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寿光双王城 最古老盐井3000年前如何制盐(组图)

发布时间:2009-02-20文章出处:潍坊日报作者:郭保礼 通讯员袁萍

制盐流程分布图

专家察看制盐卤水坑井

专家在考察遗址

    柴米油盐酱醋茶,谓之“开门七件事”,民间有人称之为居家过日子的“七宝”。

    说到“七宝”之一的“盐”,我们哪一个人也不陌生。但是,说到制盐的工艺,特别是古代制盐的工艺,恐怕就很少有人了解个中的详情了。

    2008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联合组成的考古队在寿光双王城一带调查和发掘时,除发现了商周时期制盐遗址外还发现了多处金元时期的制盐遗迹。考古队对部分金元时期制盐遗迹进行了发掘,共清理出20余座盐灶,5条卤水沟、沉淀沟、2座储硝坑、3座半地穴式房屋等制盐遗迹,还发现了这个时期的卤水井。

    在一条村民修挖的水沟内,考古专家发现了卤水井,井口上部已被破坏,底部口径在4米以上,井周壁围有木棍和芦苇,以防塌陷,井内淤积着黑色淤沙淤土……

    到2008年末,经过5个多月的考古勘察,考古专家终于在双王城盐业遗址上破解了商周时期的制盐流程。日前,记者走进双王城,请专家再现了3000多年前制盐工艺。

    ●取卤最古老盐井现身双王城

    制盐取卤,对于今天生活在寿光北部的人们来说并不陌生。但如果要问三千年前商周时代,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在制盐时又是如何取卤的呢?是从海水中取卤,还是汲取地下卤水?是引自盐湖中,还是取自地碱土?最近双王城盐业遗址上最古老盐井的发现,让商周时期古人制盐取卤的“谜底”终于被揭开。

    在卧甲路北段西侧,距羊口镇六股路村南三公里处,考古人员很快选定一个发掘点,专家将其编为014号遗址。除去表面浮土,在该遗址西边断崖处,一处内部有瓦片、红色烧土等填充物,直径约有8米的半圆形遗迹显现出来。经进一步发掘,一口深约3米的坑井出现在考古专家面前。

    “这次发掘中,共发现这样的坑井3口。坑井口呈圆形者直径在8米以上,小的在5米左右,深2至3米。井内还发现了没有炭化的木棍,底部堆积着因长年积水而形成的灰黑色淤泥和灰绿色淤沙。”盐业问题专家、北京大学博士燕生东向记者介绍说,“坑井与遗址内因制盐而置的水沟、坑池相连,据此,我们认为这些坑井就是当时的卤水井。”据寿光市博物馆工作人员王德明介绍,古时地下卤水水位比现在要浅,有的地方还不足一米,这些坑井的用途就是当时人们从中取卤。

    根据坑井出土的瓦片、淤泥及其它同时期遗留物,专家断定,这些坑井属于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应该说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最古老的盐井。”燕生东介绍说,“这比文献记载,莱州湾一带最早的属于唐代的盐井提早了1600年,比其他地区发现的盐井早3000年。”商代盐井的发现,证明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古人已经开始直接利用地下卤水制盐。

    ●制卤商周时期沉淀池首度发现

    燕生东介绍说:“在双王城盐业遗址中,发掘出的沉淀池、蒸发池以及水沟等都属国内首次发现。”

    “在这次考古发掘中,清理出不同时期的坑池有10个。制盐坑池平面呈圆角长方形,大者长约25米,宽12米,面积超过300平方米;小者平面呈圆角方形,长在10米左右,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上。坑池深度在50厘米以内。”燕生东说,“这些坑池分为两类,一类距盐井较近,面积较大,内部堆满层层叠压的灰白色淤沙和褐色淤积黏土。”考古人员断定,这类坑池为沉淀池,卤水在池中得到沉淀、净化。另一类坑池与前类池子相比面积较小,与前者有宽沟相连,底部结构加工较前者更加坚硬,有的铺垫坚硬的灰绿色沙黏土,池内堆积着层层板结的沙土和草木灰,层与层间都有硬面相间。专家推判这类坑池应为蒸发池,作用在于提高卤水浓度。沉淀池、蒸发池在国内的首次发现,说明在商代,人们已经了解掌握了渤海南岸地区,春夏之交气候干燥、降水量少,风吹时间长、蒸发量大的规律与特点,并能够充分利用日晒和风力等自然力量来提高卤水的浓度,从而提高盐业生产效率。

