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四川什邡桂圆桥遗址:成都平原目前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发布时间:2010-02-26文章出处:中国文物报作者:

 


    2009年4月,四川省什邡市博物馆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对城南开发区川渝中烟工业公司长城雪茄烟厂易地技术改造项目建设用地(455亩,约合30万平方米)进行了调查和初步勘探,在该地块的西北部及西南部,发现有汉、宋时期的遗物、墓葬以及更早阶段的文化堆积,并在中部地势较低处发现一古河道。

    2009年5~8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德阳市考古研究所和什邡市博物馆为进一步了解该地块的古代文化遗存,一面报国家文物局批准,一面进行了进一步勘探和小规模抢救性试掘,初步认定该地块存在着新石器、西周、汉晋和宋代等几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分布面积30000平方米,因该地块小地名为桂圆桥,遂将其命名为桂圆桥遗址。鉴于桂圆桥遗址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较为丰富且发现有比三星堆一期文化(宝墩文化)时代更早、文化面貌独特的文化遗存,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7月10日在什邡召开了桂圆桥遗址考古发掘专家讨论会,专家们分析了桂圆桥遗址出土的遗物,认为是近年来四川考古的新发现,也是目前发现的成都平原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一致建议扩大发掘面积。

     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长城雪茄烟厂的配合下,桂圆桥遗址的发掘经费和工作期限得到了必要的保障,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除调集本院的大量专业人员外,还邀请和组织了包括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德阳市考古研究所、绵阳市博物馆、什邡市博物馆等单位和大学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校学生参加了本次发掘工作。

    遗址总发掘面积3000平方米,发现有新石器时代、商、西周、汉、晋和宋六个时期的文化遗存,文化层平均厚度约0.6米,最厚处近1.5米,各时期遗存在遗址内分布不甚连续,主要分布于古河床西岸。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主要分布于遗址南区和西区,以南区分布面积最大,保存最好,文化层平均厚度约0.3米,发现红烧土遗迹两处,柱洞两个,灶1个,灰沟1条,灰坑27个、墓葬1座以及陶器、石器等大量遗物,初步估计陶片数量在万片以上,可复原器4件以上。

    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和文化面貌,桂圆桥遗址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可明显分为两组:

    第一组:均发现于南区,包括第⑥层以及⑥层上下的遗迹(红烧土遗迹两处;柱洞2个;灰坑8个)。

    两处红烧土遗迹的平面均略呈长方形,最大的一处面积近40平方米,部分红烧土面系利用长方形的烧土块铺成,红烧土面上下均未发现成排柱洞和基槽,属房屋的可能性不大。两处红烧土遗迹上均发现完整或较完整的陶器,最大的一处红烧土遗迹旁还发现一开口层位相同,直径超过4米的圆形大坑,内含大量红烧土颗粒、碳屑、灰烬和分层摆放的大块陶片,许多陶器可大致复原,推测红烧土遗迹的性质应与祭祀活动有关。

    陶器以夹粗砂、夹石英厚胎红陶、红褐陶、褐陶和黄陶为主,火候较低,手制特征明显,另有部分泥质红陶和灰陶,纹饰陶比例极大但纹饰种类较少,以粗绳纹、附加泥条箍带纹为主,另有少量细绳纹和刷划纹,器物口、底流行施绳纹的作风,器类有大口深腹缸(罐)、敛口平底钵、高领壶、带鋬器、矮圈足器、纺轮等,深腹缸(罐)口部形式多样,计有直口、敞口、卷沿和折沿等几类,其中H64出土1件高约45厘米的侈口深腹缸,可基本复原;石器多为细石器和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很少,细石器种类有石叶和石核,多为燧石。总体文化面貌与叠压于其上的三星堆一期文化(宝墩文化)相差较大,绝对年代估计在距今5000年左右。

    第二组:遗存单位包括西区第⑤层、南区第⑤层以及⑤层上下的遗迹(灶1个;灰沟1条;灰坑19个)。

    灰坑以不规则形、圆形或近圆形为主,部分灰坑用火痕迹较明显,坑内石器、石料、卵石及陶器(片)较多。
仅见的1座墓葬为小型长方形土坑竖穴墓,无随葬品,单人葬,仰身直肢,头向东北。

