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大理现中国最大的水滨"干栏式"建筑聚落遗址

发布时间:2008-07-07文章出处:中国广播网作者:

    专家现场考察论证

    遗址图绘

     日前,来自国家文物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方面的专家经过3天的实地考察和论证后宣布: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海门口遗址为目前中国发现的最大水滨“干栏式”建筑聚落遗址,其规模和震撼力在世界上也甚为罕见,为研究中国史前聚落类型提供了宝贵的实例。

    海门口遗址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甸南镇剑湖畔,是大理州一处文化遗存极为丰富的遗址,1957年和1978年曾进行了两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石器和青铜器。前两次发掘局限于当时条件以及其它的种种原因,发掘面积小、所揭示的文化信息少,没能产生完整的发掘报告和较为科学的结论,留下了许多的遗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今年年初,由云南省考古研究所主持,组织专业考古人员对海门口遗址进行了第三次考古发掘。此次发掘是规模最大,发掘面积最广,最为科学的一次考古发掘,共布28个探方,发掘面积1350平方米。发掘工作中引入使用了新的考古技术和方法,出土了青铜器、陶器、骨器、玉器、木器、动物遗骸、炭化稻、炭化麦等2000多件种类繁多的重要文物,确定了剑川海门口遗址的文化内涵和层位关系,取得了重大成果。

    为进一步明确海门口遗址的文化价值、学术定位,以及今后保护措施和如何科学、合理利用等问题,为政府的决策提供学术支撑,今年6月17日至19日,云南省文物局和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在剑川县举办了海门口遗址发掘成果论证会。来自北京、湖北、四川、云南等省市的考古、文物保护、历史建筑、旅游规划的专家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考察了海门口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观看了出土文物,听取了考古发掘工作队的成果汇报,就剑川海门口遗址第三次发掘的收获、意义以及遗址的保护和利用进行了研讨和论证。专家们一致认为,海门口考古发掘队具有比较明确的课题意识,发掘认真细致,工作规范到位,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果,并就这次发掘所揭示的海门口遗址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形成了一份经过28位专家共同签字通过的《剑川海门口遗址发掘成果论证会专家意见》。

    在《意见》中,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组长、原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黄景略,原故宫博物院院长、教授张忠培,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原院长李伯谦,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孙华等论证会专家组成员一致认为,海门口遗址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大水滨“干栏式”建筑聚落遗址,其规模和震撼力在世界上也甚为罕见,为研究中国史前的聚落类型提供了宝贵的实例。海门口遗址不同时期的文化面貌反映了该地区史前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将有助于中国西南地区史前文化交流的研究。

    专家组认为,海门口遗址的文化堆积清晰,延续时间较长,文化遗存丰富,其年代从新石器时代晚期直至青铜时代,从而填补了中国西南地区的史前文化谱系的空白。目前,海门口遗址的具体年代还需进一步测定。海门口遗址出土的稻、粟、麦等多种农作物遗存,证明了来自黄河流域的粟作农业,其南界已经延伸到滇西地区;而稻、麦的共存现象,则为重新认识中国古代稻麦复种技术的起源时间和地点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此外,海门口遗址本次发掘出土的铜器和铸铜石范,以确切的地层关系再次证明了该遗址为云贵高原最早的青铜时代遗址,滇西地区是云贵高原青铜文化和青铜冶铸技术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鉴于海门口遗址的重要性,专家组建议:海门口遗址遗址具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条件,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要求,申请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推荐参评2008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同时建议,大理州、县政府近期不宜再扩大该遗址的发掘面积,而应通过考古勘探等手段,查明遗址的分布范围;与此同时,要加强对发掘资料的整理,深化对遗址的研究。尽快按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要求,完成海门口遗址文物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使遗址的保护和利用能够在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在遗址保护规划完成之前,应当尽快实施遗址发掘区的抢救性保护工程。不宜展示的发掘区应回填保护,计划作为展示的区域应当加盖临时性保护大棚,对探方壁和木质构件应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在对遗址进行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在充分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可对该遗址进行合理利用。

    大理白族自治州副州长黄永华表示,目前,大理州县政府已采取了一些对遗址的保护措施,并计划在今后的遗址保护工作中,以此次论证会专家意见为指导,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来制定长远的规划,尽快编制海门口遗址整体保护规划和抢救性的临时保护规划,同时州县两级还将积极筹备申报海门口遗址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2008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让更多的人一起来分享海门口遗址这一人类文明的高度结晶。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现场传真历史文章

