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洪江托口水电站考古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二)—— 托口盆地金家园、黄家团遗址发掘收获

发布时间:2011-05-31文章出处: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作者:

    2011年2至5月,为配合洪江托口电站建设,湖南省文物考古研所会同怀化市、县精干专业技术员对托口盆地4处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累计发掘面积1100平方米。发掘分两组同时进行。下面就第一批发掘的金家园和黄家团遗址主要收获简报如下。
  (一)金家园遗址
    金家园遗址位于托口盆地东北部,隶属于托口镇三里村8组。遗址位于沅江左岸一级阶地,大部分已被沅江冲毁。本次发掘500平方米(图一)。

 


图一  金家园遗址发掘探方全景

 

    该遗址地层堆积较简单,共分六层(图二)。其中,第2层为明代中晚期,2层下有少量宋代和汉代灰坑打破第3、4层新石器时代地层,第5层为纯净沙层,有少量新石器时代陶片及石制品,第6层几无包含物,第7层为纯净的黄色生土。

 


图二  金家园遗址T0610西壁地层

 

    遗址除发现汉、宋灰坑及明代房基、积石墓外,新石器时代遗迹较少。在500平方米范围内仅发现灰坑5处(图三),另外还发现数处小砾石籽坑(图四,共255件)及打制石制品相对集中的区域(图五至图七)。这些遗迹包含物主要以石制品为主,陶片较少,与遗址地层堆积内的包含物情形类似。

 


图三  金家园遗址T0910H5

 

 

图四  金家园遗址T0710 第3层下小石籽坑

 

 

图五  金家园遗址TT0809、T0810第4层下石制品

 

 

图六   金家园遗址T0308第4层下石制品

 


图七   金家园遗址T0910第3层下石制品清理

 

    遗址出土遗物仅见石、陶两类。石制品数以千计,相当丰富,以打制为主,器类以石片为多,石器较少,器类有砍砸器、盘状器、刮削器、石锤等。磨制石器较少,多为刃部稍加磨光,器身仍多打制,常见小型石斧、石凿,另有少量磨制的小石锛、穿孔铲、钻孔刀、小刻刀以及砺石、网坠等。打制石器以单面打击为主,另一面往往保留自然砾石面;磨制石器整体加工较为粗糙,但其钻孔、抛光技术已相当娴熟(图八至图一一)。

 


图八   金家园遗址出土打制石器

 

 

图九   金家园遗址出土磨制石器

 

 

图一O  金家园遗址出土五孔石刀

 

 

 

图一一  金家园遗址出土石网坠(上)及盘状石器(下)

 

    陶器不如石器丰富,陶片较碎小,可复原器较少。陶片一般是伴随石制品出土,即石制品丰富的区域,陶片也相对较多。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次为夹砂灰白陶和夹炭红陶,有少量粗泥红陶和白陶。夹砂陶中可见不少石英砂岩及少量云母、蚌料等,器表颜色斑驳,有不少黑斑块;泥质陶胎呈黑或灰色,器表一般有薄层红、白色陶衣,有的还填有红彩。
    陶器装饰较复杂,几乎不见素面陶。施纹风格以刻划、戳印、模印、捺压、剔刺为主,纹痕深陷,刚劲有力。纹饰常见弦纹、波浪、弧线、指甲、圆圈等几何形状纹样,多数内填篦点纹或填彩,其次则为细绳纹及拍印粗绳纹,另外,有少量兽面纹、羽翼纹及齿状花边纹。除绳纹常见于圜底器腹部外(少数圜底器腹部亦施刻划图案),其他纹饰多施于圈足类器及圜底器腹部以上部位。
    器物造型较单调,仅圜底及圈足两类,不见三足及平底。器类以高领罐为主,口多直敞,肩多斜长,其次则为圈足器,包括盘、碗等,另有少量通体戳印指甲纹的支座。白陶主要以圈足器为主,有少量高领罐(图一二至图一七)。

 


图一二  金家园遗址出土高领陶罐

 

 

 

图一三  金家园遗址出土彩绘陶罐(上)及陶支座(下)

 

 

图一四  金家园遗址出土红陶盘

 

 

图一五  金家园遗址出土白陶盘

 


图一六  金家园遗址出土白陶盘

 

 

 

图一七  金家园遗址出土高领白陶罐(上)及彩绘小陶碗(下)

 

    从金家园遗址本次揭示出来的遗存分析,绝大多数特征与本流域洪江高庙、中方岩匠屋、辰溪松溪口以及贵州天柱最近发掘的相关遗址都有密切联系,时代也应与之接近。由于资料尚未整理,有关该遗址的文化属性及与邻近地区相关遗址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黄家团遗址
    黄家团遗址位于托口盆地东北部,隶属于托口镇三里村9组,西距金家园遗址直线距离约600米。遗址位于沅江左岸一级阶地,部分已被沅江冲毁。该次发掘了100平方米。
    遗址堆积简单,遗迹仅发现少量灰沟、灰坑及积石墓等,后者在金家园遗址也有发现。出土遗物多见硬、釉陶及青、白瓷,另有数件铁器。从出土遗物分析,该遗址时代不会早于宋代(图一八至图二一)。

 


图一八 黄家团遗址T2M01

 

 

图一九 黄家团遗址T4H03底部出土铁器

 

 

