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济南古城内发现明代郡王府基址--首次全面揭露明代郡王府遗址

发布时间:2012-05-14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作者:


宁阳王府基址鸟瞰图

 

    历下区宽厚所街片区位于济南古城内东南隅,因基本建设,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自2011年7月份起对该地块开始实施考古发掘,迄今已完成大部分发掘任务,取得重要考古收获。本文仅就其中两座明代郡王府遗址简要介绍。

    由于采用整体揭露和选点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这两座大型院落遗址得以全面呈现。二院落皆为坐北朝南布局,东西并列,相距仅70米。其中东侧靠近金家大院者,基础保留较好,揭露出完整的平面布局;西侧靠近舜井街者,基础则保存较差,仅清理出其东北角。根据乾隆版《历城县志》中“宁海王府,在南门内舜庙东……宁阳王府,在宁海府东,即旧安陵府”的文字记载,结合现场清理遗迹遗物的特点等情况综合分析,这两座大院的规模、等级和年代特征,符合明代郡王府的特点,基本可排除其他可能性。因此我们推断此次发现的东侧大型院落遗址属于原明代宁阳王府,西侧大型院落遗址则属原明代宁海王府。宁阳王和宁海王,分别由德庄王朱见潾的六世孙和三世孙始封。

    宁阳王府基址院墙的范围为南北134米、东西83米,规模甚大。其地上建筑物早已完全消失,王府院落内地面大都埋在现地表下2米左右深度。其上部地层多为近现代建筑物和扰乱层,以及少量杂乱的清代建筑。清理后,发现王府外墙残存最高处近2米,接近现地表,墙基厚度达1.7米,加工十分坚实;府内房屋墙体保留最好处高出当时地面0.4米;但绝大部分院落地面、室内地面已破坏无遗,多数墙体也仅残留地下基础部分。王府院落内地面的高度,明显高于院墙外围的同期地面,可见王府在修筑时曾将院落范围整体垫高、整平。

    宁阳王府由东、中、西三路院落以及其他相关建筑构成,整体布局基本遵守了中国古建筑中轴对称的样式。每路院落皆有多进四合院,其中,中路院落有统一的中轴线,东、西两路的前后院落则不同轴,而是采用因地制宜的方式,稍显错落的排布,显示出对王府内空间的最有效利用。

    中路院落保留下来的最南部建筑基址是一座面阔五间的大门,大门两侧有短八字墙,大门南北各有三道台阶。进入大门后是甬路和一圈围墙,形成王府内部第一进封闭院落。出此围墙北门,中轴线上有甬路通向前厅房南部的大型月台。月台两侧有厢房和隔墙,形成第二进独立的四合院。月台北侧为前厅房(按明制,郡王府内最主要两座殿宇式建筑,不称“殿”,而称为前、后厅房),一座五开间的殿堂式建筑。前厅房向北,穿过第三进庭院,为宁阳王府最重要的建筑物——后厅房。后厅房为工字型殿宇,南北两座大殿皆五开间,二者之间以穿厅连接。后厅房两侧原各有五间厢房,后分多次加筑若干间,形成十分复杂的空间布局。位于中路院落最后侧的,是一座带有前廊的五开间建筑,从其基础的举架样式和墙体厚度、墙基深度分析,这应该是一座楼阁式建筑。该楼阁式建筑及其周边空间,被四周墙体围成一个“院中院”,是王府内封闭最严密的独立院落,因此推测为内眷居住的后阁楼。

    东、西两路院落大致遥相对称,其中东路保留了三进院落的基础,西路仅保留了两进院落的基础。这里是王府内主要的生活区,从现有布局看,东西路每套院落,都设墙彼此隔离,各自形成独立的封闭式院落,彼此间并不相通,而是各自设门户,汇聚到中轴院落内,或直接通往大门两侧的山墙门。这种布局设计,应与其内部居住的人员结构有关,按惯例,将来袭封宁阳王爵位的本府长子就应居住于其中某院;此外郡王府中还须有“教授一人,典膳一人,典仗一人”,所以某些庭院也许是供这些本府属官及仆从等人居住的。

