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贵州铜仁锦江流域首次进行考古发掘

发布时间:2011-01-06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作者:

    2010年3~5月,为配合贵州省铜仁市芦家洞水电站改扩建工程的建设和深入探索贵州铜仁锦江流域先秦时期的考古学文化面貌,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铜仁市文物管理部门,组织专业队伍对该市境内处于水淹区范围内的磨刀湾、笔架冲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同时对邻近的方田坝遗址进行了小面积试掘,累计发掘面积400余平方米,清理出先秦时期至宋代前后的灰坑、灰沟、窑址、灶址等遗迹;出土石制品、陶器、瓷器、铜器等大量遗物。此次发掘是贵州省铜仁市锦江流域首次开展的科学发掘工作,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磨刀湾遗址    位于环北办事处鱼梁村鱼梁组磨刀湾,处在锦江北岸一级阶地之上,遗址高出现锦江水面约5米。由于现代砖瓦窑长期在此烧砖取土,对遗址造成了非常大的破坏,残存面积较小。2009年7月调查发现,2010年3~5月发掘,发掘面积60余平方米。

    遗迹主要有灰坑和灰沟各一个,属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遗存。灰坑(H1)为椭圆形,壁直平底,出土少量陶片,以灰褐色夹砂陶为主。灰沟(G1)为北流向南,长条形,沟壁倾斜,口大底小,底部从北向南斜下。出土遗物,主要有石制品和陶器两大类。石制品21件,除2件以燧石岩块为原料外,其余皆以河滩磨圆度较好的砾石为原料。依加工方法,可分为打制和磨制两种。打制石器16件,有石核、石片、断块、砍砸器、刮削器、石锛毛坯等类型;石片数量最多且多系零台面石片;加工较好的成品石器较少;磨制石器5件,多系局部磨光,类型有石锛、石锛毛坯、石凿毛坯等,形状以梯形和长方形为主,皆无段无肩。陶器以器物的残片为主,多系手制,火候较低。陶质以夹粗砂陶居多;陶色多不纯正,以灰褐、黄褐、黑褐等色占多数。多见素面陶,带纹饰者较少;纹饰以方格纹最为常见,有时是数种纹饰同施一器,且成组分布。器类主要为寰底器,以罐类为主体。

    笔架冲遗址    位于谢桥办事处大坳村笔架冲组蛤蟆口,锦江南岸一级阶地之上,高出现锦江水面5~7米,与磨刀湾遗址隔江相望。由于80年代以来在遗址区内大量种植果树等原因,致使该遗址遭受了非常大的破坏。2009年7月调查发现,2010年3~5月发掘, 发掘面积300余平方米。

    该遗址的考古学遗存分属于西周至春秋时期、宋代前后等不同时期,以宋代前后的遗存最为丰富。西周至春秋时期的遗迹仅有灰坑(H13)1座。遗物主要为陶器残片,多为夹粗砂陶,陶色以黑褐、红褐、灰褐等色为主,火候较低,纹饰见有方格纹、篦划纹、戳印纹、弦纹等,器形方面主要有花边口沿罐、寰底罐类。宋代前后的遗存颇为丰富,遗迹有灰坑(12座)、灰沟(7条)、窑址、灶址等;出土有石器、陶器、瓷器、铜器等遗物。陶器以夹砂灰陶为主,火候高;纹饰以绳纹和方格纹为主,器形方面主要是各类体形较大的罐类。宋代前后的遗存尤其以烧制网坠的窑址、支座,储存网坠的灰坑和大量的网坠(600余件)等的发现尤为重要,再结合发掘区的东北部地层中存在的大量炭屑、红烧土颗粒等现象,使我们初步确认了在宋代前后,该区域作为渔具制作作坊的主体性质。

    方田坝遗址    位于铜仁市坝黄镇坪茶村,锦江北岸一级阶地之上,是一处面积较大、遗迹遗物较为丰富的先秦时期遗址。为进一步了解锦江流域古文化的面貌,2010年5月中下旬我们对该遗址进行了小面积试掘。

    先秦时期的遗迹主要是灰坑(6座),多呈不规则椭圆形,大小深度有别,出土物的丰富程度也不尽相同。遗物,主要有石制品和陶器两大类,以陶器为大宗。石制品30余件,以打制石器居多,磨制石器较少。打制石器主要有石片、砍砸器、石锛、石斧等类型。石片主要为零台面石片,也有少量的自然台面和有疤台面石片。砍砸器、石锛、石斧等均是以砾石为素才加工而成,周身可见修理痕迹,基本上都属于砾石石器,少见石片石器。磨制石器多为斧、锛等工具,大多呈长方形或梯形,无段,无肩;多是在打制的基础上,施以局部磨光而成,磨制的部位多集中在刃部和两个侧棱。通体磨光的石器标本也有发现,但数量极少。陶器数量众多,特别是H4、H5两个灰坑中出土尤为丰富。总的来看,陶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夹细砂的红褐陶和灰褐陶,数量较多,大多均有纹饰,纹饰多是近似于线纹的细绳纹、交错绳纹等,器类主要有各种罐类,尤以平底罐为多;此外还有圈足器。另一类为泥质黑皮陶,数量较少,以素面为主,器类主要有罐、豆等。此两种陶器多出自同一遗迹单位之中。从陶器方面来看,与磨刀湾、笔架冲等遗址的西周至春秋时期遗存面貌差异很大,当是不同时期或不同类型的文化遗存。 
    发掘的主要收获:

