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西汉宰相"张安世夫人墓 出土大量珍贵文物

发布时间:2010-05-21文章出处:三秦都市报作者: 李永利 王丹 陈宛

 

 

    近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对位于长安凤栖原上的西汉宰相张安世家族墓园的考古发掘过程中,在张安世墓东南侧30米处,发现一座规模相对较小的墓葬,经过进一步发掘,该墓葬被确认为张安世夫人墓葬。

    5月20日,考古人员从该墓耳室内清理出近百件陶器、铁器、车马明器,并从墓室中清理出级别十分高的珍贵玉器。这些发现,为该墓园内墓葬时代的推定研究提供了直接的实物材料,尤其对下一步修建凤栖原西汉家族墓园博物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彩绘陶甲士俑折射墓主军旅生涯

    记者在编号为K6的从葬坑内看到,考古人员正在这个长约13米、宽5米、深5米的坑内一件一件发掘、提取着衣式彩绘陶甲士俑,俑的排列和武器配备非常清晰,这些陶甲士俑全部裸体,头、躯体、腿足等主体部分模制并加以修饰,发髻、生殖器、足趾等部位则以手工捏制,烧成后再装胳膊,施彩绘,着衣戴饰,制作相当细腻。现在这些甲士俑的胳膊、衣、甲装等都已腐朽成灰,不过俑体依然姿容生动,彩绘鲜亮。

    考古人员说,这个坑没有被盗贼光顾过,坑内共有随葬彩绘陶甲士俑、木俑400余件,目前已经提取了240件。另外还从编号为K5的从葬坑内发掘、提取着衣式陶甲士俑255件,用于陪葬的彩绘陶俑在西汉时期只能是皇家所有,从一朝宰相墓地发现这些文物,唯一的解释只能是皇帝所赐,足以显示出张安世当时地位的显赫。K5从葬坑内还出土了“卫将长史”、“当百将印”等铜印,弥足珍贵。

    所有的从葬坑内共有彩绘陶甲士俑、木甲士俑近千件,还有大量鎏金银器、错金银器、铁撠、铁刀、弩机、箭镞、青铜印章、青铜钟、青铜钺等金属兵器以及小型车马等其它用器。这些  张安世夫人墓葬玉器堪称珍品

    考古人员丁岩从库房拿出刚刚从该墓室中发掘出来一件直径约12厘米的玉璧,一件玉衣残片、两件玉塞、两件玉石眼罩说,虽然这个墓室被盗严重,但是这几件玉器的品质和规格非常高,算得上对西汉时期墓葬发掘过程中见到的玉器文物珍品。

    在耳室内,共有陶器、铁器、车马明器近百件。这些随葬陶器的形式与墓园的主人墓葬出土的相类似,可见其埋葬时间也比较接近。依据该墓葬形制、时代特征和处于墓园中的位置,可以确认其应该为大型“甲”字形墓葬主人张安世夫人的墓葬。据文献记载,“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光。天子甚尊惮大将军,然内亲安世,心密于光焉。”这说明张安世夫人生前为人低调,对人随和,虽然家里非常富有,仍然坚持自己纺织。 

    12座小墓葬包围“甲”字形大墓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凤栖原西端的航天科技产业园北侧一个工地上时,这里分布着10余座已经开挖发掘的古墓葬。这里地势高亢,南对潏水秦岭,西临韦曲古镇,东距杜陵大约6公里。墓群中央有一座呈“甲”字形的大型古墓,正在对一处墓葬进行发掘的考古人员丁岩说,这座呈“甲”字形的是西汉宰相张安世的墓,墓园东、西、北三面以外分布着祔葬及其后世墓葬共12座,形成了一个非常少见、保存相对完整的家族墓园。

    丁岩说,这个墓园主从分明,脉络清晰,且延续长久,现已发掘祔葬墓10座,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钱币器物,确认该墓地从西汉中期一直延续到王莽新朝。他们对墓园和大多祔葬墓都作了发掘,各座墓室都严重被盗,所幸墓葬形制还都完整,耳室内幸存有重要器物。截至目前,共出土各种鎏金银、错金银、玉、铜、铁、原始瓷、陶、骨、封泥等质地的精美文物2000多件,另有许多宝贵的彩绘漆饰、皮革竹木残留等。在历次发掘的西汉诸侯、将相墓中,这次收获丰硕。“甲”字形主墓正东约80米处有一个祠堂建筑基址,其主体部分是一个边长为19米的方形堂室,考古人员目前已经清理出较为完整的台基、柱础、门道、回廊、踏步、散水等建筑遗迹,出土有完整的方砖、条砖、板瓦、瓦当等。丁岩说,祠堂建筑后期还经扩建,扩建部分遗迹虽然零星破碎,但地层关系仍清晰可寻。

