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山西绛县周家庄遗址2011年春季发掘的新收获

发布时间:2011-08-15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作者:

    周家庄遗址位于山西绛县横水镇周家庄、崔村之间,地处紫金山之阳,向南地势缓降,俯瞰涑水河谷地,对岸又有中条山为其屏障,襟山带水,气势磅礴。遗址总面积约500万平方米,是一处以龙山时代遗存为主(分布面积约450万平方米),兼有仰韶、庙底沟二期、二里头、二里岗、东周等时期遗存的大型遗址。2007年以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研究中心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开始对周家庄遗址进行正式发掘,业已取得较为丰厚的学术成果。2011年春季,我们在以往认识的基础上,选定位于遗址中心偏东的一块龙山时代墓地进行了大规模发掘。

    本次发掘自3月中旬至5月底,历时近两个半月,共布设10米×10米的探方11个,发掘面积近1100平方米。从时代来看,本年度发掘所获主要以龙山时期遗存为主,另有部分东周时期遗存。
    东周遗存的具体时代多为战国,仅见少量春秋晚期遗存。遗迹种类以灰坑、房址、瓮棺葬为主。灰坑包括袋形坑、锅底状灰坑、不规则形灰坑等种类;房址仅残存白灰面;瓮棺葬与典型晋文化者无异。出土许多陶器、石器、骨器等遗物。其总体文化面貌与侯马铸铜遗址所见者较为相似。

    龙山期遗迹包括壕沟、房址、陶窑、灰坑、墓葬等。一条宽约10米左右的壕沟为埋藏在最底部的年代最早的遗迹,其长度、走向还有待于进一步探明。壕沟废弃、填充之后,其上面及周围分布着众多的陶窑、房子和各种灰坑。其中陶窑共发现5座,散布在发掘区的不同方位,周围有一些规模较大的灰坑,推测为与其相关的取土坑。房址共发现10座,分布并不很集中,均为面积不过10平方米左右的小型房子,有地穴与半地穴两种,其中地穴式房址的年代较早;这两种房址都铺设有光滑平整的白灰地面。灰坑种类较为丰富,包括袋形、直壁、锅底状灰坑及不规则形灰坑等,其功用除作为取土坑外,还有窖穴、生活垃圾坑等。

    墓葬为本年度发掘的重点,其数量也最多,包括成人竖穴土坑墓与儿童瓮棺葬两种。两种墓葬皆成排分布,目前可初步分辨出有10余排,皆呈东南-西北向排列。瓮棺葬共发现64座,有些混在各排土坑墓之间,但在中间三排有近40座集中分布(发掘区之外还当有更多)。瓮棺葬的葬具多用分割的陶鬲扣合,少数为折肩罐;个体较大者在1米左右,保存有较完整的儿童骨架。本年度共发现土坑竖穴墓58座,其中包括较大型墓1座、中型墓5座,小型墓葬52座。小型墓大小仅够容身,有些略大一点的有板灰痕迹;中型墓一般长2米余、宽1米以上,多数带有熟土二层台,并有板灰痕迹。所有墓葬(包括瓮棺葬)均为东北——西南向,绝大多数头朝西南,仅有少数几个头朝东北。葬式皆为仰身直肢。所见墓葬均无随葬品。

    M59是一座形制较为特殊的较大型墓葬,整体形状近似蝌蚪形,为西南——东北走向,由“墓室”和“墓道”两部分组成,整体最长8米,最宽处为3米,最深处达1.62米。墓室近乎五边形,中间为一长方形墓坑,墓坑的南端有棺板痕迹;墓坑内有一具高度肢解的人骨,头、四肢和脊椎骨交错分置或上下叠压。墓坑南端两侧的生土二层台上分置另一具肢解的人骨,上半身置于墓坑的东侧,下半身叠置于墓坑的西侧,看起来很像是一个被肢解的殉人。此墓虽然规模较大、形制特殊,但不见任何随葬品,而墓主人又被肢解,墓坑两侧还有被掏挖的痕迹,这些迹象似乎都表明此墓埋葬后不久即被盗扰。此墓附近的一些中小型墓葬也有残存少量人骨甚至是空墓的现象,应与迁墓或毁墓有关。这些或许反映着当时不同集团间剧烈的冲突与战争。

    经过本季度的发掘,我们对周家庄遗址龙山期聚落的内部结构形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首先,通过各种遗迹的早晚关系和叠压顺序,可知发掘区所在的区域经历了由居址到墓地的转化过程,这表明该聚落在其存在发展过程中有过较大的变动。其次,更为重要的是,本次发掘(加上2007年秋季的发掘)揭露出一片龙山时期大型墓地,墓地中成人竖穴土坑墓与儿童瓮棺葬混杂共处的现象较为罕见;这些墓葬皆成排分布,儿童瓮棺葬与成人土坑墓的数目较接近,成人墓又可分大、中、小几种。这些现象为研究该聚落的社会组织结构、儿童死亡率与人口构成情况、社会等级分化等问题都提供了直接的资料。而且,迄今中原地区龙山时代(不含庙底沟二期)大规模墓地的发现尚属罕见,周家庄此处排列有序、规模大而又保存较完整的墓地的揭露,对于研究晋南乃至整个中原地区龙山时期的丧葬制度和社会发展状况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研究中心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运城市文物保护研究所  戴向明  田  伟)


