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榆林神木发现特大龙山时期石城遗址

发布时间:2009-07-06文章出处:榆林新闻网作者:

    近日陕西榆林市文物普查队在神木县发现了五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龙山时期)石城遗址,此类遗存是榆林境内该时期的普遍遗存,它对该时期国家、阶级、城市以及文明起源的探索研究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目前榆林市的史前(新石器时代)遗址在普查登记的总文物点数6547处中达2500处以上,是目前全省发现最多的。

 

 

    这五处新石器时代(龙山时期)石城遗址分别位于神木县万镇镇、花石崖镇,有高家川遗址、薛家会遗址、古城梁遗址、阳崖沟遗址、东沿坪遗址,这几处遗址分布范围均在40-70万平方米左右,分布范围大、陶片等遗存丰富,而且,这几处遗址均有保存较完整的石砌墙体,均用天然石片交错平砌。

    高家川遗址是这五处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处,位于神木县万镇镇高家川村西南约200米处的古崖窑山上,山体东侧即为北南流向的秃尾河,相对高度约90米。遗址所处的古崖窑山整体呈北南走向,北高南低,东西临沟,遗址分布于整个山体,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500米,总面约500000平方米。 该遗址是神木县境内新发现的较为常见的该时期遗址,但该遗址分布范围大、文化类型丰富,而且遗址四周有石砌墙体,有部分保存较好,是神木县境内较为少见的该时期的大遗址。遗址所处地现为枣林地,遗址四周发现有石砌墙体依山体一周,墙体依山势而建,又根据不同的地势将墙体建成里外三道石墙,墙体均为片石交错平砌,无人工打凿痕迹。在遗址东侧没有发现石墙,但东侧山底为秃尾河,为万丈悬崖,可能以此作为天然屏障。墙体经历年破坏,部分坍塌,四周断断续续残存有数十余段,但还有保存较完整的墙体。采集陶片有泥质灰陶、夹砂灰陶,纹饰有绳纹、篮纹、附加堆纹、方格纹、戳刺纹等,可辨器形有罐、盆、鬲、尖底瓶、瓮等。据此分析,该遗址为新石器时代(仰韶-龙山)遗址。 它对于研究陕北地区乃至黄河中游地区该时期的聚落分布、文化类型、文化谱系及城市发展演变等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责任编辑:孙丹)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现场传真历史文章

榆林神木发现特大龙山时期石城遗址

发布时间:2009-07-06

    近日陕西榆林市文物普查队在神木县发现了五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龙山时期)石城遗址,此类遗存是榆林境内该时期的普遍遗存,它对该时期国家、阶级、城市以及文明起源的探索研究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目前榆林市的史前(新石器时代)遗址在普查登记的总文物点数6547处中达2500处以上,是目前全省发现最多的。

 

 

    这五处新石器时代(龙山时期)石城遗址分别位于神木县万镇镇、花石崖镇,有高家川遗址、薛家会遗址、古城梁遗址、阳崖沟遗址、东沿坪遗址,这几处遗址分布范围均在40-70万平方米左右,分布范围大、陶片等遗存丰富,而且,这几处遗址均有保存较完整的石砌墙体,均用天然石片交错平砌。

    高家川遗址是这五处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处,位于神木县万镇镇高家川村西南约200米处的古崖窑山上,山体东侧即为北南流向的秃尾河,相对高度约90米。遗址所处的古崖窑山整体呈北南走向,北高南低,东西临沟,遗址分布于整个山体,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500米,总面约500000平方米。 该遗址是神木县境内新发现的较为常见的该时期遗址,但该遗址分布范围大、文化类型丰富,而且遗址四周有石砌墙体,有部分保存较好,是神木县境内较为少见的该时期的大遗址。遗址所处地现为枣林地,遗址四周发现有石砌墙体依山体一周,墙体依山势而建,又根据不同的地势将墙体建成里外三道石墙,墙体均为片石交错平砌,无人工打凿痕迹。在遗址东侧没有发现石墙,但东侧山底为秃尾河,为万丈悬崖,可能以此作为天然屏障。墙体经历年破坏,部分坍塌,四周断断续续残存有数十余段,但还有保存较完整的墙体。采集陶片有泥质灰陶、夹砂灰陶,纹饰有绳纹、篮纹、附加堆纹、方格纹、戳刺纹等,可辨器形有罐、盆、鬲、尖底瓶、瓮等。据此分析,该遗址为新石器时代(仰韶-龙山)遗址。 它对于研究陕北地区乃至黄河中游地区该时期的聚落分布、文化类型、文化谱系及城市发展演变等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责任编辑:孙丹)

作者:

文章出处:榆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