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湖北车马坑中现楚国指挥战车 发现铜戟铜戈

发布时间:2010-01-18文章出处:四川在线作者:

 

工作人员在清理车马坑

 

 

工作人员在清理墓室

 

    16日,考古人员在湖北沙洋严仓战国古墓群獾子冢车马坑中,发掘出土6车14匹马。其中发掘出土的1车2匹马,车舆内有旗杆,兵器铜戟、铜戈,军乐器铜铙等组合完整的器物。考古人员表示,该车属于典型的指挥战车,在楚国车马坑中尚属首次发现。
    严仓古墓群位于湖北荆门市沙洋后港镇,属于以纪南城为中心的高等级墓地组成部分之一,是楚国贵族墓群。2009年10月,为配合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工程,湖北文物部门对严仓古墓群规模最大的獾子冢及附属车马坑进行抢救性发掘,目前已完成獾子冢封土、填土及车马坑的清理。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孟华平研究员告诉记者,车马坑位于獾子冢西侧,由南北并列的1号坑和2号坑组成。位于北侧的1号坑部分被建设水渠破坏,仅清理出5车12匹马,初步判断属于礼车。2号坑保存较好,发现了1车2匹马,坑内还发现5米多长的旗杆,铜戟、铜戈等兵器,军乐器铜铙,舆外侧的“漆甲”,以及可能是权杖的髹红漆木杆等。从这些组合完整的器物,可以判断这是典型的楚国指挥战车。他说,在2号坑车舆内发现的铜戈上,刻有12个字铭文,证明其制造年代是魏惠王26年,即公元前355年,由此推断獾子冢年代可能属于战国中期偏晚阶段。孟华平表示,与以往发掘的荆门包山2号墓、枣阳九连墩楚墓相比,獾子冢车马坑面积相当,但主冢面积小于包山2号墓、九连墩楚墓,估计墓主身份相当于战国时期楚国士大夫,具体身份要待主冢进一步发掘才能明确。

 

 

工作人员在清理沙洋严仓战国古墓群獾子冢车马坑1号坑

 

同城报道:
    沙洋古墓车马坑发现战车楚墓 考古史上属首次墓主可能是武将
    本报沙洋讯(记者管菁 王娟 见习记者万旭明)经过2个多月的艰苦工作,沙洋严仓战国古墓正式进入开棺阶段。昨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宣布,严仓古墓群车马坑中发现了典型的指挥战车,是楚国墓葬车马坑中首次发现战车,墓主很可能是一位武将。
    负责车马坑挖掘工作的省考古所副研究员黄文新介绍,主墓西侧的一号车马坑中出土了五车,其中二号车为一车四马;二号车马坑发现了指挥战车,该车保存较好,车厢内有铜戟、铜戈等兵器以及军乐器铜铙,还有旗杆和疑似权杖的髹红漆木杆。战车在楚国墓葬车马坑中是首次发现,为研究楚国指挥战车提供了生动的具体实例。
    古代“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因此考古人员推测墓主可能是楚国大夫,一车四马可能是墓主死后受到追封,车乘升级,或者是死后墓葬时越级。指挥战车的存在也表明,墓主生前极有可能是一位武将。
    沙洋是“战国四公子”之一、楚国令尹春申君黄歇的故乡。负责古墓发掘的湖北省考古所副所长孟华平表示,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此墓葬和春申君相关。
    昨日,考古工作人员开始揭开墓室上方的椁盖板,主墓椁盖板上发现3个较大盗洞。
    沙洋车马坑中藏玄机
    主墓尚未正式开掘,已经清理完毕的车马坑还是传达了丰富的信息。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两座车马坑位于主墓的西侧,由南北并列的一号坑和二号坑组成,坑中马骨、车舆、车辐等清晰可辨,保存较好。
    一车四马彰显主人身份
    位于北侧的1号坑长约18米,部分已经被破坏,坑内共有5车12匹马,除有1车4匹马外,其余均为1车2马。负责车马坑发掘工作的省考古所副研究员黄文新介绍,古代天子六乘“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严仓古墓的主墓规格虽然和包山二号墓、九连墩二号墓相当,但车马坑规模较小,因此考古人员推测墓主可能是楚国大夫,一车四马可能是墓主死后受到追封,车乘升级,或者是死后墓葬时越级。
    战车楚墓中罕见
    车马坑的二号坑长3.16米,宽2.75米,深0.8米。这辆车上不仅有弯曲的旗杆,车上还有二戈二戟,均为铜质木杆。此外,车上还有用于战场的军乐器铜铙,铜铙是古代战场上重要的指挥工具,又名铜钲,“鸣金收兵”中的“金”就是铜铙。此外,车舆外侧还有漆甲和一根髹红漆木杆,可能是权杖。旗杆、铜戈、铜戟、铜铙以及权杖这些和军事有关的器物,表明该车是典型的指挥战车。
    据介绍,战车是首次在楚国墓葬的车马坑中亮相,这个发现为研究楚国战车提供了很好的具体实例,也为揭示墓主人的身份提供了进一步的佐证。
    铭文锁定墓葬年代
    考古工作人员在二号坑中的铜戈上,发现了十二字铭文,其中可以辨认的铭文中有“二十六年晋国上库工师虎”等字样。根据战国中晚期兵器刻辞规则推断,此戈是魏惠王二十六年(即公元前344年)魏国工匠制造。这段铭文也帮助锁定了墓葬的年代,应该不早于公元前344年,属于战国中期偏晚阶段。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现场传真历史文章