     陶器数量较多,以夹砂黑褐陶、褐陶、红褐陶和泥质灰陶、磨光黑皮陶、红褐陶为主,纹饰陶比例很大,种类丰富,以绳纹为主,常见带状压印纹、附加堆纹、镂孔、戳印纹等,器类以波浪状花边口沿器、绳切花边口沿器、宽沿器、翻领器、镂孔圈足器、假圈足平底器为主,盘口器数量较少;石器数量不多,种类有少量磨制小型石锛、石斧、砺石及部分打制石器。总体文化面貌与三星堆一期文化(宝墩文化)中段极为相似,是成都平原典型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绝对年代距今约4600年左右。

    商时期文化遗存

    零星分布于遗址南区,发现窑址1座,灰坑2座。

    窑址平面呈圆角长条形,长2.7米,火膛、烟道及工作面保存较好。

    两座灰坑均为直径1米以下的圆形积石坑,其中1座用火痕迹明显,出高柄豆、小平底罐、器盖残片若干。

    西周时期文化遗存

    主要分布于南区,有墓葬1座,灰坑20个。

    墓葬为小型长方形土坑竖穴墓,东北——西南走向,人骨已朽,随葬品有陶敛口瓮、缸、玉料等。

    灰坑形状有圆形、不规则形、长方形几种,其中12个为直径0.7~1 .5米的圆形积石灰坑,这批灰坑坑壁加工规整,用火痕迹明显,多有灰烬,不少坑壁已形成烧结面;石料、卵石堆间大多摆放一组陶器,器类计有尖底罐(杯)、尖底盏、圈足罐、矮领罐、器盖、器座、纺轮等,且不少为可复原器。坑内器物群和石料、卵石堆均系有意摆放,似带有祭祀坑性质。

    汉代文化遗存

     几乎遍布于整个遗址区,遗迹十分丰富,有房址、柱洞、灰坑、窑、灰沟、水沟、井等近百个各类遗迹,遗物主要有大量的板瓦、筒瓦片、瓦当、砖块、罐、钵、盆、甑等。

     晋代文化遗存

    主要分布于北区,发现半地穴式窑两座,残损品堆积坑、活动面若干,以北区Y1保存较好,平面呈马蹄形,残长3.75米,馒头状窑顶大部塌陷,工作坑、窑门、火膛、窑床、烟道保存较好,火膛内出土一块模印“元康二年□月造作”铭文楔形砖,系四川地区首次发现,估计窑的时代应相去不远。

    宋代文化遗存——遗迹和墓葬

    遗迹主要分布于北区,有大量房址、柱洞、灰坑、灰沟等各类遗迹,部分柱洞直径超过60厘米,推测当时曾存在大型建筑。


    已清理的两座墓葬位于西区,均为长2~3米的小型南宋砖室墓,随葬品计有釉陶四系盘口壶、双系壶、双系罐、陶双耳杯、双系罐等。
2009年8月30日,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报以及四川大学、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市博物院的专家、学者齐聚什邡,对桂圆桥遗址进行了专题论证。

    专家们一致认为桂圆桥遗址工地执行了最新田野考古规程,利用全站仪、浮选等考古方法,地层清晰,遗迹处理得当。桂圆桥遗址文化遗存分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商、西周、汉、晋和宋代六个阶段,每个时期都有重要遗迹和文物发现,扩展了对同时期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认识,尤其是其中早于三星堆一期文化(宝墩文化)的遗存,是目前成都平原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为三星堆一期文化(宝墩文化)源头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是四川近年来的重大考古发现。

    专家组组长严文明先生认为,桂圆桥遗址新石器时代第一组文化遗存具有浓郁的地方特征,应有另一个考古学文化命名,并预测类似的文化遗存在成都平原将来还会有发现。(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德阳市考古研究所 什邡市博物馆  雷雨 万娇 杨剑 张生刚 宋建民)

