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禹会遗址2010年春季发掘的新收获

发布时间:2010-10-08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作者:


    在文明探源的考古发掘中,禹会遗址作为淮河流域一处大型的龙山文化遗存,经过了几年的规模性发掘,取得了在同期遗址中非常罕见而重要的学术成果,显现了禹会遗址特殊的文化现象和重要的研究价值。2010年春季,根据学术研究的需要,对遗址的相关部位进行了发掘,又获得了丰富的内容,为进一步解读禹会遗址,探讨淮河文明的进程,提供了重要资料。

    一、祭祀沟的全面揭露,为佐证祭祀台基的性质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2009年秋季发掘时,位于祭祀台基面中部西侧的祭祀沟,由于大部分压在水泥路之下,当时仅仅清理了一部分。2010年春季,为获取沟内资料的完整性,起取了水泥路面,对祭祀沟进行了全面的清理,为考证祭祀内容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证据。

    祭祀沟内除包含有丰富的炭灰和被烧过的兽骨外,又以堆积较多的散乱陶片和破碎于原地的器物个体为主要内涵,在能够看出器形和能复原的陶器中,最引人注目的有成组祭器假腹簋和薄胎陶器红陶壶以及大型平底陶盘等。

    为全面、细致的清理祭祀沟内堆积内容,先期我们根据沟内陶片自然分布的现象以上下叠压和陶片的显露情况分层进行了清理。发现自上而下可分出四层堆积。

    但是,根据对全部陶片的归类整理,发现该祭祀沟内的堆积物并不存在较明显的时间隔段,因为有一些陶器破碎后所散落的陶片,分别能在上层和下层中找到同一个个体,由此可见,沟内的包含物是在短期或更短的时间内堆积而成的。

    祭祀沟南北长35米,东西宽5~6米,深0.8米。但所包含的陶片、磨石等多集中于沟的中部,南北两端和底部的包含物数量较少,但整个沟内陶片的出土量依然较多。其中的夹砂红褐陶 ,占陶片总数的55%。在该类陶片中,除一部分夹砂外,夹炭陶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泥质红陶占陶片总数的23%。除残片外,完整器形有假腹簋和薄胎红陶壶等。泥质灰陶占陶片总数的12%。该类陶片中复原出的灰陶大圆盘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器形。泥质灰褐陶占陶片总数的10%。白陶仅占陶片总数的0.03%,均为陶器残片,根据以往修复的器形看,应为白陶鬹残片。

    目前,从祭祀沟内修复起来的陶器看,多数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夹砂类陶器,器形较大,又常见夹炭现象,因此,陶质极其松软,吸水性强。常见器形有假腹簋、罐、鼎、盆、壶、盘。除壶之外,其他器形陶胎厚,陶质酥松,制作粗糙,有些器形清理后却无法起取,显然不具备生活中的实用功能。

    2.泥质类陶器,陶胎薄,制作工序复杂,多数具备有礼器的性质。

    3.器物变形,除祭祀沟内出土的器物有变形的现象外,在整个禹会遗址中也是常见的现象,应该与烧制的火候或方法有关。

    二、多种形式的祭祀坑,为考证祭祀的内容和规模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在前期的工作中,我们曾清理出了三座(jsk1-jsk3)不同类型的祭祀坑,即第一种:竖穴深坑叠压埋藏完整器物;第二种:圜底深坑分层抛弃掩埋器物;第三种:平底浅坑单层埋藏完整器物。2010年春季,又揭露出2座有别于前者的祭祀坑。

    Jsk4,为平底深坑单层埋藏完整器物。长条形。东西口径1~1.6米,南北口径4.4米,底径南北4.2米,东西1~1.3米,深0.8米。该坑南部有一斜坡向北伸到坑底。坑内为一层堆积,土质较坚硬,有黏性、较细腻,并含有细沙。土色呈灰白色,包含有少量的陶片及红烧土块、木炭粒、兽骨、兽牙等。在底部清理出11件可复原器物,计有器盖2件,鼎1件,罐2件,盉1件,磨光黑陶器1件,残陶器3件,兽骨1件。