    东路院最南部院落,其庭院中的甬路、水沟、台阶、散水和厢房内的地面依然保留了下来;其东厢房内地面似有火炕痕迹,西厢地面多油污,用途似为厨房。这座小巧而又布局精致的四合院,依然能让人感觉到宁阳王府内浓郁的生活气息。

    自东路院向北,在后厅房东厢的东侧,有一座楼阁式建筑的基础,推测是有瞭望、防御作用的设施。在与其位置对称的王府西部,也有隐约的类似建筑基础,推测这种建筑也为对称式布局。

    后厅房厢房两侧还各设一道南北向墙体,该墙体与王府外墙间有3米多宽的夹道,初步推测,应是特别为打更人所设的更道。

    宁阳府院内还发现完善的排水系统,其中覆盖石板的暗渠式下水道共清理出10条,总长度达400多米。此外,多数房屋前后都有砖铺散水以及凹形导流槽等,作为配合设施,将雨水导往附近的下水道。最后,所有的水流会被汇聚到贴近王府东、西院墙内侧的两条主下水道内,通过北院墙两端的主排水孔流出王府,排到北部的低洼地。这两个主排水孔较为宽大,从西北角的例子看,建造者在排水孔中树立了三根方形石柱。它们既可以起到支撑上部墙体的作用,又可以在不妨碍排水的同时,阻止人从出水口潜进或潜出,是一种有效的防盗措施。为解决王府最南部远离主排水道的问题,建造者还特意在南院墙上直接砌出排水孔。这套完整的排水系统,证明这座王府在建设前经过了科学合理的建筑设计。

    据地方志记载,宁阳王府的前身是安陵府。安陵王朱常□于万历十年(1582)封,建安陵王府。万历四十年(1612)安陵王死后,无嗣爵除,安陵府暂时闲置。万历四十五年(1617),朱由椅被封为宁阳王,遂占用了旧安陵王府。则此次发现的宁阳王府,其初建年代或可上溯至公元1582年。地方志及明史中并无宁阳王薨亡纪年,考虑到崇祯十二年(1639)清兵攻陷济南时掳走末代德王朱由枢,而且忠烈传中又未记载宁阳王,推测其应被掳走或死于战乱,而宁阳府也在此乱世中遭到严重毁坏。

    需要注意的是,这座王府内的房屋总间数有100多间,然而根据《明会典》记载,明朝廷曾就“郡王府制”做出过明文规定,如天顺四年就明确限定了郡王府房屋总间数不能超过46间,房屋种类也有限定。因此宁阳王府明显“逾制”,也就是超规格了。出现这种情况,或许明晚期中央对郡王府制的监管已不甚严格,也或许是地方郡王对该制度采取了灵活变通的策略。然而具体到宁阳王府来说,从其北部的扩建痕迹看,我们认为其超规制应与宁阳王府替代安陵王府时进行了扩建有关。该次扩建,将原安陵府北围墙拆掉,向北扩展一段距离后重建,然后在原北围墙的位置新建了后阁楼等建筑,并增筑了后厅房部分厢房,与此同时,府内局部下水道也相应实施了改造。

    王府内建筑基础的营造方式,多数采用在墙基下夯筑地脚的方式,但府内最重要的建筑物——后厅房,是在整座房屋下挖基槽(局部挖至生土)并逐层夯筑起厚达1.5米的台基。夯层厚度在16~20厘米不等,夯窝直径30厘米左右。为增加夯筑的坚实程度,夯层中有意掺入大量的碎砖瓦砾,此现象与宋《营造法式》描述的筑基之制相似。

