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西高穴大墓初步认定为曹操高陵,最终结论尚待考古工作全面完成

发布时间:2010-01-19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王睿

 


架起考古学与公众的桥梁

——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09年度公众考古学论坛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09年度公众考古学论坛于2009年1月14日上午在王府井大街27号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主持,与会专家有潘伟斌、王巍、朱岩石、钱国祥、刘振东、赵超、张雪莲、张君、王明辉、赵春燕、刘煜等,其中除发掘者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潘伟斌先生外,其他各位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相关领域专家。

    

   

    论坛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专家介绍河南安阳西高穴大墓发掘的基本情况及相关考古学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提问答疑时间。
    安阳西高穴大墓发掘者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潘伟斌首先介绍了墓葬位置、发掘情况及时代和墓主人推断。之后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家发言。


 

    首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室主任、邺城队队长、研究员朱岩石对曹操生前生活的邺城的发掘情况进行了相关介绍。曹魏邺城是官渡之战后开始营建的,曹操时代为王城,曹丕称帝后成为五都之一,是十六国、南北朝、东魏北齐时期的国都。曹魏邺城开创了中国都城的中轴对称布局模式,开创了单一宫城制度,有明确的功能分区,是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西高穴大墓位于曹魏邺城大概为西偏南17度的13.3公里的位置,与文献记载的曹操高陵位置基本吻合。邺城及其周围墓葬的考古工作将使三国曹魏考古研究更加立体、深入、细化。

  

   

    其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站站长、汉魏洛阳故城队长、研究员钱国祥介绍了东汉、曹魏洛阳城。汉魏洛阳故城周代始建,东周时即为王都,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均为国都,唐初逐渐废弃,历史达1600年。东汉雒阳城公元25年建成,城门12座,除南墙外其他城墙均已确认,东汉洛阳城为南北宫对称的格局。公元190年,东汉洛阳逐渐毁坏,196年沦为废墟。公元220年,曹丕称帝重建洛阳城,都城规模未超过东汉。其城门依然12座,位置、形制和前代大致相同,仅个别名称有变化。曹魏洛阳城的西北角修建了百尺楼、金墉城,修建北墙的城门——三重门楼的大夏门,东北角城外修建马面,整个城的北部修建了一些加强防御的设施。曹魏时期较大的变化是新修了洛阳宫,基本在汉代北宫的位置,东汉南宫基本废弃。也就是说魏晋时期的国都延续了曹魏邺城的单一宫城制度。曹魏时期的宫城制度上有一些变化,可以推测其墓葬的制度上也是有变化的,这些对研究墓葬的情况将有借鉴价值。

    专家认为曹魏邺城改变了汉代南北两宫制度,形成了单一宫城位于宫城北部正中间的格局,这个格局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曹操对古代宫城制度的开创迄今为止不为大家所了解,这是魏晋考古和都城考古学在现阶段的一个重要成果。
   
    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汉城队队长、研究员刘振东对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至汉代墓葬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简略介绍。商代墓葬出现墓道、车马坑、祭祀坑,西周时期多重棺椁制度和列鼎制度逐渐形成。东周春秋末年,墓葬在地面上出现了坟丘和陵园设施,地下的多重棺椁制度和列鼎制度继续发展。秦汉时期的秦始皇陵形成了坟丘、陵园、陵寝建筑、陪葬坑、陪葬墓的制度。丧葬的等级制度在两周时期主要是以多重棺椁和用鼎制度来规范的。两汉时期则形成了一套新的丧葬等级制度,有皇帝陵、诸侯王陵、王侯墓、二千石官吏墓、平民墓和刑徒墓的不同级别。目前西汉的诸侯王陵共发现了45座以上,属于18个诸侯王国,坟丘以圆形为主,也有方形,墓葬形制有四种。汉制墓葬地上有一套陵园设施,其中坟丘高度是表现墓主等级最具代表性的内容,魏晋时期在继承汉制的基础上形成了晋制,主要特点是不重视地面坟丘,以单室墓为主,墓道相对比较宽、比较长,有很多台基,墓室逐渐变成方形。 西高穴大墓处于汉制向晋制演变的阶段。
          
