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安徽蚌埠禹会村遗址发掘

发布时间:2010-03-17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作者:

 


   作为淮河流域大型的龙山文化遗址,禹会村遗址经过规模性的发掘,2009年度又获得了重大收获,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学术成果,为淮河流域文明化进程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大型祭祀台基的发现,为考证遗址的性质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2009年度,对拥有2500多平方米的祭祀台基进行了全面揭露,从而揭示了龙山文化晚期淮河流域一处大型的祭祀场所。台基位于遗址的东北部,呈南北狭长形布局,南北长100米,东西宽25米,略呈北宽南窄状。经过对台基的解剖获知,该处遗存为槽式堆筑而成,堆筑程序为,先在原地挖出坑槽,槽内堆筑约60厘米的灰土至坑口,其上铺垫一层约10厘米厚的黄土,黄土之上再铺垫约10厘米厚的白土,从而形成了一处巨大的白土覆盖面。从不同部位的剖面来看,其黄土、白土覆盖面的厚度也不尽相同,北部最厚,白土为30厘米,黄土为10厘米;中部次之,白土为7厘米,黄土约9厘米;南部较差,白土仅有2厘米,黄土约5厘米。尤其从中部提供的剖面显示,从下至上的灰、黄、白土堆筑层次分明,明显地表现出是经过一定规划而实施的一项工程。

   土壤的不同颜色,是化学成分和矿物结构不同所引起的。根据土壤学测试研究结果,白色土主要同石英、高岭土、石灰和水溶性盐类这四个最广泛的组分有关;黄色土,是水化氧化铁,首先是褐铁矿在土壤中聚积的结果。判断这几种土壤的来源不同,应是经过了人为选择或加工而成。在四千多年前的古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应有其特定目的。

   值得重视的是,在白土面之上,位于中轴线位置,由北往南分布着众多的迹象,构成了复杂的文化内涵。

   第一、沟槽和圜底坑,在白土面分布的北端,环于火烧堆北侧存在一条呈东北-西南向的不规则沟槽,沟口宽2~4米不等,对称于火烧堆北侧部位稍宽。坑壁多为40°~60°倾斜,从坑壁到坑底的弧状剖面也同平面一样,堆筑或铺垫成白土、黄土上下叠压。同时,在白土面上,还分布有若干个圆形圜底浅坑,一般直径为1米,深0.5米。其剖面也是堆筑或铺垫的白土、黄土上下叠压,显然是人类有意而为。

   第二,火烧堆,位于台基的北部中央,为东西长4米呈椭圆形分布,其迹象是在白土面之上又铺垫一层灰土,再进行烧祭,从烧烤的程度看,应该经历了一定的时间和规模,从而把地面烧的平整、坚硬。尤其是烧面西侧的沟槽,为烧祭活动附入了复杂的内容。

    第三,方土台,位于火烧堆南侧,呈1米见方,现存高度为1米。该土台是在白土面上重新挖槽堆筑(板筑)而成。土台的质地具有一定的密度和硬度,明显的显示了是经过人力作用所为。
第四,长方形土坑,位于方土台南侧,坑呈东-西向,为南-北并列布局,坑的长、宽、深分别为1~1.3米、0.4~0.7米、0.3~0.4米,坑边不甚规则,但间距基本在0.3~0.4米之间。特别需要提及的是,在每个坑的西端都有一个圆形柱洞,从而又构成了其中的复杂内容。

    以白土覆盖的祭祀台基面,是禹会村遗址最主要的文化现象,而其白面上的多种迹象,又构成了祭祀过程中复杂的内容,也从中显示了祭祀的规模和形式。

    另外,位于祭祀台基面中部的方土台西侧,存在有一条南北长30.6米,东西宽0.9-2.9米,深0.6米的灰沟,沟内填土除包含有较多的红烧土块、草木灰、磨石、麓山绿石料外,龙山文化的陶片和被火烧过的兽骨极其丰富,由于灰沟与白土面属于同一层位,又与白土面一米之隔,由此可以看出,沟内遗存与祭祀台基紧密相关,是祭祀过程中的重要附属设施。包含物中的器物残片,陶质酥松,成型者较少,其中,出土的陶塑造型,极富研究和观赏价值,应该具有一定的含义。

   祭祀坑的发现,丰富了祭祀的内容和规模形式。

   在相距大型祭祀台基约100米的西南部,所发现的小型灰坑内,均有单件较完整的陶器或磨石出土,呈现出与同期遗址中一般灰坑的明显区别。除此之外,还发现了三个埋藏有别的大型祭祀坑。

    编号JSK1者,平面近圆形,剖面呈口大底小状,东西长3.6米,南北宽3.4米,深3.8米。中部以下埋藏有完整和较完整的鬶、盆、罐、鼎、甗等各类较大型陶器共28个个体,应为一次性掩埋而成,填土中包含有较多兽骨和木炭等。

