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古代观赏性缂丝刺绣学术座谈会》在辽宁省博物馆召开

发布时间:2010-01-15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张珺
 
 
    2009年12月21日~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古代纺织品保护与服饰研究工作部一行4人,在王亚蓉先生的带领下参加了由辽宁省博物馆主办的《中国古代观赏性缂丝刺绣学术座谈会》。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观摩了辽博馆藏丝织品文物,以座谈会的方式进行了学术交流活动,并观摩了缂丝工艺织造过程。
    此次研讨会的主办单位为辽宁省博物馆。参会单位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上海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汕头大学艺术学院、苏州真彩堂缂丝研究所、苏州丝绸博物馆、南通庄锦云刺绣研究所、南通宣和缂丝研究所,及韩国大邱博物馆。各方代表对观赏性缂丝刺绣等相关方面进行了学术座谈。
 
 
    一、观摩文物
    辽宁省博物馆前身为东北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近12万件,其中缂丝刺绣收藏在国内为最。观摩的文物主要为朱启钤先生珍藏捐赠品。朱启钤(1872~1964),号桂辛,是著名的古建筑学家、实业家,中国营造学社创始人。北洋政府时代,曾任代理国务总理。朱启钤任职北京期间,常到前门荷包巷收购丝绣文物。1929年朱启钤把这批藏品转于张学良。“九·一八”事变后,这批丝绣藏品随边业银行落入日本正金银行之手。1945年日本投降,在宋美龄、宋子文等人的关照下,这批丝绣暂存北京故宫。1949年这批缂丝刺绣珍品重返关东大地,保存于东北博物馆(今辽宁省博物馆)。此次共观摩缂丝、丝绣珍品37件。其中有一些工艺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1 宋·紫鸾鹊谱图轴
 
 
 
    此作为缂丝工艺史上最为代表性之作。紫鸾鹊图案在宋代十分流行,绍兴御府书画式中也曾有介绍“次等晋唐真迹并石刻晋、唐名帖,用紫鸾鹊锦裱。”此幅藏品即为装裱用缂丝作品。此作保留原匹料面貌,图案完整,为稀世珍品。
    2、南宋·朱克柔山茶蛱蝶图册页
 
 
 
    朱克柔为南宋高宗时期云间(今上海)的缂丝名家,以摹缂名家绘画作品而富盛名。朱克柔作品现存7件,分别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大多为折枝花鸟,小尺寸册页。此幅以宋代花鸟画为稿本织造,缂印朱文“朱克柔印”;特点是以合花线表现自然的色彩渐进感觉。花萼运用长短戗织出层次,印章垂直部分使用搭梭织法,纬线几无缝隙。册页另有文徵明曾孙文从简题跋。
    3、南宋·朱克柔牡丹图册页
 
    朱克柔作品多为构图精巧的花鸟画,此幅不同于朱克柔其他作品,仅有一枝牡丹花,稿本或为朱克柔本人的绘画作品,或裁自某件花鸟画。艺人利用长短戗讲牡丹花瓣和花叶用同一色系深浅不同的颜色穿插缂织。经线双股强捻,纬线双股弱捻,织造致密。此幅为清宫收藏,著录《石渠宝笈重编》。
    4、宋·楼台跨鹤图册页
 
 
 
 
(局部)
 
    刺绣工艺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此作采用宋代宫廷流行的道教题材,其中使用劈绒单缕,针法有齐针、羼针、铺针、滚针、接针、打子、网绣、松针、乱针、钉线、圈金、平金、补笔加绘等十五、六种之多,绣稿或本于当时名家粉本,可代表“绣画派”在针法设色上的成就。其中工艺复杂精良,使人叹为观止。
    5、明·弥勒佛像裱片
 
 
 