    墓园主人张安世身份敲定

    丁岩告诉记者,他们在对“甲”字形的大型古墓发掘过程中,从4号葬坑中发现大型篆书“张”字铜印一枚,印面长7厘米,宽4厘米,有印捉。这表明该从葬坑为“张”氏所属,该大型“甲”字形墓葬的主人应为“张”姓,该墓园即为张氏墓园。耳室内出土20多枚“卫将长史”封泥,表明墓主可能职掌“卫将军”。通过这些“硬件”证据,他们查阅史料发现,西汉时期曾经担任过卫将军的张姓人物只有张安世一人,而文献记载张安世的葬地也正好在这一带。

    发掘现场如此高规格的墓园、大型高等级漆绘车辆、高等级从葬甲士俑、高规格祠堂建筑和许多高规格的随葬重器等实物证据,都与“软件”的文献记载张安世死后御赐茔地,御送“轻车甲士”,“将作”营建,“起冢祠堂”相合,文献与发掘资料双重印证了该墓园即属汉宣帝赐予的墓园,墓主应即张安世。考古发掘揭示的墓园及祔葬墓所反映的家族墓地的基本情况,与张安世及其家族的消长和所处时代的变化完全符合,凤栖原家族墓地也应该是张安世家族墓地。

    “甲”字大墓将建博物馆

    丁岩告诉记者,凤栖原西汉张安世家族墓地墓主确定,年代清楚,延续脉络明晰的列侯等级墓地稀见,尤其要素齐全的墓园及其从葬、祠堂稀见,因而在汉代墓葬制度、礼仪文化、社会历史研究中有特殊价值和很强的标尺意义。

    这次发现有许多认识价值独特的考古迹象和许多精美文物,也为考古学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时代标尺和重要参考资料。这些都为下一步修建凤栖原西汉家族墓园博物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意义十分重大。

    凤栖原西汉家族墓地是在“甲”字形大型墓为主墓的墓园基础上,后世多代延续祔葬形成的家族墓地,总面积61600平方米。

    经过一个多月的考古发掘,在长安区张安世家族墓中终于发现了张安世夫人的墓,已遭盗掘烧毁,残存的玉衣片等揭示了张安世夫人级别很高。
    盗墓贼盗掘后烧毁主室

    2009年8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张安世墓葬旁进行钻探,12月份发现了一座墓葬,今年4月份开始对这座墓葬进行清理。经过一个多月,目前墓葬随葬品基本清理完毕。

    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座墓葬呈甲字形,有很长的墓道和一个耳室。据考古工作者介绍,发掘时发现了两个盗洞,一个从耳室下面穿过砖封门后到达主室;另一个盗洞直接从地面通到了耳室,整个主室被盗掘扰乱得十分厉害,而且盗墓贼将主室中的珍贵随葬品盗掘后还放火将主室烧毁。

    令人欣喜的是,主室的前室中可以看到一辆随葬的明器车马,另外还发现了玉衣残片,两片眼睛形状的玉片应该是遮盖墓主眼睛的玉帘,还有3个玉塞及玉环等。按照墓主人的级别以及现场发现的残存遗物,墓主人身上不仅佩戴着玉佩饰,而且手中还应有玉握,脸上遮盖有玉敷面,同时还会有大量的金银器皿等,但是这些应该都已经被盗。

    随葬车内“武士”佩刀剑

    与盗掘严重的主室相比,耳室保存较为完整。记者看到,考古工作者正在清理着两辆已经腐朽的车马遗迹。一辆车的遗迹上残留有10多个车伞的青铜盖弓帽,青铜的马衔、马镳以及马身上佩戴的铅器、铜络饰、方扣等小饰件散落在耳室地面上。最为让考古工作者称奇的是一个四五厘米长的兽首青铜器件,雕刻十分精巧。耳室中还有大量的陶制器皿,体型最大的是高40多厘米的陶罐。还有釉陶陶壶、陶甑、陶盆等。