    需要注意的是,宁阳王府址中未发现明确的明代水井、厕所和偏门等设施。没有水井,说明其另有供水渠道,或许是从附近的黑虎泉挑水,与山东惠民县魏氏庄园内宅一样,通过院墙的引流槽将水注入府内?或许其排泄物也是通过马桶等集便器暂存,每日清运出王府?仅有一座南大门却没有偏门,则出入于王府的各色人等,其行动路线就需要统一的规划。

    宁海王府的位置紧靠原舜井街,其地基缺损严重,现在仅清理出其东北角局部范围,且仅留少量院墙基础和下水道,未发现主要房屋建筑的基址。值得一提的是其下水道在北墙上的排水孔,采用了与宁阳王府相似的构筑方法,但更为复杂和巧妙。该府在供水方面与宁阳王府有差异:其北墙内侧有一口水井,从位置和用料看,应属王府遗迹。

    在宽厚所街片区拆迁之前,民间早就有此处为明代小王府旧址的传说。根绝上世纪40年代的地图,金家大院东侧曾经有两条曲折的南北向小街,分别叫做东小王府街和西小王府街。以前人们大都认为这两条小王府街分别对应宁阳府和宁海府,然而在将新发现的王府遗存位置与该地图对照时,我们发现这两条街都紧靠宁阳府两侧,应是其名称由来;与宁海府相距略远,应无甚关联。同时,此次考古发现还证明原宽厚所街恰好位于宁阳府南墙外侧,说明宽厚所街的形成可能也在明代。

    由于王府地表破坏严重,两座王府遗址内出土的相关文物都很少,大量的绿色琉璃瓦构件的发现,是我们了解这组建筑物等级的关键因素。

    两座小王府之间,还发现有一些普通的民居院落,以及一处磨坊遗址,包括室内、室外两处碾道。

    此次两座明代郡王府特别是宁阳王府的考古发现,是国内考古部门第一次全面揭露明代郡王府遗址。其基本完整的布局,对研究明代郡王府制和明晚期地方郡王府的实际样式,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济南市考古研究所 高继习 房振 郭俊峰 何利)(《中国文物报》2012年5月11日8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现场传真历史文章

济南古城内发现明代郡王府基址--首次全面揭露明代郡王府遗址

发布时间:2012-05-14


宁阳王府基址鸟瞰图

 

    历下区宽厚所街片区位于济南古城内东南隅,因基本建设,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自2011年7月份起对该地块开始实施考古发掘,迄今已完成大部分发掘任务,取得重要考古收获。本文仅就其中两座明代郡王府遗址简要介绍。

    由于采用整体揭露和选点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这两座大型院落遗址得以全面呈现。二院落皆为坐北朝南布局,东西并列,相距仅70米。其中东侧靠近金家大院者,基础保留较好,揭露出完整的平面布局;西侧靠近舜井街者,基础则保存较差,仅清理出其东北角。根据乾隆版《历城县志》中“宁海王府,在南门内舜庙东……宁阳王府,在宁海府东,即旧安陵府”的文字记载,结合现场清理遗迹遗物的特点等情况综合分析,这两座大院的规模、等级和年代特征,符合明代郡王府的特点,基本可排除其他可能性。因此我们推断此次发现的东侧大型院落遗址属于原明代宁阳王府,西侧大型院落遗址则属原明代宁海王府。宁阳王和宁海王,分别由德庄王朱见潾的六世孙和三世孙始封。

    宁阳王府基址院墙的范围为南北134米、东西83米,规模甚大。其地上建筑物早已完全消失,王府院落内地面大都埋在现地表下2米左右深度。其上部地层多为近现代建筑物和扰乱层,以及少量杂乱的清代建筑。清理后,发现王府外墙残存最高处近2米,接近现地表,墙基厚度达1.7米,加工十分坚实;府内房屋墙体保留最好处高出当时地面0.4米;但绝大部分院落地面、室内地面已破坏无遗,多数墙体也仅残留地下基础部分。王府院落内地面的高度,明显高于院墙外围的同期地面,可见王府在修筑时曾将院落范围整体垫高、整平。

