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旧石器文化有望拓展到北纬40度以北 金斯太遗址发掘

发布时间:2009-08-04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新华网

    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东乌珠穆沁旗举办的“2009中国·乌珠穆沁边疆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所长魏坚说,经过近年来对金斯太洞穴遗址的深入发掘研究,有望将中国北方旧石器文化界限拓展到北纬40度线以北。”

  金斯太洞穴遗址是一个草原先民的居住遗址。洞穴宽16米、深24米。据考古专家介绍,从2000年开始,内蒙古文物考古人员在东乌珠穆沁旗海渔尔汗山金斯太洞穴进行考古发掘发现,遗址堆积层厚达5米,分为3层。

  在最下层,考古人员发现了距今5万年至1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物,有石砧、石锤等工具,也有野马、旱獭、披毛犀、转角羚羊、野鹿、骆驼等动物化石。其中,野马化石的比例占大多数,反映了当时生活在草原地区的原始先民主要以猎获野马为生。

  在中层和上层的堆积物中,考古人员发现了距今3万年至3000年左右的遗存,包括大量细石器和一些骨制工具。上层文化遗存中有大批灰色、黑色的陶器碎片和少量的铜制品。陶器的主要器型有鬲、罐、杯和三足瓮等,均为手制,火候较低。

  金斯太洞穴遗址的发现表明,至少在1万年以前,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上就有人类居住。此后有人提出了“金斯太洞的石器工业将有望置于旧石器时代中,人类可能突破其生息圈界限,跨越到北纬40度线以北”的观点。

  魏坚称,此观点一经证实,将对进一步研究内蒙古草原古代文化的生产发展,中国北方古人类生活环境和北方少数民族的迁徙、生产方式的演变以及北方地区畜牧业的起源产生重大价值。

 

 

 

(责任编辑:孙丹)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现场传真历史文章

旧石器文化有望拓展到北纬40度以北 金斯太遗址发掘

发布时间:2009-08-04

    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东乌珠穆沁旗举办的“2009中国·乌珠穆沁边疆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所长魏坚说,经过近年来对金斯太洞穴遗址的深入发掘研究,有望将中国北方旧石器文化界限拓展到北纬40度线以北。”

  金斯太洞穴遗址是一个草原先民的居住遗址。洞穴宽16米、深24米。据考古专家介绍,从2000年开始,内蒙古文物考古人员在东乌珠穆沁旗海渔尔汗山金斯太洞穴进行考古发掘发现,遗址堆积层厚达5米,分为3层。

  在最下层,考古人员发现了距今5万年至1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物,有石砧、石锤等工具,也有野马、旱獭、披毛犀、转角羚羊、野鹿、骆驼等动物化石。其中,野马化石的比例占大多数,反映了当时生活在草原地区的原始先民主要以猎获野马为生。

  在中层和上层的堆积物中,考古人员发现了距今3万年至3000年左右的遗存,包括大量细石器和一些骨制工具。上层文化遗存中有大批灰色、黑色的陶器碎片和少量的铜制品。陶器的主要器型有鬲、罐、杯和三足瓮等,均为手制,火候较低。

  金斯太洞穴遗址的发现表明,至少在1万年以前,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上就有人类居住。此后有人提出了“金斯太洞的石器工业将有望置于旧石器时代中,人类可能突破其生息圈界限,跨越到北纬40度线以北”的观点。

  魏坚称,此观点一经证实,将对进一步研究内蒙古草原古代文化的生产发展,中国北方古人类生活环境和北方少数民族的迁徙、生产方式的演变以及北方地区畜牧业的起源产生重大价值。

 

 

 

(责任编辑:孙丹)

作者:新华网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