    编号JSK2者,呈椭圆形亚腰状,坑口直径南北为5.4米,东西4.2米,深1.1米,经过两次堆筑、烧烤、丢弃器物后掩埋而成。第一层出土器物27个个体;第二层出土器物43个个体,并能明显地观察到一件器物在丢弃时散落于坑沿、坑壁及坑底的现象。反映了在一定时期内不同阶段的祭祀活动。同时,每层的堆积中都有较多的木炭灰和被火烧过的兽骨、兽牙等。

   编号JSK3者,呈不规则形,东西长4.6米,最宽处3.4米,深0.3米-0.4米。坑内为一层堆积,除含有较多的草木灰外,也有少部分被火烧过的兽骨,坑内均匀地分布着不同类型的陶器,共计40个个体,为一次性掩埋而成。

   从三个祭祀坑出土的陶器来看,基本分为两种现象,一是小型器物如蛋壳陶类的高柄杯,器形规整,制工讲究,火候较高,应为陶器中的高档品;二是大型陶器,多见鬶、盆、罐、鼎、器盖等,火候较底,制作粗糙,陶质酥松,有的甚至在清理后能明显看出器物的造型,但却无法提取,应该不是生活中的实用器。这种现象的形成,是因长期埋在具有腐蚀性的土壤中有关,还是专为祭祀而作,我们正在测试研究中。

   禹会村遗址的文化内涵,既具有中原河南龙山文化的面貌,又有黄河下游山东龙山文化的多种因素,同时也具有本地区的特点,因而形成了淮河流域龙山文化的独特类型。是文化的传播所致,还是另有别的原因,是值得我们考虑的问题。

   禹会遗址位于涂山脚下,因“禹会诸侯”而得名。文献中有:“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夏之兴,源于涂山”等记载。禹会遗址的考古资料,对考证涂山地望,考证传说事件,具有一定的价值。种种迹象表明,禹会村遗址是一处以祭祀为主的礼仪性基址。利用C14和加速器测定的年代为距今4140年-4380年,这个时期,正是原始社会末期的龙山文化晚期,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它的年代和地域构成了关键时期的关键遗址,因此,禹会村遗址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是揭开淮河流域文明化进展的一把钥匙,同时,也在对江淮地区的文明探源中,起到支撑作用。(发掘单位: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  执笔:王吉怀  张莉  赵兰会)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现场传真历史文章

安徽蚌埠禹会村遗址发掘

发布时间:2010-03-17

 


   作为淮河流域大型的龙山文化遗址,禹会村遗址经过规模性的发掘,2009年度又获得了重大收获,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学术成果,为淮河流域文明化进程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大型祭祀台基的发现,为考证遗址的性质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2009年度,对拥有2500多平方米的祭祀台基进行了全面揭露,从而揭示了龙山文化晚期淮河流域一处大型的祭祀场所。台基位于遗址的东北部,呈南北狭长形布局,南北长100米,东西宽25米,略呈北宽南窄状。经过对台基的解剖获知,该处遗存为槽式堆筑而成,堆筑程序为,先在原地挖出坑槽,槽内堆筑约60厘米的灰土至坑口,其上铺垫一层约10厘米厚的黄土,黄土之上再铺垫约10厘米厚的白土,从而形成了一处巨大的白土覆盖面。从不同部位的剖面来看,其黄土、白土覆盖面的厚度也不尽相同,北部最厚,白土为30厘米,黄土为10厘米;中部次之,白土为7厘米,黄土约9厘米;南部较差,白土仅有2厘米,黄土约5厘米。尤其从中部提供的剖面显示,从下至上的灰、黄、白土堆筑层次分明,明显地表现出是经过一定规划而实施的一项工程。

   土壤的不同颜色,是化学成分和矿物结构不同所引起的。根据土壤学测试研究结果,白色土主要同石英、高岭土、石灰和水溶性盐类这四个最广泛的组分有关;黄色土,是水化氧化铁,首先是褐铁矿在土壤中聚积的结果。判断这几种土壤的来源不同,应是经过了人为选择或加工而成。在四千多年前的古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应有其特定目的。

   值得重视的是,在白土面之上,位于中轴线位置,由北往南分布着众多的迹象,构成了复杂的文化内涵。

   第一、沟槽和圜底坑,在白土面分布的北端,环于火烧堆北侧存在一条呈东北-西南向的不规则沟槽,沟口宽2~4米不等,对称于火烧堆北侧部位稍宽。坑壁多为40°~60°倾斜,从坑壁到坑底的弧状剖面也同平面一样,堆筑或铺垫成白土、黄土上下叠压。同时,在白土面上,还分布有若干个圆形圜底浅坑,一般直径为1米,深0.5米。其剖面也是堆筑或铺垫的白土、黄土上下叠压,显然是人类有意而为。

