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发掘取得新进展 确认石家河古城东南部存在城垣堆积

发布时间:2011-10-10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作者:

    石家河遗址位于湖北省天门市石河镇西北的土城村,是长江中游地区已知最大的史前古城-石家河古城的所在地。长期以来,有关石家河古城东南部低地是否存在城垣一直悬而未决,为了提供石家河遗址保护的更加准确的基础资料,明确石家河古城东南部低地是否存在城垣,以及了解该区域6000~4000年前的气候与环境变迁,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在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相关文物保护研究(三)》的资助下,2011年3~4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该遗址进行小规模发掘,发掘面积200平方米,取得了比较重要的收获和发现。

    确认石家河古城东南部存在城垣堆积及其相对年代

    选择石家河古城东南部低地布南北向5米╳5米探方6个(编号ⅠT1608~ⅠT1613)进行发掘。发掘显示,这里的城垣堆积距地表深0.5~1.2米不等,残存宽度30~35米左右,堆积厚度超过1.5米。城垣堆积可分为7层,由北向南呈倾斜状:城垣①为浅灰黄土层,黏性较强,较板结,分布于ⅠT1611~ⅠT1612中,呈坡状,南低北高,南薄北厚,最厚处达0.75米,无包含物;城垣②为黄色土层,黏性较强,较板结,分布于ⅠT1611~ⅠT1613中,其中分布于ⅠT1612的堆积厚约1米(可细分为若干小层,每个夯层厚约0.35~0.4米),无包含物;城垣③为灰黄土层,黏性较强,较板结,分布于ⅠT1611~ⅠT1613中,厚0.10~0.3米,无包含物;城垣④为黄灰土层,黏性较强,含大量铁锰斑和灰白色斑点,分布于ⅠT1609~ⅠT1613中,其中分布于ⅠT1611者厚约0.6米,含少量烧土块、灰烬及陶片;城垣⑤为深灰色土层,黏性较强,较板结,分布于ⅠT1611~ⅠT1613中,厚约0.2~0.4米,不见包含物;城垣⑥为橘黄土层,黏性强,板结,含有较多铁锈斑,分布于整个探方,南部最厚处达0.7米,北部最薄处厚约0.1米,该层下分布于ⅠT1612~ⅠT1613的灰土层2出土大量磨光黑陶片及少量的黄陶;城垣⑦为灰褐色土层,夹杂大量的黄色铁锈斑网纹,黏性强,板结,主要分布于ⅠT1612、ⅠT1613中,厚0.2~0.4米,无包含物。

    根据该城垣的堆积特点对石家河古城东南部低地进行重点勘探,结果表明这里的城垣堆积清楚且走向明确,即西侧大致呈西南-东北走向与三房湾遗址南部的南城垣相接,东侧经过蓄树岭遗址的南部与黄金岭遗址东城垣相连。至此,石家河古城除东北部被土城遗址打破外,其余城垣范围基本确认。

    同时,石家河古城东南部城垣的层位关系与出土遗物为准确判断古城的兴废年代提供了重要依据。从分布于城垣⑥下的灰土层2出土的高领罐、双腹豆、碗、壶、卷沿盆等陶器皆具有典型屈家岭文化晚期的特征看,城垣的兴建年代不早于屈家岭文化晚期。而叠压在城垣之上的文化层共分为12层,从北向南呈倾斜堆积,其间还有灰沟、灰坑、灰烬层、墓葬等遗迹,这些文化层和遗迹的出土遗物均属于石家河文化晚期,可知城垣最晚在石家河文化晚期就已经夷为平地。此结论与1992年解剖石家河古城西北部邓家湾一带城垣所得相对年代的认识大体一致,应该说基本上反映了石家河古城的兴废年代。

    新发现排列整齐的疑似古桥的木构遗迹

    木构遗迹位于ⅠT1610西北部及ⅠT1611西南部,开口在城垣⑥下,打破淤泥层,距地表深3.35~3.63米。可分为两排,共11根木柱,东西向排列。其中,北侧一排共6根,3根为方木,3根为圆木;南侧一排共5根,1根为方木,4根为圆木。木柱直径一般在0.04~0.11米,因淤泥层堆积厚未清理到底,其长度不详。从淤泥层的分布及堆积特点分析,在没有形成城垣以前,这里存在一条南北向的古河道,而木构遗迹的架设位置刚好垂直于古河道,可能是连接三房湾遗址与蓄树岭遗址的一条东西向古桥遗迹。考虑到城垣的兴建不早于屈家岭文化晚期,则木构遗迹的年代不晚于屈家岭文化晚期。

