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河北赞皇西高北朝家族墓地

发布时间:2011-04-20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作者:

 


 

    河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输水渠道计划通过赞皇县西高古墓群所在地区,渠线工程将影响到一些古遗址和古墓葬,需要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受河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办公室的委托、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工作队、北京大学文博学院组合联合考古队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2月对这一古墓群进行了考古勘探清理工作;2010年夏季初步整理了发掘资料。

    一、墓地位置

    西高北朝墓群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北省赞皇县西高村南约2000米的岗坡地带,南距延康农场约300米,西距高邑至赞皇省道约2000米。墓群所在岗坡地带南北绵延数公里,西高东低,1958年以来这里的坡地逐渐被平整为层层抬升的台阶状。

    南水北调设计渠线自东南向西北斜穿该墓地,以渠线范围为中心,我们进行了考古钻探,在渠线内共发现古墓葬9座,分东西两排。经发掘了解到,这些墓葬均座西朝东、南北并列成排。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工作队与北京大学文博学院考古系分别负责南区5座墓葬和北区4座墓葬的发掘清理工作。此次清理的部分墓葬被破坏或盗掘,但仍有4座幸未被盗,资料比较完整;绝大多数墓葬均出土有墓志。考古资料表明,该墓地为北朝时期赵郡李氏家族墓地。

    二、墓葬形制和随葬品

   西高墓群墓葬形制包括砖室墓和土洞墓两种。砖室墓由斜坡墓道、甬道和墓室三部分组成,甬道上方砖砌高大的挡土墙,墓室平面弧方形、四角攒尖顶,地面铺砖,墓室四壁和地面均抹有白灰,如M51、M52 、M1、M2。土洞墓由斜坡墓道、甬道和墓室三部分组成,墓室平面略呈长方形、穹窿顶,地面一般铺砖,如M3、M4、M6、M7、M8。

    下面概要介绍不同类型墓葬的情况:

    砖室墓以M52为例,该墓葬位于墓地东侧最南部,北距M51约80米。墓葬座西朝东,方向为94°。长斜坡墓道单室砖室墓,由斜坡墓道、甬道和墓室三部分组成,总长约25.4米,墓底距现地表约8.5米,距北朝地面约8.2米。墓葬构造方式与M51基本一致,在营造中先分别开挖出墓室、甬道和墓道部分的土圹,土圹自墓道向墓室方向呈凸字形逐步扩大展开,在土圹内砖砌甬道、墓室和挡土墙。

    墓道总长约18米,上口宽1.53~3.5米,下口宽1.42~1.85米。墓道上口略敞,壁面较平整,两壁陡直稍有收分。墓道底呈斜坡状,坡度55°~65°,坡长19.8米。底面顺斜坡方向均匀分布两排脚窝,脚窝左右间距0.4~0.8米、斜坡面间距0.4~0.6厘米。单个脚窝深约4.7厘米,脚窝形状有长条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等。

    甬道为砖砌半圆形拱券顶过道,长2.43米,宽1.5米、高1.98米。甬道地面横纵交错铺砖,立面和内壁均涂抹白灰,脱落严重;地面原也应涂抹白灰,惜保存不佳,现基本无存。甬道入口上方砖砌高大的挡土墙,宽3.6米、高5.5米。挡土墙上部整体向西倾斜,每层砖收分约2厘米,下方接近甬道券顶处,两侧向西微凹,中间向东凸出。挡土墙上部被现代盗洞破坏呈一八字形豁口。甬道内砖砌封门墙两道,第一道封门墙位于甬道外侧,高2.3米、宽1.57米,呈扇面形封堵;第二道封门墙位于甬道与墓室衔接处,宽1.45米、高1.98米。

    墓圹开口长5.8米、宽5.6米。其中建造的砖筑墓室平面呈弧边长方形,底部内壁西边长3.97米、残高5.35米,北边长4.55米、残高2.85~4.2米,东边长4.3米、残高1.6~4米,南边长4.55米、残高4.75~5.35米,中间最大宽度东西4.8米,南北4.56米。墓室四壁错缝垒砌,四角攒尖顶。墓室顶部因盗掘塌落无存,复原内高约8米。墓室四壁和地面均涂抹白灰,但大都脱落。墓圹与砖墓室间局部构筑纵向砖墙,如墓室北壁外侧近中部即有一道。

