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洛阳西周早期大规模祭祀遗存的发掘

发布时间:2011-06-20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作者:周 立 石艳艳

    2009年2月~2010年6月,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在河南科技大学林业职业学院园林实训楼基建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处西周早期的祭祀遗址。发掘面积近1500平方米,发现有西周早期祭祀坑、灰坑、墓葬及流水沟等重要遗迹,出土大量陶器、骨器等珍贵文物,取得重要成果。洛阳市文物工作队于2010年6月6日组织召开了“西周洛邑祭祀遗址座谈会”。

 

 

全景图

    遗迹、遗存现象

    工地文化堆积深厚,其地层共分为六层,主要为唐代和西周时期文化堆积。其中第①层为近现代层,厚0.3米~0.7米。第②、③层为唐代层,第②层深0.3米~0.7米,厚0.2米~0.6米。第③层深0.5米~1.2米,厚0.4米~0.6米。第④、⑤、⑥层为西周层。第④层:深1.5米~1.6米,厚0.05米~1.4米。第⑤层深2米~3米,厚0.05米~0.4米。第⑥层深2米~3.6米,厚0.05米~0.25米。第①、②、③为水平层状堆积,分布于整个工地,第④、⑤、⑥层分布于工地南部,呈北薄南厚的斜坡状堆积。

    工地共发现西周灰坑90座、沟1条、墓葬20座。其中37座西周祭祀坑和1条西周沟的发现是本次发掘的重要收获。

    西周灰坑均开口于⑥层下。形状多为近椭圆形、长方形或不规则形,口径0.9米~7.6米,底径0.8米~7.5米,深0.1米~2.9米。这些灰坑中有37座为西周祭祀坑,另有一处为燎祭平台。这些祭祀坑中有29座内均有较为完整的兽骨,3座内有非正常死亡的人骨,另有5座内有成堆摆放的碎兽骨。按兽骨种类的不同,这些灰坑可分为以下几种组合方式:马坑、狗坑、牛坑、猪坑、人马组合坑、人猪组合坑、马猪组合坑、猪牛组合坑、车马坑以及人、牛、狗组合坑和碎骨坑等。这些祭祀坑多为椭圆形,多数坑内仅能容下祭祀所用的牺牲,长径多在2米左右,短径多在1米左右,坑深多0.5米。

 

 

洛阳西周早期祭祀

 

 

H56清理现场

 

    马坑:均为椭圆形,2座马坑内马骨南北向,其余东西向,大部分坑内骨架较完整,有些坑内除一具完整的马骨外,还另有其他马个体的盆骨和跖骨。

    狗坑:椭圆形,一座坑内狗骨架较全,头西尾东,脊向南,四肢弯曲;另一座坑内仅保留了部分骨架,头向东,尾向西,四肢向北,此坑内还可见一件牛的左侧下颌骨。

    牛坑:椭圆形或长方形,骨架均较完整,3座内牛骨头西脊南,1座头东脊北,1座头南脊东。

    猪坑:椭圆形,骨架较完整,猪骨头西尾东,脊向南,四肢弯曲。

    人马组合坑:均为椭圆形,一座为人置于马之上,人仰身直肢,上肢曲折于胸前和脑后,马骨头东脊南,四肢朝上,前肢弯曲。另两座为人置于马头部位,马骨南北向,四肢蜷于腹前或腹下,人骨东西向,人骨架与马骨架垂直摆放。

 

 

人马坑H40(东向西)


    人猪组合坑:形状近长方形,人骨架为仰身直肢,东西向置于坑南部,从骨架上看,应为一8岁左右小孩,猪骨置于坑中部,头北脊西,骨架较小。

    马猪组合坑:近圆角长方形,西北部被一唐代灰坑打破,马骨头部缺失,东西向,脊向南,四肢向北,呈弯曲状,在其脊部以南,有一乳猪残骸。

    猪牛组合坑:近椭圆形,猪骨架置于牛骨架之上,猪骨、牛骨均为头西脊北,猪骨因该坑被H83打破而残缺不全,此坑内北部边缘还有一人上肢骨和盆骨。

 

