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考古所成功举办2008年度(夏季)青年论坛

发布时间:2008-07-21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科研处

    2008年7月15日下午在考古研究所综合办公楼八层报告厅举行了2008年度(夏季)青年论坛学术报告会,考古所各研究室研究人员及主要部门负责同志均出席了报告会。报告会由陈星灿副所长主持,报告人分别是刘煜、王晓梅、韩建华和刘斌。
    考古科技实验研究中心刘煜的演讲题目是“复杂化生产--晚商青铜器陶范铸造工艺流程”。报告通过对晚商时期青铜器和铸铜遗物的考察、分析和研究,复原了包括造型材料的选择和制备、铸型的设计和制作、合金的配制与熔炼、浇注成形到铸后加工等各个环节的晚商青铜器陶范铸造的工艺流程,对许多流传已久的陈说进行了厘清、修订或是补正,比如造型材料中羼和料的使用,泥芯的制作,花纹印模的使用等等。对于熔炼工具提出了全新的看法,指出真正的熔铜工具应该是背面为砂质表面有多层铜锈的坩埚,在一个封闭的类似陶窑的窑中采用外加热的方式进行合金的熔化,而以往认为是熔炉的残片其实是这个窑的窑壁残片。研究表明,青铜器的铸造不像陶器、骨器、玉器那样是单一行业独立完成的,而是两大技术体系--制陶和金属冶铸的有机结合,双方互相适应、不断调整的结果。殷墟青铜器铸造工艺流程的各个环节均已步入规范化,并达到较高的水平。殷墟铸造业规模的扩大、铜器产量的大幅提高,是建立在工艺流程的规范化、工艺控制的严格性基础上的。必须依托于严格的组织管理,才能完成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使得铜器的复杂化生产过程得以实现。中国青铜时代陶范铸造的工艺选择,是与中国的黄土环境及与之相应的高超的制陶技术密切相关的。
    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王晓梅的演讲题目是“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看遗址——以安阳殷墟为例”。殷墟是每个中国考古人都熟悉的遗址,她的报告从一个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师的角度,来介绍殷墟这样的遗址类型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策略、手段、逻辑与原则。报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中国遗址类型的遗产的价值、数量、特点和基本保护状况;第二部分,从宏观的视角对遗址的保护策略做了分析,分别介绍总体保护规划、环境整治、遗址公园建设和附属文物保护等环节,在总结并分析了各种遗址型文化遗产的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四种不同模式的遗址公园,即城市绿地模式、文化公园模式、历史文化农业园模式、景区景点模式;第三部分,从微观的角度介绍了殷墟遗迹保护和展示所采用的多样化手法,并介绍了其他各种常用的遗迹保护方法,用通行的文物保护原则和现实的展示效果论述了各种手法的优劣;第四部分,主要论及了遗址保护和展示中体现的逻辑和遵循的原则等理念性问题。报告提出遗址保护和展示中存在的以历史逻辑为导向和以现时逻辑为导向两种趋势,并论述了遗址价值判断的各个方面,遗址保护所必须遵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原则,以及遗址保护规划必须解决的若干问题。报告最终还强调了考古学在遗址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和考古工作者更多参与遗址保护规划工作的重要性。