湖北车马坑中现楚国指挥战车 发现铜戟铜戈

发布时间:2010-01-18

 

工作人员在清理车马坑

 

 

工作人员在清理墓室

 

    16日,考古人员在湖北沙洋严仓战国古墓群獾子冢车马坑中,发掘出土6车14匹马。其中发掘出土的1车2匹马,车舆内有旗杆,兵器铜戟、铜戈,军乐器铜铙等组合完整的器物。考古人员表示,该车属于典型的指挥战车,在楚国车马坑中尚属首次发现。
    严仓古墓群位于湖北荆门市沙洋后港镇,属于以纪南城为中心的高等级墓地组成部分之一,是楚国贵族墓群。2009年10月,为配合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工程,湖北文物部门对严仓古墓群规模最大的獾子冢及附属车马坑进行抢救性发掘,目前已完成獾子冢封土、填土及车马坑的清理。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孟华平研究员告诉记者,车马坑位于獾子冢西侧,由南北并列的1号坑和2号坑组成。位于北侧的1号坑部分被建设水渠破坏,仅清理出5车12匹马,初步判断属于礼车。2号坑保存较好,发现了1车2匹马,坑内还发现5米多长的旗杆,铜戟、铜戈等兵器,军乐器铜铙,舆外侧的“漆甲”,以及可能是权杖的髹红漆木杆等。从这些组合完整的器物,可以判断这是典型的楚国指挥战车。他说,在2号坑车舆内发现的铜戈上,刻有12个字铭文,证明其制造年代是魏惠王26年,即公元前355年,由此推断獾子冢年代可能属于战国中期偏晚阶段。孟华平表示,与以往发掘的荆门包山2号墓、枣阳九连墩楚墓相比,獾子冢车马坑面积相当,但主冢面积小于包山2号墓、九连墩楚墓,估计墓主身份相当于战国时期楚国士大夫,具体身份要待主冢进一步发掘才能明确。

 

 

工作人员在清理沙洋严仓战国古墓群獾子冢车马坑1号坑

 

同城报道:
    沙洋古墓车马坑发现战车楚墓 考古史上属首次墓主可能是武将
    本报沙洋讯(记者管菁 王娟 见习记者万旭明)经过2个多月的艰苦工作,沙洋严仓战国古墓正式进入开棺阶段。昨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宣布,严仓古墓群车马坑中发现了典型的指挥战车,是楚国墓葬车马坑中首次发现战车,墓主很可能是一位武将。
    负责车马坑挖掘工作的省考古所副研究员黄文新介绍,主墓西侧的一号车马坑中出土了五车,其中二号车为一车四马;二号车马坑发现了指挥战车,该车保存较好,车厢内有铜戟、铜戈等兵器以及军乐器铜铙,还有旗杆和疑似权杖的髹红漆木杆。战车在楚国墓葬车马坑中是首次发现,为研究楚国指挥战车提供了生动的具体实例。
    古代“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因此考古人员推测墓主可能是楚国大夫,一车四马可能是墓主死后受到追封,车乘升级,或者是死后墓葬时越级。指挥战车的存在也表明,墓主生前极有可能是一位武将。
    沙洋是“战国四公子”之一、楚国令尹春申君黄歇的故乡。负责古墓发掘的湖北省考古所副所长孟华平表示,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此墓葬和春申君相关。
    昨日,考古工作人员开始揭开墓室上方的椁盖板,主墓椁盖板上发现3个较大盗洞。
    沙洋车马坑中藏玄机
    主墓尚未正式开掘,已经清理完毕的车马坑还是传达了丰富的信息。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两座车马坑位于主墓的西侧,由南北并列的一号坑和二号坑组成,坑中马骨、车舆、车辐等清晰可辨,保存较好。
    一车四马彰显主人身份
    位于北侧的1号坑长约18米,部分已经被破坏,坑内共有5车12匹马,除有1车4匹马外,其余均为1车2马。负责车马坑发掘工作的省考古所副研究员黄文新介绍,古代天子六乘“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严仓古墓的主墓规格虽然和包山二号墓、九连墩二号墓相当,但车马坑规模较小,因此考古人员推测墓主可能是楚国大夫,一车四马可能是墓主死后受到追封,车乘升级,或者是死后墓葬时越级。
    战车楚墓中罕见
    车马坑的二号坑长3.16米,宽2.75米,深0.8米。这辆车上不仅有弯曲的旗杆,车上还有二戈二戟,均为铜质木杆。此外,车上还有用于战场的军乐器铜铙,铜铙是古代战场上重要的指挥工具,又名铜钲,“鸣金收兵”中的“金”就是铜铙。此外,车舆外侧还有漆甲和一根髹红漆木杆,可能是权杖。旗杆、铜戈、铜戟、铜铙以及权杖这些和军事有关的器物,表明该车是典型的指挥战车。
    据介绍,战车是首次在楚国墓葬的车马坑中亮相,这个发现为研究楚国战车提供了很好的具体实例,也为揭示墓主人的身份提供了进一步的佐证。
    铭文锁定墓葬年代
    考古工作人员在二号坑中的铜戈上,发现了十二字铭文,其中可以辨认的铭文中有“二十六年晋国上库工师虎”等字样。根据战国中晚期兵器刻辞规则推断,此戈是魏惠王二十六年(即公元前344年)魏国工匠制造。这段铭文也帮助锁定了墓葬的年代,应该不早于公元前344年,属于战国中期偏晚阶段。

作者:

文章出处:四川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