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广东台山新村沙丘遗址发掘

发布时间:2010-03-16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作者:


 

    新村沙丘遗址广东省台山市赤溪镇腰古湾西侧的第二道临海沙堤上,海拔约6米。遗址所在沙堤长度约1公里,近南北向分布,南北两端均有山溪流过。2007年底,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台山核电站项目进行的考古调查中发现该遗址,经细致钻探确认古代遗存主要分布在沙堤北部、中南部和南部三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内,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遗址保存情况理想,文化堆积厚度0.6~1.5米。

    2008年7月至2009年5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工作按照古代遗存的空间分布状况分三区进行,发掘面积8000平方米,揭露出六处保存较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聚落,以及商时期、东汉、明清等不同时期的文化堆积,获取各类小件近千件、文物标本数万件。

    一、遗迹

    工作中最重要的发现是揭露出6层大范围的古代活动面,它们在发掘区内的面积都在1500~4000平方米之间。六处活动面中有五处位于第Ⅰ发掘区,并由自然堆积形成的沙层分割成上下叠压的5个层次。所有活动面上共存的遗迹现象都包括了柱洞、石器制作单元、炊煮遗迹(如灶、用火痕迹、破碎陶器等)和灰坑等。从遗迹的空间分布分析,这些活动面代表的是保存完好的不同时期古代滨海聚落。

    1.石器制作单元。各层活动面上均能分辨出多组石器制作单元,其多分布在聚落北部近溪流处。空间分布上一般以个体较大的石砧或者砺石为中心,周围散布着大量的石料、石核、石片、石屑以及半成品、成品石器。

   2.干栏式建筑。各层活动面上都发现一定数量的柱洞,部分柱洞相对独立的围成圆形或近方形的独立空间,代表了当时房屋建筑。由于柱洞围绕的范围内沙质纯净,基本不见遗物和人类活动的痕迹,推断这些房屋为干栏式建筑。

    3.灰坑。发掘中清理灰坑57个,其中属于新石器十代晚期者数量不多,空间上多位于居住区和生产生活区之间。这些灰坑多为坑口呈不规整圆形、长方形的平底坑,部分灰坑内有倒扣的完整陶器。

    4.灶址。第Ⅱ发掘区清理灶址2处,均以石块(以花岗岩为主)围砌而成,结构简单,平面近长方形。如Z1长0.73~0.83,宽0.52~0.65米,石块朝向火塘一侧有火烧痕迹,火塘内的沙土呈灰白色,并由灶址一侧向外呈放射状分布,推测由古人清理火塘的行为造成。

    5.用火痕迹。新石器时代活动面上可见一定数量的用火痕迹,沙土经火烧烤成灰白色或者灰黑色,并含有个体大小不等的炭粒。这些用火痕迹的表层或者周围常见陶器碎片或者陶质器座等。

    6.柱洞。清理出的102个柱洞,大部分见于第Ⅰ发掘区的南部和东部。柱洞平面多近圆形,斜直壁和直壁,底部近平或者略圜,直径多为0.18~0.61米、深多在0.14~0.46米不等。洞内沙土多含细小炭粒,一些柱洞底部放置石块和少量陶片。部分柱洞呈现明显的同心圆结构(如D79),应分别对应木柱栽埋时填入和柱体腐朽后淤入的沙土。

    二、遗物

    遗物主要包括陶器和石(玉)器两大类,石器数量占绝对优势。

    1.陶器。陶器分属新石器时代晚期、商时期和两汉时期等,其中以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夹砂陶数量最多,这些夹砂陶器多呈灰色、褐色和灰褐色,陶胎厚,火候低,器表纹饰多见绳纹,同时可见饰刻划纹、方格纹者和一定数量的素面陶器。器型单调,包括陶釜,陶钵、器座和炉篦等。泥质陶器均属新石器时代晚期,多数火候较低(也有少量高火候者),以白陶、灰黄陶为主,器表多有刻划纹、戳印纹和镂孔等装饰。器物造型独特但数量不多,包括圈足盘、圈足罐等。