    1.首次在贵州省锦江流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科学发掘工作,清理了一批先秦时期的灰坑、灰沟等遗迹,并发现了较为丰富的陶器材料。磨刀湾、笔架冲西周至春秋时期遗存流行以方格纹、篦划纹、水波纹等纹饰为主体的陶器纹饰,器形方面以圜底器为典型代表,这些文化特征均显示出与邻省湖南湘西地区同期考古学文化遗存的密切联系与相似之处;方田坝遗址以细绳纹为主体的陶器纹饰、以平底罐、豆等为典型代表的文化遗存,文化面貌独具一格,颇为特殊。这些新的发现为了解当时人类的生活习俗、文化面貌以及锦江流域考古学文化序列和文化类型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为下一步考古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获得了一批锦江流域先秦时期重要的石器材料,为深入开展先秦时期贵州境内不同区域石器工业类型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从已发现的标本来看,先秦时期锦江流域的古人类多选用河滩自然砾石为原材料制作石器;虽然打制石器数量丰富,但其中加工精细的大多都是斧、锛、凿等磨制石器;同时,用打制的方法加工的石器中,也是以斧、锛、凿等工具及其毛坯加工最为精细。可见,当时人类制作石器的目的,已经完全摆脱了旧石器时代以来以生产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为主要目标的石器加工模式,转而形成了以生产斧、锛、凿等木加工工具为主要目标,兼有砍砸器而缺乏刮削器的石器加工模式。我们认为,这种石器工业转变的背后动因,大致是由于本地区农业和以人工建筑普及而催生的技术需求。特别是人们为了长期在河流阶地上进行生产生活活动,需要大量的以木材为主体的房屋建筑,这就推动了木材加工业的兴起,反映在石器工业上,便是形成了以生产斧、锛、凿等木加工工具为主要目的的石器加工模式。

    3.发现了一处宋代前后的生产渔业工具的作坊遗址和大量的渔具,为了解这一时期锦江流域古人类的生业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特别是如此大量网坠的发现,在贵州境内极为罕见,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宋代前后锦江流域渔业生产的繁荣景象。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张改课  李飞  詹艳军)

(原文发表在《中国文物报》2010年12月31日第4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现场传真历史文章

贵州铜仁锦江流域首次进行考古发掘

发布时间:2011-01-06

    2010年3~5月,为配合贵州省铜仁市芦家洞水电站改扩建工程的建设和深入探索贵州铜仁锦江流域先秦时期的考古学文化面貌,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铜仁市文物管理部门,组织专业队伍对该市境内处于水淹区范围内的磨刀湾、笔架冲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同时对邻近的方田坝遗址进行了小面积试掘,累计发掘面积400余平方米,清理出先秦时期至宋代前后的灰坑、灰沟、窑址、灶址等遗迹;出土石制品、陶器、瓷器、铜器等大量遗物。此次发掘是贵州省铜仁市锦江流域首次开展的科学发掘工作,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磨刀湾遗址    位于环北办事处鱼梁村鱼梁组磨刀湾,处在锦江北岸一级阶地之上,遗址高出现锦江水面约5米。由于现代砖瓦窑长期在此烧砖取土,对遗址造成了非常大的破坏,残存面积较小。2009年7月调查发现,2010年3~5月发掘,发掘面积60余平方米。

    遗迹主要有灰坑和灰沟各一个,属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遗存。灰坑(H1)为椭圆形,壁直平底,出土少量陶片,以灰褐色夹砂陶为主。灰沟(G1)为北流向南,长条形,沟壁倾斜,口大底小,底部从北向南斜下。出土遗物,主要有石制品和陶器两大类。石制品21件,除2件以燧石岩块为原料外,其余皆以河滩磨圆度较好的砾石为原料。依加工方法,可分为打制和磨制两种。打制石器16件,有石核、石片、断块、砍砸器、刮削器、石锛毛坯等类型;石片数量最多且多系零台面石片;加工较好的成品石器较少;磨制石器5件,多系局部磨光,类型有石锛、石锛毛坯、石凿毛坯等,形状以梯形和长方形为主,皆无段无肩。陶器以器物的残片为主,多系手制,火候较低。陶质以夹粗砂陶居多;陶色多不纯正,以灰褐、黄褐、黑褐等色占多数。多见素面陶,带纹饰者较少;纹饰以方格纹最为常见,有时是数种纹饰同施一器,且成组分布。器类主要为寰底器,以罐类为主体。

    笔架冲遗址    位于谢桥办事处大坳村笔架冲组蛤蟆口,锦江南岸一级阶地之上,高出现锦江水面5~7米,与磨刀湾遗址隔江相望。由于80年代以来在遗址区内大量种植果树等原因,致使该遗址遭受了非常大的破坏。2009年7月调查发现,2010年3~5月发掘, 发掘面积300余平方米。

