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甘肃肃北马鬃山汉代玉矿遗址

发布时间:2013-03-26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作者:

 
  
发掘单位: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发掘领队:赵建龙   


    马鬃山玉矿遗址位于肃北县马鬃山镇西北约20公里的河盐湖径保尔草场。)2011年10月-11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2007、2008年调查基础之上对其进行了发掘,发掘总面积150平方米,取得了较大收获。为了进一步揭示马鬃山玉矿遗址的聚落形态, 2012年10月至11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本次发掘在遗址第一地点紧接2011年发掘区布方发掘,发掘面积700平方米,发现遗迹单位49处,其中灰坑38个,房址9座,石台基遗迹2处,出土遗物千余件。


    一 主要遗迹   


    本次发掘所发现的房址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地面式建筑,第二种为半地穴式建筑。 

 
    地面式建筑可分两型。A型为地面立柱式建筑,不见墙体,以F6为代表。F6仅存柱洞及部分活动面,其具体形制尚难确定,地面未见倒塌墙体,仅残存部分灰白色地面,局部有火烧痕迹。
 
   
    B型为地面砌墙建筑,以F8为代表。平面形状为长方形,东西长430-450厘米,南北宽270厘米,由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两部分组成,因破坏较为严重未发现门道。主体建筑由石墙、土台、灶、坑、活动面组成。附属建筑位于主体建筑西侧,为相连的两个坑,中间以石墙相隔。活动面保存相对较好,由一层厚约4厘米的灰黄土垫成,表面残存有一层较薄的灰烬。

 

 

F3(右)F4(中)F5(左)

    半地穴式建筑是该遗址发现的主要建筑形式,可分四型。A型形制较大且规整,以F1、F2为代表。F2坐西朝东,方向略偏东南,整体呈方形。主要由柱洞、门道、主室三部分组成。柱洞共7个,位于房屋南北两侧,北部一排3个,南部一排4个。门道2条,分别位于房屋东侧南北两端,浅坑状,形制规整,平面呈方形。主室呈长方形,东西300-352厘米,南北584厘米,深100-110厘米。主室由石墙、灶台、土台、操作坑、活动面等部分组成。石墙贴主室四壁堆砌,南北两墙分别与门道连接。墙体由大小不一、形状不甚规整的石块和黄土混砌而成。灶台位于西南角,平面为扇形,其北面还附有石砌的台,可能为灶台的一部分。土台南北各一,紧贴主室南、北壁,为土、石混砌。操作坑位于主室东部,由土堆砌而成,其内残存大砺石一块。

  
    B型形制较小且规整,以F3、F4、F5、F9为代表。F3坐西朝东,主要由柱洞、门道、储藏坑、土台、操作台(坑)、灶台等几部分组成。主室平面近方形,南北334厘米,东西256厘米,深52-80厘米,东南角地面较高,呈缓坡状。坑口边沿局部砌有石块护边。门道位于房屋东侧南端,为长方形浅坑,呈斜坡状,东高西低。储藏坑2个,1号储藏坑位于主室外房屋东侧北端,与门道几近对称;2号储藏坑位于主室内东南部,东接门道,西连灶台。灶台位于主室内西南角,利用房屋西南角由土、石堆砌而成,平面呈扇面形,西北部被破坏。圆形火膛,烟道顺主室西南角而上,烟囱呈圆形,由粘土砌成。操作台位于灶台北部,由黄粘土堆砌而成,平面整体近圆形。西部与房屋西壁相接,北部与土台相连,边缘被一小坑打破。其可能是先在地面堆砌土台,在土台上再堆砌凸棱,形成坑状,以便收集磨制玉料时产生的石料碎屑及废水。土台位于房屋内北部,整体呈长方形,由黄粘土堆砌而成。其西北端被破坏形成浅坑,南部边缘因破坏呈斜坡状。在屋外南部发现柱洞3个。
  

    C型形制较为简单,以F7为代表。F7平面近椭圆形,约南北470厘米,东西约320厘米,未发现门道,坑口周边发现柱洞四个。在房址底部东南处发现一平面呈不规则四边形的灰坑,应为F7的附属建筑。
  

    D型由各种坑组成,以F10为代表。(图九)F10主要由H39、H40、H41三个坑组成,H39形制不甚规则,西部有大量石块堆积;H40位于H39东南角,圆形,桶状,底部有一土石堆砌灶坑,坑底铺垫有厚约10厘米的垫地面,地表堆有大量石屑及大石块,地面及部分石块上火烧痕迹明显;H41位于H39东北部,圆形,袋状,其内堆积有大量玉料。从平面形制及各部位出土的遗物来看,H41为储藏坑,H40为灶坑,H39为加工场。
 