    2.石(玉)器。发掘出土的石器数量大,种类丰富,多数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仅少数为商时期遗物。石器材质上,除少数为取自遗址附近的花岗岩石料外,多数石料(砂岩、页岩、河卵石、石英、水晶、玉髓等)均不见于遗址周围区域。石器多数经磨制加工而成,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半成品和毛坯。由于各层活动面上普遍存在着石器加工行为,因此石料、石核、石片和碎屑的数量也较丰富。依用途分类,这些石器可区别为加工工具、渔猎工具和装饰品三类,具体包括石锚、网坠、石镞、石锤、石钻、石杵、凹石、石刀、石锛、砺石、石砧、饰物等,以网坠和石锛的数量较多。

    三、主要收获

    由于遗址环境闭塞(东临大海,北、南、西三面为相对高度400~700米的山地环绕)、堆积类型特殊(多个低强度、短时间人类活动形成的古代聚落)、埋藏方式罕见(因自然原因在短时间内被迅速掩埋),所以遗址中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保存情况非常理想。

    1.通过大面积揭露原生的古代活动面,搞清了遗址中不同时期聚落的性质、布局及空间结构变化。新石器时代聚落均位于沙堤的坡顶至背海一侧的斜坡上,面积不大,但都呈现居住区在南,生产生活区在北的特点,但生产生活区内的石器加工和炊煮行为则没有明显的空间区分。这些聚落应该是经过初步规划的滨海渔猎采集社群的季节性营地。商时期聚落则选择在沙堤顶部较平坦区域,呈现居住区在东,生活区在西的空间结构。由于各聚落的活动面保存完好,为研究古人在此聚居时的生活、居住和生产模式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

    2.甄别出一种全新的考古学文化类型,对于完善珠三角地区的考古文化编年和谱系具有重要意义。新村遗址包含多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其中新石器时代遗存层位清楚,文化特征鲜明,是以咸头岭为代表的彩陶之后和以古椰遗址为代表一类遗存之前,存在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遗存。这类以夹砂绳纹釜、圜底钵和灰白陶圈足罐、圈足盘等为典型器物的遗存年代约为距今4500~5300年,是珠三角地区对这类遗存的一次系统发现和发掘。这类遗存不仅在彩陶遗存和几何印纹陶遗存间起着呈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而且不同层次活动面上陶器形态、石器种类和炊煮方式等的变化也使得进一步分期成为可能(初步整理显示大致可分为三个前后相继的发展阶段)。

    4.为探索珠三角地区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文化行为提供了生动、系统的资料。中国考古学实践中,在同一遗址中揭露出多层、大面积的原生活动面的情况十分罕见。本次发掘中揭露出的六层新石器时代聚落,不仅为横向的聚落布局、生活生产方式研究提供了有机的空间关系,而且可纵向观察不同聚落在空间位置、遗迹、遗物组合/形态方面的变化,从而更准确地把握本阶段南海北部濒海社群经济形态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演进过程。

    5.强调发掘技术创新和多学科合作,在田野工作中取得多项重要成果。通过改进沙丘遗址发掘技术、使用数字影像校正和矢量化绘图技术、引入三维激光测量技术、以及大面积揭露和对古代遗物的全编号记录等手段,大幅度提高了田野考古质量和信息采集量,因而获得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一等奖。同时在发掘中坚持多学科研究,如系统采集AMS和光释光测年标本、硅藻和有孔虫标本、进行景观/GIS考古、地貌地质调查等,以深化对该区域新石器时代环境体系的研究;进行淀粉颗粒分析、石料来源分析等,以拓展对该区域新石器时代经济体系的研究;开展制陶工艺分析、石器制作工艺分析等,以提升对该区域新石器时代技术体系的研究等。(发掘单位: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执笔:魏峻、刘志远、黎飞艳)

 

