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东汉帝陵陵园遗址与曹魏贵族墓
2009年初,连霍高速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该工程洛阳段全长52公里,道路加宽26米。线路穿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邙山陵墓群,涉及遗址和墓葬众多,考古调查、发掘和文物保护任务十分艰巨。2009年2月至2010年5月,经过1年多的努力,全线调查钻探34.59万平方米,加上前期沿线调查钻探的面积,共计47.28万平方米;发掘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唐宋墓葬177座,包括2座大型东汉贵族墓,1座大型曹魏贵族墓(曹休墓);发掘遗址面积近2.3万平方米,其中发掘东汉和北魏陵园遗址、墓园遗址1.62万余平方米。工作过程中有许多新的发现,有些发现是具有突破性的。
一、东汉帝陵陵园遗址的新发现
连霍高速改扩建陵墓遗址的发掘工作集中在大汉冢、玉冢、朱仓3个遗址区,有关东汉陵园遗址的发掘以朱仓遗址区最为重要。朱仓遗址区位于孟津县平乐镇朱仓村西。包括朱仓M722、M707两处帝陵陵园遗址的中部,和M708、M709两处陪葬墓园遗址的北部。遗址工作区全长约1800米,宽30-50米。2009年3月至2010年5月期间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遗址面积近1.2万平方米,清理墓葬52座。
朱仓M722帝陵陵园遗址
墓葬和封土形制:封土平面圆形,破坏严重。地面以下原始封土的直径136米,为帝陵级别的封土墓冢。经前期钻探,墓葬形制为甲字形大墓,方坑明券。墓室土圹东西长25米,南北宽28.8米,墓道土圹长50米,宽8.8-10.4米。
陵园范围和布局:通过调查、钻探,陵园的范围、布局基本清楚。发现了四面垣墙,北面、西面保存较好,东垣东侧发现有壕沟。西墙、东墙及东墙外的壕沟我们做了发掘,垣墙保存基槽部分,一般宽2.8米。陵园大体呈正方形,边长420米。封土位于陵园的西部,陵园建筑位于陵园的东部、南部,多为夯土台基和庭院建筑。
陵园建筑:连霍扩建线路穿越的陵园建筑的中部,我们沿线发掘了1处廊道、1处大型夯土基址、1处庭院遗址。廊道“丁”字形,东西长69米,宽14米,南北长35米,宽11米。保存较好,可见清晰的柱网、隔墙和环绕的沟渠。夯土基址长方形,长46米,宽31.2米。基址周围散水,通道、踏步保存尚好,上部柱网无存。庭院遗址,发掘长32米,宽21.1米。在长方形的天井两侧,对称7组房屋,保存非常完好,其结构一览无余。房屋的夯土墙残存高可达70厘米。根据大型夯土基址、庭院遗址与封土位置关系结合文献记载,推测很可能是陵园内的寝殿和便殿,或者是寝殿和园省。
朱仓M707陵园遗址和M708、M709陪葬墓园遗址
朱仓M707陵园遗址紧邻朱仓M722陵园遗址,位于其西侧。墓冢原始封土直径86米,现存封土直径50米。墓葬形制为甲字形回廊墓,也是帝陵级别的墓冢。墓室南北长23米,东西宽18-19米,墓道长40米,宽8.8-13.6米。M707没有发现垣墙遗迹,但是陵园的遗址范围基本清楚。我们在封土的东侧发现1处大型夯土基址,1处庭院遗址。夯土基址东西长43.2米,南北残宽28.8米。庭院遗址保存较差,结构尚能分辨,有少量地砖遗存。夯土基址估计可能为寝殿,庭院建筑则可能是园寺吏舍遗址。M708、M709二处陪葬墓园遗址的布局结构基本清楚,为闭合式庭院遗址。
发现的意义和收获
朱仓M722、M707陵园遗址保存完好,布局结构清晰。初步判断可能是属于东汉中晚期的帝陵陵园遗址。遗址内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主要有建筑材料和日用生活用品。M708、M709二处墓园遗址,地近东汉陪葬墓区,当帝陵陪葬墓。朱仓东汉帝陵陵园遗址的考古发掘是继郑西铁路白草坡东汉帝陵陵园遗址之后帝陵考古一次更重要的新发现。无论发掘面积,还是发掘的部位的重要性,以及遗址的保存完整性都远远超过白草坡东汉帝陵陵园遗址,对于东汉帝陵的研究是一次大的推动。
二、曹魏贵族墓葬的新发现
全线共发掘古墓177座,主要是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唐宋时期的墓葬。发掘大型墓葬3座,大汉冢南侧2座(DM1、DM4),朱仓西侧1座(ZM44)。朱仓ZM44,位于洛阳市孟津县送庄乡卅里铺村东南,大汉冢东汉帝陵陵园遗址和朱仓M722东汉帝陵陵园之间。2009年5月21日开始发掘,2010年5月田野工作结束。
