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河南登封西施旧石器时代石叶遗址

发布时间:2011-03-29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作者:

    2010年5至7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发掘河南省登封市大冶镇西施旧石器遗址。经过为期近两个月的工作,揭露遗址面积近50平方米,出土各类石制品8500余件,发现距今25000年的史前人类生产石叶的加工场。该遗址地层清楚、文化遗物典型丰富,史前人类生产石叶各环节的遗存均有发现,完整保留了旧石器时代居民在此处理燧石原料、预制石核、剥片、直至废弃等打制石叶的生产线或称操作链,是我国及东亚大陆腹地首次发现典型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叶工业遗存。

    一、调查与发掘经过

    西施旧石器遗址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大冶镇西施村村南,嵩山东麓的低山丘陵区。该遗址是2004年底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进行旧石器考古专项调查发现。遗址所处位置的黄土堆积因砖窑场取土而遭到了比较严重的破坏,取土后留下的剖面上暴露出数量较多的石制品,地表也可以采集到少量脱层的遗物。为全面了解西施旧石器遗址的文化面貌与内涵,提供相应的保护对策与方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组织实施此次抢救性发掘,并获得重要发现。

    2010年5月中开始野外工作,按照水平层逐层向下发掘,根据每个层位的具体情况决定发掘的深度。每个水平层清理完毕后,全面地记录遗物的出土情况,尽可能多地保留原始信息。野外发掘过程中系统地收集土样,以便对比地层堆积差异和进一步观察土壤的微形态结构。炭样采集为碳十四测年提供了材料基础。发掘结束后,在西壁剖面上提取了完整序列的环境土样,并系统采集光释光测年的样品。目前正在进行年代学与古环境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在对发掘资料进行初步观察整理之后,2010年下半年,发掘队成员再对以西施旧石器遗址为中心、面积近100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系统调查,重点关注区内地貌、典型剖面的地层堆积、石器原料产地和相关旧石器文化遗址的分布等方面的问题。调查成果增进了对该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生活的环境背景,石制品的原料产地产状以及对原料开发和利用的模式,以及当时人类在区域内活动的范围等学术课题的深入了解。尤其是对西施遗址系利用当地富产的燧石原料,专门生产石叶的石器加工场的文化特征有更明确的认识。

    二、重要发现

    1、遗址地貌、地层与埋藏情况

    西施旧石器遗址所处位置属于低山丘陵地带,区域地势整体上呈北高南低。海拔高度约270米,黄土堆积发育。遗址北边出露的基岩为石英砂岩,南边则属于石灰岩,部分石灰岩基岩中夹杂有燧石团块,是西施遗址生产石叶的原料产地。遗址位于两座低山之间的平缓谷地上。属于淮河水系的洧水河发源于遗址西北方的石板道,由西北向东南流经遗址的南侧,上游部分目前已经干涸,但河道仍清晰可辨。西施旧石器遗址就坐落在洧水河该河段左岸的二级阶地之上。

    遗址地层剖面由上至下为:

    ①层:表土层,灰黑色现代耕土,土质较疏松,包含有陶片、瓷片、碎砖块及现代制品等;

    ②a层:棕红色粉砂质粘土,土质较致密,无遗物出土,应为全新世暖期形成的堆积;

    ②b层:灰黄色粉砂质黏土,土质致密,仅出土一件燧石石片;

    ②c层:灰黄色粉砂质黏土,土质致密,该层偏下部夹杂有极少量的螺壳,距地表250—280厘米的深度范围内出土了大量石制品;

    ②d层:灰黄色黏质粉砂,土质较致密,夹杂有少量的螺壳,发掘至距地表320厘米处,无文化遗物出土,未见底。    
    西施旧石器遗址包含上下两个文化层。其中,②b层为上文化层,该层仅出土1件燧石的石片,应是人类在此处经过时偶然丢弃的结果。②c层为下文化层,该层在距地表250—280厘米的深度范围内集中出土了8000余件石制品,是人类在较短时间内打制加工石器的结果,构成西施旧石器遗址的主要文化层。