     第五个发言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雪莲,她主要介绍了碳十四科学测年的基本情况。碳十四测年是迄今为止在考古学、地质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科技手段。对确认墓葬的年代非常具有说服力。以往在断代工程中对山西天马曲村晋侯苏墓M8的年代,北京房山琉璃河西周燕国遗址M1193大墓的年代都使用过这个方法。这两个墓葬的年代误差范围都可以控制在一、二十年内。但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西高穴大墓则有它特殊的情况,比照这两座墓葬测年,首先,如果按照曹操死亡年代考虑,其年代不像M8处于校正曲线比较陡直的位置,所以将难以获得误差较小的年代范围。第二,西高穴大墓又不同于M1193那样出土了年轮清晰可数的椁木,以获得具有较小误差的年代范围。在目前这样的条件下,测年的大致范围可能会在一百年左右。
 
     

    第六个发言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君,她简单介绍了古代人骨材料能做哪些相关的研究,并针对西高穴大墓出土人骨引发的公众所关心的年龄和是否能应用DNA分析判断曹操身份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说明。骨骼的年龄变化是一个复杂过程,骨骼的年龄鉴定在一般情况下不可能做到绝对的精确。她从人骨材料的保存状况、污染源的排除以及Y染色体DNA分析技术上的困难等方面提出进行人骨DNA分析来推断曹操身份的可能性不大。   

   
     
      

    最后发言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研究室碑刻铭文专家、研究员赵超,他分析了西高穴大墓出土文物所提供的文字信息。其认为西高穴大墓出土的石牌,有明显的、科学的考古发掘的记录,他以字体的写法、石牌内容等方面分析判定西高穴大墓的时代是东汉到魏晋时期的。

      第二部分为回答问题,在提问与回答中论坛的意义再次凸显。
   
       张君女士对男性人骨的鉴定做出了具体客观严谨的说明。根据男性头骨的骨缝可以肯定是一个老年个体,在没有其他如骨盆特征等辅助性鉴定手段的情况下,无法判断该个体的实际年龄,只能说是一个55岁以上的老年个体,具体是60岁还是70岁,很难给出答案。其他两个个体一个是50多岁,一个在20岁到25岁范围之内。
   
    刘振东先生和朱岩石先生对于曹魏时期的薄葬制度的问题做出了相应的回答。刘振东认为厚葬或薄葬是由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状况以及文化所决定,特别是人们如何看待死后这种观念。两汉时期儒家思想逐渐占统治地位,儒家讲究孝道,再加上汉代是一个盛世,经济很发达,所以厚葬就流行起来。经过东汉末年的战乱,曹操亲历王陵被盗劫,同时三国时期的国力也没有两汉时期强盛,使得曹操倡导实行薄葬。但是经过十六国以后,到了隋唐,厚葬之风又开始慢慢恢复。朱岩石先生认为,曹氏父子二人无论是从王还是从帝的角度,都直接倡导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墓葬制度向薄葬的变化。在汉墓里有非常高大、非常多的墓室,魏晋时期就出现了单墓室,到了西晋以后厚葬逐渐有所恢复。现在看到的西高穴大墓,墓道和西晋时期帝陵大型陪葬墓的构造很相似。南北朝时期丧葬传统整个向厚葬转化,隋唐以后则进入到另一个时代,所以曹魏的墓葬制度对于隋唐以来的帝王陵建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记者提问


    赵超先生对于墓志铭的有无进行了回答。其认为,曹魏时期的丧葬制度变化是墓志铭产生直接原因,由于这种丧葬制度的要求,曹魏时期帝王们都多次发布诏书,禁止立碑,于是出现把墓碑的形状变小,放到了墓室里的情况,后来逐渐转化为墓志铭。而在曹魏时期还没有墓志铭这种制度的形成。
    在关于确认曹操墓具体位置上,对西门豹祠和鲁潜墓是否可以作为坐标这个问题上,考古所各位专家也有所回答。朱岩石先生提到西高穴大墓的正西边就是所谓的西门豹祠,现在对于这个西门豹祠没有正式的考古发掘,考古调查往往是通过地表踏查进行的,有局限性。对于西门豹祠在哪个地方,曹魏时期的西门豹祠和北朝时期的西门豹祠到底是不是一处,有待进一步的考古工作。王巍所长则认为,在寻找墓葬的时候,方位是个线索,但是对于判定墓主身份不是主要证据,而且寻找一座墓葬的难度远远大于发掘一座墓葬的难度。
   