 

猪牛坑H84(东向西)


    残碎兽骨坑:坑内为残碎兽骨,计有马、牛、羊和猪骨等。

    人、牛、狗组合坑:为一东西向椭圆形坑内底部置有完整的人、牛、狗骨架。

    车马坑:长方形,南北长3.15米,东西宽2.75米。坑口距地表深0.85米~0.95米,坑深1.45米。坑内葬2匹马,一辆车。车辕向南。二匹马置于车辕两侧预先挖好的马槽内,马头均伸出浅槽外,两匹马均为俯卧。东槽长1.5米,宽0.5米~0.6米,深0.15米~0.3米,西槽长1.45米,宽0.2米~0.6米,深0.05米~0.3米。两槽间为生土隔梁。在马头及颈部佩戴有铜泡等络饰。车辕位于两马中间生土隔梁上,车辕残长1.9米,尾部被破坏。从断面看辕体呈椭圆形,径6厘米。车轴残长1米,若将被破坏的东部车轮复原,车轴总长应为2.2米。车轴直径6厘米。车轴穿入轮毂之中,毂外套有铜质軎、辖。

    这些祭祀遗存的祭祀方式有两种:一种为“埋祭”,《尔雅·释天》:“祭地曰埋。”郭璞注云:“既祭埋藏之。”这是一种较古老的祭祀方式,是将牺牲置于坑中埋入。在祭祀坑中发现的身首全躯的骨架中,应是先处死后,埋入坑中的。本次发现多为埋祭,将一种或两种牺牲置于坑内,如H36为一椭圆形坑,坑内置一完整马骨;H40为一近椭圆形坑,坑内置一人、一马,人位于马之上,人骨仰身直肢,东西向,头西脚东,马骨亦为东西向,马骨头东脊南。一种为“燎祭”,是用火烧祭祀。就是将玉(圭类器)及牲(马、牛)置于柴堆之上点火焚烧,使其气息上达于天,以供上帝享用。本次发掘共发现两处燎祭遗迹。一处为一平台,被其他遗迹打破,所剩残长5米、残宽3米的平台,平台上为厚0.3米~0.5米厚的烧土堆积。另一处为一口近圆形灰坑,坑壁微袋状,平底,坑口径2.3米、底径2.45米、坑深1.4米。坑内为陶器残片堆积、烧骨及烧土痕迹,坑底部残留有一层炭粒,在此灰坑底部中央另有一径为0.9米圆形坑,斜壁,平底,坑深0.3米。壁经工具修整,坑内为火烧后残留的灰烬。燎祭是焚柴而祭。       
    西周沟开口于③层下,方向为东偏南10度。口宽4米左右、底宽0.8米左右、深3.8米~4.2米。该沟目前发掘长度52米。沟底西高东低,沟内堆积中明显可见流水淤积痕迹。沟内出土有鬲、簋和罐等陶器残片。钻探显示,此沟向西出探方后直行66米后向南拐折。

    西周墓葬均开口于⑥层下,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2座为南北向,其余均为东西向。墓室最大的为长4.1米、宽2.2米、深9米;最小者长1.4米、宽0.4米、深0.18米。4座有随葬品,随葬品主要有陶鬲、陶簋、陶罐、铜镞、铅戈和碎玉片等。

    出土遗物:主要为陶器,此外还有铜、石、骨和蚌器等,主要器形有陶鬲、陶簋、陶罐、陶盆、陶甑、陶拍子、铜削、石斧、骨锥和骨簪等。另外出土卜甲残片1片。

    卜甲:1片,为龟的腹甲下部残片,甲尾较完整,宽11厘米、长7.9厘米。残留凿孔10个,自下而上有三排,方凿转角多圆折;左右对贞,兆枝向内。第一排左一孔,右为二孔;第二排左、右各二孔;第三排左边缺失,右边三孔。为举行祭祀时巫师占卜的用物。