(责任编辑:孙丹)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现场传真历史文章

广东台山新村沙丘遗址发掘

发布时间:2010-03-16


 

    新村沙丘遗址广东省台山市赤溪镇腰古湾西侧的第二道临海沙堤上,海拔约6米。遗址所在沙堤长度约1公里,近南北向分布,南北两端均有山溪流过。2007年底,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台山核电站项目进行的考古调查中发现该遗址,经细致钻探确认古代遗存主要分布在沙堤北部、中南部和南部三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内,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遗址保存情况理想,文化堆积厚度0.6~1.5米。

    2008年7月至2009年5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工作按照古代遗存的空间分布状况分三区进行,发掘面积8000平方米,揭露出六处保存较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聚落,以及商时期、东汉、明清等不同时期的文化堆积,获取各类小件近千件、文物标本数万件。

    一、遗迹

    工作中最重要的发现是揭露出6层大范围的古代活动面,它们在发掘区内的面积都在1500~4000平方米之间。六处活动面中有五处位于第Ⅰ发掘区,并由自然堆积形成的沙层分割成上下叠压的5个层次。所有活动面上共存的遗迹现象都包括了柱洞、石器制作单元、炊煮遗迹(如灶、用火痕迹、破碎陶器等)和灰坑等。从遗迹的空间分布分析,这些活动面代表的是保存完好的不同时期古代滨海聚落。

    1.石器制作单元。各层活动面上均能分辨出多组石器制作单元,其多分布在聚落北部近溪流处。空间分布上一般以个体较大的石砧或者砺石为中心,周围散布着大量的石料、石核、石片、石屑以及半成品、成品石器。

   2.干栏式建筑。各层活动面上都发现一定数量的柱洞,部分柱洞相对独立的围成圆形或近方形的独立空间,代表了当时房屋建筑。由于柱洞围绕的范围内沙质纯净,基本不见遗物和人类活动的痕迹,推断这些房屋为干栏式建筑。

    3.灰坑。发掘中清理灰坑57个,其中属于新石器十代晚期者数量不多,空间上多位于居住区和生产生活区之间。这些灰坑多为坑口呈不规整圆形、长方形的平底坑,部分灰坑内有倒扣的完整陶器。

    4.灶址。第Ⅱ发掘区清理灶址2处,均以石块(以花岗岩为主)围砌而成,结构简单,平面近长方形。如Z1长0.73~0.83,宽0.52~0.65米,石块朝向火塘一侧有火烧痕迹,火塘内的沙土呈灰白色,并由灶址一侧向外呈放射状分布,推测由古人清理火塘的行为造成。

    5.用火痕迹。新石器时代活动面上可见一定数量的用火痕迹,沙土经火烧烤成灰白色或者灰黑色,并含有个体大小不等的炭粒。这些用火痕迹的表层或者周围常见陶器碎片或者陶质器座等。

    6.柱洞。清理出的102个柱洞,大部分见于第Ⅰ发掘区的南部和东部。柱洞平面多近圆形,斜直壁和直壁,底部近平或者略圜,直径多为0.18~0.61米、深多在0.14~0.46米不等。洞内沙土多含细小炭粒,一些柱洞底部放置石块和少量陶片。部分柱洞呈现明显的同心圆结构(如D79),应分别对应木柱栽埋时填入和柱体腐朽后淤入的沙土。

    二、遗物

    遗物主要包括陶器和石(玉)器两大类,石器数量占绝对优势。

    1.陶器。陶器分属新石器时代晚期、商时期和两汉时期等,其中以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夹砂陶数量最多,这些夹砂陶器多呈灰色、褐色和灰褐色,陶胎厚,火候低,器表纹饰多见绳纹,同时可见饰刻划纹、方格纹者和一定数量的素面陶器。器型单调,包括陶釜,陶钵、器座和炉篦等。泥质陶器均属新石器时代晚期,多数火候较低(也有少量高火候者),以白陶、灰黄陶为主,器表多有刻划纹、戳印纹和镂孔等装饰。器物造型独特但数量不多,包括圈足盘、圈足罐等。