    在问答阶段,王巍所长从几个方面回答了诸多提问。他认为,考古发掘工作的结束并不是认识的结束,而是认识的开始,是研究的开始。考古发掘引起公众的关心是一件大好事,民众对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有兴趣,甚至参加讨论是非常值得欢迎的,这种沟通和交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话语权,但之前了解一定的考古知识和方法也是必要的。这次论坛的目的是为了让公众知道考古工作者是如何研究古代墓葬的,采用哪些方法,这些方法在这个墓葬当中是如何应用的,哪些成为了直接的证据,哪些还有局限。同时承认每一种方法都是有前提的,甚至是有局限的。考古学是最实际的一门科学,考古中最重要的就是让材料说话。但对实际资料的解释则是因人而异的。现在学者和社会人士的解释存在一些差别,但是考古本身的资料都是一个前提。尽管多次被盗造成了发掘难度,河南省考古研究所的工作还是非常严谨的。必须认识到,对这个墓葬的认定不是根据一项标准,而是一个综合的判断,比如说墓葬年代是东汉末年,等级非常高,随葬品当中可以看到比较简朴,而且人骨目前看来是个成年或者老年男性。对于西高穴大墓的基本情况的判定,他认为最直接的证据就是西高穴大墓出土的文字资料。目前根据考古资料,可以说这个墓葬很有可能是曹操的高陵,但是现在不能提出最后结论,而应在1号墓充分发掘后,对出土文物、随葬品等进行过充分整理和一系列综合研究,自然科学技术手段也全面应用进来之后。
    这次论坛是考古学家向公众展示的一次重要实践,使公众有机会了解考古学是如何研究的,有机会认识到考古学若干方法的科学性和局限性。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学术动态

西高穴大墓初步认定为曹操高陵,最终结论尚待考古工作全面完成

发布时间:2010-01-19

 


架起考古学与公众的桥梁

——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09年度公众考古学论坛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09年度公众考古学论坛于2009年1月14日上午在王府井大街27号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主持,与会专家有潘伟斌、王巍、朱岩石、钱国祥、刘振东、赵超、张雪莲、张君、王明辉、赵春燕、刘煜等,其中除发掘者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潘伟斌先生外,其他各位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相关领域专家。

    

   

    论坛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专家介绍河南安阳西高穴大墓发掘的基本情况及相关考古学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提问答疑时间。
    安阳西高穴大墓发掘者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潘伟斌首先介绍了墓葬位置、发掘情况及时代和墓主人推断。之后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家发言。


 

    首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室主任、邺城队队长、研究员朱岩石对曹操生前生活的邺城的发掘情况进行了相关介绍。曹魏邺城是官渡之战后开始营建的,曹操时代为王城,曹丕称帝后成为五都之一,是十六国、南北朝、东魏北齐时期的国都。曹魏邺城开创了中国都城的中轴对称布局模式,开创了单一宫城制度,有明确的功能分区,是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西高穴大墓位于曹魏邺城大概为西偏南17度的13.3公里的位置,与文献记载的曹操高陵位置基本吻合。邺城及其周围墓葬的考古工作将使三国曹魏考古研究更加立体、深入、细化。

  

   

    其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站站长、汉魏洛阳故城队长、研究员钱国祥介绍了东汉、曹魏洛阳城。汉魏洛阳故城周代始建,东周时即为王都,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均为国都,唐初逐渐废弃,历史达1600年。东汉雒阳城公元25年建成,城门12座,除南墙外其他城墙均已确认,东汉洛阳城为南北宫对称的格局。公元190年,东汉洛阳逐渐毁坏,196年沦为废墟。公元220年,曹丕称帝重建洛阳城,都城规模未超过东汉。其城门依然12座,位置、形制和前代大致相同,仅个别名称有变化。曹魏洛阳城的西北角修建了百尺楼、金墉城,修建北墙的城门——三重门楼的大夏门,东北角城外修建马面,整个城的北部修建了一些加强防御的设施。曹魏时期较大的变化是新修了洛阳宫,基本在汉代北宫的位置,东汉南宫基本废弃。也就是说魏晋时期的国都延续了曹魏邺城的单一宫城制度。曹魏时期的宫城制度上有一些变化,可以推测其墓葬的制度上也是有变化的,这些对研究墓葬的情况将有借鉴价值。

