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良渚文化玉琮一种特殊的使用方式

发布时间:2005-06-24文章出处:作者:宋建

    良渚文化玉琮现在能够确认的使用载体只有墓葬。在墓葬中玉琮有不同的放置位置和使用方式。最常见的放置部位是下臂、腕和手上(旁),如江苏赵陵山M77的玉琮在右手部;浙江普安桥M11的玉琮在右下臂外侧,因琮内及其两端遗留臂骨痕迹,判断原来是套在下臂上:浙江新地里M137最清楚,玉琮出土时就套在腕部,尺骨、桡骨穿入琮孔内。有些随葬玉琮的墓葬人骨已经朽蚀,玉琮放在墓坑中部,与下臂、腕和手的关系相当密切。这类墓葬随葬的玉琮如果只有一件,一般都在右侧;如果有多件,也以放在右边的数量居多,如浙江反山M20右侧放3件,左侧仅1件。由此可见,右手、腕、臂是安置玉琮的基本位置。另有少数墓葬的玉琮放在头部,反山M12的琮王位于头部右侧,江苏高城墩M5的头部叠放了两件玉琮。还有一种将琮分割后使用的方式,有的分割为二件随葬于同一座墓,如上海福泉山M40,也有的分割后仅将其中的一件放入墓中,如普安桥M11。这类将琮分割后使用的方式也不多见。
 
    除了这几种使用方式外,我们在高城墩M8发现了一种非常特殊的使用方式,该墓将一个不到四分之一的玉琮分为五片后放在墓主头部。反山M12有多件玉琮,但是只有一件体量最大、纹饰最繁缛的琮王放置在头部,据此可以认为玉琮放在头部似乎比放在手臂部显示了更加尊崇的地位,除反山外,也只有高城墩的两座墓(M5、M8)这样放置。高城墩M8墓坑面积在经科学发掘的墓葬中居第二位(据墓葬分布图),但是为什么只用不到四分之一的玉琮,再分为五片,这究竟蕴含了什么特别的意义?   
 
    高城墩是一处非常重要的良渚文化前期墓地,原有面积近万平方米,高出周围地面约10米,但1975年后遭受持续性毁坏,到1999-2000年发掘时仅在墩北部残存2000多平方米。发掘出土的玉琮有5件,遗址被破坏期间收集到2件,墓坑面积最大的M13早年被局部破坏,据当地村民说当时出过“几斤重的大玉琮”,显然高城墩原来埋藏的玉琮总数应该不只7件。根据已掌握的材料,高城墩埋藏玉琮数量之多在良渚文化前期仅次于浙江良渚遗址群的瑶山和反山等,显现高城墩在远离良渚最高中心一二百公里之外所占据的特殊位置。高城墩出土的玉琮同良渚最高中心也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采集品高城墩:1(图一,1)同瑶山M10:19(图一,2)相似程度很高,神像的人首与兽首均满刻细密的纹饰。高城墩:1人首上部的两带线形冠之间,还刻有象征冠上图案的细刻纹,而瑶山M10:19省却了这一部分,瑶山M2:22则有冠上的细刻纹。构图、布局、纹样、刻工如此之相似,说明高城墩的这件玉琮同良渚最高中心的玉琮有共同的来源。   
   
    在高城墩遗址的残存范围内发掘了1157平方米,共清理14座墓葬。发掘所布探方靠北的T0206一T0706共500余平方米,除M10的北缘外,未发现墓葬,因此发掘的墓葬应该就是墓区分布的北界。M8位于墓地的西北隅,根据墓地各墓葬的分布间隔,似乎M8的北部与西部不应该再有墓葬,换言之,M8是安排在高城墩最边缘的一座墓。   
 
    高城墩目前发表的只是简报,公布材料有限。发表的陶器大多数属于良渚文化第二期,M8所出折腹豆(M8:11)(图二,1)与属于良渚文化第三期前段的福泉山M60的豆(M60:42)(图二,2)形制相近,M8已经进入良渚文化第三期,是高城墩墓地中年代最晚的一座墓,这同前面分析的整个墓地的安排相合。据发掘简报,在分布于墓地西北部的M8等几座墓葬上覆盖了一层厚约20厘米的灰白土,土质细腻坚硬,发掘者认为这层土“似经平头夯类工具加工”。比较靠近墓地中心的M1等墓葬,只提及被打破的地层,未提及其上覆盖的地层,看来在这一区域灰白土已经被更晚的地层破坏。这些迹象表明高城墩在最后的一座墓葬下葬、墓地最终停止使用时,曾经一次性大面积铺土覆盖,这很可能是墓地终结时进行的特别仪式。自此往后良渚文化延续数百年,但是再也没有墓葬埋在这里了。   
 