    2.石(玉)器。发掘出土的石器数量大,种类丰富,多数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仅少数为商时期遗物。石器材质上,除少数为取自遗址附近的花岗岩石料外,多数石料(砂岩、页岩、河卵石、石英、水晶、玉髓等)均不见于遗址周围区域。石器多数经磨制加工而成,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半成品和毛坯。由于各层活动面上普遍存在着石器加工行为,因此石料、石核、石片和碎屑的数量也较丰富。依用途分类,这些石器可区别为加工工具、渔猎工具和装饰品三类,具体包括石锚、网坠、石镞、石锤、石钻、石杵、凹石、石刀、石锛、砺石、石砧、饰物等,以网坠和石锛的数量较多。

    三、主要收获

    由于遗址环境闭塞(东临大海,北、南、西三面为相对高度400~700米的山地环绕)、堆积类型特殊(多个低强度、短时间人类活动形成的古代聚落)、埋藏方式罕见(因自然原因在短时间内被迅速掩埋),所以遗址中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保存情况非常理想。

    1.通过大面积揭露原生的古代活动面,搞清了遗址中不同时期聚落的性质、布局及空间结构变化。新石器时代聚落均位于沙堤的坡顶至背海一侧的斜坡上,面积不大,但都呈现居住区在南,生产生活区在北的特点,但生产生活区内的石器加工和炊煮行为则没有明显的空间区分。这些聚落应该是经过初步规划的滨海渔猎采集社群的季节性营地。商时期聚落则选择在沙堤顶部较平坦区域,呈现居住区在东,生活区在西的空间结构。由于各聚落的活动面保存完好,为研究古人在此聚居时的生活、居住和生产模式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

    2.甄别出一种全新的考古学文化类型,对于完善珠三角地区的考古文化编年和谱系具有重要意义。新村遗址包含多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其中新石器时代遗存层位清楚,文化特征鲜明,是以咸头岭为代表的彩陶之后和以古椰遗址为代表一类遗存之前,存在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遗存。这类以夹砂绳纹釜、圜底钵和灰白陶圈足罐、圈足盘等为典型器物的遗存年代约为距今4500~5300年,是珠三角地区对这类遗存的一次系统发现和发掘。这类遗存不仅在彩陶遗存和几何印纹陶遗存间起着呈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而且不同层次活动面上陶器形态、石器种类和炊煮方式等的变化也使得进一步分期成为可能(初步整理显示大致可分为三个前后相继的发展阶段)。

    4.为探索珠三角地区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文化行为提供了生动、系统的资料。中国考古学实践中,在同一遗址中揭露出多层、大面积的原生活动面的情况十分罕见。本次发掘中揭露出的六层新石器时代聚落,不仅为横向的聚落布局、生活生产方式研究提供了有机的空间关系,而且可纵向观察不同聚落在空间位置、遗迹、遗物组合/形态方面的变化,从而更准确地把握本阶段南海北部濒海社群经济形态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演进过程。

    5.强调发掘技术创新和多学科合作,在田野工作中取得多项重要成果。通过改进沙丘遗址发掘技术、使用数字影像校正和矢量化绘图技术、引入三维激光测量技术、以及大面积揭露和对古代遗物的全编号记录等手段,大幅度提高了田野考古质量和信息采集量,因而获得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一等奖。同时在发掘中坚持多学科研究,如系统采集AMS和光释光测年标本、硅藻和有孔虫标本、进行景观/GIS考古、地貌地质调查等,以深化对该区域新石器时代环境体系的研究;进行淀粉颗粒分析、石料来源分析等,以拓展对该区域新石器时代经济体系的研究;开展制陶工艺分析、石器制作工艺分析等,以提升对该区域新石器时代技术体系的研究等。(发掘单位: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执笔:魏峻、刘志远、黎飞艳)

 

(责任编辑:孙丹)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