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香港屯门扫管笏遗址发掘获重要成果

发布时间:2010-02-26文章出处:中国文物报作者:

 

       
    2008年11月~2009年7月,为配合香港屯门扫管笏遗址兴建学校工程,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扫管笏遗址进行了大型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总面积计4007.6平方米,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果。

    扫管笏遗址位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新界屯门南部扫管笏村西南的古沙堤上。该遗址三面环山,背靠泻湖,面对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的河谷口,海湾两端各有一岬角,形成天然屏障。扫管笏附近的山岗上小溪密布,水源丰沛,溪流汇集后在两侧绕过古沙堤,汇入大海。

    20世纪50年代前,沙堤的北部尚保存完好,沙堤后面曾有大面积的农田;沙堤前,除浅滩浅海外,也有一定面积的农田,而遗址中心所处的位置,即一片较为平坦的开阔地。由于香港经济的高速发展,如今遗址及其周围建筑崛起,公路如织,原沙堤的大部分被一军营球场所覆盖,早期的河谷口也被逐年填海而成为“黄金海岸”住房区和酒店。
    自1920年代以来,中外学者曾对该遗址进行了多次的田野调查和试掘、发掘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2008~2009年度的发掘则进一步深化了对该遗址文化内涵的认识。

    发掘及初步研究表明,除了近、现代堆积外,扫管笏遗址主要包含了约相当于商周时期、东周时期、汉代以及明(清)等四个时期的文化遗存。

    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存,主要是发现了保存相当完好的活动面。活动面上发现了灶址、房址、墓葬和灰坑等遗迹现象以及分布密集的陶片、石制品等文化遗物和人类有意采集而来但未经过加工或使用的天然石块等。

    活动面主要分布在I区,面积约600平方米。活动面上发现的文化遗物,主要包括分布密集的陶片和石制品两类。陶器以夹砂陶为主,可以辨别的器类主要包括釜、罐、钵等;石制品包括玦,以及大量制作玦所产生的石料、半成品(玦坯)、废品、玦芯、石核、石片、碎屑和制作玦的工作台、石锤、石砧、砺石等。玦坯和半成品有成堆分布的现象。另有少量石斧、石锛。石质以石英为主,另有一定比例的凝灰岩。上述现象说明,在商周时期,扫管笏遗址存在着一定规模的手工业作坊,其主要内容是制作耳饰玦。        
    发现商周时期墓葬6座。主要分布在手工业作坊的四周。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未发现葬具和人骨遗骸。随葬品包括陶釡(罐)、陶钵、器盖以及玉环和玉玦等。

    发现十余处用2~4件不规则石块组成的灶址,呈东南-西北向一字排开。灶址周围地层均呈灰色或灰黑色。

    房址主要位于发掘区西北部,大部分残缺不整,仅F3保存较好。从柱洞和居住面的情况来看,这些房址基本为近圆形地面建筑,以窝棚式的简易建筑为特点。房址内有天然石块组合成的灶,灶周围散布炭屑。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发现的房址和墓葬,均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如房址主要发现在商周遗存分布范围的西侧;墓葬则分布在商周遗存范围的东、南和西侧。房址和墓葬中,除F4和M42距商周活动范围略远外,其余均位于商周文化堆积范围的边缘地带。种种迹象表明,商周时期,人们的生活起居、生产活动以及墓葬,都有各自相对固定的区域。 
    东周时期的文化遗存主要为活动面,其分布范围更大,遍及I区和II区,但仅II区保存较好,I区因地势较高,后期破坏严重,东周时期地层仅断断续续分布。

    文化遗物主要包括陶器、石制品和少量青铜工具等。陶制品以夹砂陶为主,出现了数量较多的泥质硬陶,如夔纹陶、方格纹陶等,并发现部分原始瓷器。可以辨别的器类包括釜、罐、豆、钵等。石制品包括玦,大量制作玦所产生的石料、半成品(玦坯)、玦芯、废品、石核、石片、碎屑,以及制作玦的工作台、石锤、石砧、砺石等。玦坯有时成堆出土。另有少量石斧、石锛和石镞。石质以石英为主,另有较多的水晶玦、水晶碎屑和占有一定比例的凝灰岩。范有成品、半成品和残器等,主要用来浇铸青铜斧和镞等。青铜制品数量较少,且以青铜武器和工具为主,包括镞、鱼钩和篾刀等。该阶段新出现的水晶玦及水晶原料、碎屑和夔纹陶,在I区的地层中未发现,显示了广东地区东周时期较明显的文化特征。