    专家认为曹魏邺城改变了汉代南北两宫制度,形成了单一宫城位于宫城北部正中间的格局,这个格局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曹操对古代宫城制度的开创迄今为止不为大家所了解,这是魏晋考古和都城考古学在现阶段的一个重要成果。
   
    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汉城队队长、研究员刘振东对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至汉代墓葬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简略介绍。商代墓葬出现墓道、车马坑、祭祀坑,西周时期多重棺椁制度和列鼎制度逐渐形成。东周春秋末年,墓葬在地面上出现了坟丘和陵园设施,地下的多重棺椁制度和列鼎制度继续发展。秦汉时期的秦始皇陵形成了坟丘、陵园、陵寝建筑、陪葬坑、陪葬墓的制度。丧葬的等级制度在两周时期主要是以多重棺椁和用鼎制度来规范的。两汉时期则形成了一套新的丧葬等级制度,有皇帝陵、诸侯王陵、王侯墓、二千石官吏墓、平民墓和刑徒墓的不同级别。目前西汉的诸侯王陵共发现了45座以上,属于18个诸侯王国,坟丘以圆形为主,也有方形,墓葬形制有四种。汉制墓葬地上有一套陵园设施,其中坟丘高度是表现墓主等级最具代表性的内容,魏晋时期在继承汉制的基础上形成了晋制,主要特点是不重视地面坟丘,以单室墓为主,墓道相对比较宽、比较长,有很多台基,墓室逐渐变成方形。 西高穴大墓处于汉制向晋制演变的阶段。
          
     第五个发言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雪莲,她主要介绍了碳十四科学测年的基本情况。碳十四测年是迄今为止在考古学、地质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科技手段。对确认墓葬的年代非常具有说服力。以往在断代工程中对山西天马曲村晋侯苏墓M8的年代,北京房山琉璃河西周燕国遗址M1193大墓的年代都使用过这个方法。这两个墓葬的年代误差范围都可以控制在一、二十年内。但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西高穴大墓则有它特殊的情况,比照这两座墓葬测年,首先,如果按照曹操死亡年代考虑,其年代不像M8处于校正曲线比较陡直的位置,所以将难以获得误差较小的年代范围。第二,西高穴大墓又不同于M1193那样出土了年轮清晰可数的椁木,以获得具有较小误差的年代范围。在目前这样的条件下,测年的大致范围可能会在一百年左右。
 
     

    第六个发言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君,她简单介绍了古代人骨材料能做哪些相关的研究,并针对西高穴大墓出土人骨引发的公众所关心的年龄和是否能应用DNA分析判断曹操身份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说明。骨骼的年龄变化是一个复杂过程,骨骼的年龄鉴定在一般情况下不可能做到绝对的精确。她从人骨材料的保存状况、污染源的排除以及Y染色体DNA分析技术上的困难等方面提出进行人骨DNA分析来推断曹操身份的可能性不大。   

   
     
      

    最后发言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研究室碑刻铭文专家、研究员赵超,他分析了西高穴大墓出土文物所提供的文字信息。其认为西高穴大墓出土的石牌,有明显的、科学的考古发掘的记录,他以字体的写法、石牌内容等方面分析判定西高穴大墓的时代是东汉到魏晋时期的。

      第二部分为回答问题,在提问与回答中论坛的意义再次凸显。
   
       张君女士对男性人骨的鉴定做出了具体客观严谨的说明。根据男性头骨的骨缝可以肯定是一个老年个体,在没有其他如骨盆特征等辅助性鉴定手段的情况下,无法判断该个体的实际年龄,只能说是一个55岁以上的老年个体,具体是60岁还是70岁,很难给出答案。其他两个个体一个是50多岁,一个在20岁到25岁范围之内。
   