    宁阳王府由东、中、西三路院落以及其他相关建筑构成,整体布局基本遵守了中国古建筑中轴对称的样式。每路院落皆有多进四合院,其中,中路院落有统一的中轴线,东、西两路的前后院落则不同轴,而是采用因地制宜的方式,稍显错落的排布,显示出对王府内空间的最有效利用。

    中路院落保留下来的最南部建筑基址是一座面阔五间的大门,大门两侧有短八字墙,大门南北各有三道台阶。进入大门后是甬路和一圈围墙,形成王府内部第一进封闭院落。出此围墙北门,中轴线上有甬路通向前厅房南部的大型月台。月台两侧有厢房和隔墙,形成第二进独立的四合院。月台北侧为前厅房(按明制,郡王府内最主要两座殿宇式建筑,不称“殿”,而称为前、后厅房),一座五开间的殿堂式建筑。前厅房向北,穿过第三进庭院,为宁阳王府最重要的建筑物——后厅房。后厅房为工字型殿宇,南北两座大殿皆五开间,二者之间以穿厅连接。后厅房两侧原各有五间厢房,后分多次加筑若干间,形成十分复杂的空间布局。位于中路院落最后侧的,是一座带有前廊的五开间建筑,从其基础的举架样式和墙体厚度、墙基深度分析,这应该是一座楼阁式建筑。该楼阁式建筑及其周边空间,被四周墙体围成一个“院中院”,是王府内封闭最严密的独立院落,因此推测为内眷居住的后阁楼。

    东、西两路院落大致遥相对称,其中东路保留了三进院落的基础,西路仅保留了两进院落的基础。这里是王府内主要的生活区,从现有布局看,东西路每套院落,都设墙彼此隔离,各自形成独立的封闭式院落,彼此间并不相通,而是各自设门户,汇聚到中轴院落内,或直接通往大门两侧的山墙门。这种布局设计,应与其内部居住的人员结构有关,按惯例,将来袭封宁阳王爵位的本府长子就应居住于其中某院;此外郡王府中还须有“教授一人,典膳一人,典仗一人”,所以某些庭院也许是供这些本府属官及仆从等人居住的。

    东路院最南部院落,其庭院中的甬路、水沟、台阶、散水和厢房内的地面依然保留了下来;其东厢房内地面似有火炕痕迹,西厢地面多油污,用途似为厨房。这座小巧而又布局精致的四合院,依然能让人感觉到宁阳王府内浓郁的生活气息。

    自东路院向北,在后厅房东厢的东侧,有一座楼阁式建筑的基础,推测是有瞭望、防御作用的设施。在与其位置对称的王府西部,也有隐约的类似建筑基础,推测这种建筑也为对称式布局。

    后厅房厢房两侧还各设一道南北向墙体,该墙体与王府外墙间有3米多宽的夹道,初步推测,应是特别为打更人所设的更道。

    宁阳府院内还发现完善的排水系统,其中覆盖石板的暗渠式下水道共清理出10条,总长度达400多米。此外,多数房屋前后都有砖铺散水以及凹形导流槽等,作为配合设施,将雨水导往附近的下水道。最后,所有的水流会被汇聚到贴近王府东、西院墙内侧的两条主下水道内,通过北院墙两端的主排水孔流出王府,排到北部的低洼地。这两个主排水孔较为宽大,从西北角的例子看,建造者在排水孔中树立了三根方形石柱。它们既可以起到支撑上部墙体的作用,又可以在不妨碍排水的同时,阻止人从出水口潜进或潜出,是一种有效的防盗措施。为解决王府最南部远离主排水道的问题,建造者还特意在南院墙上直接砌出排水孔。这套完整的排水系统,证明这座王府在建设前经过了科学合理的建筑设计。

