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辽宁庄河发现古人类遗址 年代为青铜器时期(图)

发布时间:2009-02-09文章出处:中国经济网作者:刘永斌

    事发庄河大营镇,文物部门称,在英那河两岸已发现9处古人类遗址。

玉米地里发现的黄色陶片

    盖房子时,挖出了很多个陶罐;翻地时,不时会发现形状怪异的石头。这到底是些什么东西?2009年春节前,萦绕在庄河人于清胜心头近10年的谜团终于有了答案。考古专家判断,于清胜家所在的位置是一处青铜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址。

  自家玉米地竟是古人类遗址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庄河市大营镇八家村卧龙屯。这是一个位于一座小山南面的村落,北面的小山被当地人称为招军岭。招军岭的北面,就是蜿蜒流淌的英那河。于清胜家位于屯子最北面的一个山坳里,西面的山坡上种着大片落叶松,北面是一片玉米地。玉米地的北面直到山顶栽着一些板栗树和落叶松,东面,依然是大片的落叶松。于清胜说,他家周围方圆几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土地和荒山都是他承包的。

  于清胜介绍,他家的房子是10年前盖的。此前,房屋所在的位置是一片荒地。在平整房基时,于清胜就发现了异常情况,“挖出不少黄色的罐子,大小不一。”往地下挖出1米左右时,于清胜还发现了烧好的炭。当时,于清胜并没有意识到有什么价值,后来,把挖出的东西和土石一起倒掉了。于清胜家房后的玉米地是几年来开垦出来的,开荒时,他也发现了异常情况,不时会发现一些陶片,还有一些形状怪异的石头。

  2008年12月,于清胜终于弄明白了他所发现的这些东西的意义所在。一些考古人员来到于清胜家后面的山坡上,在玉米地仔细搜寻。他们在搜集于清胜经常见到的陶片和那些石块,“我还帮他们捡了。”于清胜说,他帮考古人员捡到了石斧、石刀以及一些陶片。“我听他们说,这里是古人类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经过几天的搜集,考古人员离开了卧龙屯。于清胜被要求,只能在玉米地上耕种,不准深挖。

  英那河两岸曾有大量古人居住

  记者在于清胜家的玉米地里也发现了一些陶片,有黑色的,还有黄色的。于清胜领记者去看一块石板,这块石板也是他平整玉米地时挖出来的。这是干什么用的?是不是也和古人类有关?会是他们的墓葬吗?于清胜家的落叶松林里还有一个土包,土包的土质十分松软。令于清胜不解的是,在土包上栽的落叶松,根本不活,“我栽过三四茬,都死了。”

  穿过落叶林和板栗树林,就到达了招军岭的顶端。放眼向北望去,英那河就在山脚下流过。庄河市文体局文物保护科张科长介绍,在这条大河两岸,最近发现了9处古人类遗址。加上以前发现的十几处,仅在庄河大营镇,英那河两岸已发现了古人类遗址20余处,有新石器时代的,也有青铜器时代的,时间跨度长达两三千年。

  张科长介绍,于清胜家玉米地里发现的遗址,距考证,应该是青铜器时代的,而且文物比较丰富,不但发现了石刀、石斧,还发现了大量陶片,陶罐口部、腹部及底部的碎片均被找到。

  重要遗址将成文物保护单位

  卧龙屯的古人类遗址是如何发现的,张科长坦陈,就是考古人员用脚量出来的,“在文物普查活动中,我们没有放过庄河任何一个角落。”

  张科长分析,古人类如此集中地居住在英那河两岸,而且年代延续如此之久,充分说明在古代,英那河两岸的环境十分适合人类生存。而古人类遗址的不断被发现,为进一步研究古代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当时的自然状况,提供了更多的依据。

  张科长介绍,文物普查的目的在于更好地保护。对于新发现的9处古人类遗址,文物保护部门已经作出规划,重要的遗址将成为文物保护单位,进行重点保护。

(责任编辑:高丹)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现场传真历史文章

辽宁庄河发现古人类遗址 年代为青铜器时期(图)