    石制品出土产状和风化磨蚀程度的统计分析说明,下文化层出土石制品的长轴分布非常平均,倾向分布则比较分散;可拼合的几组石制品在水平深度上的差异普遍较小;除零星的几件石制品外,绝大部分石制品都没有风化磨蚀的迹象。因此,西施旧石器遗址的下文化层属典型的原地埋藏类型,当是该遗址的使用者在此进行生产石叶的活动的原地保存,所留下的遗物包括石屑碎片等均未受到流水等自然因素的明显作用。

    2、文化遗存

    (1)典型的石叶加工场

    除上文化层出土1件燧石石片外,西施遗址出土的各类石制品,均发现自下文化层。这些石制品主要分布在发掘区的东北部,集中在南北长约6米、东西宽近4米的范围内。大部分标本在剖面分布也很集中,分布在上下20厘米左右的范围内。石制品种类包括石锤、石核、石片、石叶、细石叶、工具,以及人工搬运的燧石原料等。数量更多的是石器生产的副产品,即断、裂片、断块、残片与碎屑等。这些石制品及其分布状况,清楚地展示出该遗址石器加工的技术特点,完整地保留了石叶生产的操作链。
石制品大者有长度近100毫米的燧石石块,小者为仅有数毫米的剥片碎屑。石制品大小混杂、且以生产石器的副产品占主导地位的情况说明,西施遗址的主要功能区应该是石叶加工场。部分石制品,包括石核与石片等可以拼合,以及石制品主要堆积的厚度有限等特点则说明该遗址的占用时间很有限。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利用附近富集的燧石原料,集中生产石叶与石叶石核。并将适用的石叶以及石叶石核带离遗址去其他地点使用。

 

 

    (2)石叶及相关制品

    西施遗址出土石制品种类虽然庞杂,但主要是石叶或生产石叶的相关产品的特点尤为明显。石器原料的岩性以燧石为主,只有极少的几件石英、石英砂岩和玛瑙制品等。

    该遗址出土的各类石片总数有近千件之多,而其中的典型石叶所占比例高达2成以上。这些保留在遗址的石叶虽然典型,但多系形态不甚规整,或带有厚背脊、曲度较大者,不宜再进一步用作工具毛坯或复合工具,因而被留在原地。如果考虑被带出遗址的适用石叶的庞大数量,该遗址石叶所占比例显然更高。

    西施石叶工业的另一直接证据是高比例的石叶石核或石叶石核断块的发现。在遗址出土的数量众多的石核类标本中,石叶石核或石叶石核的断块两者占绝大部分。普通石核则很少见。石叶石核多呈柱状或板状,以一个固定的台面连续向下剥离石叶,石核工作面上多可看到连续的石叶片疤。部分原料质地较好的石核已被非常充分地利用,多数已处于剥片的最后阶段,无法继续生产石叶。

    在该遗址发现的石片之中,还有数量较多的生产或再生台面石片。这类石片是为产生或再生新的石叶石核台面而打下的石片,也是典型石叶工业中具有标志性的石制品类型。

    更具有指标性的石制品是带背脊的鸡冠状或羽状石叶的大量发现。在西施遗址,这类石叶首先通过打片在石核的一个侧边上修出一条比较直的脊,然后在与这条脊垂直相交的平面打制修整出台面,进而沿修脊的方向,向下剥离出第一片石叶。这类石叶的背面留有修脊的片疤,断面往往呈三角形,弧度通常较大,从侧面上看形似鸡冠或羽状。

    该遗址出土的成品工具数量很少,类型包括端刮器、边刮器、雕刻器、尖状器等,并以端刮器为主。工具多以石片、石叶或残片为毛坯,修理方式以正向加工为主。成品工具在整个石器组合中所占比例之低,也进一步证明该遗址的主要功能是石叶的加工场所。

 

    (3)细石器遗存

    除了大量的石叶石核与石叶,该遗址还出土了数件细石核和一些细石叶。细石核呈柱状,表面留有连续剥取细石叶的多个片疤。细石叶也很典型,只是与石叶保存状况相同,多是带厚背脊或曲度较大,不宜继续加工用作复合工具者。

    3、年代测定结果

    采自西施遗址下文化层的3个碳样的加速器碳14年代数据均分布在距今22000年左右。经过校正后该遗址石叶加工场的实际年龄应为距今25000前后。同层的光释光测年数据也与此相近。这一测年结果说明,在距今25000年前后,在中国的中原腹地,也是东亚大陆的核心地区,亦有典型的石叶工业存在。西施遗址正是系统应用石叶技术的史前人类的文化遗存。