    Jsk5,圜底深坑,单层抛弃掩埋完整器物。椭圆形。口径1.7米~2.52米,深0.46米。根据坑内土质、土色及包含物可以分为两层堆积。

    第一层:黄土层。该层土质松软,填土中包含物较少,只有少量的红烧土颗粒、木炭粒,厚度为0.32米左右,未见陶器之类的包含物。

    第二层:黑褐土层。该层土质松软,厚0.12米左右,包含有大量的草木灰、木炭块、红烧土块及少量陶片。在第二层底部清理出27件器物,计有罐4件,长柄器盖13件,鬶1件,残陶器8件,磨石1件。

    三、大型简易式工棚建筑,为考证禹会遗址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建筑遗存的简易式工棚建筑,是2010年春季发掘的重大收获之一。共发现三处,其建筑程序大同小异,房子是由墙基槽和柱洞构成了一个较大的空间,无墙体,室内居住面未经过任何加工和处理,显然是作为一种临时性的场所。

    其中的F1,为东西长26.35米(西部与2009年秋季发掘的迹象连为一体),宽3.30米,面积约87平方米。该建筑采用了先挖槽,槽底栽柱的形式。东、西、北三面为墙基槽,但无实心墙体,看来是由槽基内的木柱作支撑,南侧则没有墙基槽,仅以柱洞作墙体以隔离出人们居住或工作的空间。室内未发现与生活居住有关的灶或其他用具。而在房址周围分布有较多的坑状遗迹,在每个坑的底部都有简单烧面、木炭、兽骨等遗物和迹象。坑内伴有较多的石料半成品和破碎的陶器等。

    到目前为止,禹会遗址在已经揭露的7千余平方米的范围内,除揭露出大型的祭祀台基外,就是数量众多的祭祀坑和内涵丰富的祭祀沟,有些灰坑或灰沟,其包含物也是相当特殊,多以埋藏完整器物或抛弃后再进行掩埋。由于没有发现真正意义上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居住址和相关遗迹,所见陶器的造型、制作方法以及火候,有异于一处正常聚落址的表现,从多数陶器的特征看,似乎专为祭祀而作,这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更进一步证明了禹会遗址即是一处大型的礼仪性建筑基址。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张莉  赵兰会  王吉怀)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现场传真历史文章

禹会遗址2010年春季发掘的新收获

发布时间:2010-10-08


    在文明探源的考古发掘中,禹会遗址作为淮河流域一处大型的龙山文化遗存,经过了几年的规模性发掘,取得了在同期遗址中非常罕见而重要的学术成果,显现了禹会遗址特殊的文化现象和重要的研究价值。2010年春季,根据学术研究的需要,对遗址的相关部位进行了发掘,又获得了丰富的内容,为进一步解读禹会遗址,探讨淮河文明的进程,提供了重要资料。

    一、祭祀沟的全面揭露,为佐证祭祀台基的性质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2009年秋季发掘时,位于祭祀台基面中部西侧的祭祀沟,由于大部分压在水泥路之下,当时仅仅清理了一部分。2010年春季,为获取沟内资料的完整性,起取了水泥路面,对祭祀沟进行了全面的清理,为考证祭祀内容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证据。

    祭祀沟内除包含有丰富的炭灰和被烧过的兽骨外,又以堆积较多的散乱陶片和破碎于原地的器物个体为主要内涵,在能够看出器形和能复原的陶器中,最引人注目的有成组祭器假腹簋和薄胎陶器红陶壶以及大型平底陶盘等。

    为全面、细致的清理祭祀沟内堆积内容,先期我们根据沟内陶片自然分布的现象以上下叠压和陶片的显露情况分层进行了清理。发现自上而下可分出四层堆积。

    但是,根据对全部陶片的归类整理,发现该祭祀沟内的堆积物并不存在较明显的时间隔段,因为有一些陶器破碎后所散落的陶片,分别能在上层和下层中找到同一个个体,由此可见,沟内的包含物是在短期或更短的时间内堆积而成的。

    祭祀沟南北长35米,东西宽5~6米,深0.8米。但所包含的陶片、磨石等多集中于沟的中部,南北两端和底部的包含物数量较少,但整个沟内陶片的出土量依然较多。其中的夹砂红褐陶 ,占陶片总数的55%。在该类陶片中,除一部分夹砂外,夹炭陶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泥质红陶占陶片总数的23%。除残片外,完整器形有假腹簋和薄胎红陶壶等。泥质灰陶占陶片总数的12%。该类陶片中复原出的灰陶大圆盘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器形。泥质灰褐陶占陶片总数的10%。白陶仅占陶片总数的0.03%,均为陶器残片,根据以往修复的器形看,应为白陶鬹残片。

