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浙江余杭灯笼山遗址发掘取得重要收获(组图)

发布时间:2009-01-20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作者:丁品 方忠华

    2008年9月至12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余杭区博物馆联合对灯笼山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近1100平方米,清理良渚文化时期墓葬18座,出土玉、石、陶各类器物近200件(组)。

    灯笼山遗址位于杭州市余杭区临平街道小林村五组(丰禾村)北侧,现属于余杭经济开发区。在余杭经济开发区道路建设中,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表明,灯笼山遗址是经人工堆土营建而成的台型遗址,遗址现存台面呈南北向不规则弧角长方形,东西长37米至50米,北端略窄,南北宽近40米,面积约1750平方米。台型遗址东半部上部堆积已遭近代土地平整破坏,但从仍可见的早期营建层可大致确定该台型遗址的东缘。台型遗址的营建方法是利用原来地势略高的生土面,在确定要营建的范围和形状外围,主要在南、西、北侧挖掘黄色粉土(生土)堆筑在中部,从而形成台型遗址的雏形,之后,再从别处运土堆筑覆盖,台型遗址主体营建层共5层。南、西、北侧开挖后的地势低洼处形成夹杂有生活废弃堆积的淤积层,从台型遗址东缘再往东30米的探沟地层,表土层下,有灰斑浅褐土和褐斑黄土2层堆积,地势平缓,未见开挖现象,推测是该遗址的出入通道。

    台型遗址的营建及使用主要经过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崧泽文化晚期的居址,第二阶段为小型的良渚文化早期墓地,第三阶段为规模略大的良渚文化中晚期墓地。

    崧泽文化晚期的居址是在营建了2层后形成的,在台型遗址地势略高的中部一带发现一些平面不规则的圆形小坑,平面分布不见规律,坑内填灰黑土夹少量陶片或纯净灰土,坑内也不见柱洞。在台型遗址上地势略低的边缘形成有青灰土或灰黑土生活废弃堆积。出土的陶片均较残碎,可辨器形有质地疏松的粗泥陶鼎、带红衣的夹砂陶罐和高把豆等。

    清理的良渚文化墓葬均有长方形竖穴土坑,其中M9至M11和M17发现有棺或棺椁等葬具痕迹,人骨架普遍保存不好,一般仅见部分肢骨或头盖骨,随葬品多寡不一,3件至20件(组)不等。随葬品中,陶器种类有鼎、豆、罐、圈足盘、盆、簋形器、过滤器、尊、双鼻壶、纺轮等,其中鼎、豆、罐为墓葬随葬品陶器的基本组合;石器种类有钺、镞、刀等;玉器种类有琮、璜、镯、锥形器、环、坠、管、珠及珠管串饰等;还有少量漆木器和鲨鱼牙齿。

    M9南部和西侧分别被近代池塘和扰坑破坏,但仍可见有凹弧底独木棺和椁。随葬品共13件,在M9墓主右侧腰部附近出土1件青白玉带褐色筋斑双节玉琮,以方形转角为中轴共浅刻有4组简化兽面纹。M11葬具保存比较完整,塌陷的棺盖、凹弧底独木棺、椁等清晰可见,其中独木棺长204厘米,宽约95厘米,残高约15厘米,椁长234厘米,宽108厘米至116厘米,高近50厘米。M11随葬品共20件,其中在墓主人胸腹部南北向置1件带朱红漆木柄的石钺,木质已朽,但从保存的朱红漆仍可清楚看出原来漆柄的形状,漆柄长74厘米,其中安装石钺端宽10厘米,握柄端宽2.5厘米,这是迄今良渚文化墓葬出土漆柄石钺中保存比较完整的一件。

    灯笼山遗址所在的余杭临平位于余杭东部,西距良渚遗址群20余公里,经过近年的多次考古发掘,已有迹象初步表明在临平山北部地区包括横山、茅山、超山一带在良渚文化时期也存在过一个重要聚落。