    在两辆车马遗迹上发现了铁剑和环首刀,张安世同葬墓中就发现了大量的木俑,因此考古工作者估计这两辆随葬车马内应该有佩戴刀和剑的木武士俑来护卫墓主人。

    张安世夫人身份不一般

    汉代大司马卫将军张安世所在的墓园为张氏家族墓园,此前发掘的均是张安世后人的墓,没有勘探到夫人墓,这让考古工作者感觉蹊跷。此次夫人墓的发现使得张安世的家族墓布局结构得以完整,从而为研究汉代丧葬制度提供珍贵的资料。

    能够在死后身穿玉衣必须是列侯以上身份十分尊贵的人才可以享有的待遇,张安世夫人身着玉衣身份不一般,但史料中对于张安世夫人的记载只是说她虽然身份尊贵但却自己织布做衣,不仅连名字都没有,更别说她的家世。

    砌砖木券顶铺实木地板

    张安世夫人墓虽然被盗掘较为严重,但是记者昨日从发掘现场看到,残存的木板遗迹可以证实张安世夫人墓很讲究,整个墓室均用实木装修,甚至地板都是实木铺就而成。

    张安世夫人墓主室用砖做券顶,券顶内又用木头整体包裹,虽然木质的顶、地面、两侧的木板均已经看不到,但是墓室两头均有对称的深35厘米的洞,应该是固定木头用的。耳室首先用木封门,外层再用砖封门,从封门处可以看到木腐朽残存的痕迹,耳室没有经过火烧,因此可以清楚看到墓内的装修风格。整个耳室均使用了木板作材料,从耳室的顶部到两侧的墙壁全部用木板装饰,甚至地面都铺有木地板。

    文物部门拟建遗址博物馆

    记者昨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张安世家族墓考古发掘意义重大,文物部门考虑将在这里建遗址博物馆。

    张安世家族墓是在张安世死后御赐的。从2008年开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即对张安世的家族墓展开发掘,目前已经发现了包括张安世、张安世夫人以及后代在内的12座墓葬,还有两座墓葬待发掘。出土了大量珍贵随葬品,仅张安世墓就有6个同藏坑,坑内分别陪葬有木俑、陶俑、车马等,另外还发现有祠堂建筑,目前已经清理出了700余件俑,墓葬级别堪比汉王。如此高规格的墓园在已发掘的汉代考古中较为少见,因此文物部门准备把张安世家族墓建成遗址博物馆。(西安晚报)

 

 

(责任编辑:孙丹)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现场传真历史文章

"西汉宰相"张安世夫人墓 出土大量珍贵文物

发布时间:2010-05-21

 

 

    近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对位于长安凤栖原上的西汉宰相张安世家族墓园的考古发掘过程中,在张安世墓东南侧30米处,发现一座规模相对较小的墓葬,经过进一步发掘,该墓葬被确认为张安世夫人墓葬。

    5月20日,考古人员从该墓耳室内清理出近百件陶器、铁器、车马明器,并从墓室中清理出级别十分高的珍贵玉器。这些发现,为该墓园内墓葬时代的推定研究提供了直接的实物材料,尤其对下一步修建凤栖原西汉家族墓园博物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彩绘陶甲士俑折射墓主军旅生涯

    记者在编号为K6的从葬坑内看到,考古人员正在这个长约13米、宽5米、深5米的坑内一件一件发掘、提取着衣式彩绘陶甲士俑,俑的排列和武器配备非常清晰,这些陶甲士俑全部裸体,头、躯体、腿足等主体部分模制并加以修饰,发髻、生殖器、足趾等部位则以手工捏制,烧成后再装胳膊,施彩绘,着衣戴饰,制作相当细腻。现在这些甲士俑的胳膊、衣、甲装等都已腐朽成灰,不过俑体依然姿容生动,彩绘鲜亮。

    考古人员说,这个坑没有被盗贼光顾过,坑内共有随葬彩绘陶甲士俑、木俑400余件,目前已经提取了240件。另外还从编号为K5的从葬坑内发掘、提取着衣式陶甲士俑255件,用于陪葬的彩绘陶俑在西汉时期只能是皇家所有,从一朝宰相墓地发现这些文物,唯一的解释只能是皇帝所赐,足以显示出张安世当时地位的显赫。K5从葬坑内还出土了“卫将长史”、“当百将印”等铜印,弥足珍贵。

    所有的从葬坑内共有彩绘陶甲士俑、木甲士俑近千件,还有大量鎏金银器、错金银器、铁撠、铁刀、弩机、箭镞、青铜印章、青铜钟、青铜钺等金属兵器以及小型车马等其它用器。这些  张安世夫人墓葬玉器堪称珍品

