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陕西安康再次发现南明永历、兴朝钱

发布时间:2011-07-14文章出处:国家文物局作者:


    近日,地处巴山腹地的安康市旬阳、平利等县继2006年初春之后,再次发现南明永历、兴朝通宝大小钱,已为安康市钱币学会会员收藏。其中永历通宝系当十大钱,兴朝通宝有小平、折五、折十三种,版式各有不同,外缘错痕明显,钱面背绿锈斑驳或附带赭红色,显得古朴自然。   
    永历通宝当十大钱,共分两式,直径34—36毫米,穿边长10毫米,重12克。上点二水永,跂历,双点通,历作双禾或双木,下日作目,尔贝宝,背穿上下“壹分”二字。“分”字上部两撇开口。

    兴朝通宝,分三等。小平折银一厘,直径27毫米,重4克,背穿下铸“工”字。中钱折银五厘,分两式,钱径大小不一,为33—35毫米,重10—15克,一式大字双点通,二式小字u形通,均背穿上下“五厘”,钱文大小有别。大钱折银一分,版式一致,唯钱径、钱文大小不一,大样者品相绝佳。直径49毫米,穿径14毫米,重25克。背文“壹分”,文字疏朗大气,笔画接廓。因长期佩戴、把玩,钱体及穿边光滑,包浆自然,地张乌黑,文字深峻,精美异常。

    据考,永历通宝为南明永历政权铸币。有所谓“广东版”、“台湾版”及“贵州遵义版”之说。是品系“贵州遵义版”。清顺治三年(1646年)十二月,大西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在川北西充凤凰山遭清军伏击牺牲后,其养子孙可望入滇自称东平王,改号兴朝,与张献忠余部在川南、云贵一带,团结各族人民,继续高举抗清大旗,采取“联明抗清”的策略,于顺治九年(1652年)迎永历帝朱由榔于贵州安隆。奉永历正朔,孙可望受封为秦王,于永历三年(1649年)在其贵州遵义钱局铸行权银钱—兴朝通宝大小钱及永历通宝大钱。按兴朝通宝有小平、折二、折五、折十四种。小平钱背穿下铸“工”字,形制与张献忠所铸大顺通宝基本相同。折二、折五背文“五厘”,折十钱背文“壹分”,有大小两种版别。永历通宝大钱也有“五厘”、“壹分”之别,亦有大小两种版别。此永历通宝背“壹分”为大钱小版。

    永历、兴朝通宝钱在安康各县区相继发现,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安康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其地“东接襄沔、西连梁洋、南通巴蜀、北控商虢,四塞奥区、形势险要”。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地形环境宜于农民军迂绕回旋,流动作战。自宋元以降,秦巴山区就是农民革命斗争的渊薮。明代中期的荆襄流民起义,明末李自成、张献忠起义,清代中期的白莲教起义及其后期的太平天国起义,都波及到这一地区。大量的碑版墓志和地方史料对此多有反映,涉及规模较大的农民战争达十多次。自明崇祯七年到崇祯十四年(1634——1641年),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自鄂入陕或自川入陕,先后深入秦巴山林、破城池、杀贪官,连克安康境内之白河、旬阳、汉滨、平利、汉阴、石泉、紫阳、岚皋数县区。朝野震惊,四方响应,从者达数万人。据明张岱《石匮室后集》云:崇祯七年正月十四日,“陕贼陷旬阳,逼兴安西向。土寇乘之,汉中震动”。声势浩大的农民革命运动致使当地乡绅富户“狼跄鼠窜”,争先于险要之处修筑山寨,据以自保。起义军利用高山环水的有利地形,多次粉碎明朝统治者及地方土豪的围剿计划。清军入关后,疯狂镇压南明政权和农民起义军,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农民起义军摒弃前嫌,主动联合南明政权,奔赴抗清第一线,转战南北,收复失地,纵横数省。苟延残喘的南明政权迫于形势,采取笼络利用手段,对起义军大加封赏。此永历、兴朝通宝大小钱,就是张献忠养子孙可望于清顺治九年﹙1652年﹚归顺永历政权后,在其辖地贵州遵义钱局开炉铸造的,故铸造工艺、版式及钱文风格基本相同。李自成、张献忠不幸牺牲后,余部在郝永忠﹙郝摇旗﹚、李来亨、孙可望、李定国等人率领下,与清军展开游击战,清军四处设关置寨,连续派兵追剿,起义军“偏攻则易遁,小急则互援”,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在川、陕、鄂三省交界的秦巴山区继续坚持抗清斗争达二十多年,给清初统治阶级以沉重的打击。《旬阳县志.建设七里关路碑记》云:“王师定鼎,削平海内,流贼余孽郝永忠、李来亨等,窜伏竹、房间,出没汉水以南,岁无宁晷”。清康熙四年八月,清政府派明威将军李守戎率数万大军进山围剿,起义军粮草殆尽,伤亡惨重,起义最终失败。

    据此,笔者认为,陕西安康各县区相继出土和发现的永历、兴朝通宝钱,应是起义军在秦巴老林与清军浴血奋战时遗留下来的,是研究明末农民起义军在陕南活动,特别是大西政权余部“联明抗清”,转战秦巴山区的重要实物资料。(陕西安康历史博物馆  沙忠平)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现场传真历史文章