    二 主要遗物   


    出土遗物包括陶片、铜器、金片、铁器、石器、玉料、玛瑙环、朽木、骨器、兽骨、动物粪便等。出土陶片有两类共存,A类可以确定为汉代陶片,B类为骟马文化陶器。出土大量玉料,部分局部磨光。石器主要有石锤、石斧、石砍砸器、砺石等。发现铁器残块,有铜铁复合器。铜器主要为箭镞,出土布币一枚,其他器形难辨。在F3地面发现炼铜坩埚残块。

 

 

11 F9②出土玉料


    三 几点认识   


    通过调查及发掘,初步了解了该遗址的范围及聚落形态。目前所发掘的第一地点主要有采矿区、生活作坊区、防御设施区,与之相对应的遗迹主要为矿坑、作坊址以及岗哨类防御性建筑。

  
    初步确定目前发掘区的年代在战国至汉代。T2第三层堆积是本发掘区目前确定最早的原生堆积,该层中出土有布币,与A、B两类陶器共存。布币初步推断为战国时期魏国钱币。

 
    B类陶器与汉代陶片共存,其与骟马文化“骟马类型”及“兔葫芦类型”既有共性,也有自己的特点,很可能是骟马文化的一个新类型,在年代上偏晚。

  
    从第一地点各类遗存分布的整体格局及房址的形制、地面保存的遗物初步判定,2012年开展发掘的地区为选料和粗加工的作坊区。除F7形制简单,性质难以确定外,大部半地穴房址可以确定为作坊,其内部的基本组合是一个灶台、一个操作台(坑)、一个或两个储藏坑(台)、一个土台子。部分灶坑内出土有火烧玉料,个别操作坑内残存有大砺石。地表所见遗物主要是各类砺石、玉料、废石料等,砺石形体大小各异,磨光面粗细不同,推测玉料拣选经过了多道工序。部分玉料局部磨光,但所见成型器极少,推测该发掘区应为选料作坊。


    在F3灶膛口发现多块炼铜坩埚残块,推测该作坊区在加工玉料的同时,曾有过冶炼活动。 


    四 主要意义   


    马鬃山玉矿遗址是西北地区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早期工业遗存,它在为我们直观展示当时矿区聚落形态的同时,也为我们了解当时的采矿、选料的技术与方法,了解当时居民的生活状况及社会组织与管理等提供了重要资料。此外也为进一步了解马鬃山玉矿的矿物组成、矿床地质特征、宝石学特征以及开展马鬃山玉料去向研究等奠定了基础。(王辉 陈国科)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现场传真历史文章

甘肃肃北马鬃山汉代玉矿遗址

发布时间:2013-03-26

 
  
发掘单位: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发掘领队:赵建龙   


    马鬃山玉矿遗址位于肃北县马鬃山镇西北约20公里的河盐湖径保尔草场。)2011年10月-11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2007、2008年调查基础之上对其进行了发掘,发掘总面积150平方米,取得了较大收获。为了进一步揭示马鬃山玉矿遗址的聚落形态, 2012年10月至11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本次发掘在遗址第一地点紧接2011年发掘区布方发掘,发掘面积700平方米,发现遗迹单位49处,其中灰坑38个,房址9座,石台基遗迹2处,出土遗物千余件。


    一 主要遗迹   


    本次发掘所发现的房址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地面式建筑,第二种为半地穴式建筑。 

 
    地面式建筑可分两型。A型为地面立柱式建筑,不见墙体,以F6为代表。F6仅存柱洞及部分活动面,其具体形制尚难确定,地面未见倒塌墙体,仅残存部分灰白色地面,局部有火烧痕迹。
 
   
    B型为地面砌墙建筑,以F8为代表。平面形状为长方形,东西长430-450厘米,南北宽270厘米,由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两部分组成,因破坏较为严重未发现门道。主体建筑由石墙、土台、灶、坑、活动面组成。附属建筑位于主体建筑西侧,为相连的两个坑,中间以石墙相隔。活动面保存相对较好,由一层厚约4厘米的灰黄土垫成,表面残存有一层较薄的灰烬。

 

 

F3(右)F4(中)F5(左)

    半地穴式建筑是该遗址发现的主要建筑形式,可分四型。A型形制较大且规整,以F1、F2为代表。F2坐西朝东,方向略偏东南,整体呈方形。主要由柱洞、门道、主室三部分组成。柱洞共7个,位于房屋南北两侧,北部一排3个,南部一排4个。门道2条,分别位于房屋东侧南北两端,浅坑状,形制规整,平面呈方形。主室呈长方形,东西300-352厘米,南北584厘米,深100-110厘米。主室由石墙、灶台、土台、操作坑、活动面等部分组成。石墙贴主室四壁堆砌,南北两墙分别与门道连接。墙体由大小不一、形状不甚规整的石块和黄土混砌而成。灶台位于西南角,平面为扇形,其北面还附有石砌的台,可能为灶台的一部分。土台南北各一,紧贴主室南、北壁,为土、石混砌。操作坑位于主室东部,由土堆砌而成,其内残存大砺石一块。