(《中国文物报》2011年8月12日4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现场传真历史文章

山西绛县周家庄遗址2011年春季发掘的新收获

发布时间:2011-08-15

    周家庄遗址位于山西绛县横水镇周家庄、崔村之间,地处紫金山之阳,向南地势缓降,俯瞰涑水河谷地,对岸又有中条山为其屏障,襟山带水,气势磅礴。遗址总面积约500万平方米,是一处以龙山时代遗存为主(分布面积约450万平方米),兼有仰韶、庙底沟二期、二里头、二里岗、东周等时期遗存的大型遗址。2007年以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研究中心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开始对周家庄遗址进行正式发掘,业已取得较为丰厚的学术成果。2011年春季,我们在以往认识的基础上,选定位于遗址中心偏东的一块龙山时代墓地进行了大规模发掘。

    本次发掘自3月中旬至5月底,历时近两个半月,共布设10米×10米的探方11个,发掘面积近1100平方米。从时代来看,本年度发掘所获主要以龙山时期遗存为主,另有部分东周时期遗存。
    东周遗存的具体时代多为战国,仅见少量春秋晚期遗存。遗迹种类以灰坑、房址、瓮棺葬为主。灰坑包括袋形坑、锅底状灰坑、不规则形灰坑等种类;房址仅残存白灰面;瓮棺葬与典型晋文化者无异。出土许多陶器、石器、骨器等遗物。其总体文化面貌与侯马铸铜遗址所见者较为相似。

    龙山期遗迹包括壕沟、房址、陶窑、灰坑、墓葬等。一条宽约10米左右的壕沟为埋藏在最底部的年代最早的遗迹,其长度、走向还有待于进一步探明。壕沟废弃、填充之后,其上面及周围分布着众多的陶窑、房子和各种灰坑。其中陶窑共发现5座,散布在发掘区的不同方位,周围有一些规模较大的灰坑,推测为与其相关的取土坑。房址共发现10座,分布并不很集中,均为面积不过10平方米左右的小型房子,有地穴与半地穴两种,其中地穴式房址的年代较早;这两种房址都铺设有光滑平整的白灰地面。灰坑种类较为丰富,包括袋形、直壁、锅底状灰坑及不规则形灰坑等,其功用除作为取土坑外,还有窖穴、生活垃圾坑等。

    墓葬为本年度发掘的重点,其数量也最多,包括成人竖穴土坑墓与儿童瓮棺葬两种。两种墓葬皆成排分布,目前可初步分辨出有10余排,皆呈东南-西北向排列。瓮棺葬共发现64座,有些混在各排土坑墓之间,但在中间三排有近40座集中分布(发掘区之外还当有更多)。瓮棺葬的葬具多用分割的陶鬲扣合,少数为折肩罐;个体较大者在1米左右,保存有较完整的儿童骨架。本年度共发现土坑竖穴墓58座,其中包括较大型墓1座、中型墓5座,小型墓葬52座。小型墓大小仅够容身,有些略大一点的有板灰痕迹;中型墓一般长2米余、宽1米以上,多数带有熟土二层台,并有板灰痕迹。所有墓葬(包括瓮棺葬)均为东北——西南向,绝大多数头朝西南,仅有少数几个头朝东北。葬式皆为仰身直肢。所见墓葬均无随葬品。

    M59是一座形制较为特殊的较大型墓葬,整体形状近似蝌蚪形,为西南——东北走向,由“墓室”和“墓道”两部分组成,整体最长8米,最宽处为3米,最深处达1.62米。墓室近乎五边形,中间为一长方形墓坑,墓坑的南端有棺板痕迹;墓坑内有一具高度肢解的人骨,头、四肢和脊椎骨交错分置或上下叠压。墓坑南端两侧的生土二层台上分置另一具肢解的人骨,上半身置于墓坑的东侧,下半身叠置于墓坑的西侧,看起来很像是一个被肢解的殉人。此墓虽然规模较大、形制特殊,但不见任何随葬品,而墓主人又被肢解,墓坑两侧还有被掏挖的痕迹,这些迹象似乎都表明此墓埋葬后不久即被盗扰。此墓附近的一些中小型墓葬也有残存少量人骨甚至是空墓的现象,应与迁墓或毁墓有关。这些或许反映着当时不同集团间剧烈的冲突与战争。

    经过本季度的发掘,我们对周家庄遗址龙山期聚落的内部结构形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首先,通过各种遗迹的早晚关系和叠压顺序,可知发掘区所在的区域经历了由居址到墓地的转化过程,这表明该聚落在其存在发展过程中有过较大的变动。其次,更为重要的是,本次发掘(加上2007年秋季的发掘)揭露出一片龙山时期大型墓地,墓地中成人竖穴土坑墓与儿童瓮棺葬混杂共处的现象较为罕见;这些墓葬皆成排分布,儿童瓮棺葬与成人土坑墓的数目较接近,成人墓又可分大、中、小几种。这些现象为研究该聚落的社会组织结构、儿童死亡率与人口构成情况、社会等级分化等问题都提供了直接的资料。而且,迄今中原地区龙山时代(不含庙底沟二期)大规模墓地的发现尚属罕见,周家庄此处排列有序、规模大而又保存较完整的墓地的揭露,对于研究晋南乃至整个中原地区龙山时期的丧葬制度和社会发展状况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研究中心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运城市文物保护研究所  戴向明  田  伟)


(《中国文物报》2011年8月12日4版)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