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考古所组织专家团现场考察禹会村

发布时间:2010-02-24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王吉怀
 
 
    备受学术界关注的禹会村遗址,2009年度的发掘取得了重大收获,在文明探源课题中为江淮地区区域性聚落形态的研究增添了新的资料。
    2009年度的发掘从10月初开始,一直进行到2010年元月份,工作后期,考古所组织了除本所的八位专家外,还邀请了山东大学、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上海博物馆、中国科技大学及安徽省的有关单位近20人,对禹会村遗址的发掘成果进行了现场考察、指导和鉴定,并进行了现场研讨,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专家根据遗址中的文化迹象认为,禹会遗址是一处以祭祀为主的礼仪性遗址,根据它的年代和地域构成了关键时期的关键遗址,是探讨淮河流域文明化进程的一把钥匙。对探索江淮地区的文明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禹会村遗址,通过2007年、2008和2009年规模性的发掘,更清楚的揭示出了淮河流域龙山文化具有复杂的面貌。其考古资料,不仅填补了龙山文化的地域性空白,而且更重要的是为研究2500BC-1500BC江淮之间地区区域性聚落形态及南北文化的联系和交流情况,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对探索该地区文明起源的进程以及后来如何汇聚、如何加速王朝国家的形成过程,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尤其是遗址中存在的大型的人类堆筑的祭祀台基和器物丰富的祭祀坑,更是提供了研究的价值。可以说,禹会村遗址在江淮地区的文明探源工作中,起到了支撑的作用,同时,对考证“大禹治水”的传说事件,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发掘的同时,我们对文化层土样进行采集并作了密度和Rb/Sr铷/锶比分析,各种环境代用指标综合研究显示,距今4500年以前,淮河处于高水位,遗址或周边被水淹没,不适宜人居住; 4500年开始气候趋向干旱,淮河及其支流水位开始下降,宜居地出现,龙山文化开始和发展;从4500年-4000年前后,该地区的环境总体趋势大致经历了暖湿-冷干-暖湿-冷干的气候变化过程,河流水位也在不断的上升下降,甚至洪水泛滥,正是史载的“大禹治水”时期。如果说“大禹治水” 成功,与客观上区域环境向着干旱变化的结果有关,而不是人力作用的结果。
 
 
 
    通过几次发掘,遗址所表现的文化面貌既有黄河下游山东龙山文化的特点,又有中原地区河南龙山文化的因素,同时,与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也有着一定的联系,并在上海广富林遗址、江苏南荡遗址、周邶墩遗址等等,都能找到相同的文化因素。
 
 
 
    在2009年秋季的发掘中。除揭露出具有祭祀性质的祭祀坑外,对大型的经过人类堆筑的祭祀台基进行了全面的揭露,使我们对遗址的性质有了一个基本的定位,同时,遗址的年代、遗址的面积、遗址的地望和复杂的文化面貌,都给研究者留下了沉重的时代符号。
                                                         
 
 
(责任编辑:孙丹)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学术动态

考古所组织专家团现场考察禹会村

发布时间:2010-02-24

 
 
    备受学术界关注的禹会村遗址,2009年度的发掘取得了重大收获,在文明探源课题中为江淮地区区域性聚落形态的研究增添了新的资料。
    2009年度的发掘从10月初开始,一直进行到2010年元月份,工作后期,考古所组织了除本所的八位专家外,还邀请了山东大学、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上海博物馆、中国科技大学及安徽省的有关单位近20人,对禹会村遗址的发掘成果进行了现场考察、指导和鉴定,并进行了现场研讨,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专家根据遗址中的文化迹象认为,禹会遗址是一处以祭祀为主的礼仪性遗址,根据它的年代和地域构成了关键时期的关键遗址,是探讨淮河流域文明化进程的一把钥匙。对探索江淮地区的文明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禹会村遗址,通过2007年、2008和2009年规模性的发掘,更清楚的揭示出了淮河流域龙山文化具有复杂的面貌。其考古资料,不仅填补了龙山文化的地域性空白,而且更重要的是为研究2500BC-1500BC江淮之间地区区域性聚落形态及南北文化的联系和交流情况,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对探索该地区文明起源的进程以及后来如何汇聚、如何加速王朝国家的形成过程,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尤其是遗址中存在的大型的人类堆筑的祭祀台基和器物丰富的祭祀坑,更是提供了研究的价值。可以说,禹会村遗址在江淮地区的文明探源工作中,起到了支撑的作用,同时,对考证“大禹治水”的传说事件,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发掘的同时,我们对文化层土样进行采集并作了密度和Rb/Sr铷/锶比分析,各种环境代用指标综合研究显示,距今4500年以前,淮河处于高水位,遗址或周边被水淹没,不适宜人居住; 4500年开始气候趋向干旱,淮河及其支流水位开始下降,宜居地出现,龙山文化开始和发展;从4500年-4000年前后,该地区的环境总体趋势大致经历了暖湿-冷干-暖湿-冷干的气候变化过程,河流水位也在不断的上升下降,甚至洪水泛滥,正是史载的“大禹治水”时期。如果说“大禹治水” 成功,与客观上区域环境向着干旱变化的结果有关,而不是人力作用的结果。
 
 
 
    通过几次发掘,遗址所表现的文化面貌既有黄河下游山东龙山文化的特点,又有中原地区河南龙山文化的因素,同时,与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也有着一定的联系,并在上海广富林遗址、江苏南荡遗址、周邶墩遗址等等,都能找到相同的文化因素。
 
 
 
    在2009年秋季的发掘中。除揭露出具有祭祀性质的祭祀坑外,对大型的经过人类堆筑的祭祀台基进行了全面的揭露,使我们对遗址的性质有了一个基本的定位,同时,遗址的年代、遗址的面积、遗址的地望和复杂的文化面貌,都给研究者留下了沉重的时代符号。
                                                         
 
 
(责任编辑:孙丹)
 
 

作者:王吉怀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