   第二,火烧堆,位于台基的北部中央,为东西长4米呈椭圆形分布,其迹象是在白土面之上又铺垫一层灰土,再进行烧祭,从烧烤的程度看,应该经历了一定的时间和规模,从而把地面烧的平整、坚硬。尤其是烧面西侧的沟槽,为烧祭活动附入了复杂的内容。

    第三,方土台,位于火烧堆南侧,呈1米见方,现存高度为1米。该土台是在白土面上重新挖槽堆筑(板筑)而成。土台的质地具有一定的密度和硬度,明显的显示了是经过人力作用所为。
第四,长方形土坑,位于方土台南侧,坑呈东-西向,为南-北并列布局,坑的长、宽、深分别为1~1.3米、0.4~0.7米、0.3~0.4米,坑边不甚规则,但间距基本在0.3~0.4米之间。特别需要提及的是,在每个坑的西端都有一个圆形柱洞,从而又构成了其中的复杂内容。

    以白土覆盖的祭祀台基面,是禹会村遗址最主要的文化现象,而其白面上的多种迹象,又构成了祭祀过程中复杂的内容,也从中显示了祭祀的规模和形式。

    另外,位于祭祀台基面中部的方土台西侧,存在有一条南北长30.6米,东西宽0.9-2.9米,深0.6米的灰沟,沟内填土除包含有较多的红烧土块、草木灰、磨石、麓山绿石料外,龙山文化的陶片和被火烧过的兽骨极其丰富,由于灰沟与白土面属于同一层位,又与白土面一米之隔,由此可以看出,沟内遗存与祭祀台基紧密相关,是祭祀过程中的重要附属设施。包含物中的器物残片,陶质酥松,成型者较少,其中,出土的陶塑造型,极富研究和观赏价值,应该具有一定的含义。

   祭祀坑的发现,丰富了祭祀的内容和规模形式。

   在相距大型祭祀台基约100米的西南部,所发现的小型灰坑内,均有单件较完整的陶器或磨石出土,呈现出与同期遗址中一般灰坑的明显区别。除此之外,还发现了三个埋藏有别的大型祭祀坑。

    编号JSK1者,平面近圆形,剖面呈口大底小状,东西长3.6米,南北宽3.4米,深3.8米。中部以下埋藏有完整和较完整的鬶、盆、罐、鼎、甗等各类较大型陶器共28个个体,应为一次性掩埋而成,填土中包含有较多兽骨和木炭等。

    编号JSK2者,呈椭圆形亚腰状,坑口直径南北为5.4米,东西4.2米,深1.1米,经过两次堆筑、烧烤、丢弃器物后掩埋而成。第一层出土器物27个个体;第二层出土器物43个个体,并能明显地观察到一件器物在丢弃时散落于坑沿、坑壁及坑底的现象。反映了在一定时期内不同阶段的祭祀活动。同时,每层的堆积中都有较多的木炭灰和被火烧过的兽骨、兽牙等。

   编号JSK3者,呈不规则形,东西长4.6米,最宽处3.4米,深0.3米-0.4米。坑内为一层堆积,除含有较多的草木灰外,也有少部分被火烧过的兽骨,坑内均匀地分布着不同类型的陶器,共计40个个体,为一次性掩埋而成。

   从三个祭祀坑出土的陶器来看,基本分为两种现象,一是小型器物如蛋壳陶类的高柄杯,器形规整,制工讲究,火候较高,应为陶器中的高档品;二是大型陶器,多见鬶、盆、罐、鼎、器盖等,火候较底,制作粗糙,陶质酥松,有的甚至在清理后能明显看出器物的造型,但却无法提取,应该不是生活中的实用器。这种现象的形成,是因长期埋在具有腐蚀性的土壤中有关,还是专为祭祀而作,我们正在测试研究中。

   禹会村遗址的文化内涵,既具有中原河南龙山文化的面貌,又有黄河下游山东龙山文化的多种因素,同时也具有本地区的特点,因而形成了淮河流域龙山文化的独特类型。是文化的传播所致,还是另有别的原因,是值得我们考虑的问题。

   禹会遗址位于涂山脚下,因“禹会诸侯”而得名。文献中有:“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夏之兴,源于涂山”等记载。禹会遗址的考古资料,对考证涂山地望,考证传说事件,具有一定的价值。种种迹象表明,禹会村遗址是一处以祭祀为主的礼仪性基址。利用C14和加速器测定的年代为距今4140年-4380年,这个时期,正是原始社会末期的龙山文化晚期,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它的年代和地域构成了关键时期的关键遗址,因此,禹会村遗址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是揭开淮河流域文明化进展的一把钥匙,同时,也在对江淮地区的文明探源中,起到支撑作用。(发掘单位: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  执笔:王吉怀  张莉  赵兰会)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