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郧西庹家湾遗址发现东周两汉文化遗存

发布时间:2009-12-09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作者:

 

    庹家湾遗址位于湖北省郧西县观音镇垭子湾村6组(庹家湾自然村),汉江左岸的二级台地上,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10°22′51″,北纬32°05′47″,海拔高程159~170米,现存面积约4万平方米。该遗址西靠后山梁子,东临汉江,与郧县庹家洲遗址及乔家院墓地隔江相望。遗址的地势较平缓,现为当地村民的耕地。

    该遗址是1958年修建丹江大坝时,由长办考古队调查发现的。1984年郧阳地区进行文物普查时对它作了复查,1994年长江水利委员会、2000年省文物局先后组织对郧西县境内沿汉江左岸172米水位线下的地上、地下文物点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其中就包括对庹家湾遗址进行了核查,并确定它是一处新石器至汉代的遗址,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见《江汉考古》1996年2期)。
 
    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而做好丹江口水库淹没区的文物保护工作,我们从2007年3月至2008年5月,先后进行了两次钻探和三次发掘。钻探面积达61915平方米,共发掘5米×5米探方79个,另扩方3个:5米×3米2个、4米×3米1个,总面积2017平方米。三次发掘共发现遗迹98处,有灰坑88个、灰沟9条、墓葬1座。其中新石器灰坑2个、灰沟1条,东周灰坑78个、灰沟6条,西汉墓葬1座,东汉灰坑4个、灰沟2条,明清灰坑4个,均属于土质遗迹,出土了大批以东周时期为主的遗物。
 
    两次钻探的情况表明,古代文化层主要集中在遗址的南部,我们便将其作为发掘重点区。而遗址的北部为泥沙淤积区,未见文化层分布,可能与汉江改道有关。
 
    由于该遗址的地势较开阔平缓,便于采用“象限法”布方发掘。我们先用“全站仪”测绘出整个遗址的地形图,在此基础上,把遗址(主要是其南部)置于第Ⅰ象限内,再绘出探方分布图。布方采取统一规格(米5×5米)、统一编号(取“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第Ⅰ象限的X轴与Y轴各两位数序号,合并成四位数)。
 
    发掘表明,文化堆积分8层:其中第④层东汉层,第⑤层东周层,第⑥、⑦、⑧层属新石器层,第⑧层下系黄色生土,土质纯净板结。文化层堆积的态势是西北高东南低。

    新石器层(第⑥、⑦、⑧层)及同期遗迹,陶片细碎,数量少,器类有泥质红陶碗、钵、高领罐,夹砂陶侈口罐等,纹饰以篮纹、划纹为主,少见绳纹。东周时期遗物主要是陶器和石器,其陶器的基本组合主要有两类,一是鬲、盂、豆、罐,二是罐(釜)、盂、壶、豆,石器有大、小型的斧、锛、凿、刀等。此外,还有一些小铜器和铁器,如残铜带钩、残铁斧等。遗物较多的遗迹有H12、H61、H91、H92等。值得注意的是,在东周文化层及其遗迹中,常伴出大量的新石器时期器物,诸如高领罐、夹砂侈口罐、敛口碗(钵)、红陶杯、鬹足、扁体鼎足(正装或侧装型)、磨光黑陶盖纽等,说明这一时期对新石器文化遗存的破坏较严重。
 
    西汉墓(M1)位于遗址南端的断坎上,墓口压在①层下,打破生土。为东西向的长方形土坑竖穴墓,方向285°,其南半部已崩垮残缺,墓口东西长4.3米,南北残宽1.8米,墓底东西长4米,南北残宽1.6米,墓口距地表深0.25~0.3米,距墓底深2.7米。填土为五花土,未夯,有零星的汉代布纹瓦片、烧土粒等,棺椁及人骨均腐朽无存。已清出的随葬品只有陶器,器类有瓮1、大囷2、小囷2、壶1、釜甑1等,泥质灰陶,个别的有红色彩绘。其中陶瓮的肩上刻有“史公”二字。
 
    东汉时期的遗物主要是陶瓦(筒瓦和板瓦),瓦体的平面除了常见的长方形体外,还出现了头窄尾宽的梯形体。
 
    众所周知,人类自古以来是临水而居。新石器以降,汉江两岸分布着已知的考古学文化便有仰韶、屈家岭、青龙泉三期、盘龙商城、楚文化等。汉江自古以来既是南北水路交通的要道,也是南北文化的交流通道。庹家湾遗址地处汉江上游,在这里发现自新石器至两汉的文化遗存,无疑是很重要的。目前,我们正在对这批资料进行全面整理,有关的认识也将会随之加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梁柱)(《中国文物报》2009年12月4日4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现场传真历史文章