    新技术的应用

    与多学科合作在发掘过程中,我们除了应用传统的气球高空拍摄、GPS定位、全站仪测量外,更是运用了三维扫描技术,以期能够更加全面翔实地保存资料及将来的复原及研究。

    我们在发掘过程中采集有土样、人骨、兽骨以及工具使用痕迹等分析测试样本,以便将来进行浮选或其他分析测试。

    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鉴定兽骨,进行动物考古学研究。

    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鉴定人骨,进行体质人类学研究。

    发现的收获与意义

    1.这是一处面积较大、内涵丰富的西周早期祭祀场所。目前发掘面积近1500平方米,仅可见祭祀区的南部边缘;从目前揭露部分的最东、西以及北部均仍有祭祀遗存的现象来看,祭祀区的东、西、北边缘应在目前工地所揭露范围之外。近期我们对工地外围无法发掘的区域进行了详细的钻探,据钻探结果显示,发掘区域的周围遗迹现象较少,我们目前所发掘部分应为该遗址的中心区域。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洛阳市文物管理局、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等有关单位专家认为该遗址的发现意义重大,是西周考古的重要发现,并进一步认定本次发现的祭祀遗址是目前发现规模最大、保存较为完好、规格较高的西周早期的祭祀场所。目前发现的祭祀坑有人坑、马坑、狗坑、牛坑、猪坑、人马组合坑、人猪组合坑、马猪组合坑、猪牛组合坑、车马坑以及人、牛、狗组合坑和碎骨坑等,内涵丰富,祭祀中用牲为牛、马、猪等,未使用羊,其祭祀者级别应高于大夫,或为天子。祭祀是中国古代的国家大事,“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是维护国家统治的重要手段,是礼制中的重要内容。此次西周早期祭祀区的发现是研究西周礼制、祭祀制度的重要材料。

    2.发掘区内西周沟与祭祀区的关系问题。从地层关系上看,西周沟开口于③层下,祭祀坑均开口于⑥层下,可知西周沟应晚于祭祀坑,应该是在祭祀区废弃后开挖而成。从现发掘部分的沟底部西高东低以及沟内可见明显流水痕迹的情况来看,此沟应为一条流水沟。经后期钻探显示,此沟向东出林校校园,向西在出探方西部66米处向南拐折。

    3.据发掘情况来看,西周地层呈北薄南厚分布,即地层堆积为由北向南倾斜,其后我们对工地南部未发掘部分进行了详细钻探,钻探结果表明西周地层呈“V”字形堆积,南北宽约50米,南北两端薄,向中心渐深,故我们推测此处西周地层应为一大沟或河,所发掘部分应为沟或河的北岸。祭祀区位于此大沟的北坡。

    4.西周初年周公在洛阳营建洛邑,这在出土的西周青铜器铭文和《尚书》等文献材料中均有记载。而此洛邑城址的具体位置至今未有定论。根据文献《尚书·洛诰》记载,周公营建洛邑前召公曾来洛相宅,“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即洛邑很可能是横跨瀍水两岸而建。多年来在瀍河两岸的考古工作也发现了丰富的西周遗存,其中不乏重要的遗迹现象。瀍河以西的邙山南麓发现有西周贵族墓地;瀍河以东发现有大量的殷遗民墓;贵族墓地南邻的瀍河西岸发现有大型的西周宗族铸铜遗址等,种种现象表明,这里应是西周洛邑城址。专家认为此次大型的西周祭祀坑的发现又为西周洛邑城址位于瀍河两岸增添了新的线索,为探索西周洛邑城的规模、布局、形制提供了很重要的线索,对研究洛阳城市建设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洛阳的都城发展史增添了新的内容。