    ●煮卤大型盐灶惊现双王城遗址

    古盐井遗址的发掘,解决了制盐原材料问题。沉淀池、蒸发池遗址的发现,又让考古专家了解了古人制卤过程。那卤水经过沉淀、蒸发后,后续流程是什么?是在蒸发池内自然结晶,还是经过煮沸成盐?遗址群落中发现的大量盐灶帮考古专家解开了这个谜团。

    在双王城遗址群,考古人员发现了部分红烧土堆积、陶片集中地。经清理,一座座似窑似灶的遗迹重见天日,每座窑(灶)由火道、火门、窑室、烟道组成。火道、窑室、窑壁烧制呈红色,非常坚硬。有的窑灶两侧还有蓄水坑,坑底部经过夯打,铺垫黏土,周壁也涂抹黏土和沙土,起到防渗、防漏作用。

    此处是烧制盔形器的窑址还是煮盐的盐灶?如果是盐灶,那么古人又是如何煮卤成盐的呢?一系列问题困扰着考古专家们。

    在014遗址东南角,考古人员对此处一巨型窑灶进行了全面清理。首先显现的是一个长条形火道,随后一大一小两个窑(灶)室呈现在考古人员面前,大室为椭圆形,小室为长条形,在窑(灶)室两侧还有两个蓄水坑。

    在双王城所发现的七八十处遗址,每处遗址内都发现了1至3处制盐作坊,每一处制盐作坊都存在这样的灶室。此外,灶室周围和生产垃圾内发现成堆的白色块状物,是煮熬盐过程时撇刮出来的钙、石膏等杂质。据此,专家们认为这种灶就是当时的盐灶。

    此灶年代最迟不会晚于西周早期,居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燕生东介绍:“年代如此之久,规模如此之大,保存如此完好,实属国内罕见,在制盐考古史上也是首次发现。”

    制盐过程

    根据灶室的结构以及周围盐业遗址发现,可以想象当时的制盐过程:古人从卤水井提取卤水,经沉淀池沉淀、蒸发池蒸发提高卤度后,舀入灶室两侧的蓄水坑。灶室内,一人在火道旁烧火,两侧有人不断从蓄水坑里舀出卤水倒入盔形器,随着温度升高,卤水蒸发,再不断向盔形器内添加卤水,并不断地撇刮漂浮在盔形器内的硝碱、钙类,待盔形器内盐煮满后,打碎盔形器,取出盐块。


(责任编辑:高丹)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现场传真历史文章

寿光双王城 最古老盐井3000年前如何制盐(组图)

发布时间:2009-02-20

制盐流程分布图

专家察看制盐卤水坑井

专家在考察遗址

    柴米油盐酱醋茶,谓之“开门七件事”,民间有人称之为居家过日子的“七宝”。

    说到“七宝”之一的“盐”,我们哪一个人也不陌生。但是,说到制盐的工艺,特别是古代制盐的工艺,恐怕就很少有人了解个中的详情了。

    2008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联合组成的考古队在寿光双王城一带调查和发掘时,除发现了商周时期制盐遗址外还发现了多处金元时期的制盐遗迹。考古队对部分金元时期制盐遗迹进行了发掘,共清理出20余座盐灶,5条卤水沟、沉淀沟、2座储硝坑、3座半地穴式房屋等制盐遗迹,还发现了这个时期的卤水井。

    在一条村民修挖的水沟内,考古专家发现了卤水井,井口上部已被破坏,底部口径在4米以上,井周壁围有木棍和芦苇,以防塌陷,井内淤积着黑色淤沙淤土……

    到2008年末,经过5个多月的考古勘察,考古专家终于在双王城盐业遗址上破解了商周时期的制盐流程。日前,记者走进双王城,请专家再现了3000多年前制盐工艺。

    ●取卤最古老盐井现身双王城

    制盐取卤,对于今天生活在寿光北部的人们来说并不陌生。但如果要问三千年前商周时代,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在制盐时又是如何取卤的呢?是从海水中取卤,还是汲取地下卤水?是引自盐湖中,还是取自地碱土?最近双王城盐业遗址上最古老盐井的发现,让商周时期古人制盐取卤的“谜底”终于被揭开。

    在卧甲路北段西侧,距羊口镇六股路村南三公里处,考古人员很快选定一个发掘点,专家将其编为014号遗址。除去表面浮土,在该遗址西边断崖处,一处内部有瓦片、红色烧土等填充物,直径约有8米的半圆形遗迹显现出来。经进一步发掘,一口深约3米的坑井出现在考古专家面前。