  
    B型形制较小且规整,以F3、F4、F5、F9为代表。F3坐西朝东,主要由柱洞、门道、储藏坑、土台、操作台(坑)、灶台等几部分组成。主室平面近方形,南北334厘米,东西256厘米,深52-80厘米,东南角地面较高,呈缓坡状。坑口边沿局部砌有石块护边。门道位于房屋东侧南端,为长方形浅坑,呈斜坡状,东高西低。储藏坑2个,1号储藏坑位于主室外房屋东侧北端,与门道几近对称;2号储藏坑位于主室内东南部,东接门道,西连灶台。灶台位于主室内西南角,利用房屋西南角由土、石堆砌而成,平面呈扇面形,西北部被破坏。圆形火膛,烟道顺主室西南角而上,烟囱呈圆形,由粘土砌成。操作台位于灶台北部,由黄粘土堆砌而成,平面整体近圆形。西部与房屋西壁相接,北部与土台相连,边缘被一小坑打破。其可能是先在地面堆砌土台,在土台上再堆砌凸棱,形成坑状,以便收集磨制玉料时产生的石料碎屑及废水。土台位于房屋内北部,整体呈长方形,由黄粘土堆砌而成。其西北端被破坏形成浅坑,南部边缘因破坏呈斜坡状。在屋外南部发现柱洞3个。
  

    C型形制较为简单,以F7为代表。F7平面近椭圆形,约南北470厘米,东西约320厘米,未发现门道,坑口周边发现柱洞四个。在房址底部东南处发现一平面呈不规则四边形的灰坑,应为F7的附属建筑。
  

    D型由各种坑组成,以F10为代表。(图九)F10主要由H39、H40、H41三个坑组成,H39形制不甚规则,西部有大量石块堆积;H40位于H39东南角,圆形,桶状,底部有一土石堆砌灶坑,坑底铺垫有厚约10厘米的垫地面,地表堆有大量石屑及大石块,地面及部分石块上火烧痕迹明显;H41位于H39东北部,圆形,袋状,其内堆积有大量玉料。从平面形制及各部位出土的遗物来看,H41为储藏坑,H40为灶坑,H39为加工场。
 

    二 主要遗物   


    出土遗物包括陶片、铜器、金片、铁器、石器、玉料、玛瑙环、朽木、骨器、兽骨、动物粪便等。出土陶片有两类共存,A类可以确定为汉代陶片,B类为骟马文化陶器。出土大量玉料,部分局部磨光。石器主要有石锤、石斧、石砍砸器、砺石等。发现铁器残块,有铜铁复合器。铜器主要为箭镞,出土布币一枚,其他器形难辨。在F3地面发现炼铜坩埚残块。

 

 

11 F9②出土玉料


    三 几点认识   


    通过调查及发掘,初步了解了该遗址的范围及聚落形态。目前所发掘的第一地点主要有采矿区、生活作坊区、防御设施区,与之相对应的遗迹主要为矿坑、作坊址以及岗哨类防御性建筑。

  
    初步确定目前发掘区的年代在战国至汉代。T2第三层堆积是本发掘区目前确定最早的原生堆积,该层中出土有布币,与A、B两类陶器共存。布币初步推断为战国时期魏国钱币。

 
    B类陶器与汉代陶片共存,其与骟马文化“骟马类型”及“兔葫芦类型”既有共性,也有自己的特点,很可能是骟马文化的一个新类型,在年代上偏晚。

  
    从第一地点各类遗存分布的整体格局及房址的形制、地面保存的遗物初步判定,2012年开展发掘的地区为选料和粗加工的作坊区。除F7形制简单,性质难以确定外,大部半地穴房址可以确定为作坊,其内部的基本组合是一个灶台、一个操作台(坑)、一个或两个储藏坑(台)、一个土台子。部分灶坑内出土有火烧玉料,个别操作坑内残存有大砺石。地表所见遗物主要是各类砺石、玉料、废石料等,砺石形体大小各异,磨光面粗细不同,推测玉料拣选经过了多道工序。部分玉料局部磨光,但所见成型器极少,推测该发掘区应为选料作坊。


    在F3灶膛口发现多块炼铜坩埚残块,推测该作坊区在加工玉料的同时,曾有过冶炼活动。 


    四 主要意义   


    马鬃山玉矿遗址是西北地区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早期工业遗存,它在为我们直观展示当时矿区聚落形态的同时,也为我们了解当时的采矿、选料的技术与方法,了解当时居民的生活状况及社会组织与管理等提供了重要资料。此外也为进一步了解马鬃山玉矿的矿物组成、矿床地质特征、宝石学特征以及开展马鬃山玉料去向研究等奠定了基础。(王辉 陈国科)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