    新发现大量的有机质遗物,为研究该区域6000~4000年前的气候与环境变迁提供了丰富资料。

    我们选择谭家岭遗址南部临近三房湾遗址的低洼地带的发掘显示,这里的文化层堆积共分9层。其中:第3至6层的出土遗物主要为陶器,纹饰以交错篮纹为主,另有方格纹、叶脉纹、附加堆纹等,主要器形有圈足盘、鼎、折沿罐、高领罐、盆、豆、斜腹杯、高柄杯、瓮、擂钵、鬶等,属于石家河文化晚期;第7至8层的出土遗物中,陶器主要有罐形鼎、折沿罐、高领罐、豆、斜腹杯、钵、碗、盆、缸等,石器有石斧、石锛、石刀等,属于石家河文化早中期;第9层为黑色淤泥堆积,厚度超过1.2米(因地下水位过高,尚未发掘到底),出土遗物中除较多的泥质磨光黑陶外,存在大量的有机质遗物,如圆木、方木、木板、木制舟行器、竹编织物、完整的树叶、芦苇叶、田螺等。从淤泥堆积的特点看,谭家岭遗址与三房湾遗址之间存在一条东西向的古河道,大约在石家河文化时期,谭家岭遗址的文化堆积部分覆盖古河道,在饱水和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这些有机质遗物得以长期原样保存。此外,淤泥堆积中还暴露一组木构遗迹,该遗迹,呈西北-东南方向分布,大体可分为三排,其中间一排由11根垂直插入淤泥的圆木构成,南侧一排仅发现1根圆木,北侧一排仅见1根方木和2根圆木。由于受发掘面积的局限,该组木构遗迹的功能尚需进一步研究。有关环境信息的系统材料,已由南京大学的朱诚教授及中国地质大学的李长安教授和龙昱教授进行现场土壤柱状采样,并开展第四纪环境与气候的综合分析研究。

    除出土大量已知的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的遗物外,新发现一批刻划符号和器型,进一步丰富了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的内涵。(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孟华平 刘辉 邓振华)

(《中国文物报》2011年10月7日4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现场传真历史文章

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发掘取得新进展 确认石家河古城东南部存在城垣堆积

发布时间:2011-10-10

    石家河遗址位于湖北省天门市石河镇西北的土城村,是长江中游地区已知最大的史前古城-石家河古城的所在地。长期以来,有关石家河古城东南部低地是否存在城垣一直悬而未决,为了提供石家河遗址保护的更加准确的基础资料,明确石家河古城东南部低地是否存在城垣,以及了解该区域6000~4000年前的气候与环境变迁,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在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相关文物保护研究(三)》的资助下,2011年3~4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该遗址进行小规模发掘,发掘面积200平方米,取得了比较重要的收获和发现。

    确认石家河古城东南部存在城垣堆积及其相对年代

    选择石家河古城东南部低地布南北向5米╳5米探方6个(编号ⅠT1608~ⅠT1613)进行发掘。发掘显示,这里的城垣堆积距地表深0.5~1.2米不等,残存宽度30~35米左右,堆积厚度超过1.5米。城垣堆积可分为7层,由北向南呈倾斜状:城垣①为浅灰黄土层,黏性较强,较板结,分布于ⅠT1611~ⅠT1612中,呈坡状,南低北高,南薄北厚,最厚处达0.75米,无包含物;城垣②为黄色土层,黏性较强,较板结,分布于ⅠT1611~ⅠT1613中,其中分布于ⅠT1612的堆积厚约1米(可细分为若干小层,每个夯层厚约0.35~0.4米),无包含物;城垣③为灰黄土层,黏性较强,较板结,分布于ⅠT1611~ⅠT1613中,厚0.10~0.3米,无包含物;城垣④为黄灰土层,黏性较强,含大量铁锰斑和灰白色斑点,分布于ⅠT1609~ⅠT1613中,其中分布于ⅠT1611者厚约0.6米,含少量烧土块、灰烬及陶片;城垣⑤为深灰色土层,黏性较强,较板结,分布于ⅠT1611~ⅠT1613中,厚约0.2~0.4米,不见包含物;城垣⑥为橘黄土层,黏性强,板结,含有较多铁锈斑,分布于整个探方,南部最厚处达0.7米,北部最薄处厚约0.1米,该层下分布于ⅠT1612~ⅠT1613的灰土层2出土大量磨光黑陶片及少量的黄陶;城垣⑦为灰褐色土层,夹杂大量的黄色铁锈斑网纹,黏性强,板结,主要分布于ⅠT1612、ⅠT1613中,厚0.2~0.4米,无包含物。