地层堆积
我们采取了探方发掘法,了解墓葬的地层堆积情况。根据发掘情况,地层堆积共分为两层:①层为耕土层,②层为近代层,墓葬开口于②层下。没有发现封土迹象。
墓葬形制
墓葬形制为长斜坡墓道砖券多室墓。由墓道、甬道、耳室、前室、北侧室、南双侧室、后室等组成,方向98°。
墓葬的构筑方法为方坑明券,墓葬土圹平面“十”字形,东西全长50.6米,南北最宽21.1米,深10.5米,土圹内收7级台阶。墓道填土和墓室的填土可以分成二期,即墓室建成以后,先回填墓室部分,预留墓道部分,这是一种预制墓葬的方式。二期填土之间有一个相叠压的斜面,斜面的南北两侧有档土短墙。有迹象表明墓道多次被挖开,实施了多次合葬。
墓道:长斜坡式,水平全长35米,西宽东窄,最窄处5.4米,最宽处9米。墓道中部均有上下梯道。
甬道:墓道西侧,平面长方形,拱券顶。长2.8米,宽1.25米,高2.1米。甬道前端上部,设置砖砌照壁,外面涂有一层白灰,未发现壁画。照壁中部被盗洞破坏。高4.3米,宽度2.6—5.9米。
墓道前端第一道封门,砖质,已被破坏,仅残留一层底砖,扇形砖平砌而成。甬道内侧,第二道封门,木质,两侧砖壁保留镶嵌的凹槽和板灰。
前室:甬道西侧,横列式,平面长方形,拱券顶。南北长4.25米,东西宽3.5米,起券高2.6米,复原高4.4米。顶部完全坍塌,南北两侧残留挡券砖墙,高4.85米。
耳室:前室东侧,甬道北侧,方向与甬道平行。平面长方形,拱形顶。长2.4米,宽1.45米,高1.9米。
南双侧室:前室南侧,东西并列,形制基本相同。平面长方形,拱形顶。南北长3.6米,东西宽1.65米,高2.8米。
北侧室:前室北侧,方形,拱券顶,顶部已塌。长宽3.6米,起券高1.75米,复原顶高3.55米。
后室:前室的西侧,长方形,拱券顶,顶部仅残留一小部分。东西长3.55米,南北宽2米,高2.8米。
前、后室之间,前室与侧室、耳室之间均有过洞连接。各个过洞的中部均有凹槽,凹槽内里发现有板灰,说明墓葬的各室之间均用木门隔开的。槽宽度约0.18米,高约1.5米。各墓室内壁涂有白灰,并且发现多处红色彩绘,均脱落严重。
前室及各侧室内均有发现散乱的人骨。前室西北角发现1块较完整的头盖骨和两段肢骨。散骨经鉴定属于二个个体,男性、女性各一个。男性个体50岁,女性个体40岁左右。北侧室见棺椁痕迹,亦见骨痕。初步判断,整个墓葬合葬三个个体。
出土遗物
由于被盗严重,遗物残缺,仍然可见当时随葬器物的精美程度。出土主要有陶器、铜器、铁器、金银饰等。陶器有四系罐、碗、盘、奁、耳杯。铜器有带钩、铺首、泡钉,铁器有钉、勾、镜、刀削。后室北侧出土铜印1枚,异常重要。铜印,边长约2.0cm,瓦钮,篆书白文“曹休”二字。另外,前室出土1件鎏金铜带钩也异常精美。
发现的意义和收获
墓葬出土铜印,为墓主人的私印,这方铜印为墓主人的身份提供了确切证据。根据文献记载,曹休,三国时期魏国名将,曹操的族子。《三国志》中有传,因功累迁征东将军、征东大将军、大司马,228年病逝洛阳。我们检索了关于大汉冢、朱仓M722陵园遗址的勘探资料,发现墓向朝东、没有封土,墓葬形制大致相同、年代接近的大型墓葬共有11座之多,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墓群。
曹魏时期墓葬在全国范围内发现很少,有明确纪年或者有墓主人铭记的更少。此次曹休墓的发掘异常重要,出土随葬器物和墓葬形制为东汉和曹魏时期墓葬的分期提供了标尺。曹休墓的发掘丰富了我们对这个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的了解;曹休墓安葬在在东汉帝陵区域内,加深了我们对东汉帝陵的认识,同时还为寻找洛阳曹魏帝陵和帝陵陪葬墓群指明了方向。
连霍改建的考古工作,发掘遗址面积大,发掘的墓葬多。连霍高速从东到西贯穿邙山,我们的工作实际上是在邙山做了一个大剖面,对于认识不同时期的墓葬在邙山的分布和地层堆积情况都很有帮助。已经发掘发现的4处帝陵遗址,3座大型墓葬,4处大型墓园遗址都是前所未见的,对于全面研究邙山地区各个时期陵墓、陵园遗址的文化面貌,建立这一时期的墓葬和遗址的分期标尺意义重大,为邙山陵墓群的文物保护工作和陵寝制度的考古学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执笔:严辉,史家珍 发掘单位: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