    三、相关认识

    石叶工业是西亚、北非至欧洲等旧大陆大部分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因素,以至于成为这些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代名词。石叶技术的广泛应用也是现代人行为出现的重要标志。然而在目前已公布的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存之中,典型的石叶工业仅见于地处西北地区的宁夏灵武水洞沟遗址一处。近些年来虽然陆续有石叶发现的报道,但均是与其他石器技术共存,且不占主导地位,在地理分布上也多处于西北、华北至东北等边疆地区。因而石叶技术往往被视为外来因素,与中国旧石器文化发展的主流无关。地处中国及东亚大陆腹心地带的西施遗址的典型石叶工业的新发现,无疑是中国以及东亚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一项非常重要的突破。这一发现将改写已有的对中国及东亚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发展的传统认识,为这一地区现代人类行为的出现等史前考古的重大课题的研究提供全新的视角。

    首先,西施新发现的石叶工业清楚显示,中国及东亚大陆的主体部分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发展与现代人类行为特点,与同期的旧大陆大部分地区并无明显区别,也已熟练掌握了被西方史前学者称之为石器技术模式4的石叶技术。这一技术模式在中国腹地的存在和应用,亦不是孤立和偶然的事件。联系中原及邻近地区同一时期已有的旧石器考古发现来考虑,西施的新发现为该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存在着典型石叶工业提供了确切的证据,进一步修改与完善了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发展的编年序列。

    西施新发现的另一项重要的学术意义是其与石叶工业共存的细石器因素,这些新发现的细石器的年代早,技术特征典型,为探讨我国及东北亚细石器技术的起源与发展等课题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新证据。

    总体而言,西施遗址新发现的石叶工业,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及清楚的年代学与古环境材料与证据,为了解古人类在最后冰期最盛期来临之际,如何适应中原地区,特别是开发遗址附近丰富的燧石资源,系统生产石叶的行为与活动特点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新信息,进一步扩展了我们对于中国腹地及东亚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发展历史的认识。(执笔:西施考古队  发掘单位:北京大学、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现场传真历史文章

河南登封西施旧石器时代石叶遗址

发布时间:2011-03-29

    2010年5至7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发掘河南省登封市大冶镇西施旧石器遗址。经过为期近两个月的工作,揭露遗址面积近50平方米,出土各类石制品8500余件,发现距今25000年的史前人类生产石叶的加工场。该遗址地层清楚、文化遗物典型丰富,史前人类生产石叶各环节的遗存均有发现,完整保留了旧石器时代居民在此处理燧石原料、预制石核、剥片、直至废弃等打制石叶的生产线或称操作链,是我国及东亚大陆腹地首次发现典型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叶工业遗存。

    一、调查与发掘经过

    西施旧石器遗址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大冶镇西施村村南,嵩山东麓的低山丘陵区。该遗址是2004年底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进行旧石器考古专项调查发现。遗址所处位置的黄土堆积因砖窑场取土而遭到了比较严重的破坏,取土后留下的剖面上暴露出数量较多的石制品,地表也可以采集到少量脱层的遗物。为全面了解西施旧石器遗址的文化面貌与内涵,提供相应的保护对策与方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组织实施此次抢救性发掘,并获得重要发现。

    2010年5月中开始野外工作,按照水平层逐层向下发掘,根据每个层位的具体情况决定发掘的深度。每个水平层清理完毕后,全面地记录遗物的出土情况,尽可能多地保留原始信息。野外发掘过程中系统地收集土样,以便对比地层堆积差异和进一步观察土壤的微形态结构。炭样采集为碳十四测年提供了材料基础。发掘结束后,在西壁剖面上提取了完整序列的环境土样,并系统采集光释光测年的样品。目前正在进行年代学与古环境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在对发掘资料进行初步观察整理之后,2010年下半年,发掘队成员再对以西施旧石器遗址为中心、面积近100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系统调查,重点关注区内地貌、典型剖面的地层堆积、石器原料产地和相关旧石器文化遗址的分布等方面的问题。调查成果增进了对该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生活的环境背景,石制品的原料产地产状以及对原料开发和利用的模式,以及当时人类在区域内活动的范围等学术课题的深入了解。尤其是对西施遗址系利用当地富产的燧石原料,专门生产石叶的石器加工场的文化特征有更明确的认识。