    墓室北半部发现两具棺木朽痕,并列放置,均呈梯形、东宽西窄。北侧棺紧贴于墓室北壁下,长2.5米、宽0.9~1米。棺内铺垫白灰,长1.95米,宽0.61~0.66米,厚0.45米;白灰下板灰厚0.05~0.08米。棺木底板厚约0.08米,棺下方南北向铺垫4排卧砖,每排砖3~4块。南侧棺位于墓室中部,长1.9米、宽0.4~0.53米,腐朽严重。

    M52出土各类随葬品总计32件,种类包括陶器、瓷器、铜器、铁器和玻璃器等,其中女性棺内头部出土的铜步摇冠残片、玻璃坠饰等形制独特,推测原物是一个比较精美的步摇冠。墓中出土墓志两方,据志文记载:墓主人为北魏尚书左丞、镇远将军、光州刺史李仲胤,其夫人为河间邢氏,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合葬于此。

    土洞墓共5座。如M4,该墓葬南距M3约55米,北距M6约40米,东距M1约80米。墓葬坐西朝东,方向87°。地表发现封土遗存。该墓葬为长斜坡墓道单室土洞墓,由斜坡墓道、甬道和墓室三部分组成,总长约24米,墓底距现地表约10~10.5米、距墓葬开口约9.6米。斜坡墓道平面呈梯形,西宽东窄,长19.5米,上口宽1.1~2.6米,下口宽1.1~1.68米,西端高约9.6米。墓道两壁较为陡直,墓道底呈斜坡状,坡度约30°,斜坡长26米。墓道填土为黄砂石土,多含大块鹅卵石。甬道顶部已塌落,推测原为券顶过洞,平面呈长方形,长1.6米、宽1米,残高约1.3米。甬道内有两道封门砖墙,分别位于墓道与甬道衔接处、甬道与墓室衔接处。第一道封门墙保存完好,底部宽约1.6米、高约2米,立面略呈外凸状,。第二道封门墙仅垒砌十层,宽约1.1米、高约0.8米。墓室平面略呈弧边方形。墓室底部东西长2.7~3.1米、南北宽2.2~2.85米,地面无铺砖,顶部塌落,推测原为直壁、穹窿顶结构。墓室南部和中部原各有一具木棺。南侧棺棺内铺厚厚一层生石灰,墓主人头向朝东,头骨保存较好,牙齿尚存,其余肢骨保存一般,似为女性。中部棺内无生石灰,墓主人骨殖保存较差,似为男性。M4出土各类随葬品39件,虽因墓室顶部塌落而砸坏较多,但保存状态仍相对较好。除少部分随葬品位于棺内外,其余均位于墓室北部。种类包括陶器、青瓷器、陶俑、陶质模型、铜器、铁器和石器等。此墓出土陶俑两件,为一男一女,均为泥质灰陶,但其叉手叉足形态与北朝时期河北地区常见陶俑形态相异,较为特殊。墓中出土墓志为一盖两志,志石与志盖相互叠压放置,据志文记载墓主人为北魏平北将军、散骑常侍、使持节、都督定州诸军事、定州刺史李翼及夫人博陵崔氏,北魏永熙三年(534年)迁葬于此。