    目前,从祭祀沟内修复起来的陶器看,多数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夹砂类陶器,器形较大,又常见夹炭现象,因此,陶质极其松软,吸水性强。常见器形有假腹簋、罐、鼎、盆、壶、盘。除壶之外,其他器形陶胎厚,陶质酥松,制作粗糙,有些器形清理后却无法起取,显然不具备生活中的实用功能。

    2.泥质类陶器,陶胎薄,制作工序复杂,多数具备有礼器的性质。

    3.器物变形,除祭祀沟内出土的器物有变形的现象外,在整个禹会遗址中也是常见的现象,应该与烧制的火候或方法有关。

    二、多种形式的祭祀坑,为考证祭祀的内容和规模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在前期的工作中,我们曾清理出了三座(jsk1-jsk3)不同类型的祭祀坑,即第一种:竖穴深坑叠压埋藏完整器物;第二种:圜底深坑分层抛弃掩埋器物;第三种:平底浅坑单层埋藏完整器物。2010年春季,又揭露出2座有别于前者的祭祀坑。

    Jsk4,为平底深坑单层埋藏完整器物。长条形。东西口径1~1.6米,南北口径4.4米,底径南北4.2米,东西1~1.3米,深0.8米。该坑南部有一斜坡向北伸到坑底。坑内为一层堆积,土质较坚硬,有黏性、较细腻,并含有细沙。土色呈灰白色,包含有少量的陶片及红烧土块、木炭粒、兽骨、兽牙等。在底部清理出11件可复原器物,计有器盖2件,鼎1件,罐2件,盉1件,磨光黑陶器1件,残陶器3件,兽骨1件。

    Jsk5,圜底深坑,单层抛弃掩埋完整器物。椭圆形。口径1.7米~2.52米,深0.46米。根据坑内土质、土色及包含物可以分为两层堆积。

    第一层:黄土层。该层土质松软,填土中包含物较少,只有少量的红烧土颗粒、木炭粒,厚度为0.32米左右,未见陶器之类的包含物。

    第二层:黑褐土层。该层土质松软,厚0.12米左右,包含有大量的草木灰、木炭块、红烧土块及少量陶片。在第二层底部清理出27件器物,计有罐4件,长柄器盖13件,鬶1件,残陶器8件,磨石1件。

    三、大型简易式工棚建筑,为考证禹会遗址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建筑遗存的简易式工棚建筑,是2010年春季发掘的重大收获之一。共发现三处,其建筑程序大同小异,房子是由墙基槽和柱洞构成了一个较大的空间,无墙体,室内居住面未经过任何加工和处理,显然是作为一种临时性的场所。

    其中的F1,为东西长26.35米(西部与2009年秋季发掘的迹象连为一体),宽3.30米,面积约87平方米。该建筑采用了先挖槽,槽底栽柱的形式。东、西、北三面为墙基槽,但无实心墙体,看来是由槽基内的木柱作支撑,南侧则没有墙基槽,仅以柱洞作墙体以隔离出人们居住或工作的空间。室内未发现与生活居住有关的灶或其他用具。而在房址周围分布有较多的坑状遗迹,在每个坑的底部都有简单烧面、木炭、兽骨等遗物和迹象。坑内伴有较多的石料半成品和破碎的陶器等。

    到目前为止,禹会遗址在已经揭露的7千余平方米的范围内,除揭露出大型的祭祀台基外,就是数量众多的祭祀坑和内涵丰富的祭祀沟,有些灰坑或灰沟,其包含物也是相当特殊,多以埋藏完整器物或抛弃后再进行掩埋。由于没有发现真正意义上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居住址和相关遗迹,所见陶器的造型、制作方法以及火候,有异于一处正常聚落址的表现,从多数陶器的特征看,似乎专为祭祀而作,这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更进一步证明了禹会遗址即是一处大型的礼仪性建筑基址。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张莉  赵兰会  王吉怀)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