    刘振东先生和朱岩石先生对于曹魏时期的薄葬制度的问题做出了相应的回答。刘振东认为厚葬或薄葬是由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状况以及文化所决定,特别是人们如何看待死后这种观念。两汉时期儒家思想逐渐占统治地位,儒家讲究孝道,再加上汉代是一个盛世,经济很发达,所以厚葬就流行起来。经过东汉末年的战乱,曹操亲历王陵被盗劫,同时三国时期的国力也没有两汉时期强盛,使得曹操倡导实行薄葬。但是经过十六国以后,到了隋唐,厚葬之风又开始慢慢恢复。朱岩石先生认为,曹氏父子二人无论是从王还是从帝的角度,都直接倡导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墓葬制度向薄葬的变化。在汉墓里有非常高大、非常多的墓室,魏晋时期就出现了单墓室,到了西晋以后厚葬逐渐有所恢复。现在看到的西高穴大墓,墓道和西晋时期帝陵大型陪葬墓的构造很相似。南北朝时期丧葬传统整个向厚葬转化,隋唐以后则进入到另一个时代,所以曹魏的墓葬制度对于隋唐以来的帝王陵建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记者提问


    赵超先生对于墓志铭的有无进行了回答。其认为,曹魏时期的丧葬制度变化是墓志铭产生直接原因,由于这种丧葬制度的要求,曹魏时期帝王们都多次发布诏书,禁止立碑,于是出现把墓碑的形状变小,放到了墓室里的情况,后来逐渐转化为墓志铭。而在曹魏时期还没有墓志铭这种制度的形成。
    在关于确认曹操墓具体位置上,对西门豹祠和鲁潜墓是否可以作为坐标这个问题上,考古所各位专家也有所回答。朱岩石先生提到西高穴大墓的正西边就是所谓的西门豹祠,现在对于这个西门豹祠没有正式的考古发掘,考古调查往往是通过地表踏查进行的,有局限性。对于西门豹祠在哪个地方,曹魏时期的西门豹祠和北朝时期的西门豹祠到底是不是一处,有待进一步的考古工作。王巍所长则认为,在寻找墓葬的时候,方位是个线索,但是对于判定墓主身份不是主要证据,而且寻找一座墓葬的难度远远大于发掘一座墓葬的难度。
   
    在问答阶段,王巍所长从几个方面回答了诸多提问。他认为,考古发掘工作的结束并不是认识的结束,而是认识的开始,是研究的开始。考古发掘引起公众的关心是一件大好事,民众对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有兴趣,甚至参加讨论是非常值得欢迎的,这种沟通和交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话语权,但之前了解一定的考古知识和方法也是必要的。这次论坛的目的是为了让公众知道考古工作者是如何研究古代墓葬的,采用哪些方法,这些方法在这个墓葬当中是如何应用的,哪些成为了直接的证据,哪些还有局限。同时承认每一种方法都是有前提的,甚至是有局限的。考古学是最实际的一门科学,考古中最重要的就是让材料说话。但对实际资料的解释则是因人而异的。现在学者和社会人士的解释存在一些差别,但是考古本身的资料都是一个前提。尽管多次被盗造成了发掘难度,河南省考古研究所的工作还是非常严谨的。必须认识到,对这个墓葬的认定不是根据一项标准,而是一个综合的判断,比如说墓葬年代是东汉末年,等级非常高,随葬品当中可以看到比较简朴,而且人骨目前看来是个成年或者老年男性。对于西高穴大墓的基本情况的判定,他认为最直接的证据就是西高穴大墓出土的文字资料。目前根据考古资料,可以说这个墓葬很有可能是曹操的高陵,但是现在不能提出最后结论,而应在1号墓充分发掘后,对出土文物、随葬品等进行过充分整理和一系列综合研究,自然科学技术手段也全面应用进来之后。
    这次论坛是考古学家向公众展示的一次重要实践,使公众有机会了解考古学是如何研究的,有机会认识到考古学若干方法的科学性和局限性。

作者:王睿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