    三、主要收获

    1、河北赞皇西高北朝家族墓地的考古发掘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段的一项重要工作。该墓群规模大,排列有序,是目前已发现少有的北朝家族墓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已发掘的9座墓葬分为东西两排,东侧一排为父辈墓葬,西侧一排为子辈墓葬。依长幼尊卑顺序排列,各墓葬间距离大致相当,其中同一排的父辈墓葬,依长幼顺序排列,间距约70~80米;同一排的子辈墓葬自北向南依年龄长幼、长子在前的原则依次排列,间距约30~50米。东侧一排的父辈墓葬与西侧一排子辈墓葬间距约70米。西高北朝家族墓葬排列,遵循的是长辈居前(东侧一排),以左为尊的原则。迄今,在太行山东麓、今河北省赵县、元氏、临城、高邑、赞皇一带,发现一些赵郡李氏各支家族墓葬,此次发掘的赞皇西高墓地是河北乃至北方地区第一次科学全面发掘的北朝大族墓群,其完整的格局和较丰富的出土遗物,对于重新研究早年清理或发掘的北朝封、甄、高、邢氏墓地,对于深入研究北朝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2、该墓群墓葬地表原有封土,其中4座墓葬未被盗掘,出土随葬品比较丰富、器物组合完整、纪年明确。年代从北魏至北齐,跨度超过半个世纪,墓葬形制、随葬品形态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是北朝墓葬研究的年代标尺。从墓葬形制角度考虑,东侧一排父辈墓葬多为砖室墓、规模较大;西侧一排子辈墓葬均为土洞墓、规模较小、埋藏较深,这一点是与墓主人的身份与级别相称的。从随葬品而言,多座墓葬未被盗掘,随葬品种类丰富、摆放格局清楚,可以初步了解这一时期物质文化的面貌。随葬品种类一般包括陶器、青瓷器、铜器、铁器和墓志等。M51还出土了仰覆莲罐残片,其风格与南朝出土莲瓣纹瓷盖罐风格完全一致,当时南北朝间的文化交流可窥一斑。

    3、各个墓葬出土的墓志,为研究北朝赵郡李氏家族及其当时社会提供了详实可靠的信息。根据出土墓志志文的记载来看,东侧一排父辈的墓葬应属原即规划于此,北魏太和以后陆续葬于此;而西侧一排子辈墓葬则多原葬于洛阳等地,北魏永熙三年(534)迁葬于此,在北魏最后一年同时集中迁葬绝非是一种巧合。归葬故乡是中国古代礼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秦汉以来门阀林立,汉族上层士人阶层多形成地方宗族势力,故乡和族墓是重要的联系纽带。李氏宗族多在永熙三年归葬故里,应是利用了迁都邺城的契机。此外,墓志中还记载了赵郡柏仁乡永宁里、房子城、五马山等历史地名,这为赞皇地区本地的历史地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执笔:朱岩石、韦正  发掘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现场传真历史文章

河北赞皇西高北朝家族墓地

发布时间:2011-04-20

 


 

    河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输水渠道计划通过赞皇县西高古墓群所在地区,渠线工程将影响到一些古遗址和古墓葬,需要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受河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办公室的委托、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工作队、北京大学文博学院组合联合考古队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2月对这一古墓群进行了考古勘探清理工作;2010年夏季初步整理了发掘资料。

    一、墓地位置

    西高北朝墓群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北省赞皇县西高村南约2000米的岗坡地带,南距延康农场约300米,西距高邑至赞皇省道约2000米。墓群所在岗坡地带南北绵延数公里,西高东低,1958年以来这里的坡地逐渐被平整为层层抬升的台阶状。

    南水北调设计渠线自东南向西北斜穿该墓地,以渠线范围为中心,我们进行了考古钻探,在渠线内共发现古墓葬9座,分东西两排。经发掘了解到,这些墓葬均座西朝东、南北并列成排。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工作队与北京大学文博学院考古系分别负责南区5座墓葬和北区4座墓葬的发掘清理工作。此次清理的部分墓葬被破坏或盗掘,但仍有4座幸未被盗,资料比较完整;绝大多数墓葬均出土有墓志。考古资料表明,该墓地为北朝时期赵郡李氏家族墓地。

    二、墓葬形制和随葬品

   西高墓群墓葬形制包括砖室墓和土洞墓两种。砖室墓由斜坡墓道、甬道和墓室三部分组成,甬道上方砖砌高大的挡土墙,墓室平面弧方形、四角攒尖顶,地面铺砖,墓室四壁和地面均抹有白灰,如M51、M52 、M1、M2。土洞墓由斜坡墓道、甬道和墓室三部分组成,墓室平面略呈长方形、穹窿顶,地面一般铺砖,如M3、M4、M6、M7、M8。

    下面概要介绍不同类型墓葬的情况:

    砖室墓以M52为例,该墓葬位于墓地东侧最南部,北距M51约80米。墓葬座西朝东,方向为94°。长斜坡墓道单室砖室墓,由斜坡墓道、甬道和墓室三部分组成,总长约25.4米,墓底距现地表约8.5米,距北朝地面约8.2米。墓葬构造方式与M51基本一致,在营造中先分别开挖出墓室、甬道和墓道部分的土圹,土圹自墓道向墓室方向呈凸字形逐步扩大展开,在土圹内砖砌甬道、墓室和挡土墙。

    墓道总长约18米,上口宽1.53~3.5米,下口宽1.42~1.85米。墓道上口略敞,壁面较平整,两壁陡直稍有收分。墓道底呈斜坡状,坡度55°~65°,坡长19.8米。底面顺斜坡方向均匀分布两排脚窝,脚窝左右间距0.4~0.8米、斜坡面间距0.4~0.6厘米。单个脚窝深约4.7厘米,脚窝形状有长条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等。

    甬道为砖砌半圆形拱券顶过道,长2.43米,宽1.5米、高1.98米。甬道地面横纵交错铺砖,立面和内壁均涂抹白灰,脱落严重;地面原也应涂抹白灰,惜保存不佳,现基本无存。甬道入口上方砖砌高大的挡土墙,宽3.6米、高5.5米。挡土墙上部整体向西倾斜,每层砖收分约2厘米,下方接近甬道券顶处,两侧向西微凹,中间向东凸出。挡土墙上部被现代盗洞破坏呈一八字形豁口。甬道内砖砌封门墙两道,第一道封门墙位于甬道外侧,高2.3米、宽1.57米,呈扇面形封堵;第二道封门墙位于甬道与墓室衔接处,宽1.45米、高1.98米。

    墓圹开口长5.8米、宽5.6米。其中建造的砖筑墓室平面呈弧边长方形,底部内壁西边长3.97米、残高5.35米,北边长4.55米、残高2.85~4.2米,东边长4.3米、残高1.6~4米,南边长4.55米、残高4.75~5.35米,中间最大宽度东西4.8米,南北4.56米。墓室四壁错缝垒砌,四角攒尖顶。墓室顶部因盗掘塌落无存,复原内高约8米。墓室四壁和地面均涂抹白灰,但大都脱落。墓圹与砖墓室间局部构筑纵向砖墙,如墓室北壁外侧近中部即有一道。

    墓室北半部发现两具棺木朽痕,并列放置,均呈梯形、东宽西窄。北侧棺紧贴于墓室北壁下,长2.5米、宽0.9~1米。棺内铺垫白灰,长1.95米,宽0.61~0.66米,厚0.45米;白灰下板灰厚0.05~0.08米。棺木底板厚约0.08米,棺下方南北向铺垫4排卧砖,每排砖3~4块。南侧棺位于墓室中部,长1.9米、宽0.4~0.53米,腐朽严重。

    M52出土各类随葬品总计32件,种类包括陶器、瓷器、铜器、铁器和玻璃器等,其中女性棺内头部出土的铜步摇冠残片、玻璃坠饰等形制独特,推测原物是一个比较精美的步摇冠。墓中出土墓志两方,据志文记载:墓主人为北魏尚书左丞、镇远将军、光州刺史李仲胤,其夫人为河间邢氏,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合葬于此。