    这件弥勒佛像在材料选择和刺绣技法上承袭古代绣佛的传统,使用当时北方流行的刺绣针法,又融入了南方画绣技艺于其中:采用单丝线、双股粗捻线、捻金线和发丝等多种材料;针法上突出双股捻线厚重质朴的特点,横向或斜向平铺,上面再绣各种花纹;所用针法多样精工,材料丰富,为明代晚期的精品。
    二、会议发言讨论
    辽宁省博物馆提议,与会人员公推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王亚蓉先生主持,大家围绕7个主题发言展开了热烈讨论,并就今后的加强多方横向交流与合作取得若干共识。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古代纺织品保护与服饰研究工作部部长司志文就《法库叶茂台辽墓出土纺织品修复》发言。司志文对目前由考古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进行修复保护的辽宁法库叶茂台出土的纺织品种类等进行了介绍。此次修复的叶茂台丝织品年代久,数量多,种类齐全,是不可多得的文物。但这批丝织品文物从未进行过整理和发表。与会许多专家也表示这样珍贵的文物资料难得一见。
    2、首都博物馆贾汀发言题目为《明缂丝加绣质疑》。贾汀就嘉德拍卖会一件具有罕有刺绣工艺的拍品进行了发言。此件拍品为仿缂丝的刺绣龙袍,之前拍卖的工作人员一直都认为是缂丝,但缂口为横向(缂丝缂口都为竖向),由此找寻端倪,发现实为一件运用特殊刺绣针法仿缂丝效果的刺绣作品,此前没有类似作品发现。刺绣中有纳纱绣(针迹与经线呈45度)、戳纱绣(针迹与经线平行或呈90度)针法,此针法相似前二者,但是按格绕纬线绣制,并将一些经线按纹样规律剪断,造成缂丝效果。
    3 、首都博物馆黄悦发言题目为《江西靖安东周墓文物现场保护与清理》。江西靖安东周墓为08年考古十大发现,其中许多文物挖掘措施为现代新模式。黄悦主要介绍了考古现场对文物保护进行的措施:现场开棺时,棺中积满泥水,为保护和搬运棺木,采取了虹吸取水的方式,并以湿纸进行封护。死者的入葬,以竹席或丝织品包裹。竹席的保存状况良好,人字纹清晰,呈自然绿色。揭取时,先把竹席与棺木剥离,再以揭取丝织品的方式,下垫泡沫塑料,再用粗棍卷起,最后揭取完整竹席。此次挖掘中,成功揭取了一些纺织品的新品种,其中有已知最早最精的刺绣新品种,还得到至今面积最大四幅拼缝裹尸方孔纱。
    4、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陈志民发言题目为《论传统潮绣艺术的发展源流及艺术成就》。陈教授就传统潮绣艺术的特点和现状进行了论述。潮绣有强烈的地方色彩,以盘金垫绣为主要工艺特征,题材多样,以表现花卉、鸟兽、人物故事为主。潮绣工艺复杂,至今不能由机器代替。此项技术多为潮州绣工掌握,其中男子绣工技艺更优。然而现在潮绣甚为堪忧,仅存的潮绣工艺大师都已是八九十岁高龄,在他们之后系统的学习和进行潮绣的人就很少了,此项技术濒临失传。
    5、上海博物馆研究员包艳丽就《从顾绣绣本来园管窥其艺术特色》发言。包艳丽从上海博物馆馆藏顾绣文物入手,试图找寻早期顾绣的一些独有特征:如绣印“韩式女红”、“虎头”、“缪氏瑞云”、“皇明顾绣”、“露香园”都为单独出现,无组合使用;画稿并不直接照搬宋代花鸟画,而是经过再创作等以帮助鉴定。
    6、苏州祯彩堂缂丝研究所陈文就《明代缂丝作品《群仙祝寿图》的复制》发言。陈文是苏州真彩堂缂丝研究所的工艺师、沈洁是苏州丝绸博物馆副研究员,她们在修复一件明代缂丝作品《群仙祝寿图》时共同合作,圆满完成了复制工作。因此发言也以他们的合作为题《明代缂丝《群仙祝寿图》的复制》。此件缂丝作品人物众多,颜色丰富鲜艳。首先在制定画稿时,她们以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群仙献寿图》和06年拍卖会中一件拍品《华封三祝》为基础,确定了底稿。因考虑底稿与成品在制作过程中的变形问题,她们试机多次,不断调整底稿的变形程度,最终取得理想效果。另外,发言中,介绍了此幅作品原作中运用的许多独特巧妙的缂丝技法。
    7、宣和缂丝研究所王浩然就《从织造实践看中国缂丝》为题发言。他就缂丝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作了一番描述,其中主要介绍了南通缂丝的历史。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学术动态