发布时间:2009-02-09

    事发庄河大营镇,文物部门称,在英那河两岸已发现9处古人类遗址。

玉米地里发现的黄色陶片

    盖房子时,挖出了很多个陶罐;翻地时,不时会发现形状怪异的石头。这到底是些什么东西?2009年春节前,萦绕在庄河人于清胜心头近10年的谜团终于有了答案。考古专家判断,于清胜家所在的位置是一处青铜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址。

  自家玉米地竟是古人类遗址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庄河市大营镇八家村卧龙屯。这是一个位于一座小山南面的村落,北面的小山被当地人称为招军岭。招军岭的北面,就是蜿蜒流淌的英那河。于清胜家位于屯子最北面的一个山坳里,西面的山坡上种着大片落叶松,北面是一片玉米地。玉米地的北面直到山顶栽着一些板栗树和落叶松,东面,依然是大片的落叶松。于清胜说,他家周围方圆几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土地和荒山都是他承包的。

  于清胜介绍,他家的房子是10年前盖的。此前,房屋所在的位置是一片荒地。在平整房基时,于清胜就发现了异常情况,“挖出不少黄色的罐子,大小不一。”往地下挖出1米左右时,于清胜还发现了烧好的炭。当时,于清胜并没有意识到有什么价值,后来,把挖出的东西和土石一起倒掉了。于清胜家房后的玉米地是几年来开垦出来的,开荒时,他也发现了异常情况,不时会发现一些陶片,还有一些形状怪异的石头。

  2008年12月,于清胜终于弄明白了他所发现的这些东西的意义所在。一些考古人员来到于清胜家后面的山坡上,在玉米地仔细搜寻。他们在搜集于清胜经常见到的陶片和那些石块,“我还帮他们捡了。”于清胜说,他帮考古人员捡到了石斧、石刀以及一些陶片。“我听他们说,这里是古人类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经过几天的搜集,考古人员离开了卧龙屯。于清胜被要求,只能在玉米地上耕种,不准深挖。

  英那河两岸曾有大量古人居住

  记者在于清胜家的玉米地里也发现了一些陶片,有黑色的,还有黄色的。于清胜领记者去看一块石板,这块石板也是他平整玉米地时挖出来的。这是干什么用的?是不是也和古人类有关?会是他们的墓葬吗?于清胜家的落叶松林里还有一个土包,土包的土质十分松软。令于清胜不解的是,在土包上栽的落叶松,根本不活,“我栽过三四茬,都死了。”

  穿过落叶林和板栗树林,就到达了招军岭的顶端。放眼向北望去,英那河就在山脚下流过。庄河市文体局文物保护科张科长介绍,在这条大河两岸,最近发现了9处古人类遗址。加上以前发现的十几处,仅在庄河大营镇,英那河两岸已发现了古人类遗址20余处,有新石器时代的,也有青铜器时代的,时间跨度长达两三千年。

  张科长介绍,于清胜家玉米地里发现的遗址,距考证,应该是青铜器时代的,而且文物比较丰富,不但发现了石刀、石斧,还发现了大量陶片,陶罐口部、腹部及底部的碎片均被找到。

  重要遗址将成文物保护单位

  卧龙屯的古人类遗址是如何发现的,张科长坦陈,就是考古人员用脚量出来的,“在文物普查活动中,我们没有放过庄河任何一个角落。”

  张科长分析,古人类如此集中地居住在英那河两岸,而且年代延续如此之久,充分说明在古代,英那河两岸的环境十分适合人类生存。而古人类遗址的不断被发现,为进一步研究古代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当时的自然状况,提供了更多的依据。

  张科长介绍,文物普查的目的在于更好地保护。对于新发现的9处古人类遗址,文物保护部门已经作出规划,重要的遗址将成为文物保护单位,进行重点保护。

(责任编辑:高丹)
 

 


作者:刘永斌

文章出处: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