    江苏寺墩遗址在高城墩东南大约15公里,发现4座良渚文化大墓,它们呈东西横向排列,周围近旁没有发现其他墓葬。这4座墓葬均随葬玉琮,最多的为M3,共33件;最少的是M1,仅2件,因是残墓,原来可能不止这个数。除M4,其余3座墓都有陶器。M1有件“杯形器”(M1:2),大口斜壁,外饰篮纹,口径约10厘米,高约6厘米。亭林出1件所谓“器盖”(M16:73),口径23、高11.3厘米,实际上是异形大口尊。寺墩M1的这件“杯形器”形制与异形大口尊相似,但形体更小,更明器化,年代进入良渚文化第四期。M3出4件陶器,其中圈足异形大口尊、双鼻壶与豆均属良渚文化第三期。M5随葬鼎、豆、双鼻壶组合,具有明显的第四期特征。M4发掘出土的琮饰一组完整的神像(M4:1),年代比较早,但在收集的琮中有多节长琮,其中编号为寺:38的是九节人首纹长琮。三节及以上的人首纹最早出现在琮形管上,瑶山M2和M7都有三节人首纹琮形管,而同时期的人首纹琮不超过2节,如瑶山M2:23。自瑶山西区收集的玉器据说出自墓葬,出现了六节人首纹琮形管(编号2846),年代应略晚于主墓地的三节人首纹琮形管。良渚第二期尚未出现三节及以上的人首纹的多节琮,它们出现于良渚第三期,在第三期后段和第四期比较流行。参照寺墩另3座墓葬的年代,M4也不太可能超出这一范围。如果与高城墩比较,寺墩4座大墓都晚于高城墩M8。   
 
    寺墩M4的玉琮(M4:1)(图三,1)同瑶山M2:22(图三,2)相似,人首上部的两带线形冠之间都刻有象征冠上图案的细刻纹,纹饰细部的相同程度令人惊叹,几乎就是同一个高级玉师所为。这件玉琮不仅将寺墩同良渚最高中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同高城墩也有特殊的关系。如果可以认定高城墩M8下葬后由于某种原因高城墩人离开了当地,他们最可能的目的地就是15公里外的寺墩。
 
    我们现在可以为高城墩M8玉琮采用特殊使用形式的原因提出两个相关的假说:一个是因为高城墩墓地的终结,另一个是从M8开始,高城墩这一群体丧失了玉琮的使用权。这两个假说可以在今后的发掘和研究中分别验证。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报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学术动态

良渚文化玉琮一种特殊的使用方式

发布时间:2005-06-24

    良渚文化玉琮现在能够确认的使用载体只有墓葬。在墓葬中玉琮有不同的放置位置和使用方式。最常见的放置部位是下臂、腕和手上(旁),如江苏赵陵山M77的玉琮在右手部;浙江普安桥M11的玉琮在右下臂外侧,因琮内及其两端遗留臂骨痕迹,判断原来是套在下臂上:浙江新地里M137最清楚,玉琮出土时就套在腕部,尺骨、桡骨穿入琮孔内。有些随葬玉琮的墓葬人骨已经朽蚀,玉琮放在墓坑中部,与下臂、腕和手的关系相当密切。这类墓葬随葬的玉琮如果只有一件,一般都在右侧;如果有多件,也以放在右边的数量居多,如浙江反山M20右侧放3件,左侧仅1件。由此可见,右手、腕、臂是安置玉琮的基本位置。另有少数墓葬的玉琮放在头部,反山M12的琮王位于头部右侧,江苏高城墩M5的头部叠放了两件玉琮。还有一种将琮分割后使用的方式,有的分割为二件随葬于同一座墓,如上海福泉山M40,也有的分割后仅将其中的一件放入墓中,如普安桥M11。这类将琮分割后使用的方式也不多见。
 
    除了这几种使用方式外,我们在高城墩M8发现了一种非常特殊的使用方式,该墓将一个不到四分之一的玉琮分为五片后放在墓主头部。反山M12有多件玉琮,但是只有一件体量最大、纹饰最繁缛的琮王放置在头部,据此可以认为玉琮放在头部似乎比放在手臂部显示了更加尊崇的地位,除反山外,也只有高城墩的两座墓(M5、M8)这样放置。高城墩M8墓坑面积在经科学发掘的墓葬中居第二位(据墓葬分布图),但是为什么只用不到四分之一的玉琮,再分为五片,这究竟蕴含了什么特别的意义?   
 
