于隋代,历经隋、唐、五代至北宋,其间经过多次大规模的重建和局部修葺,其为三门道过梁式建筑结构,是一座以城门楼为主体,两侧辅以朵楼,其间以城垣相连的一组宏大建筑群。遗址由门道、门址墩台、朵楼、马道、水涵道、郭城南垣、门外南北向路和东西向路等遗迹组成,由唐至宋,定鼎门的基本格局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隋代定鼎门空中俯视图

    隋代门址仅残存城门墩台与朵楼之间的连接夯墙、朵楼及城垣夯土。隋代城门墩台较唐代规模小,其基础部分东西两侧皆内收2.4米,东西长39米,南北进深皆为唐代所破坏。墩台与朵楼间城垣宽约5米,朵楼东西长16米,南北宽12米。隋代郭城南垣宽仅2.2.米。
 

       隋代砖砌水涵道

    隋代东朵楼东侧有洞穿城垣的砖砌水涵道,其南北进深2.2米,与隋代城垣同宽,东西宽0.62米。涵道中间有砖砌分水墙。
 

       唐代定鼎门空中俯视照片
 

       唐代定鼎门门道照片
       敦煌壁画中的城门图

      唐代门址为亦为三门道过梁式建筑结构,三个门道内残存有地柎石、门枢结构础石等建筑构件。门道与门道间隔墙皆宽5.6米,门道进深约21米,门道两侧的城门楼墩台宽约8米。两侧马道南北宽4.7米,残长22米。两侧朵楼与城门墩台间距33米,朵楼东西长16米,南北宽12米。 
 

       唐代东朵楼照片


 
       唐代东门道
 

       唐代西门道
 

       唐代中门道
 

       唐代门枢结构石
 

       唐代门枢结构石
 

 
       门道内壁结构

       地柎石
 


       城门东墩台
 

       城门东墩台
 

 
       城门西墩台

    唐代西朵楼西侧有洞穿城垣的石砌的水涵道,其东西宽2.3米,南北进深3.1米。水道正中有梭形石砌分水石,将水涵道分为二股,每股宽水道宽0.83米。郭城城垣宽3米。
 

       唐代石砌水涵道

    唐末五代时期定鼎门的布局和规模与唐代大体相同,这一时期朵楼的北侧与城垣相齐,不再外凸于城垣,其形制与马面极为相似。
 

    宋代门址与唐代布局基本相同,但其门道宽度缩小,进深加大。门道与隔墙皆宽为4.8米,进深约23米。唐代城门楼两侧的朵楼此时己废弃,城垣宽度加大,宽约8米。
 

       宋代门空中俯视照片
 
    此外,在门址南侧的南北向道路晚唐时期的路面上,清理出的密匝的车辙痕迹、密集的人脚印和动物的蹄印痕迹,特别是清理出了许多骆驼蹄印痕迹。
 

       晚唐时期路面
 

       骆驼蹄印痕
 

       人赤足印痕

 对定鼎门遗址的几点认识:
     1.通过此次发掘,基本理清了定鼎门遗址的历史沿革、建筑风格和布局。门址系以城门楼为主体,两侧辅以朵楼,其间以城垣相连接的巨大建筑群。此种建筑布局与敦煌壁画晚唐第138窟中所绘城门的建筑布局极为相似。
     2.定鼎门为一门三道建筑结构,自隋至北宋不同时期的城门建筑结构与平面布局大致相同,且历经过多次大规模的重建与局部修葺。该门位于郭城南垣正中,北与皇城正门端门、宫成正门应天门、宫城正殿明堂及宫城北门龙光门组成了隋唐东都的南北轴线。为隋唐东都的复原研究提供了坐标性定位点。
     3.通过此次发掘,没有发现传统意义的护城濠。且隋代城垣宽仅2.2米,唐代城垣宽仅3米,这与“盖隋时仅有短垣”的文献记载相合。由此推知隋唐时期的东都外郭城防御性应很差,亦与文献所记相吻。
    4.定鼎门内天街宽约120米,门外南北向道路宽约147米,与”宽约百步”的记载相近。如此之宽的道路,可能与帝王出行仪仗所需有关。特别是晚唐时期路面上大量骆驼蹄印的发现,真实反映了当时丝路贸易的繁盛。
     最后,最为重要的是通过此次发掘,为国家大遗址保护工程提供了详实可靠的资料,为遗址的复原展示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作者: 洛阳唐城队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