    二、重要发现

    1、遗址地貌、地层与埋藏情况

    西施旧石器遗址所处位置属于低山丘陵地带,区域地势整体上呈北高南低。海拔高度约270米,黄土堆积发育。遗址北边出露的基岩为石英砂岩,南边则属于石灰岩,部分石灰岩基岩中夹杂有燧石团块,是西施遗址生产石叶的原料产地。遗址位于两座低山之间的平缓谷地上。属于淮河水系的洧水河发源于遗址西北方的石板道,由西北向东南流经遗址的南侧,上游部分目前已经干涸,但河道仍清晰可辨。西施旧石器遗址就坐落在洧水河该河段左岸的二级阶地之上。

    遗址地层剖面由上至下为:

    ①层:表土层,灰黑色现代耕土,土质较疏松,包含有陶片、瓷片、碎砖块及现代制品等;

    ②a层:棕红色粉砂质粘土,土质较致密,无遗物出土,应为全新世暖期形成的堆积;

    ②b层:灰黄色粉砂质黏土,土质致密,仅出土一件燧石石片;

    ②c层:灰黄色粉砂质黏土,土质致密,该层偏下部夹杂有极少量的螺壳,距地表250—280厘米的深度范围内出土了大量石制品;

    ②d层:灰黄色黏质粉砂,土质较致密,夹杂有少量的螺壳,发掘至距地表320厘米处,无文化遗物出土,未见底。    
    西施旧石器遗址包含上下两个文化层。其中,②b层为上文化层,该层仅出土1件燧石的石片,应是人类在此处经过时偶然丢弃的结果。②c层为下文化层,该层在距地表250—280厘米的深度范围内集中出土了8000余件石制品,是人类在较短时间内打制加工石器的结果,构成西施旧石器遗址的主要文化层。

    石制品出土产状和风化磨蚀程度的统计分析说明,下文化层出土石制品的长轴分布非常平均,倾向分布则比较分散;可拼合的几组石制品在水平深度上的差异普遍较小;除零星的几件石制品外,绝大部分石制品都没有风化磨蚀的迹象。因此,西施旧石器遗址的下文化层属典型的原地埋藏类型,当是该遗址的使用者在此进行生产石叶的活动的原地保存,所留下的遗物包括石屑碎片等均未受到流水等自然因素的明显作用。

    2、文化遗存

    (1)典型的石叶加工场

    除上文化层出土1件燧石石片外,西施遗址出土的各类石制品,均发现自下文化层。这些石制品主要分布在发掘区的东北部,集中在南北长约6米、东西宽近4米的范围内。大部分标本在剖面分布也很集中,分布在上下20厘米左右的范围内。石制品种类包括石锤、石核、石片、石叶、细石叶、工具,以及人工搬运的燧石原料等。数量更多的是石器生产的副产品,即断、裂片、断块、残片与碎屑等。这些石制品及其分布状况,清楚地展示出该遗址石器加工的技术特点,完整地保留了石叶生产的操作链。
石制品大者有长度近100毫米的燧石石块,小者为仅有数毫米的剥片碎屑。石制品大小混杂、且以生产石器的副产品占主导地位的情况说明,西施遗址的主要功能区应该是石叶加工场。部分石制品,包括石核与石片等可以拼合,以及石制品主要堆积的厚度有限等特点则说明该遗址的占用时间很有限。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利用附近富集的燧石原料,集中生产石叶与石叶石核。并将适用的石叶以及石叶石核带离遗址去其他地点使用。

 

 

    (2)石叶及相关制品

    西施遗址出土石制品种类虽然庞杂,但主要是石叶或生产石叶的相关产品的特点尤为明显。石器原料的岩性以燧石为主,只有极少的几件石英、石英砂岩和玛瑙制品等。

    该遗址出土的各类石片总数有近千件之多,而其中的典型石叶所占比例高达2成以上。这些保留在遗址的石叶虽然典型,但多系形态不甚规整,或带有厚背脊、曲度较大者,不宜再进一步用作工具毛坯或复合工具,因而被留在原地。如果考虑被带出遗址的适用石叶的庞大数量,该遗址石叶所占比例显然更高。