(《中国文物报》2011年6月17日4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现场传真历史文章

洛阳西周早期大规模祭祀遗存的发掘

发布时间:2011-06-20

    2009年2月~2010年6月,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在河南科技大学林业职业学院园林实训楼基建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处西周早期的祭祀遗址。发掘面积近1500平方米,发现有西周早期祭祀坑、灰坑、墓葬及流水沟等重要遗迹,出土大量陶器、骨器等珍贵文物,取得重要成果。洛阳市文物工作队于2010年6月6日组织召开了“西周洛邑祭祀遗址座谈会”。

 

 

全景图

    遗迹、遗存现象

    工地文化堆积深厚,其地层共分为六层,主要为唐代和西周时期文化堆积。其中第①层为近现代层,厚0.3米~0.7米。第②、③层为唐代层,第②层深0.3米~0.7米,厚0.2米~0.6米。第③层深0.5米~1.2米,厚0.4米~0.6米。第④、⑤、⑥层为西周层。第④层:深1.5米~1.6米,厚0.05米~1.4米。第⑤层深2米~3米,厚0.05米~0.4米。第⑥层深2米~3.6米,厚0.05米~0.25米。第①、②、③为水平层状堆积,分布于整个工地,第④、⑤、⑥层分布于工地南部,呈北薄南厚的斜坡状堆积。

    工地共发现西周灰坑90座、沟1条、墓葬20座。其中37座西周祭祀坑和1条西周沟的发现是本次发掘的重要收获。

    西周灰坑均开口于⑥层下。形状多为近椭圆形、长方形或不规则形,口径0.9米~7.6米,底径0.8米~7.5米,深0.1米~2.9米。这些灰坑中有37座为西周祭祀坑,另有一处为燎祭平台。这些祭祀坑中有29座内均有较为完整的兽骨,3座内有非正常死亡的人骨,另有5座内有成堆摆放的碎兽骨。按兽骨种类的不同,这些灰坑可分为以下几种组合方式:马坑、狗坑、牛坑、猪坑、人马组合坑、人猪组合坑、马猪组合坑、猪牛组合坑、车马坑以及人、牛、狗组合坑和碎骨坑等。这些祭祀坑多为椭圆形,多数坑内仅能容下祭祀所用的牺牲,长径多在2米左右,短径多在1米左右,坑深多0.5米。

 

 

洛阳西周早期祭祀

 

 

H56清理现场

 

    马坑:均为椭圆形,2座马坑内马骨南北向,其余东西向,大部分坑内骨架较完整,有些坑内除一具完整的马骨外,还另有其他马个体的盆骨和跖骨。

    狗坑:椭圆形,一座坑内狗骨架较全,头西尾东,脊向南,四肢弯曲;另一座坑内仅保留了部分骨架,头向东,尾向西,四肢向北,此坑内还可见一件牛的左侧下颌骨。

    牛坑:椭圆形或长方形,骨架均较完整,3座内牛骨头西脊南,1座头东脊北,1座头南脊东。

    猪坑:椭圆形,骨架较完整,猪骨头西尾东,脊向南,四肢弯曲。

    人马组合坑:均为椭圆形,一座为人置于马之上,人仰身直肢,上肢曲折于胸前和脑后,马骨头东脊南,四肢朝上,前肢弯曲。另两座为人置于马头部位,马骨南北向,四肢蜷于腹前或腹下,人骨东西向,人骨架与马骨架垂直摆放。

 

 

人马坑H40(东向西)


    人猪组合坑:形状近长方形,人骨架为仰身直肢,东西向置于坑南部,从骨架上看,应为一8岁左右小孩,猪骨置于坑中部,头北脊西,骨架较小。

    马猪组合坑:近圆角长方形,西北部被一唐代灰坑打破,马骨头部缺失,东西向,脊向南,四肢向北,呈弯曲状,在其脊部以南,有一乳猪残骸。

    猪牛组合坑:近椭圆形,猪骨架置于牛骨架之上,猪骨、牛骨均为头西脊北,猪骨因该坑被H83打破而残缺不全,此坑内北部边缘还有一人上肢骨和盆骨。

 