    考古人员丁岩从库房拿出刚刚从该墓室中发掘出来一件直径约12厘米的玉璧,一件玉衣残片、两件玉塞、两件玉石眼罩说,虽然这个墓室被盗严重,但是这几件玉器的品质和规格非常高,算得上对西汉时期墓葬发掘过程中见到的玉器文物珍品。

    在耳室内,共有陶器、铁器、车马明器近百件。这些随葬陶器的形式与墓园的主人墓葬出土的相类似,可见其埋葬时间也比较接近。依据该墓葬形制、时代特征和处于墓园中的位置,可以确认其应该为大型“甲”字形墓葬主人张安世夫人的墓葬。据文献记载,“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光。天子甚尊惮大将军,然内亲安世,心密于光焉。”这说明张安世夫人生前为人低调,对人随和,虽然家里非常富有,仍然坚持自己纺织。 

    12座小墓葬包围“甲”字形大墓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凤栖原西端的航天科技产业园北侧一个工地上时,这里分布着10余座已经开挖发掘的古墓葬。这里地势高亢,南对潏水秦岭,西临韦曲古镇,东距杜陵大约6公里。墓群中央有一座呈“甲”字形的大型古墓,正在对一处墓葬进行发掘的考古人员丁岩说,这座呈“甲”字形的是西汉宰相张安世的墓,墓园东、西、北三面以外分布着祔葬及其后世墓葬共12座,形成了一个非常少见、保存相对完整的家族墓园。

    丁岩说,这个墓园主从分明,脉络清晰,且延续长久,现已发掘祔葬墓10座,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钱币器物,确认该墓地从西汉中期一直延续到王莽新朝。他们对墓园和大多祔葬墓都作了发掘,各座墓室都严重被盗,所幸墓葬形制还都完整,耳室内幸存有重要器物。截至目前,共出土各种鎏金银、错金银、玉、铜、铁、原始瓷、陶、骨、封泥等质地的精美文物2000多件,另有许多宝贵的彩绘漆饰、皮革竹木残留等。在历次发掘的西汉诸侯、将相墓中,这次收获丰硕。“甲”字形主墓正东约80米处有一个祠堂建筑基址,其主体部分是一个边长为19米的方形堂室,考古人员目前已经清理出较为完整的台基、柱础、门道、回廊、踏步、散水等建筑遗迹,出土有完整的方砖、条砖、板瓦、瓦当等。丁岩说,祠堂建筑后期还经扩建,扩建部分遗迹虽然零星破碎,但地层关系仍清晰可寻。

    墓园主人张安世身份敲定

    丁岩告诉记者,他们在对“甲”字形的大型古墓发掘过程中,从4号葬坑中发现大型篆书“张”字铜印一枚,印面长7厘米,宽4厘米,有印捉。这表明该从葬坑为“张”氏所属,该大型“甲”字形墓葬的主人应为“张”姓,该墓园即为张氏墓园。耳室内出土20多枚“卫将长史”封泥,表明墓主可能职掌“卫将军”。通过这些“硬件”证据,他们查阅史料发现,西汉时期曾经担任过卫将军的张姓人物只有张安世一人,而文献记载张安世的葬地也正好在这一带。

    发掘现场如此高规格的墓园、大型高等级漆绘车辆、高等级从葬甲士俑、高规格祠堂建筑和许多高规格的随葬重器等实物证据,都与“软件”的文献记载张安世死后御赐茔地,御送“轻车甲士”,“将作”营建,“起冢祠堂”相合,文献与发掘资料双重印证了该墓园即属汉宣帝赐予的墓园,墓主应即张安世。考古发掘揭示的墓园及祔葬墓所反映的家族墓地的基本情况,与张安世及其家族的消长和所处时代的变化完全符合,凤栖原家族墓地也应该是张安世家族墓地。

    “甲”字大墓将建博物馆

    丁岩告诉记者,凤栖原西汉张安世家族墓地墓主确定,年代清楚,延续脉络明晰的列侯等级墓地稀见,尤其要素齐全的墓园及其从葬、祠堂稀见,因而在汉代墓葬制度、礼仪文化、社会历史研究中有特殊价值和很强的标尺意义。

    这次发现有许多认识价值独特的考古迹象和许多精美文物,也为考古学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时代标尺和重要参考资料。这些都为下一步修建凤栖原西汉家族墓园博物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意义十分重大。