    汉唐研究室韩建华的演讲题目是“ 唐东都洛阳城‘丽景夹城’考”。丽景夹城是武则天在洛阳的创举,通过丽景夹城,武则天达到潜通上阳宫的目的,在武周时期复杂的宫廷政治斗争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夹城既是掩护帝王活动的信道,同时也是监控诸皇子起居的凭籍。夹城的建筑,透过宫门、城墙与外廓的空间建筑,建立互通的秘道,宫廷的军政、防卫与监视功能集于一身。夹城内形成互相协约的掩护路线,能防止宫廷政变的发生,也能在极速的时间内,选择最佳行动方式。武皇对东都丽景夹城的作用发挥到极置,也造就了武皇辉煌的政治功绩。报告对丽景夹城的位置和规模进行了初步的推断,如果最终得到考古材料的证实,对武周时期唐洛阳城的形制布局,特别是宫城、皇城的形制就得重新认定。另外夹城建筑的形式,玄宗时曾在长安城进行仿效,有效地控制着诸王子的活动,维护了朝廷的安定。
    06级的博士生刘斌的演讲题目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报告中遗物分类思想的演变及其背景分析”。分类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分类方法在考古报告得到集中体现。通过分析1927~2007年国内出版的120本左右新石器时代考古报告,报告人总结了其中遗物分类思想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20世纪20~50年代——质地分类法。
    出版新石器考该报告10本。李济在《西阴村史前的遗存》(1927)报告中开创了按质地分类的先河,他择质地分类法,是为了避免传统金石学功能分类法的缺陷。李济反对没有证据而空谈功能。
二、60~90年代——功能分类法。
    以《西安半坡》为代表。引起分类思想变化的原因,是1955年起对资产阶级考古学的批判。质地分类法被斥为形式主义,为了达到透物见人的目的,功能分类法受到重视,并成为当时分类的主流思想。1963~1996年出版的29本新石器考古报告中,有20本采用了功能分类法。
三、90年代中期~现在——遗迹单位分类法。
    此阶段出版考古报告80本,分类方法功能分类法、质地分类法、遗迹单位分类法和综合法四种。
遗迹单位分类法的流行,和遗物分类目的的转变有关。90年代之前,遗物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发表资料和解决年代问题。90年之后,各地文化谱系基本建立起来了,遗物分类的目的变成了全面客观地发表资料。以前的分类法是采用挑选典型单位、典型器物的方法,不能全面发表考古资料。遗迹单位分类法能最大限度保证遗物资料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因此受到提倡并逐渐盛行。
    报告人的主题发言内容多样,研究新颖深入,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大家围绕发言纷纷展开了提问和讨论。通过相互切磋、相互交流,拓展了学术视野,活跃了学术氛围。
    此次青年论坛报告会气氛热烈友好,不仅促进了报告人对研究内容的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也促使大家对这些问题作进一步的思考,极大地促进了我所青年的科研工作。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学术动态