    “这次发掘中,共发现这样的坑井3口。坑井口呈圆形者直径在8米以上,小的在5米左右,深2至3米。井内还发现了没有炭化的木棍,底部堆积着因长年积水而形成的灰黑色淤泥和灰绿色淤沙。”盐业问题专家、北京大学博士燕生东向记者介绍说,“坑井与遗址内因制盐而置的水沟、坑池相连,据此,我们认为这些坑井就是当时的卤水井。”据寿光市博物馆工作人员王德明介绍,古时地下卤水水位比现在要浅,有的地方还不足一米,这些坑井的用途就是当时人们从中取卤。

    根据坑井出土的瓦片、淤泥及其它同时期遗留物,专家断定,这些坑井属于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应该说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最古老的盐井。”燕生东介绍说,“这比文献记载,莱州湾一带最早的属于唐代的盐井提早了1600年,比其他地区发现的盐井早3000年。”商代盐井的发现,证明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古人已经开始直接利用地下卤水制盐。

    ●制卤商周时期沉淀池首度发现

    燕生东介绍说:“在双王城盐业遗址中,发掘出的沉淀池、蒸发池以及水沟等都属国内首次发现。”

    “在这次考古发掘中,清理出不同时期的坑池有10个。制盐坑池平面呈圆角长方形,大者长约25米,宽12米,面积超过300平方米;小者平面呈圆角方形,长在10米左右,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上。坑池深度在50厘米以内。”燕生东说,“这些坑池分为两类,一类距盐井较近,面积较大,内部堆满层层叠压的灰白色淤沙和褐色淤积黏土。”考古人员断定,这类坑池为沉淀池,卤水在池中得到沉淀、净化。另一类坑池与前类池子相比面积较小,与前者有宽沟相连,底部结构加工较前者更加坚硬,有的铺垫坚硬的灰绿色沙黏土,池内堆积着层层板结的沙土和草木灰,层与层间都有硬面相间。专家推判这类坑池应为蒸发池,作用在于提高卤水浓度。沉淀池、蒸发池在国内的首次发现,说明在商代,人们已经了解掌握了渤海南岸地区,春夏之交气候干燥、降水量少,风吹时间长、蒸发量大的规律与特点,并能够充分利用日晒和风力等自然力量来提高卤水的浓度,从而提高盐业生产效率。

    ●煮卤大型盐灶惊现双王城遗址

    古盐井遗址的发掘,解决了制盐原材料问题。沉淀池、蒸发池遗址的发现,又让考古专家了解了古人制卤过程。那卤水经过沉淀、蒸发后,后续流程是什么?是在蒸发池内自然结晶,还是经过煮沸成盐?遗址群落中发现的大量盐灶帮考古专家解开了这个谜团。

    在双王城遗址群,考古人员发现了部分红烧土堆积、陶片集中地。经清理,一座座似窑似灶的遗迹重见天日,每座窑(灶)由火道、火门、窑室、烟道组成。火道、窑室、窑壁烧制呈红色,非常坚硬。有的窑灶两侧还有蓄水坑,坑底部经过夯打,铺垫黏土,周壁也涂抹黏土和沙土,起到防渗、防漏作用。

    此处是烧制盔形器的窑址还是煮盐的盐灶?如果是盐灶,那么古人又是如何煮卤成盐的呢?一系列问题困扰着考古专家们。

    在014遗址东南角,考古人员对此处一巨型窑灶进行了全面清理。首先显现的是一个长条形火道,随后一大一小两个窑(灶)室呈现在考古人员面前,大室为椭圆形,小室为长条形,在窑(灶)室两侧还有两个蓄水坑。

    在双王城所发现的七八十处遗址,每处遗址内都发现了1至3处制盐作坊,每一处制盐作坊都存在这样的灶室。此外,灶室周围和生产垃圾内发现成堆的白色块状物,是煮熬盐过程时撇刮出来的钙、石膏等杂质。据此,专家们认为这种灶就是当时的盐灶。

    此灶年代最迟不会晚于西周早期,居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燕生东介绍:“年代如此之久,规模如此之大,保存如此完好,实属国内罕见,在制盐考古史上也是首次发现。”

    制盐过程

    根据灶室的结构以及周围盐业遗址发现,可以想象当时的制盐过程:古人从卤水井提取卤水,经沉淀池沉淀、蒸发池蒸发提高卤度后,舀入灶室两侧的蓄水坑。灶室内,一人在火道旁烧火,两侧有人不断从蓄水坑里舀出卤水倒入盔形器,随着温度升高,卤水蒸发,再不断向盔形器内添加卤水,并不断地撇刮漂浮在盔形器内的硝碱、钙类,待盔形器内盐煮满后,打碎盔形器,取出盐块。


(责任编辑:高丹)

作者:郭保礼 通讯员袁萍

文章出处:潍坊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