    西施石叶工业的另一直接证据是高比例的石叶石核或石叶石核断块的发现。在遗址出土的数量众多的石核类标本中,石叶石核或石叶石核的断块两者占绝大部分。普通石核则很少见。石叶石核多呈柱状或板状,以一个固定的台面连续向下剥离石叶,石核工作面上多可看到连续的石叶片疤。部分原料质地较好的石核已被非常充分地利用,多数已处于剥片的最后阶段,无法继续生产石叶。

    在该遗址发现的石片之中,还有数量较多的生产或再生台面石片。这类石片是为产生或再生新的石叶石核台面而打下的石片,也是典型石叶工业中具有标志性的石制品类型。

    更具有指标性的石制品是带背脊的鸡冠状或羽状石叶的大量发现。在西施遗址,这类石叶首先通过打片在石核的一个侧边上修出一条比较直的脊,然后在与这条脊垂直相交的平面打制修整出台面,进而沿修脊的方向,向下剥离出第一片石叶。这类石叶的背面留有修脊的片疤,断面往往呈三角形,弧度通常较大,从侧面上看形似鸡冠或羽状。

    该遗址出土的成品工具数量很少,类型包括端刮器、边刮器、雕刻器、尖状器等,并以端刮器为主。工具多以石片、石叶或残片为毛坯,修理方式以正向加工为主。成品工具在整个石器组合中所占比例之低,也进一步证明该遗址的主要功能是石叶的加工场所。

 

    (3)细石器遗存

    除了大量的石叶石核与石叶,该遗址还出土了数件细石核和一些细石叶。细石核呈柱状,表面留有连续剥取细石叶的多个片疤。细石叶也很典型,只是与石叶保存状况相同,多是带厚背脊或曲度较大,不宜继续加工用作复合工具者。

    3、年代测定结果

    采自西施遗址下文化层的3个碳样的加速器碳14年代数据均分布在距今22000年左右。经过校正后该遗址石叶加工场的实际年龄应为距今25000前后。同层的光释光测年数据也与此相近。这一测年结果说明,在距今25000年前后,在中国的中原腹地,也是东亚大陆的核心地区,亦有典型的石叶工业存在。西施遗址正是系统应用石叶技术的史前人类的文化遗存。

    三、相关认识

    石叶工业是西亚、北非至欧洲等旧大陆大部分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因素,以至于成为这些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代名词。石叶技术的广泛应用也是现代人行为出现的重要标志。然而在目前已公布的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存之中,典型的石叶工业仅见于地处西北地区的宁夏灵武水洞沟遗址一处。近些年来虽然陆续有石叶发现的报道,但均是与其他石器技术共存,且不占主导地位,在地理分布上也多处于西北、华北至东北等边疆地区。因而石叶技术往往被视为外来因素,与中国旧石器文化发展的主流无关。地处中国及东亚大陆腹心地带的西施遗址的典型石叶工业的新发现,无疑是中国以及东亚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一项非常重要的突破。这一发现将改写已有的对中国及东亚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发展的传统认识,为这一地区现代人类行为的出现等史前考古的重大课题的研究提供全新的视角。

    首先,西施新发现的石叶工业清楚显示,中国及东亚大陆的主体部分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发展与现代人类行为特点,与同期的旧大陆大部分地区并无明显区别,也已熟练掌握了被西方史前学者称之为石器技术模式4的石叶技术。这一技术模式在中国腹地的存在和应用,亦不是孤立和偶然的事件。联系中原及邻近地区同一时期已有的旧石器考古发现来考虑,西施的新发现为该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存在着典型石叶工业提供了确切的证据,进一步修改与完善了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发展的编年序列。

    西施新发现的另一项重要的学术意义是其与石叶工业共存的细石器因素,这些新发现的细石器的年代早,技术特征典型,为探讨我国及东北亚细石器技术的起源与发展等课题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新证据。

    总体而言,西施遗址新发现的石叶工业,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及清楚的年代学与古环境材料与证据,为了解古人类在最后冰期最盛期来临之际,如何适应中原地区,特别是开发遗址附近丰富的燧石资源,系统生产石叶的行为与活动特点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新信息,进一步扩展了我们对于中国腹地及东亚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发展历史的认识。(执笔:西施考古队  发掘单位:北京大学、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