(原文发表于2010年2月12日4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现场传真历史文章

四川什邡桂圆桥遗址:成都平原目前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发布时间:2010-02-26

 


    2009年4月,四川省什邡市博物馆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对城南开发区川渝中烟工业公司长城雪茄烟厂易地技术改造项目建设用地(455亩,约合30万平方米)进行了调查和初步勘探,在该地块的西北部及西南部,发现有汉、宋时期的遗物、墓葬以及更早阶段的文化堆积,并在中部地势较低处发现一古河道。

    2009年5~8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德阳市考古研究所和什邡市博物馆为进一步了解该地块的古代文化遗存,一面报国家文物局批准,一面进行了进一步勘探和小规模抢救性试掘,初步认定该地块存在着新石器、西周、汉晋和宋代等几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分布面积30000平方米,因该地块小地名为桂圆桥,遂将其命名为桂圆桥遗址。鉴于桂圆桥遗址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较为丰富且发现有比三星堆一期文化(宝墩文化)时代更早、文化面貌独特的文化遗存,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7月10日在什邡召开了桂圆桥遗址考古发掘专家讨论会,专家们分析了桂圆桥遗址出土的遗物,认为是近年来四川考古的新发现,也是目前发现的成都平原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一致建议扩大发掘面积。

     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长城雪茄烟厂的配合下,桂圆桥遗址的发掘经费和工作期限得到了必要的保障,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除调集本院的大量专业人员外,还邀请和组织了包括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德阳市考古研究所、绵阳市博物馆、什邡市博物馆等单位和大学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校学生参加了本次发掘工作。

    遗址总发掘面积3000平方米,发现有新石器时代、商、西周、汉、晋和宋六个时期的文化遗存,文化层平均厚度约0.6米,最厚处近1.5米,各时期遗存在遗址内分布不甚连续,主要分布于古河床西岸。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主要分布于遗址南区和西区,以南区分布面积最大,保存最好,文化层平均厚度约0.3米,发现红烧土遗迹两处,柱洞两个,灶1个,灰沟1条,灰坑27个、墓葬1座以及陶器、石器等大量遗物,初步估计陶片数量在万片以上,可复原器4件以上。

    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和文化面貌,桂圆桥遗址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可明显分为两组:

    第一组:均发现于南区,包括第⑥层以及⑥层上下的遗迹(红烧土遗迹两处;柱洞2个;灰坑8个)。

    两处红烧土遗迹的平面均略呈长方形,最大的一处面积近40平方米,部分红烧土面系利用长方形的烧土块铺成,红烧土面上下均未发现成排柱洞和基槽,属房屋的可能性不大。两处红烧土遗迹上均发现完整或较完整的陶器,最大的一处红烧土遗迹旁还发现一开口层位相同,直径超过4米的圆形大坑,内含大量红烧土颗粒、碳屑、灰烬和分层摆放的大块陶片,许多陶器可大致复原,推测红烧土遗迹的性质应与祭祀活动有关。

    陶器以夹粗砂、夹石英厚胎红陶、红褐陶、褐陶和黄陶为主,火候较低,手制特征明显,另有部分泥质红陶和灰陶,纹饰陶比例极大但纹饰种类较少,以粗绳纹、附加泥条箍带纹为主,另有少量细绳纹和刷划纹,器物口、底流行施绳纹的作风,器类有大口深腹缸(罐)、敛口平底钵、高领壶、带鋬器、矮圈足器、纺轮等,深腹缸(罐)口部形式多样,计有直口、敞口、卷沿和折沿等几类,其中H64出土1件高约45厘米的侈口深腹缸,可基本复原;石器多为细石器和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很少,细石器种类有石叶和石核,多为燧石。总体文化面貌与叠压于其上的三星堆一期文化(宝墩文化)相差较大,绝对年代估计在距今5000年左右。

    第二组:遗存单位包括西区第⑤层、南区第⑤层以及⑤层上下的遗迹(灶1个;灰沟1条;灰坑19个)。

    灰坑以不规则形、圆形或近圆形为主,部分灰坑用火痕迹较明显,坑内石器、石料、卵石及陶器(片)较多。
仅见的1座墓葬为小型长方形土坑竖穴墓,无随葬品,单人葬,仰身直肢,头向东北。