陕西安康再次发现南明永历、兴朝钱

发布时间:2011-07-14


    近日,地处巴山腹地的安康市旬阳、平利等县继2006年初春之后,再次发现南明永历、兴朝通宝大小钱,已为安康市钱币学会会员收藏。其中永历通宝系当十大钱,兴朝通宝有小平、折五、折十三种,版式各有不同,外缘错痕明显,钱面背绿锈斑驳或附带赭红色,显得古朴自然。   
    永历通宝当十大钱,共分两式,直径34—36毫米,穿边长10毫米,重12克。上点二水永,跂历,双点通,历作双禾或双木,下日作目,尔贝宝,背穿上下“壹分”二字。“分”字上部两撇开口。

    兴朝通宝,分三等。小平折银一厘,直径27毫米,重4克,背穿下铸“工”字。中钱折银五厘,分两式,钱径大小不一,为33—35毫米,重10—15克,一式大字双点通,二式小字u形通,均背穿上下“五厘”,钱文大小有别。大钱折银一分,版式一致,唯钱径、钱文大小不一,大样者品相绝佳。直径49毫米,穿径14毫米,重25克。背文“壹分”,文字疏朗大气,笔画接廓。因长期佩戴、把玩,钱体及穿边光滑,包浆自然,地张乌黑,文字深峻,精美异常。

    据考,永历通宝为南明永历政权铸币。有所谓“广东版”、“台湾版”及“贵州遵义版”之说。是品系“贵州遵义版”。清顺治三年(1646年)十二月,大西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在川北西充凤凰山遭清军伏击牺牲后,其养子孙可望入滇自称东平王,改号兴朝,与张献忠余部在川南、云贵一带,团结各族人民,继续高举抗清大旗,采取“联明抗清”的策略,于顺治九年(1652年)迎永历帝朱由榔于贵州安隆。奉永历正朔,孙可望受封为秦王,于永历三年(1649年)在其贵州遵义钱局铸行权银钱—兴朝通宝大小钱及永历通宝大钱。按兴朝通宝有小平、折二、折五、折十四种。小平钱背穿下铸“工”字,形制与张献忠所铸大顺通宝基本相同。折二、折五背文“五厘”,折十钱背文“壹分”,有大小两种版别。永历通宝大钱也有“五厘”、“壹分”之别,亦有大小两种版别。此永历通宝背“壹分”为大钱小版。

    永历、兴朝通宝钱在安康各县区相继发现,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安康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其地“东接襄沔、西连梁洋、南通巴蜀、北控商虢,四塞奥区、形势险要”。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地形环境宜于农民军迂绕回旋,流动作战。自宋元以降,秦巴山区就是农民革命斗争的渊薮。明代中期的荆襄流民起义,明末李自成、张献忠起义,清代中期的白莲教起义及其后期的太平天国起义,都波及到这一地区。大量的碑版墓志和地方史料对此多有反映,涉及规模较大的农民战争达十多次。自明崇祯七年到崇祯十四年(1634——1641年),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自鄂入陕或自川入陕,先后深入秦巴山林、破城池、杀贪官,连克安康境内之白河、旬阳、汉滨、平利、汉阴、石泉、紫阳、岚皋数县区。朝野震惊,四方响应,从者达数万人。据明张岱《石匮室后集》云:崇祯七年正月十四日,“陕贼陷旬阳,逼兴安西向。土寇乘之,汉中震动”。声势浩大的农民革命运动致使当地乡绅富户“狼跄鼠窜”,争先于险要之处修筑山寨,据以自保。起义军利用高山环水的有利地形,多次粉碎明朝统治者及地方土豪的围剿计划。清军入关后,疯狂镇压南明政权和农民起义军,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农民起义军摒弃前嫌,主动联合南明政权,奔赴抗清第一线,转战南北,收复失地,纵横数省。苟延残喘的南明政权迫于形势,采取笼络利用手段,对起义军大加封赏。此永历、兴朝通宝大小钱,就是张献忠养子孙可望于清顺治九年﹙1652年﹚归顺永历政权后,在其辖地贵州遵义钱局开炉铸造的,故铸造工艺、版式及钱文风格基本相同。李自成、张献忠不幸牺牲后,余部在郝永忠﹙郝摇旗﹚、李来亨、孙可望、李定国等人率领下,与清军展开游击战,清军四处设关置寨,连续派兵追剿,起义军“偏攻则易遁,小急则互援”,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在川、陕、鄂三省交界的秦巴山区继续坚持抗清斗争达二十多年,给清初统治阶级以沉重的打击。《旬阳县志.建设七里关路碑记》云:“王师定鼎,削平海内,流贼余孽郝永忠、李来亨等,窜伏竹、房间,出没汉水以南,岁无宁晷”。清康熙四年八月,清政府派明威将军李守戎率数万大军进山围剿,起义军粮草殆尽,伤亡惨重,起义最终失败。

    据此,笔者认为,陕西安康各县区相继出土和发现的永历、兴朝通宝钱,应是起义军在秦巴老林与清军浴血奋战时遗留下来的,是研究明末农民起义军在陕南活动,特别是大西政权余部“联明抗清”,转战秦巴山区的重要实物资料。(陕西安康历史博物馆  沙忠平)

作者:

文章出处:国家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