《中国古代观赏性缂丝刺绣学术座谈会》在辽宁省博物馆召开

发布时间:2010-01-15

 
 
    2009年12月21日~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古代纺织品保护与服饰研究工作部一行4人,在王亚蓉先生的带领下参加了由辽宁省博物馆主办的《中国古代观赏性缂丝刺绣学术座谈会》。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观摩了辽博馆藏丝织品文物,以座谈会的方式进行了学术交流活动,并观摩了缂丝工艺织造过程。
    此次研讨会的主办单位为辽宁省博物馆。参会单位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上海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汕头大学艺术学院、苏州真彩堂缂丝研究所、苏州丝绸博物馆、南通庄锦云刺绣研究所、南通宣和缂丝研究所,及韩国大邱博物馆。各方代表对观赏性缂丝刺绣等相关方面进行了学术座谈。
 
 
    一、观摩文物
    辽宁省博物馆前身为东北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近12万件,其中缂丝刺绣收藏在国内为最。观摩的文物主要为朱启钤先生珍藏捐赠品。朱启钤(1872~1964),号桂辛,是著名的古建筑学家、实业家,中国营造学社创始人。北洋政府时代,曾任代理国务总理。朱启钤任职北京期间,常到前门荷包巷收购丝绣文物。1929年朱启钤把这批藏品转于张学良。“九·一八”事变后,这批丝绣藏品随边业银行落入日本正金银行之手。1945年日本投降,在宋美龄、宋子文等人的关照下,这批丝绣暂存北京故宫。1949年这批缂丝刺绣珍品重返关东大地,保存于东北博物馆(今辽宁省博物馆)。此次共观摩缂丝、丝绣珍品37件。其中有一些工艺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1 宋·紫鸾鹊谱图轴
 
 
 
    此作为缂丝工艺史上最为代表性之作。紫鸾鹊图案在宋代十分流行,绍兴御府书画式中也曾有介绍“次等晋唐真迹并石刻晋、唐名帖,用紫鸾鹊锦裱。”此幅藏品即为装裱用缂丝作品。此作保留原匹料面貌,图案完整,为稀世珍品。
    2、南宋·朱克柔山茶蛱蝶图册页
 
 
 
    朱克柔为南宋高宗时期云间(今上海)的缂丝名家,以摹缂名家绘画作品而富盛名。朱克柔作品现存7件,分别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大多为折枝花鸟,小尺寸册页。此幅以宋代花鸟画为稿本织造,缂印朱文“朱克柔印”;特点是以合花线表现自然的色彩渐进感觉。花萼运用长短戗织出层次,印章垂直部分使用搭梭织法,纬线几无缝隙。册页另有文徵明曾孙文从简题跋。
    3、南宋·朱克柔牡丹图册页
 
    朱克柔作品多为构图精巧的花鸟画,此幅不同于朱克柔其他作品,仅有一枝牡丹花,稿本或为朱克柔本人的绘画作品,或裁自某件花鸟画。艺人利用长短戗讲牡丹花瓣和花叶用同一色系深浅不同的颜色穿插缂织。经线双股强捻,纬线双股弱捻,织造致密。此幅为清宫收藏,著录《石渠宝笈重编》。
    4、宋·楼台跨鹤图册页
 
 
 
 
(局部)
 
    刺绣工艺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此作采用宋代宫廷流行的道教题材,其中使用劈绒单缕,针法有齐针、羼针、铺针、滚针、接针、打子、网绣、松针、乱针、钉线、圈金、平金、补笔加绘等十五、六种之多,绣稿或本于当时名家粉本,可代表“绣画派”在针法设色上的成就。其中工艺复杂精良,使人叹为观止。
    5、明·弥勒佛像裱片
 
 
 