(责任编辑:高丹)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现场传真历史文章

浙江余杭灯笼山遗址发掘取得重要收获(组图)

发布时间:2009-01-20

    2008年9月至12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余杭区博物馆联合对灯笼山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近1100平方米,清理良渚文化时期墓葬18座,出土玉、石、陶各类器物近200件(组)。

    灯笼山遗址位于杭州市余杭区临平街道小林村五组(丰禾村)北侧,现属于余杭经济开发区。在余杭经济开发区道路建设中,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表明,灯笼山遗址是经人工堆土营建而成的台型遗址,遗址现存台面呈南北向不规则弧角长方形,东西长37米至50米,北端略窄,南北宽近40米,面积约1750平方米。台型遗址东半部上部堆积已遭近代土地平整破坏,但从仍可见的早期营建层可大致确定该台型遗址的东缘。台型遗址的营建方法是利用原来地势略高的生土面,在确定要营建的范围和形状外围,主要在南、西、北侧挖掘黄色粉土(生土)堆筑在中部,从而形成台型遗址的雏形,之后,再从别处运土堆筑覆盖,台型遗址主体营建层共5层。南、西、北侧开挖后的地势低洼处形成夹杂有生活废弃堆积的淤积层,从台型遗址东缘再往东30米的探沟地层,表土层下,有灰斑浅褐土和褐斑黄土2层堆积,地势平缓,未见开挖现象,推测是该遗址的出入通道。

    台型遗址的营建及使用主要经过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崧泽文化晚期的居址,第二阶段为小型的良渚文化早期墓地,第三阶段为规模略大的良渚文化中晚期墓地。

    崧泽文化晚期的居址是在营建了2层后形成的,在台型遗址地势略高的中部一带发现一些平面不规则的圆形小坑,平面分布不见规律,坑内填灰黑土夹少量陶片或纯净灰土,坑内也不见柱洞。在台型遗址上地势略低的边缘形成有青灰土或灰黑土生活废弃堆积。出土的陶片均较残碎,可辨器形有质地疏松的粗泥陶鼎、带红衣的夹砂陶罐和高把豆等。

    清理的良渚文化墓葬均有长方形竖穴土坑,其中M9至M11和M17发现有棺或棺椁等葬具痕迹,人骨架普遍保存不好,一般仅见部分肢骨或头盖骨,随葬品多寡不一,3件至20件(组)不等。随葬品中,陶器种类有鼎、豆、罐、圈足盘、盆、簋形器、过滤器、尊、双鼻壶、纺轮等,其中鼎、豆、罐为墓葬随葬品陶器的基本组合;石器种类有钺、镞、刀等;玉器种类有琮、璜、镯、锥形器、环、坠、管、珠及珠管串饰等;还有少量漆木器和鲨鱼牙齿。

    M9南部和西侧分别被近代池塘和扰坑破坏,但仍可见有凹弧底独木棺和椁。随葬品共13件,在M9墓主右侧腰部附近出土1件青白玉带褐色筋斑双节玉琮,以方形转角为中轴共浅刻有4组简化兽面纹。M11葬具保存比较完整,塌陷的棺盖、凹弧底独木棺、椁等清晰可见,其中独木棺长204厘米,宽约95厘米,残高约15厘米,椁长234厘米,宽108厘米至116厘米,高近50厘米。M11随葬品共20件,其中在墓主人胸腹部南北向置1件带朱红漆木柄的石钺,木质已朽,但从保存的朱红漆仍可清楚看出原来漆柄的形状,漆柄长74厘米,其中安装石钺端宽10厘米,握柄端宽2.5厘米,这是迄今良渚文化墓葬出土漆柄石钺中保存比较完整的一件。

    灯笼山遗址所在的余杭临平位于余杭东部,西距良渚遗址群20余公里,经过近年的多次考古发掘,已有迹象初步表明在临平山北部地区包括横山、茅山、超山一带在良渚文化时期也存在过一个重要聚落。

(责任编辑:高丹)

作者:丁品 方忠华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