     陶器数量较多,以夹砂黑褐陶、褐陶、红褐陶和泥质灰陶、磨光黑皮陶、红褐陶为主,纹饰陶比例很大,种类丰富,以绳纹为主,常见带状压印纹、附加堆纹、镂孔、戳印纹等,器类以波浪状花边口沿器、绳切花边口沿器、宽沿器、翻领器、镂孔圈足器、假圈足平底器为主,盘口器数量较少;石器数量不多,种类有少量磨制小型石锛、石斧、砺石及部分打制石器。总体文化面貌与三星堆一期文化(宝墩文化)中段极为相似,是成都平原典型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绝对年代距今约4600年左右。

    商时期文化遗存

    零星分布于遗址南区,发现窑址1座,灰坑2座。

    窑址平面呈圆角长条形,长2.7米,火膛、烟道及工作面保存较好。

    两座灰坑均为直径1米以下的圆形积石坑,其中1座用火痕迹明显,出高柄豆、小平底罐、器盖残片若干。

    西周时期文化遗存

    主要分布于南区,有墓葬1座,灰坑20个。

    墓葬为小型长方形土坑竖穴墓,东北——西南走向,人骨已朽,随葬品有陶敛口瓮、缸、玉料等。

    灰坑形状有圆形、不规则形、长方形几种,其中12个为直径0.7~1 .5米的圆形积石灰坑,这批灰坑坑壁加工规整,用火痕迹明显,多有灰烬,不少坑壁已形成烧结面;石料、卵石堆间大多摆放一组陶器,器类计有尖底罐(杯)、尖底盏、圈足罐、矮领罐、器盖、器座、纺轮等,且不少为可复原器。坑内器物群和石料、卵石堆均系有意摆放,似带有祭祀坑性质。

    汉代文化遗存

     几乎遍布于整个遗址区,遗迹十分丰富,有房址、柱洞、灰坑、窑、灰沟、水沟、井等近百个各类遗迹,遗物主要有大量的板瓦、筒瓦片、瓦当、砖块、罐、钵、盆、甑等。

     晋代文化遗存

    主要分布于北区,发现半地穴式窑两座,残损品堆积坑、活动面若干,以北区Y1保存较好,平面呈马蹄形,残长3.75米,馒头状窑顶大部塌陷,工作坑、窑门、火膛、窑床、烟道保存较好,火膛内出土一块模印“元康二年□月造作”铭文楔形砖,系四川地区首次发现,估计窑的时代应相去不远。

    宋代文化遗存——遗迹和墓葬

    遗迹主要分布于北区,有大量房址、柱洞、灰坑、灰沟等各类遗迹,部分柱洞直径超过60厘米,推测当时曾存在大型建筑。


    已清理的两座墓葬位于西区,均为长2~3米的小型南宋砖室墓,随葬品计有釉陶四系盘口壶、双系壶、双系罐、陶双耳杯、双系罐等。
2009年8月30日,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报以及四川大学、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市博物院的专家、学者齐聚什邡,对桂圆桥遗址进行了专题论证。

    专家们一致认为桂圆桥遗址工地执行了最新田野考古规程,利用全站仪、浮选等考古方法,地层清晰,遗迹处理得当。桂圆桥遗址文化遗存分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商、西周、汉、晋和宋代六个阶段,每个时期都有重要遗迹和文物发现,扩展了对同时期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认识,尤其是其中早于三星堆一期文化(宝墩文化)的遗存,是目前成都平原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为三星堆一期文化(宝墩文化)源头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是四川近年来的重大考古发现。

    专家组组长严文明先生认为,桂圆桥遗址新石器时代第一组文化遗存具有浓郁的地方特征,应有另一个考古学文化命名,并预测类似的文化遗存在成都平原将来还会有发现。(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德阳市考古研究所 什邡市博物馆  雷雨 万娇 杨剑 张生刚 宋建民)

(原文发表于2010年2月12日4版)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