图二O 黄家团遗址T2G02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现场传真历史文章

洪江托口水电站考古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二)—— 托口盆地金家园、黄家团遗址发掘收获

发布时间:2011-05-31

    2011年2至5月,为配合洪江托口电站建设,湖南省文物考古研所会同怀化市、县精干专业技术员对托口盆地4处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累计发掘面积1100平方米。发掘分两组同时进行。下面就第一批发掘的金家园和黄家团遗址主要收获简报如下。
  (一)金家园遗址
    金家园遗址位于托口盆地东北部,隶属于托口镇三里村8组。遗址位于沅江左岸一级阶地,大部分已被沅江冲毁。本次发掘500平方米(图一)。

 


图一  金家园遗址发掘探方全景

 

    该遗址地层堆积较简单,共分六层(图二)。其中,第2层为明代中晚期,2层下有少量宋代和汉代灰坑打破第3、4层新石器时代地层,第5层为纯净沙层,有少量新石器时代陶片及石制品,第6层几无包含物,第7层为纯净的黄色生土。

 


图二  金家园遗址T0610西壁地层

 

    遗址除发现汉、宋灰坑及明代房基、积石墓外,新石器时代遗迹较少。在500平方米范围内仅发现灰坑5处(图三),另外还发现数处小砾石籽坑(图四,共255件)及打制石制品相对集中的区域(图五至图七)。这些遗迹包含物主要以石制品为主,陶片较少,与遗址地层堆积内的包含物情形类似。

 


图三  金家园遗址T0910H5

 

 

图四  金家园遗址T0710 第3层下小石籽坑

 

 

图五  金家园遗址TT0809、T0810第4层下石制品

 

 

图六   金家园遗址T0308第4层下石制品

 


图七   金家园遗址T0910第3层下石制品清理

 

    遗址出土遗物仅见石、陶两类。石制品数以千计,相当丰富,以打制为主,器类以石片为多,石器较少,器类有砍砸器、盘状器、刮削器、石锤等。磨制石器较少,多为刃部稍加磨光,器身仍多打制,常见小型石斧、石凿,另有少量磨制的小石锛、穿孔铲、钻孔刀、小刻刀以及砺石、网坠等。打制石器以单面打击为主,另一面往往保留自然砾石面;磨制石器整体加工较为粗糙,但其钻孔、抛光技术已相当娴熟(图八至图一一)。

 


图八   金家园遗址出土打制石器

 

 

图九   金家园遗址出土磨制石器

 

 

图一O  金家园遗址出土五孔石刀

 

 

 

图一一  金家园遗址出土石网坠(上)及盘状石器(下)

 

    陶器不如石器丰富,陶片较碎小,可复原器较少。陶片一般是伴随石制品出土,即石制品丰富的区域,陶片也相对较多。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次为夹砂灰白陶和夹炭红陶,有少量粗泥红陶和白陶。夹砂陶中可见不少石英砂岩及少量云母、蚌料等,器表颜色斑驳,有不少黑斑块;泥质陶胎呈黑或灰色,器表一般有薄层红、白色陶衣,有的还填有红彩。
    陶器装饰较复杂,几乎不见素面陶。施纹风格以刻划、戳印、模印、捺压、剔刺为主,纹痕深陷,刚劲有力。纹饰常见弦纹、波浪、弧线、指甲、圆圈等几何形状纹样,多数内填篦点纹或填彩,其次则为细绳纹及拍印粗绳纹,另外,有少量兽面纹、羽翼纹及齿状花边纹。除绳纹常见于圜底器腹部外(少数圜底器腹部亦施刻划图案),其他纹饰多施于圈足类器及圜底器腹部以上部位。
    器物造型较单调,仅圜底及圈足两类,不见三足及平底。器类以高领罐为主,口多直敞,肩多斜长,其次则为圈足器,包括盘、碗等,另有少量通体戳印指甲纹的支座。白陶主要以圈足器为主,有少量高领罐(图一二至图一七)。

 


图一二  金家园遗址出土高领陶罐

 

 

 

图一三  金家园遗址出土彩绘陶罐(上)及陶支座(下)

 

 

图一四  金家园遗址出土红陶盘

 

 

图一五  金家园遗址出土白陶盘

 


图一六  金家园遗址出土白陶盘

 

 

 

图一七  金家园遗址出土高领白陶罐(上)及彩绘小陶碗(下)

 

    从金家园遗址本次揭示出来的遗存分析,绝大多数特征与本流域洪江高庙、中方岩匠屋、辰溪松溪口以及贵州天柱最近发掘的相关遗址都有密切联系,时代也应与之接近。由于资料尚未整理,有关该遗址的文化属性及与邻近地区相关遗址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黄家团遗址
    黄家团遗址位于托口盆地东北部,隶属于托口镇三里村9组,西距金家园遗址直线距离约600米。遗址位于沅江左岸一级阶地,部分已被沅江冲毁。该次发掘了100平方米。
    遗址堆积简单,遗迹仅发现少量灰沟、灰坑及积石墓等,后者在金家园遗址也有发现。出土遗物多见硬、釉陶及青、白瓷,另有数件铁器。从出土遗物分析,该遗址时代不会早于宋代(图一八至图二一)。

 


图一八 黄家团遗址T2M01

 

 

图一九 黄家团遗址T4H03底部出土铁器

 

 

图二O 黄家团遗址T2G02 


 

作者:

文章出处: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