    土洞墓共5座。如M4,该墓葬南距M3约55米,北距M6约40米,东距M1约80米。墓葬坐西朝东,方向87°。地表发现封土遗存。该墓葬为长斜坡墓道单室土洞墓,由斜坡墓道、甬道和墓室三部分组成,总长约24米,墓底距现地表约10~10.5米、距墓葬开口约9.6米。斜坡墓道平面呈梯形,西宽东窄,长19.5米,上口宽1.1~2.6米,下口宽1.1~1.68米,西端高约9.6米。墓道两壁较为陡直,墓道底呈斜坡状,坡度约30°,斜坡长26米。墓道填土为黄砂石土,多含大块鹅卵石。甬道顶部已塌落,推测原为券顶过洞,平面呈长方形,长1.6米、宽1米,残高约1.3米。甬道内有两道封门砖墙,分别位于墓道与甬道衔接处、甬道与墓室衔接处。第一道封门墙保存完好,底部宽约1.6米、高约2米,立面略呈外凸状,。第二道封门墙仅垒砌十层,宽约1.1米、高约0.8米。墓室平面略呈弧边方形。墓室底部东西长2.7~3.1米、南北宽2.2~2.85米,地面无铺砖,顶部塌落,推测原为直壁、穹窿顶结构。墓室南部和中部原各有一具木棺。南侧棺棺内铺厚厚一层生石灰,墓主人头向朝东,头骨保存较好,牙齿尚存,其余肢骨保存一般,似为女性。中部棺内无生石灰,墓主人骨殖保存较差,似为男性。M4出土各类随葬品39件,虽因墓室顶部塌落而砸坏较多,但保存状态仍相对较好。除少部分随葬品位于棺内外,其余均位于墓室北部。种类包括陶器、青瓷器、陶俑、陶质模型、铜器、铁器和石器等。此墓出土陶俑两件,为一男一女,均为泥质灰陶,但其叉手叉足形态与北朝时期河北地区常见陶俑形态相异,较为特殊。墓中出土墓志为一盖两志,志石与志盖相互叠压放置,据志文记载墓主人为北魏平北将军、散骑常侍、使持节、都督定州诸军事、定州刺史李翼及夫人博陵崔氏,北魏永熙三年(534年)迁葬于此。

    三、主要收获

    1、河北赞皇西高北朝家族墓地的考古发掘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段的一项重要工作。该墓群规模大,排列有序,是目前已发现少有的北朝家族墓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已发掘的9座墓葬分为东西两排,东侧一排为父辈墓葬,西侧一排为子辈墓葬。依长幼尊卑顺序排列,各墓葬间距离大致相当,其中同一排的父辈墓葬,依长幼顺序排列,间距约70~80米;同一排的子辈墓葬自北向南依年龄长幼、长子在前的原则依次排列,间距约30~50米。东侧一排的父辈墓葬与西侧一排子辈墓葬间距约70米。西高北朝家族墓葬排列,遵循的是长辈居前(东侧一排),以左为尊的原则。迄今,在太行山东麓、今河北省赵县、元氏、临城、高邑、赞皇一带,发现一些赵郡李氏各支家族墓葬,此次发掘的赞皇西高墓地是河北乃至北方地区第一次科学全面发掘的北朝大族墓群,其完整的格局和较丰富的出土遗物,对于重新研究早年清理或发掘的北朝封、甄、高、邢氏墓地,对于深入研究北朝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2、该墓群墓葬地表原有封土,其中4座墓葬未被盗掘,出土随葬品比较丰富、器物组合完整、纪年明确。年代从北魏至北齐,跨度超过半个世纪,墓葬形制、随葬品形态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是北朝墓葬研究的年代标尺。从墓葬形制角度考虑,东侧一排父辈墓葬多为砖室墓、规模较大;西侧一排子辈墓葬均为土洞墓、规模较小、埋藏较深,这一点是与墓主人的身份与级别相称的。从随葬品而言,多座墓葬未被盗掘,随葬品种类丰富、摆放格局清楚,可以初步了解这一时期物质文化的面貌。随葬品种类一般包括陶器、青瓷器、铜器、铁器和墓志等。M51还出土了仰覆莲罐残片,其风格与南朝出土莲瓣纹瓷盖罐风格完全一致,当时南北朝间的文化交流可窥一斑。

    3、各个墓葬出土的墓志,为研究北朝赵郡李氏家族及其当时社会提供了详实可靠的信息。根据出土墓志志文的记载来看,东侧一排父辈的墓葬应属原即规划于此,北魏太和以后陆续葬于此;而西侧一排子辈墓葬则多原葬于洛阳等地,北魏永熙三年(534)迁葬于此,在北魏最后一年同时集中迁葬绝非是一种巧合。归葬故乡是中国古代礼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秦汉以来门阀林立,汉族上层士人阶层多形成地方宗族势力,故乡和族墓是重要的联系纽带。李氏宗族多在永熙三年归葬故里,应是利用了迁都邺城的契机。此外,墓志中还记载了赵郡柏仁乡永宁里、房子城、五马山等历史地名,这为赞皇地区本地的历史地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执笔:朱岩石、韦正  发掘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