    从出土文化遗存分析,东周时期的活动面仍以加工玦类器为主。但其作坊规模更大,玦的品类增加,出现了水晶质的玦。同时,从遗址中发现的较多的石范的半成品、成品和残器来看,当时也加工冶铸青铜武器和工具的石范。虽然没有发现明确的与青铜冶炼有关的遗迹现象,但进一步研究其冶金铸造工艺,将可为探讨岭南地区青铜铸造技术的扩散与社会发展等问题提供一组有明确层位及共存物的研究资料。

    是否当时也在此进行过冶金铸造活动,尚需更多的发现来说明。

    汉代的文化层只在少数探方中有小面积的分布,但最重要的是发现了一座墓葬(M6)。该墓上部被破坏,为长方形竖穴土坑状,未见葬具和人骨。墓内填土为灰褐色沙土。随葬品包括铁斧、青铜盘、青铜耳杯各1件,玉玦2件。玉玦分置两边,相距约30厘米。两件玉玦均制作精美,从出土位置看应属于配套的一对耳饰。扫管笏汉墓是继1955年李郑屋汉墓发现以来,香港地区汉代考古的又一次较重要发现,对于扫管笏遗址和香港汉代文化的研究,对香港和内地古代文化关系的研究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明(清)代文化遗存,除地层外主要是墓葬。墓葬主要分布于I区南部和II区中、南部。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向以西南-东北向为主,东南-西北向次之。多数人骨架保存极差,仅个别铺垫石灰的墓,骨架保存稍好。普遍以木棺作葬具。随葬品包括陶瓷器、铜钱、铜簪、戒指、铁刀、铁镰、铁剪等。陶瓷器随葬品,均放置于脚下。最常见的是在两个瓷罐之上扣两个瓷碗组成两套4件组合,多数在一件罐内放置稻米,另一件不见遗存。

    香港古代遗址的发掘与研究,在华南地区考古学研究上占有重要地位。该次扫管笏遗址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了不同时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古代人类文化遗存,反映出扫管笏遗址文化内涵的丰厚及长久的延续性,为我们深入解读不同时期香港地区古代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线索,更为我们认识香港与华南大陆间的文化关系及其在华南考古学上的重要地位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香港扫管笏遗址考古队  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领队:傅宪国)

(原文发表于2010年2月12日4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现场传真历史文章

香港屯门扫管笏遗址发掘获重要成果

发布时间:2010-02-26

 

       
    2008年11月~2009年7月,为配合香港屯门扫管笏遗址兴建学校工程,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扫管笏遗址进行了大型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总面积计4007.6平方米,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果。

    扫管笏遗址位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新界屯门南部扫管笏村西南的古沙堤上。该遗址三面环山,背靠泻湖,面对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的河谷口,海湾两端各有一岬角,形成天然屏障。扫管笏附近的山岗上小溪密布,水源丰沛,溪流汇集后在两侧绕过古沙堤,汇入大海。

    20世纪50年代前,沙堤的北部尚保存完好,沙堤后面曾有大面积的农田;沙堤前,除浅滩浅海外,也有一定面积的农田,而遗址中心所处的位置,即一片较为平坦的开阔地。由于香港经济的高速发展,如今遗址及其周围建筑崛起,公路如织,原沙堤的大部分被一军营球场所覆盖,早期的河谷口也被逐年填海而成为“黄金海岸”住房区和酒店。
    自1920年代以来,中外学者曾对该遗址进行了多次的田野调查和试掘、发掘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2008~2009年度的发掘则进一步深化了对该遗址文化内涵的认识。

    发掘及初步研究表明,除了近、现代堆积外,扫管笏遗址主要包含了约相当于商周时期、东周时期、汉代以及明(清)等四个时期的文化遗存。

    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存,主要是发现了保存相当完好的活动面。活动面上发现了灶址、房址、墓葬和灰坑等遗迹现象以及分布密集的陶片、石制品等文化遗物和人类有意采集而来但未经过加工或使用的天然石块等。

    活动面主要分布在I区,面积约600平方米。活动面上发现的文化遗物,主要包括分布密集的陶片和石制品两类。陶器以夹砂陶为主,可以辨别的器类主要包括釜、罐、钵等;石制品包括玦,以及大量制作玦所产生的石料、半成品(玦坯)、废品、玦芯、石核、石片、碎屑和制作玦的工作台、石锤、石砧、砺石等。玦坯和半成品有成堆分布的现象。另有少量石斧、石锛。石质以石英为主,另有一定比例的凝灰岩。上述现象说明,在商周时期,扫管笏遗址存在着一定规模的手工业作坊,其主要内容是制作耳饰玦。        
    发现商周时期墓葬6座。主要分布在手工业作坊的四周。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未发现葬具和人骨遗骸。随葬品包括陶釡(罐)、陶钵、器盖以及玉环和玉玦等。