 

猪牛坑H84(东向西)


    残碎兽骨坑:坑内为残碎兽骨,计有马、牛、羊和猪骨等。

    人、牛、狗组合坑:为一东西向椭圆形坑内底部置有完整的人、牛、狗骨架。

    车马坑:长方形,南北长3.15米,东西宽2.75米。坑口距地表深0.85米~0.95米,坑深1.45米。坑内葬2匹马,一辆车。车辕向南。二匹马置于车辕两侧预先挖好的马槽内,马头均伸出浅槽外,两匹马均为俯卧。东槽长1.5米,宽0.5米~0.6米,深0.15米~0.3米,西槽长1.45米,宽0.2米~0.6米,深0.05米~0.3米。两槽间为生土隔梁。在马头及颈部佩戴有铜泡等络饰。车辕位于两马中间生土隔梁上,车辕残长1.9米,尾部被破坏。从断面看辕体呈椭圆形,径6厘米。车轴残长1米,若将被破坏的东部车轮复原,车轴总长应为2.2米。车轴直径6厘米。车轴穿入轮毂之中,毂外套有铜质軎、辖。

    这些祭祀遗存的祭祀方式有两种:一种为“埋祭”,《尔雅·释天》:“祭地曰埋。”郭璞注云:“既祭埋藏之。”这是一种较古老的祭祀方式,是将牺牲置于坑中埋入。在祭祀坑中发现的身首全躯的骨架中,应是先处死后,埋入坑中的。本次发现多为埋祭,将一种或两种牺牲置于坑内,如H36为一椭圆形坑,坑内置一完整马骨;H40为一近椭圆形坑,坑内置一人、一马,人位于马之上,人骨仰身直肢,东西向,头西脚东,马骨亦为东西向,马骨头东脊南。一种为“燎祭”,是用火烧祭祀。就是将玉(圭类器)及牲(马、牛)置于柴堆之上点火焚烧,使其气息上达于天,以供上帝享用。本次发掘共发现两处燎祭遗迹。一处为一平台,被其他遗迹打破,所剩残长5米、残宽3米的平台,平台上为厚0.3米~0.5米厚的烧土堆积。另一处为一口近圆形灰坑,坑壁微袋状,平底,坑口径2.3米、底径2.45米、坑深1.4米。坑内为陶器残片堆积、烧骨及烧土痕迹,坑底部残留有一层炭粒,在此灰坑底部中央另有一径为0.9米圆形坑,斜壁,平底,坑深0.3米。壁经工具修整,坑内为火烧后残留的灰烬。燎祭是焚柴而祭。       
    西周沟开口于③层下,方向为东偏南10度。口宽4米左右、底宽0.8米左右、深3.8米~4.2米。该沟目前发掘长度52米。沟底西高东低,沟内堆积中明显可见流水淤积痕迹。沟内出土有鬲、簋和罐等陶器残片。钻探显示,此沟向西出探方后直行66米后向南拐折。

    西周墓葬均开口于⑥层下,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2座为南北向,其余均为东西向。墓室最大的为长4.1米、宽2.2米、深9米;最小者长1.4米、宽0.4米、深0.18米。4座有随葬品,随葬品主要有陶鬲、陶簋、陶罐、铜镞、铅戈和碎玉片等。

    出土遗物:主要为陶器,此外还有铜、石、骨和蚌器等,主要器形有陶鬲、陶簋、陶罐、陶盆、陶甑、陶拍子、铜削、石斧、骨锥和骨簪等。另外出土卜甲残片1片。

    卜甲:1片,为龟的腹甲下部残片,甲尾较完整,宽11厘米、长7.9厘米。残留凿孔10个,自下而上有三排,方凿转角多圆折;左右对贞,兆枝向内。第一排左一孔,右为二孔;第二排左、右各二孔;第三排左边缺失,右边三孔。为举行祭祀时巫师占卜的用物。