大理现中国最大的水滨"干栏式"建筑聚落遗址

发布时间:2008-07-07

    专家现场考察论证

    遗址图绘

     日前,来自国家文物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方面的专家经过3天的实地考察和论证后宣布: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海门口遗址为目前中国发现的最大水滨“干栏式”建筑聚落遗址,其规模和震撼力在世界上也甚为罕见,为研究中国史前聚落类型提供了宝贵的实例。

    海门口遗址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甸南镇剑湖畔,是大理州一处文化遗存极为丰富的遗址,1957年和1978年曾进行了两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石器和青铜器。前两次发掘局限于当时条件以及其它的种种原因,发掘面积小、所揭示的文化信息少,没能产生完整的发掘报告和较为科学的结论,留下了许多的遗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今年年初,由云南省考古研究所主持,组织专业考古人员对海门口遗址进行了第三次考古发掘。此次发掘是规模最大,发掘面积最广,最为科学的一次考古发掘,共布28个探方,发掘面积1350平方米。发掘工作中引入使用了新的考古技术和方法,出土了青铜器、陶器、骨器、玉器、木器、动物遗骸、炭化稻、炭化麦等2000多件种类繁多的重要文物,确定了剑川海门口遗址的文化内涵和层位关系,取得了重大成果。

    为进一步明确海门口遗址的文化价值、学术定位,以及今后保护措施和如何科学、合理利用等问题,为政府的决策提供学术支撑,今年6月17日至19日,云南省文物局和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在剑川县举办了海门口遗址发掘成果论证会。来自北京、湖北、四川、云南等省市的考古、文物保护、历史建筑、旅游规划的专家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考察了海门口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观看了出土文物,听取了考古发掘工作队的成果汇报,就剑川海门口遗址第三次发掘的收获、意义以及遗址的保护和利用进行了研讨和论证。专家们一致认为,海门口考古发掘队具有比较明确的课题意识,发掘认真细致,工作规范到位,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果,并就这次发掘所揭示的海门口遗址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形成了一份经过28位专家共同签字通过的《剑川海门口遗址发掘成果论证会专家意见》。

    在《意见》中,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组长、原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黄景略,原故宫博物院院长、教授张忠培,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原院长李伯谦,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孙华等论证会专家组成员一致认为,海门口遗址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大水滨“干栏式”建筑聚落遗址,其规模和震撼力在世界上也甚为罕见,为研究中国史前的聚落类型提供了宝贵的实例。海门口遗址不同时期的文化面貌反映了该地区史前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将有助于中国西南地区史前文化交流的研究。

    专家组认为,海门口遗址的文化堆积清晰,延续时间较长,文化遗存丰富,其年代从新石器时代晚期直至青铜时代,从而填补了中国西南地区的史前文化谱系的空白。目前,海门口遗址的具体年代还需进一步测定。海门口遗址出土的稻、粟、麦等多种农作物遗存,证明了来自黄河流域的粟作农业,其南界已经延伸到滇西地区;而稻、麦的共存现象,则为重新认识中国古代稻麦复种技术的起源时间和地点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此外,海门口遗址本次发掘出土的铜器和铸铜石范,以确切的地层关系再次证明了该遗址为云贵高原最早的青铜时代遗址,滇西地区是云贵高原青铜文化和青铜冶铸技术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鉴于海门口遗址的重要性,专家组建议:海门口遗址遗址具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条件,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要求,申请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推荐参评2008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同时建议,大理州、县政府近期不宜再扩大该遗址的发掘面积,而应通过考古勘探等手段,查明遗址的分布范围;与此同时,要加强对发掘资料的整理,深化对遗址的研究。尽快按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要求,完成海门口遗址文物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使遗址的保护和利用能够在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在遗址保护规划完成之前,应当尽快实施遗址发掘区的抢救性保护工程。不宜展示的发掘区应回填保护,计划作为展示的区域应当加盖临时性保护大棚,对探方壁和木质构件应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在对遗址进行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在充分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可对该遗址进行合理利用。

    大理白族自治州副州长黄永华表示,目前,大理州县政府已采取了一些对遗址的保护措施,并计划在今后的遗址保护工作中,以此次论证会专家意见为指导,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来制定长远的规划,尽快编制海门口遗址整体保护规划和抢救性的临时保护规划,同时州县两级还将积极筹备申报海门口遗址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2008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让更多的人一起来分享海门口遗址这一人类文明的高度结晶。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