    发现十余处用2~4件不规则石块组成的灶址,呈东南-西北向一字排开。灶址周围地层均呈灰色或灰黑色。

    房址主要位于发掘区西北部,大部分残缺不整,仅F3保存较好。从柱洞和居住面的情况来看,这些房址基本为近圆形地面建筑,以窝棚式的简易建筑为特点。房址内有天然石块组合成的灶,灶周围散布炭屑。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发现的房址和墓葬,均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如房址主要发现在商周遗存分布范围的西侧;墓葬则分布在商周遗存范围的东、南和西侧。房址和墓葬中,除F4和M42距商周活动范围略远外,其余均位于商周文化堆积范围的边缘地带。种种迹象表明,商周时期,人们的生活起居、生产活动以及墓葬,都有各自相对固定的区域。 
    东周时期的文化遗存主要为活动面,其分布范围更大,遍及I区和II区,但仅II区保存较好,I区因地势较高,后期破坏严重,东周时期地层仅断断续续分布。

    文化遗物主要包括陶器、石制品和少量青铜工具等。陶制品以夹砂陶为主,出现了数量较多的泥质硬陶,如夔纹陶、方格纹陶等,并发现部分原始瓷器。可以辨别的器类包括釜、罐、豆、钵等。石制品包括玦,大量制作玦所产生的石料、半成品(玦坯)、玦芯、废品、石核、石片、碎屑,以及制作玦的工作台、石锤、石砧、砺石等。玦坯有时成堆出土。另有少量石斧、石锛和石镞。石质以石英为主,另有较多的水晶玦、水晶碎屑和占有一定比例的凝灰岩。范有成品、半成品和残器等,主要用来浇铸青铜斧和镞等。青铜制品数量较少,且以青铜武器和工具为主,包括镞、鱼钩和篾刀等。该阶段新出现的水晶玦及水晶原料、碎屑和夔纹陶,在I区的地层中未发现,显示了广东地区东周时期较明显的文化特征。

    从出土文化遗存分析,东周时期的活动面仍以加工玦类器为主。但其作坊规模更大,玦的品类增加,出现了水晶质的玦。同时,从遗址中发现的较多的石范的半成品、成品和残器来看,当时也加工冶铸青铜武器和工具的石范。虽然没有发现明确的与青铜冶炼有关的遗迹现象,但进一步研究其冶金铸造工艺,将可为探讨岭南地区青铜铸造技术的扩散与社会发展等问题提供一组有明确层位及共存物的研究资料。

    是否当时也在此进行过冶金铸造活动,尚需更多的发现来说明。

    汉代的文化层只在少数探方中有小面积的分布,但最重要的是发现了一座墓葬(M6)。该墓上部被破坏,为长方形竖穴土坑状,未见葬具和人骨。墓内填土为灰褐色沙土。随葬品包括铁斧、青铜盘、青铜耳杯各1件,玉玦2件。玉玦分置两边,相距约30厘米。两件玉玦均制作精美,从出土位置看应属于配套的一对耳饰。扫管笏汉墓是继1955年李郑屋汉墓发现以来,香港地区汉代考古的又一次较重要发现,对于扫管笏遗址和香港汉代文化的研究,对香港和内地古代文化关系的研究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明(清)代文化遗存,除地层外主要是墓葬。墓葬主要分布于I区南部和II区中、南部。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向以西南-东北向为主,东南-西北向次之。多数人骨架保存极差,仅个别铺垫石灰的墓,骨架保存稍好。普遍以木棺作葬具。随葬品包括陶瓷器、铜钱、铜簪、戒指、铁刀、铁镰、铁剪等。陶瓷器随葬品,均放置于脚下。最常见的是在两个瓷罐之上扣两个瓷碗组成两套4件组合,多数在一件罐内放置稻米,另一件不见遗存。

    香港古代遗址的发掘与研究,在华南地区考古学研究上占有重要地位。该次扫管笏遗址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了不同时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古代人类文化遗存,反映出扫管笏遗址文化内涵的丰厚及长久的延续性,为我们深入解读不同时期香港地区古代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线索,更为我们认识香港与华南大陆间的文化关系及其在华南考古学上的重要地位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香港扫管笏遗址考古队  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领队:傅宪国)

(原文发表于2010年2月12日4版)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