    据地方志记载,宁阳王府的前身是安陵府。安陵王朱常□于万历十年(1582)封,建安陵王府。万历四十年(1612)安陵王死后,无嗣爵除,安陵府暂时闲置。万历四十五年(1617),朱由椅被封为宁阳王,遂占用了旧安陵王府。则此次发现的宁阳王府,其初建年代或可上溯至公元1582年。地方志及明史中并无宁阳王薨亡纪年,考虑到崇祯十二年(1639)清兵攻陷济南时掳走末代德王朱由枢,而且忠烈传中又未记载宁阳王,推测其应被掳走或死于战乱,而宁阳府也在此乱世中遭到严重毁坏。

    需要注意的是,这座王府内的房屋总间数有100多间,然而根据《明会典》记载,明朝廷曾就“郡王府制”做出过明文规定,如天顺四年就明确限定了郡王府房屋总间数不能超过46间,房屋种类也有限定。因此宁阳王府明显“逾制”,也就是超规格了。出现这种情况,或许明晚期中央对郡王府制的监管已不甚严格,也或许是地方郡王对该制度采取了灵活变通的策略。然而具体到宁阳王府来说,从其北部的扩建痕迹看,我们认为其超规制应与宁阳王府替代安陵王府时进行了扩建有关。该次扩建,将原安陵府北围墙拆掉,向北扩展一段距离后重建,然后在原北围墙的位置新建了后阁楼等建筑,并增筑了后厅房部分厢房,与此同时,府内局部下水道也相应实施了改造。

    王府内建筑基础的营造方式,多数采用在墙基下夯筑地脚的方式,但府内最重要的建筑物——后厅房,是在整座房屋下挖基槽(局部挖至生土)并逐层夯筑起厚达1.5米的台基。夯层厚度在16~20厘米不等,夯窝直径30厘米左右。为增加夯筑的坚实程度,夯层中有意掺入大量的碎砖瓦砾,此现象与宋《营造法式》描述的筑基之制相似。

    需要注意的是,宁阳王府址中未发现明确的明代水井、厕所和偏门等设施。没有水井,说明其另有供水渠道,或许是从附近的黑虎泉挑水,与山东惠民县魏氏庄园内宅一样,通过院墙的引流槽将水注入府内?或许其排泄物也是通过马桶等集便器暂存,每日清运出王府?仅有一座南大门却没有偏门,则出入于王府的各色人等,其行动路线就需要统一的规划。

    宁海王府的位置紧靠原舜井街,其地基缺损严重,现在仅清理出其东北角局部范围,且仅留少量院墙基础和下水道,未发现主要房屋建筑的基址。值得一提的是其下水道在北墙上的排水孔,采用了与宁阳王府相似的构筑方法,但更为复杂和巧妙。该府在供水方面与宁阳王府有差异:其北墙内侧有一口水井,从位置和用料看,应属王府遗迹。

    在宽厚所街片区拆迁之前,民间早就有此处为明代小王府旧址的传说。根绝上世纪40年代的地图,金家大院东侧曾经有两条曲折的南北向小街,分别叫做东小王府街和西小王府街。以前人们大都认为这两条小王府街分别对应宁阳府和宁海府,然而在将新发现的王府遗存位置与该地图对照时,我们发现这两条街都紧靠宁阳府两侧,应是其名称由来;与宁海府相距略远,应无甚关联。同时,此次考古发现还证明原宽厚所街恰好位于宁阳府南墙外侧,说明宽厚所街的形成可能也在明代。

    由于王府地表破坏严重,两座王府遗址内出土的相关文物都很少,大量的绿色琉璃瓦构件的发现,是我们了解这组建筑物等级的关键因素。

    两座小王府之间,还发现有一些普通的民居院落,以及一处磨坊遗址,包括室内、室外两处碾道。

    此次两座明代郡王府特别是宁阳王府的考古发现,是国内考古部门第一次全面揭露明代郡王府遗址。其基本完整的布局,对研究明代郡王府制和明晚期地方郡王府的实际样式,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济南市考古研究所 高继习 房振 郭俊峰 何利)(《中国文物报》2012年5月11日8版)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