郧西庹家湾遗址发现东周两汉文化遗存

发布时间:2009-12-09

 

    庹家湾遗址位于湖北省郧西县观音镇垭子湾村6组(庹家湾自然村),汉江左岸的二级台地上,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10°22′51″,北纬32°05′47″,海拔高程159~170米,现存面积约4万平方米。该遗址西靠后山梁子,东临汉江,与郧县庹家洲遗址及乔家院墓地隔江相望。遗址的地势较平缓,现为当地村民的耕地。

    该遗址是1958年修建丹江大坝时,由长办考古队调查发现的。1984年郧阳地区进行文物普查时对它作了复查,1994年长江水利委员会、2000年省文物局先后组织对郧西县境内沿汉江左岸172米水位线下的地上、地下文物点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其中就包括对庹家湾遗址进行了核查,并确定它是一处新石器至汉代的遗址,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见《江汉考古》1996年2期)。
 
    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而做好丹江口水库淹没区的文物保护工作,我们从2007年3月至2008年5月,先后进行了两次钻探和三次发掘。钻探面积达61915平方米,共发掘5米×5米探方79个,另扩方3个:5米×3米2个、4米×3米1个,总面积2017平方米。三次发掘共发现遗迹98处,有灰坑88个、灰沟9条、墓葬1座。其中新石器灰坑2个、灰沟1条,东周灰坑78个、灰沟6条,西汉墓葬1座,东汉灰坑4个、灰沟2条,明清灰坑4个,均属于土质遗迹,出土了大批以东周时期为主的遗物。
 
    两次钻探的情况表明,古代文化层主要集中在遗址的南部,我们便将其作为发掘重点区。而遗址的北部为泥沙淤积区,未见文化层分布,可能与汉江改道有关。
 
    由于该遗址的地势较开阔平缓,便于采用“象限法”布方发掘。我们先用“全站仪”测绘出整个遗址的地形图,在此基础上,把遗址(主要是其南部)置于第Ⅰ象限内,再绘出探方分布图。布方采取统一规格(米5×5米)、统一编号(取“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第Ⅰ象限的X轴与Y轴各两位数序号,合并成四位数)。
 
    发掘表明,文化堆积分8层:其中第④层东汉层,第⑤层东周层,第⑥、⑦、⑧层属新石器层,第⑧层下系黄色生土,土质纯净板结。文化层堆积的态势是西北高东南低。

    新石器层(第⑥、⑦、⑧层)及同期遗迹,陶片细碎,数量少,器类有泥质红陶碗、钵、高领罐,夹砂陶侈口罐等,纹饰以篮纹、划纹为主,少见绳纹。东周时期遗物主要是陶器和石器,其陶器的基本组合主要有两类,一是鬲、盂、豆、罐,二是罐(釜)、盂、壶、豆,石器有大、小型的斧、锛、凿、刀等。此外,还有一些小铜器和铁器,如残铜带钩、残铁斧等。遗物较多的遗迹有H12、H61、H91、H92等。值得注意的是,在东周文化层及其遗迹中,常伴出大量的新石器时期器物,诸如高领罐、夹砂侈口罐、敛口碗(钵)、红陶杯、鬹足、扁体鼎足(正装或侧装型)、磨光黑陶盖纽等,说明这一时期对新石器文化遗存的破坏较严重。
 
    西汉墓(M1)位于遗址南端的断坎上,墓口压在①层下,打破生土。为东西向的长方形土坑竖穴墓,方向285°,其南半部已崩垮残缺,墓口东西长4.3米,南北残宽1.8米,墓底东西长4米,南北残宽1.6米,墓口距地表深0.25~0.3米,距墓底深2.7米。填土为五花土,未夯,有零星的汉代布纹瓦片、烧土粒等,棺椁及人骨均腐朽无存。已清出的随葬品只有陶器,器类有瓮1、大囷2、小囷2、壶1、釜甑1等,泥质灰陶,个别的有红色彩绘。其中陶瓮的肩上刻有“史公”二字。
 
    东汉时期的遗物主要是陶瓦(筒瓦和板瓦),瓦体的平面除了常见的长方形体外,还出现了头窄尾宽的梯形体。
 
    众所周知,人类自古以来是临水而居。新石器以降,汉江两岸分布着已知的考古学文化便有仰韶、屈家岭、青龙泉三期、盘龙商城、楚文化等。汉江自古以来既是南北水路交通的要道,也是南北文化的交流通道。庹家湾遗址地处汉江上游,在这里发现自新石器至两汉的文化遗存,无疑是很重要的。目前,我们正在对这批资料进行全面整理,有关的认识也将会随之加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梁柱)(《中国文物报》2009年12月4日4版)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