    新技术的应用

    与多学科合作在发掘过程中,我们除了应用传统的气球高空拍摄、GPS定位、全站仪测量外,更是运用了三维扫描技术,以期能够更加全面翔实地保存资料及将来的复原及研究。

    我们在发掘过程中采集有土样、人骨、兽骨以及工具使用痕迹等分析测试样本,以便将来进行浮选或其他分析测试。

    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鉴定兽骨,进行动物考古学研究。

    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鉴定人骨,进行体质人类学研究。

    发现的收获与意义

    1.这是一处面积较大、内涵丰富的西周早期祭祀场所。目前发掘面积近1500平方米,仅可见祭祀区的南部边缘;从目前揭露部分的最东、西以及北部均仍有祭祀遗存的现象来看,祭祀区的东、西、北边缘应在目前工地所揭露范围之外。近期我们对工地外围无法发掘的区域进行了详细的钻探,据钻探结果显示,发掘区域的周围遗迹现象较少,我们目前所发掘部分应为该遗址的中心区域。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洛阳市文物管理局、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等有关单位专家认为该遗址的发现意义重大,是西周考古的重要发现,并进一步认定本次发现的祭祀遗址是目前发现规模最大、保存较为完好、规格较高的西周早期的祭祀场所。目前发现的祭祀坑有人坑、马坑、狗坑、牛坑、猪坑、人马组合坑、人猪组合坑、马猪组合坑、猪牛组合坑、车马坑以及人、牛、狗组合坑和碎骨坑等,内涵丰富,祭祀中用牲为牛、马、猪等,未使用羊,其祭祀者级别应高于大夫,或为天子。祭祀是中国古代的国家大事,“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是维护国家统治的重要手段,是礼制中的重要内容。此次西周早期祭祀区的发现是研究西周礼制、祭祀制度的重要材料。

    2.发掘区内西周沟与祭祀区的关系问题。从地层关系上看,西周沟开口于③层下,祭祀坑均开口于⑥层下,可知西周沟应晚于祭祀坑,应该是在祭祀区废弃后开挖而成。从现发掘部分的沟底部西高东低以及沟内可见明显流水痕迹的情况来看,此沟应为一条流水沟。经后期钻探显示,此沟向东出林校校园,向西在出探方西部66米处向南拐折。

    3.据发掘情况来看,西周地层呈北薄南厚分布,即地层堆积为由北向南倾斜,其后我们对工地南部未发掘部分进行了详细钻探,钻探结果表明西周地层呈“V”字形堆积,南北宽约50米,南北两端薄,向中心渐深,故我们推测此处西周地层应为一大沟或河,所发掘部分应为沟或河的北岸。祭祀区位于此大沟的北坡。

    4.西周初年周公在洛阳营建洛邑,这在出土的西周青铜器铭文和《尚书》等文献材料中均有记载。而此洛邑城址的具体位置至今未有定论。根据文献《尚书·洛诰》记载,周公营建洛邑前召公曾来洛相宅,“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即洛邑很可能是横跨瀍水两岸而建。多年来在瀍河两岸的考古工作也发现了丰富的西周遗存,其中不乏重要的遗迹现象。瀍河以西的邙山南麓发现有西周贵族墓地;瀍河以东发现有大量的殷遗民墓;贵族墓地南邻的瀍河西岸发现有大型的西周宗族铸铜遗址等,种种现象表明,这里应是西周洛邑城址。专家认为此次大型的西周祭祀坑的发现又为西周洛邑城址位于瀍河两岸增添了新的线索,为探索西周洛邑城的规模、布局、形制提供了很重要的线索,对研究洛阳城市建设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洛阳的都城发展史增添了新的内容。

(《中国文物报》2011年6月17日4版)
 

作者:周 立 石艳艳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