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广鹿岛小珠山遗址2009年发掘收获

发布时间:2010-01-12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贾笑兵
 
 
 
    截止到2009年12月6日,小珠山遗址、吴家村遗址经过4个月的细致发掘,本年度的工作终于告一段落。这次发掘,共发现了11座房址、20余座灰坑、和一批野外灶址、残存的柱洞。同时,出土了包括陶器、玉器、石器、骨角器、牙器、蚌器等各类遗物数百件。
 
 
 
    主要收获
    结合2006、2008两个年度的发掘,主要收获如下:
    一、细化小珠山遗址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分期。过去往往将距今6500年前至4000年之间的辽东半岛考古学文化分为小珠山上、中、下层三个文化时期,通过2006年和2008年发掘,细致区分考古学文化地层堆积的层次,发现陶器更为细微的随年代不同而产生的变化,推测这三个时期可分为五期考古学文化,其中第五期遗存应该是首次确认的由东北地区土著文化接受外来文化因素发展而来的本土龙山文化。经过2009年度的较大规模发现,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论。
 
 
 
    二、基本得到了距今6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较早期聚落形态模式。在近600平方米的发掘面积内发现了17座房址。其中10座属于小珠一期山文化房址,均为圆角方形的半地穴式建筑,房址沿着小珠山东坡呈东北-西南排列,形成了成排分布的聚落模式。为了解辽东半岛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和聚落布局提供了重要资料。
 
 
 
    三、发现了距今6500余年前的制骨作坊。作坊中靠近北墙出土了大量的鹿科动物骨骼,在房址的中部发现了鹿骨、鹿角制作的骨器、角制品以及它们的半成品。房址中,还发现了各类加工骨器使用的石器。这是在辽东半岛首次发现的迄今为止年代最早的制骨作坊,为研究该地区史前时期人类的社会分工以及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提供了珍贵资料。
 
 
张忠培先生指导工作
 
 
    四、通过浮选工作,得到了粟、黍等农作物种子遗存。虽然数量较少,为研究辽东半岛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经济模式提供了重要资料。另外,发现的其他种子遗存为解决植物考古学的重大课题提供了重要线索。
    1、稻作农业传播问题。
    学术界较为一致地认为,稻作农业起源于我国长江流域,然后逐渐向北传播。经过山东地区的胶东半岛、大连地区的辽东半岛逐渐传至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在这个传播路径上,除辽东半岛外的其他地区都发现了年代较早的稻作农业遗存。经过对小珠山遗址、吴家村遗址的发掘和浮选工作,找到了零星的稻米遗存,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学术问题,也已经得到了关键线索,随着工作的深入,相信会在将来填补稻作农业传播路线的空白。
    2、荞麦的起源与传播问题
    植物考古学界普遍认为,荞麦起源于中国的东北地区,逐渐向西传播。与稻作农业起源相似的是,在传播路线的其他地区均有发现,唯独在我国东北地区没有见到荞麦遗存。通过2008年的发掘和浮选工作,我们发现了大量的荞麦种子遗存,这是目前我国最早的荞麦遗存,为解决荞麦起源与传播这一世界性问题提供了最新材料。
    五、发现了一批玉器及与人面雕塑相关的装饰品。还出土了一件带有符号性质的石质坠饰。为研究辽东地区史前玉文化、原始宗教起源和图腾文化起源提供了重要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石坠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现场传真历史文章

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广鹿岛小珠山遗址2009年发掘收获

发布时间:2010-01-12

 
 
 
    截止到2009年12月6日,小珠山遗址、吴家村遗址经过4个月的细致发掘,本年度的工作终于告一段落。这次发掘,共发现了11座房址、20余座灰坑、和一批野外灶址、残存的柱洞。同时,出土了包括陶器、玉器、石器、骨角器、牙器、蚌器等各类遗物数百件。
 
 
 
    主要收获
    结合2006、2008两个年度的发掘,主要收获如下:
    一、细化小珠山遗址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分期。过去往往将距今6500年前至4000年之间的辽东半岛考古学文化分为小珠山上、中、下层三个文化时期,通过2006年和2008年发掘,细致区分考古学文化地层堆积的层次,发现陶器更为细微的随年代不同而产生的变化,推测这三个时期可分为五期考古学文化,其中第五期遗存应该是首次确认的由东北地区土著文化接受外来文化因素发展而来的本土龙山文化。经过2009年度的较大规模发现,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论。
 
 
 
    二、基本得到了距今6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较早期聚落形态模式。在近600平方米的发掘面积内发现了17座房址。其中10座属于小珠一期山文化房址,均为圆角方形的半地穴式建筑,房址沿着小珠山东坡呈东北-西南排列,形成了成排分布的聚落模式。为了解辽东半岛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和聚落布局提供了重要资料。
 
 
 
    三、发现了距今6500余年前的制骨作坊。作坊中靠近北墙出土了大量的鹿科动物骨骼,在房址的中部发现了鹿骨、鹿角制作的骨器、角制品以及它们的半成品。房址中,还发现了各类加工骨器使用的石器。这是在辽东半岛首次发现的迄今为止年代最早的制骨作坊,为研究该地区史前时期人类的社会分工以及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提供了珍贵资料。
 
 
张忠培先生指导工作
 
 
    四、通过浮选工作,得到了粟、黍等农作物种子遗存。虽然数量较少,为研究辽东半岛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经济模式提供了重要资料。另外,发现的其他种子遗存为解决植物考古学的重大课题提供了重要线索。
    1、稻作农业传播问题。
    学术界较为一致地认为,稻作农业起源于我国长江流域,然后逐渐向北传播。经过山东地区的胶东半岛、大连地区的辽东半岛逐渐传至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在这个传播路径上,除辽东半岛外的其他地区都发现了年代较早的稻作农业遗存。经过对小珠山遗址、吴家村遗址的发掘和浮选工作,找到了零星的稻米遗存,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学术问题,也已经得到了关键线索,随着工作的深入,相信会在将来填补稻作农业传播路线的空白。
    2、荞麦的起源与传播问题
    植物考古学界普遍认为,荞麦起源于中国的东北地区,逐渐向西传播。与稻作农业起源相似的是,在传播路线的其他地区均有发现,唯独在我国东北地区没有见到荞麦遗存。通过2008年的发掘和浮选工作,我们发现了大量的荞麦种子遗存,这是目前我国最早的荞麦遗存,为解决荞麦起源与传播这一世界性问题提供了最新材料。
    五、发现了一批玉器及与人面雕塑相关的装饰品。还出土了一件带有符号性质的石质坠饰。为研究辽东地区史前玉文化、原始宗教起源和图腾文化起源提供了重要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石坠
 
 

作者:贾笑兵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