考古所成功举办2008年度(夏季)青年论坛

发布时间:2008-07-21

    2008年7月15日下午在考古研究所综合办公楼八层报告厅举行了2008年度(夏季)青年论坛学术报告会,考古所各研究室研究人员及主要部门负责同志均出席了报告会。报告会由陈星灿副所长主持,报告人分别是刘煜、王晓梅、韩建华和刘斌。
    考古科技实验研究中心刘煜的演讲题目是“复杂化生产--晚商青铜器陶范铸造工艺流程”。报告通过对晚商时期青铜器和铸铜遗物的考察、分析和研究,复原了包括造型材料的选择和制备、铸型的设计和制作、合金的配制与熔炼、浇注成形到铸后加工等各个环节的晚商青铜器陶范铸造的工艺流程,对许多流传已久的陈说进行了厘清、修订或是补正,比如造型材料中羼和料的使用,泥芯的制作,花纹印模的使用等等。对于熔炼工具提出了全新的看法,指出真正的熔铜工具应该是背面为砂质表面有多层铜锈的坩埚,在一个封闭的类似陶窑的窑中采用外加热的方式进行合金的熔化,而以往认为是熔炉的残片其实是这个窑的窑壁残片。研究表明,青铜器的铸造不像陶器、骨器、玉器那样是单一行业独立完成的,而是两大技术体系--制陶和金属冶铸的有机结合,双方互相适应、不断调整的结果。殷墟青铜器铸造工艺流程的各个环节均已步入规范化,并达到较高的水平。殷墟铸造业规模的扩大、铜器产量的大幅提高,是建立在工艺流程的规范化、工艺控制的严格性基础上的。必须依托于严格的组织管理,才能完成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使得铜器的复杂化生产过程得以实现。中国青铜时代陶范铸造的工艺选择,是与中国的黄土环境及与之相应的高超的制陶技术密切相关的。
    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王晓梅的演讲题目是“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看遗址——以安阳殷墟为例”。殷墟是每个中国考古人都熟悉的遗址,她的报告从一个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师的角度,来介绍殷墟这样的遗址类型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策略、手段、逻辑与原则。报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中国遗址类型的遗产的价值、数量、特点和基本保护状况;第二部分,从宏观的视角对遗址的保护策略做了分析,分别介绍总体保护规划、环境整治、遗址公园建设和附属文物保护等环节,在总结并分析了各种遗址型文化遗产的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四种不同模式的遗址公园,即城市绿地模式、文化公园模式、历史文化农业园模式、景区景点模式;第三部分,从微观的角度介绍了殷墟遗迹保护和展示所采用的多样化手法,并介绍了其他各种常用的遗迹保护方法,用通行的文物保护原则和现实的展示效果论述了各种手法的优劣;第四部分,主要论及了遗址保护和展示中体现的逻辑和遵循的原则等理念性问题。报告提出遗址保护和展示中存在的以历史逻辑为导向和以现时逻辑为导向两种趋势,并论述了遗址价值判断的各个方面,遗址保护所必须遵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原则,以及遗址保护规划必须解决的若干问题。报告最终还强调了考古学在遗址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和考古工作者更多参与遗址保护规划工作的重要性。
    汉唐研究室韩建华的演讲题目是“ 唐东都洛阳城‘丽景夹城’考”。丽景夹城是武则天在洛阳的创举,通过丽景夹城,武则天达到潜通上阳宫的目的,在武周时期复杂的宫廷政治斗争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夹城既是掩护帝王活动的信道,同时也是监控诸皇子起居的凭籍。夹城的建筑,透过宫门、城墙与外廓的空间建筑,建立互通的秘道,宫廷的军政、防卫与监视功能集于一身。夹城内形成互相协约的掩护路线,能防止宫廷政变的发生,也能在极速的时间内,选择最佳行动方式。武皇对东都丽景夹城的作用发挥到极置,也造就了武皇辉煌的政治功绩。报告对丽景夹城的位置和规模进行了初步的推断,如果最终得到考古材料的证实,对武周时期唐洛阳城的形制布局,特别是宫城、皇城的形制就得重新认定。另外夹城建筑的形式,玄宗时曾在长安城进行仿效,有效地控制着诸王子的活动,维护了朝廷的安定。
    06级的博士生刘斌的演讲题目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报告中遗物分类思想的演变及其背景分析”。分类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分类方法在考古报告得到集中体现。通过分析1927~2007年国内出版的120本左右新石器时代考古报告,报告人总结了其中遗物分类思想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20世纪20~50年代——质地分类法。
    出版新石器考该报告10本。李济在《西阴村史前的遗存》(1927)报告中开创了按质地分类的先河,他择质地分类法,是为了避免传统金石学功能分类法的缺陷。李济反对没有证据而空谈功能。
二、60~90年代——功能分类法。
    以《西安半坡》为代表。引起分类思想变化的原因,是1955年起对资产阶级考古学的批判。质地分类法被斥为形式主义,为了达到透物见人的目的,功能分类法受到重视,并成为当时分类的主流思想。1963~1996年出版的29本新石器考古报告中,有20本采用了功能分类法。
三、90年代中期~现在——遗迹单位分类法。
    此阶段出版考古报告80本,分类方法功能分类法、质地分类法、遗迹单位分类法和综合法四种。
遗迹单位分类法的流行,和遗物分类目的的转变有关。90年代之前,遗物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发表资料和解决年代问题。90年之后,各地文化谱系基本建立起来了,遗物分类的目的变成了全面客观地发表资料。以前的分类法是采用挑选典型单位、典型器物的方法,不能全面发表考古资料。遗迹单位分类法能最大限度保证遗物资料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因此受到提倡并逐渐盛行。
    报告人的主题发言内容多样,研究新颖深入,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大家围绕发言纷纷展开了提问和讨论。通过相互切磋、相互交流,拓展了学术视野,活跃了学术氛围。
    此次青年论坛报告会气氛热烈友好,不仅促进了报告人对研究内容的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也促使大家对这些问题作进一步的思考,极大地促进了我所青年的科研工作。

作者: 科研处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