    高城墩是一处非常重要的良渚文化前期墓地,原有面积近万平方米,高出周围地面约10米,但1975年后遭受持续性毁坏,到1999-2000年发掘时仅在墩北部残存2000多平方米。发掘出土的玉琮有5件,遗址被破坏期间收集到2件,墓坑面积最大的M13早年被局部破坏,据当地村民说当时出过“几斤重的大玉琮”,显然高城墩原来埋藏的玉琮总数应该不只7件。根据已掌握的材料,高城墩埋藏玉琮数量之多在良渚文化前期仅次于浙江良渚遗址群的瑶山和反山等,显现高城墩在远离良渚最高中心一二百公里之外所占据的特殊位置。高城墩出土的玉琮同良渚最高中心也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采集品高城墩:1(图一,1)同瑶山M10:19(图一,2)相似程度很高,神像的人首与兽首均满刻细密的纹饰。高城墩:1人首上部的两带线形冠之间,还刻有象征冠上图案的细刻纹,而瑶山M10:19省却了这一部分,瑶山M2:22则有冠上的细刻纹。构图、布局、纹样、刻工如此之相似,说明高城墩的这件玉琮同良渚最高中心的玉琮有共同的来源。   
   
    在高城墩遗址的残存范围内发掘了1157平方米,共清理14座墓葬。发掘所布探方靠北的T0206一T0706共500余平方米,除M10的北缘外,未发现墓葬,因此发掘的墓葬应该就是墓区分布的北界。M8位于墓地的西北隅,根据墓地各墓葬的分布间隔,似乎M8的北部与西部不应该再有墓葬,换言之,M8是安排在高城墩最边缘的一座墓。   
 
    高城墩目前发表的只是简报,公布材料有限。发表的陶器大多数属于良渚文化第二期,M8所出折腹豆(M8:11)(图二,1)与属于良渚文化第三期前段的福泉山M60的豆(M60:42)(图二,2)形制相近,M8已经进入良渚文化第三期,是高城墩墓地中年代最晚的一座墓,这同前面分析的整个墓地的安排相合。据发掘简报,在分布于墓地西北部的M8等几座墓葬上覆盖了一层厚约20厘米的灰白土,土质细腻坚硬,发掘者认为这层土“似经平头夯类工具加工”。比较靠近墓地中心的M1等墓葬,只提及被打破的地层,未提及其上覆盖的地层,看来在这一区域灰白土已经被更晚的地层破坏。这些迹象表明高城墩在最后的一座墓葬下葬、墓地最终停止使用时,曾经一次性大面积铺土覆盖,这很可能是墓地终结时进行的特别仪式。自此往后良渚文化延续数百年,但是再也没有墓葬埋在这里了。   
 
    江苏寺墩遗址在高城墩东南大约15公里,发现4座良渚文化大墓,它们呈东西横向排列,周围近旁没有发现其他墓葬。这4座墓葬均随葬玉琮,最多的为M3,共33件;最少的是M1,仅2件,因是残墓,原来可能不止这个数。除M4,其余3座墓都有陶器。M1有件“杯形器”(M1:2),大口斜壁,外饰篮纹,口径约10厘米,高约6厘米。亭林出1件所谓“器盖”(M16:73),口径23、高11.3厘米,实际上是异形大口尊。寺墩M1的这件“杯形器”形制与异形大口尊相似,但形体更小,更明器化,年代进入良渚文化第四期。M3出4件陶器,其中圈足异形大口尊、双鼻壶与豆均属良渚文化第三期。M5随葬鼎、豆、双鼻壶组合,具有明显的第四期特征。M4发掘出土的琮饰一组完整的神像(M4:1),年代比较早,但在收集的琮中有多节长琮,其中编号为寺:38的是九节人首纹长琮。三节及以上的人首纹最早出现在琮形管上,瑶山M2和M7都有三节人首纹琮形管,而同时期的人首纹琮不超过2节,如瑶山M2:23。自瑶山西区收集的玉器据说出自墓葬,出现了六节人首纹琮形管(编号2846),年代应略晚于主墓地的三节人首纹琮形管。良渚第二期尚未出现三节及以上的人首纹的多节琮,它们出现于良渚第三期,在第三期后段和第四期比较流行。参照寺墩另3座墓葬的年代,M4也不太可能超出这一范围。如果与高城墩比较,寺墩4座大墓都晚于高城墩M8。   
 
    寺墩M4的玉琮(M4:1)(图三,1)同瑶山M2:22(图三,2)相似,人首上部的两带线形冠之间都刻有象征冠上图案的细刻纹,纹饰细部的相同程度令人惊叹,几乎就是同一个高级玉师所为。这件玉琮不仅将寺墩同良渚最高中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同高城墩也有特殊的关系。如果可以认定高城墩M8下葬后由于某种原因高城墩人离开了当地,他们最可能的目的地就是15公里外的寺墩。
 
    我们现在可以为高城墩M8玉琮采用特殊使用形式的原因提出两个相关的假说:一个是因为高城墩墓地的终结,另一个是从M8开始,高城墩这一群体丧失了玉琮的使用权。这两个假说可以在今后的发掘和研究中分别验证。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报

作者:宋建

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