    这件弥勒佛像在材料选择和刺绣技法上承袭古代绣佛的传统,使用当时北方流行的刺绣针法,又融入了南方画绣技艺于其中:采用单丝线、双股粗捻线、捻金线和发丝等多种材料;针法上突出双股捻线厚重质朴的特点,横向或斜向平铺,上面再绣各种花纹;所用针法多样精工,材料丰富,为明代晚期的精品。
    二、会议发言讨论
    辽宁省博物馆提议,与会人员公推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王亚蓉先生主持,大家围绕7个主题发言展开了热烈讨论,并就今后的加强多方横向交流与合作取得若干共识。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古代纺织品保护与服饰研究工作部部长司志文就《法库叶茂台辽墓出土纺织品修复》发言。司志文对目前由考古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进行修复保护的辽宁法库叶茂台出土的纺织品种类等进行了介绍。此次修复的叶茂台丝织品年代久,数量多,种类齐全,是不可多得的文物。但这批丝织品文物从未进行过整理和发表。与会许多专家也表示这样珍贵的文物资料难得一见。
    2、首都博物馆贾汀发言题目为《明缂丝加绣质疑》。贾汀就嘉德拍卖会一件具有罕有刺绣工艺的拍品进行了发言。此件拍品为仿缂丝的刺绣龙袍,之前拍卖的工作人员一直都认为是缂丝,但缂口为横向(缂丝缂口都为竖向),由此找寻端倪,发现实为一件运用特殊刺绣针法仿缂丝效果的刺绣作品,此前没有类似作品发现。刺绣中有纳纱绣(针迹与经线呈45度)、戳纱绣(针迹与经线平行或呈90度)针法,此针法相似前二者,但是按格绕纬线绣制,并将一些经线按纹样规律剪断,造成缂丝效果。
    3 、首都博物馆黄悦发言题目为《江西靖安东周墓文物现场保护与清理》。江西靖安东周墓为08年考古十大发现,其中许多文物挖掘措施为现代新模式。黄悦主要介绍了考古现场对文物保护进行的措施:现场开棺时,棺中积满泥水,为保护和搬运棺木,采取了虹吸取水的方式,并以湿纸进行封护。死者的入葬,以竹席或丝织品包裹。竹席的保存状况良好,人字纹清晰,呈自然绿色。揭取时,先把竹席与棺木剥离,再以揭取丝织品的方式,下垫泡沫塑料,再用粗棍卷起,最后揭取完整竹席。此次挖掘中,成功揭取了一些纺织品的新品种,其中有已知最早最精的刺绣新品种,还得到至今面积最大四幅拼缝裹尸方孔纱。
    4、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陈志民发言题目为《论传统潮绣艺术的发展源流及艺术成就》。陈教授就传统潮绣艺术的特点和现状进行了论述。潮绣有强烈的地方色彩,以盘金垫绣为主要工艺特征,题材多样,以表现花卉、鸟兽、人物故事为主。潮绣工艺复杂,至今不能由机器代替。此项技术多为潮州绣工掌握,其中男子绣工技艺更优。然而现在潮绣甚为堪忧,仅存的潮绣工艺大师都已是八九十岁高龄,在他们之后系统的学习和进行潮绣的人就很少了,此项技术濒临失传。
    5、上海博物馆研究员包艳丽就《从顾绣绣本来园管窥其艺术特色》发言。包艳丽从上海博物馆馆藏顾绣文物入手,试图找寻早期顾绣的一些独有特征:如绣印“韩式女红”、“虎头”、“缪氏瑞云”、“皇明顾绣”、“露香园”都为单独出现,无组合使用;画稿并不直接照搬宋代花鸟画,而是经过再创作等以帮助鉴定。
    6、苏州祯彩堂缂丝研究所陈文就《明代缂丝作品《群仙祝寿图》的复制》发言。陈文是苏州真彩堂缂丝研究所的工艺师、沈洁是苏州丝绸博物馆副研究员,她们在修复一件明代缂丝作品《群仙祝寿图》时共同合作,圆满完成了复制工作。因此发言也以他们的合作为题《明代缂丝《群仙祝寿图》的复制》。此件缂丝作品人物众多,颜色丰富鲜艳。首先在制定画稿时,她们以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群仙献寿图》和06年拍卖会中一件拍品《华封三祝》为基础,确定了底稿。因考虑底稿与成品在制作过程中的变形问题,她们试机多次,不断调整底稿的变形程度,最终取得理想效果。另外,发言中,介绍了此幅作品原作中运用的许多独特巧妙的缂丝技法。
    7、宣和缂丝研究所王浩然就《从织造实践看中国缂丝》为题发言。他就缂丝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作了一番描述,其中主要介绍了南通缂丝的历史。

作者:张珺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