    凤栖原西汉家族墓地是在“甲”字形大型墓为主墓的墓园基础上,后世多代延续祔葬形成的家族墓地,总面积61600平方米。

    经过一个多月的考古发掘,在长安区张安世家族墓中终于发现了张安世夫人的墓,已遭盗掘烧毁,残存的玉衣片等揭示了张安世夫人级别很高。
    盗墓贼盗掘后烧毁主室

    2009年8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张安世墓葬旁进行钻探,12月份发现了一座墓葬,今年4月份开始对这座墓葬进行清理。经过一个多月,目前墓葬随葬品基本清理完毕。

    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座墓葬呈甲字形,有很长的墓道和一个耳室。据考古工作者介绍,发掘时发现了两个盗洞,一个从耳室下面穿过砖封门后到达主室;另一个盗洞直接从地面通到了耳室,整个主室被盗掘扰乱得十分厉害,而且盗墓贼将主室中的珍贵随葬品盗掘后还放火将主室烧毁。

    令人欣喜的是,主室的前室中可以看到一辆随葬的明器车马,另外还发现了玉衣残片,两片眼睛形状的玉片应该是遮盖墓主眼睛的玉帘,还有3个玉塞及玉环等。按照墓主人的级别以及现场发现的残存遗物,墓主人身上不仅佩戴着玉佩饰,而且手中还应有玉握,脸上遮盖有玉敷面,同时还会有大量的金银器皿等,但是这些应该都已经被盗。

    随葬车内“武士”佩刀剑

    与盗掘严重的主室相比,耳室保存较为完整。记者看到,考古工作者正在清理着两辆已经腐朽的车马遗迹。一辆车的遗迹上残留有10多个车伞的青铜盖弓帽,青铜的马衔、马镳以及马身上佩戴的铅器、铜络饰、方扣等小饰件散落在耳室地面上。最为让考古工作者称奇的是一个四五厘米长的兽首青铜器件,雕刻十分精巧。耳室中还有大量的陶制器皿,体型最大的是高40多厘米的陶罐。还有釉陶陶壶、陶甑、陶盆等。

    在两辆车马遗迹上发现了铁剑和环首刀,张安世同葬墓中就发现了大量的木俑,因此考古工作者估计这两辆随葬车马内应该有佩戴刀和剑的木武士俑来护卫墓主人。

    张安世夫人身份不一般

    汉代大司马卫将军张安世所在的墓园为张氏家族墓园,此前发掘的均是张安世后人的墓,没有勘探到夫人墓,这让考古工作者感觉蹊跷。此次夫人墓的发现使得张安世的家族墓布局结构得以完整,从而为研究汉代丧葬制度提供珍贵的资料。

    能够在死后身穿玉衣必须是列侯以上身份十分尊贵的人才可以享有的待遇,张安世夫人身着玉衣身份不一般,但史料中对于张安世夫人的记载只是说她虽然身份尊贵但却自己织布做衣,不仅连名字都没有,更别说她的家世。

    砌砖木券顶铺实木地板

    张安世夫人墓虽然被盗掘较为严重,但是记者昨日从发掘现场看到,残存的木板遗迹可以证实张安世夫人墓很讲究,整个墓室均用实木装修,甚至地板都是实木铺就而成。

    张安世夫人墓主室用砖做券顶,券顶内又用木头整体包裹,虽然木质的顶、地面、两侧的木板均已经看不到,但是墓室两头均有对称的深35厘米的洞,应该是固定木头用的。耳室首先用木封门,外层再用砖封门,从封门处可以看到木腐朽残存的痕迹,耳室没有经过火烧,因此可以清楚看到墓内的装修风格。整个耳室均使用了木板作材料,从耳室的顶部到两侧的墙壁全部用木板装饰,甚至地面都铺有木地板。

    文物部门拟建遗址博物馆

    记者昨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张安世家族墓考古发掘意义重大,文物部门考虑将在这里建遗址博物馆。

    张安世家族墓是在张安世死后御赐的。从2008年开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即对张安世的家族墓展开发掘,目前已经发现了包括张安世、张安世夫人以及后代在内的12座墓葬,还有两座墓葬待发掘。出土了大量珍贵随葬品,仅张安世墓就有6个同藏坑,坑内分别陪葬有木俑、陶俑、车马等,另外还发现有祠堂建筑,目前已经清理出了700余件俑,墓葬级别堪比汉王。如此高规格的墓园在已发掘的汉代考古中较为少见,因此文物部门准备把张安世家族墓建成遗址博物馆。(西安晚报)

 

 

(责任编辑:孙丹)

作者: 李永利 王丹 陈宛

文章出处:三秦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