    该遗址的考古学遗存分属于西周至春秋时期、宋代前后等不同时期,以宋代前后的遗存最为丰富。西周至春秋时期的遗迹仅有灰坑(H13)1座。遗物主要为陶器残片,多为夹粗砂陶,陶色以黑褐、红褐、灰褐等色为主,火候较低,纹饰见有方格纹、篦划纹、戳印纹、弦纹等,器形方面主要有花边口沿罐、寰底罐类。宋代前后的遗存颇为丰富,遗迹有灰坑(12座)、灰沟(7条)、窑址、灶址等;出土有石器、陶器、瓷器、铜器等遗物。陶器以夹砂灰陶为主,火候高;纹饰以绳纹和方格纹为主,器形方面主要是各类体形较大的罐类。宋代前后的遗存尤其以烧制网坠的窑址、支座,储存网坠的灰坑和大量的网坠(600余件)等的发现尤为重要,再结合发掘区的东北部地层中存在的大量炭屑、红烧土颗粒等现象,使我们初步确认了在宋代前后,该区域作为渔具制作作坊的主体性质。

    方田坝遗址    位于铜仁市坝黄镇坪茶村,锦江北岸一级阶地之上,是一处面积较大、遗迹遗物较为丰富的先秦时期遗址。为进一步了解锦江流域古文化的面貌,2010年5月中下旬我们对该遗址进行了小面积试掘。

    先秦时期的遗迹主要是灰坑(6座),多呈不规则椭圆形,大小深度有别,出土物的丰富程度也不尽相同。遗物,主要有石制品和陶器两大类,以陶器为大宗。石制品30余件,以打制石器居多,磨制石器较少。打制石器主要有石片、砍砸器、石锛、石斧等类型。石片主要为零台面石片,也有少量的自然台面和有疤台面石片。砍砸器、石锛、石斧等均是以砾石为素才加工而成,周身可见修理痕迹,基本上都属于砾石石器,少见石片石器。磨制石器多为斧、锛等工具,大多呈长方形或梯形,无段,无肩;多是在打制的基础上,施以局部磨光而成,磨制的部位多集中在刃部和两个侧棱。通体磨光的石器标本也有发现,但数量极少。陶器数量众多,特别是H4、H5两个灰坑中出土尤为丰富。总的来看,陶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夹细砂的红褐陶和灰褐陶,数量较多,大多均有纹饰,纹饰多是近似于线纹的细绳纹、交错绳纹等,器类主要有各种罐类,尤以平底罐为多;此外还有圈足器。另一类为泥质黑皮陶,数量较少,以素面为主,器类主要有罐、豆等。此两种陶器多出自同一遗迹单位之中。从陶器方面来看,与磨刀湾、笔架冲等遗址的西周至春秋时期遗存面貌差异很大,当是不同时期或不同类型的文化遗存。 
    发掘的主要收获:

    1.首次在贵州省锦江流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科学发掘工作,清理了一批先秦时期的灰坑、灰沟等遗迹,并发现了较为丰富的陶器材料。磨刀湾、笔架冲西周至春秋时期遗存流行以方格纹、篦划纹、水波纹等纹饰为主体的陶器纹饰,器形方面以圜底器为典型代表,这些文化特征均显示出与邻省湖南湘西地区同期考古学文化遗存的密切联系与相似之处;方田坝遗址以细绳纹为主体的陶器纹饰、以平底罐、豆等为典型代表的文化遗存,文化面貌独具一格,颇为特殊。这些新的发现为了解当时人类的生活习俗、文化面貌以及锦江流域考古学文化序列和文化类型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为下一步考古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获得了一批锦江流域先秦时期重要的石器材料,为深入开展先秦时期贵州境内不同区域石器工业类型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从已发现的标本来看,先秦时期锦江流域的古人类多选用河滩自然砾石为原材料制作石器;虽然打制石器数量丰富,但其中加工精细的大多都是斧、锛、凿等磨制石器;同时,用打制的方法加工的石器中,也是以斧、锛、凿等工具及其毛坯加工最为精细。可见,当时人类制作石器的目的,已经完全摆脱了旧石器时代以来以生产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为主要目标的石器加工模式,转而形成了以生产斧、锛、凿等木加工工具为主要目标,兼有砍砸器而缺乏刮削器的石器加工模式。我们认为,这种石器工业转变的背后动因,大致是由于本地区农业和以人工建筑普及而催生的技术需求。特别是人们为了长期在河流阶地上进行生产生活活动,需要大量的以木材为主体的房屋建筑,这就推动了木材加工业的兴起,反映在石器工业上,便是形成了以生产斧、锛、凿等木加工工具为主要目的的石器加工模式。

    3.发现了一处宋代前后的生产渔业工具的作坊遗址和大量的渔具,为了解这一时期锦江流域古人类的生业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特别是如此大量网坠的发现,在贵州境内极为罕见,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宋代前后锦江流域渔业生产的繁荣景象。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张改课  李飞  詹艳军)

(原文发表在《中国文物报》2010年12月31日第4版)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