    根据该城垣的堆积特点对石家河古城东南部低地进行重点勘探,结果表明这里的城垣堆积清楚且走向明确,即西侧大致呈西南-东北走向与三房湾遗址南部的南城垣相接,东侧经过蓄树岭遗址的南部与黄金岭遗址东城垣相连。至此,石家河古城除东北部被土城遗址打破外,其余城垣范围基本确认。

    同时,石家河古城东南部城垣的层位关系与出土遗物为准确判断古城的兴废年代提供了重要依据。从分布于城垣⑥下的灰土层2出土的高领罐、双腹豆、碗、壶、卷沿盆等陶器皆具有典型屈家岭文化晚期的特征看,城垣的兴建年代不早于屈家岭文化晚期。而叠压在城垣之上的文化层共分为12层,从北向南呈倾斜堆积,其间还有灰沟、灰坑、灰烬层、墓葬等遗迹,这些文化层和遗迹的出土遗物均属于石家河文化晚期,可知城垣最晚在石家河文化晚期就已经夷为平地。此结论与1992年解剖石家河古城西北部邓家湾一带城垣所得相对年代的认识大体一致,应该说基本上反映了石家河古城的兴废年代。

    新发现排列整齐的疑似古桥的木构遗迹

    木构遗迹位于ⅠT1610西北部及ⅠT1611西南部,开口在城垣⑥下,打破淤泥层,距地表深3.35~3.63米。可分为两排,共11根木柱,东西向排列。其中,北侧一排共6根,3根为方木,3根为圆木;南侧一排共5根,1根为方木,4根为圆木。木柱直径一般在0.04~0.11米,因淤泥层堆积厚未清理到底,其长度不详。从淤泥层的分布及堆积特点分析,在没有形成城垣以前,这里存在一条南北向的古河道,而木构遗迹的架设位置刚好垂直于古河道,可能是连接三房湾遗址与蓄树岭遗址的一条东西向古桥遗迹。考虑到城垣的兴建不早于屈家岭文化晚期,则木构遗迹的年代不晚于屈家岭文化晚期。

    新发现大量的有机质遗物,为研究该区域6000~4000年前的气候与环境变迁提供了丰富资料。

    我们选择谭家岭遗址南部临近三房湾遗址的低洼地带的发掘显示,这里的文化层堆积共分9层。其中:第3至6层的出土遗物主要为陶器,纹饰以交错篮纹为主,另有方格纹、叶脉纹、附加堆纹等,主要器形有圈足盘、鼎、折沿罐、高领罐、盆、豆、斜腹杯、高柄杯、瓮、擂钵、鬶等,属于石家河文化晚期;第7至8层的出土遗物中,陶器主要有罐形鼎、折沿罐、高领罐、豆、斜腹杯、钵、碗、盆、缸等,石器有石斧、石锛、石刀等,属于石家河文化早中期;第9层为黑色淤泥堆积,厚度超过1.2米(因地下水位过高,尚未发掘到底),出土遗物中除较多的泥质磨光黑陶外,存在大量的有机质遗物,如圆木、方木、木板、木制舟行器、竹编织物、完整的树叶、芦苇叶、田螺等。从淤泥堆积的特点看,谭家岭遗址与三房湾遗址之间存在一条东西向的古河道,大约在石家河文化时期,谭家岭遗址的文化堆积部分覆盖古河道,在饱水和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这些有机质遗物得以长期原样保存。此外,淤泥堆积中还暴露一组木构遗迹,该遗迹,呈西北-东南方向分布,大体可分为三排,其中间一排由11根垂直插入淤泥的圆木构成,南侧一排仅发现1根圆木,北侧一排仅见1根方木和2根圆木。由于受发掘面积的局限,该组木构遗迹的功能尚需进一步研究。有关环境信息的系统材料,已由南京大学的朱诚教授及中国地质大学的李长安教授和龙昱教授进行现场土壤柱状采样,并开展第四纪环境与气候的综合分析研究。

    除出土大量已知的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的遗物外,新发现一批刻划符号和器型,进一步丰富了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的内涵。(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孟华平 刘辉 邓振华)

(《中国文物报》2011年10月7日4版)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