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越南升龙皇城考古取得重要成果

发布时间:2010-12-23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姜 波

    自2002年以来,越南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位于越南河内市黄耀路18号的升龙皇城遗址进行了连续发掘,取得重要考古成果,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07年12月28日和2009年8月12日,升龙城先后被列为越南国家级遗迹单位和特等国家级遗迹单位。2010年7月31日(越南当地时间8月1日),世界遗产委员会(UNESCO)第34届会议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通过决议,将升龙皇城遗迹(Imperial Citadel of Thang Long – Ha noi)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编号为第900号。2010年9月11日,越南政府总理阮晋勇批准升龙皇城中心遗址区总体规划,对总面积达4万余平方米(含考古遗址面积1.8万平方米)的升龙皇城遗址区和古城区进行规划保护,并宣布要将其建设成为永久性历史文化公园。2010年10月10日,越南河内市举行盛大仪式,庆祝河内建城1000周年和升龙城遗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公元1010年,越南李朝开国君主李太祖(李公蕴)发布《迁都诏》,将越南首都自宁平(Ninh Binh)迁至今红河三角洲的河内 (Ha noi),称“升龙”(Thang Long),这被越南史学家看成是河内建都之始。自此以后,历李朝(Ly Viet Dynasty,1010-1225年)、陈朝(Tran Dynasty,1225-1413年)、后黎朝(Later Le Dynasty,1428-1789年)、阮朝(Nhà Nguyn Dynasty,1802-1945年),直到十九世纪越南被法国征服沦为殖民地,该城一直作为越南首都而存在。法国殖民者统治时期,这里成为是“法属印度支那联邦”总督府所在地。历史上,河内又称宋平、罗城、大罗城、中京、东都、东关、东京、北城、南京,阮朝明命十二年(1831年),因城市被环抱在珥河(红河)大堤之内,定名“河内”,并沿用至今。

 

 

    以越南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裴明智(Prof. Bui Minh Tri)为队长的升龙皇城考古发掘队,自2002年以来一直对升龙皇城遗址进行系统发掘。据发掘,遗址地层堆积分为:大罗时期(Dai La Period, 约公元7~9世纪)、李朝至陈朝时期(约11~14世纪)、后黎朝时期(约15~18世纪)。

    该遗址最早的地层为大罗时期,即唐朝设立安南都护府管理越南的时期,系升龙建都以前的堆积。这一时期的遗存,越南考古学家发现了“T”字型布局的建筑遗址,出土了“江西军”印文砖、“开元通宝”钱、波斯釉陶器残片、中国长沙窑瓷器以及来自日本、韩国的陶瓷器残片。

    李朝-陈朝先后沿用升龙城作为都城。经过不断修建,升龙城形成了三重城的格局,由外而内依次为罗城(京城)、皇城和禁城。现在升龙城遗址的古城区仍保留有1487年修建的敬天殿基址(仅余台阶等遗迹),以及皇城的正南门端门和北门(正北门)等建筑遗迹。越南考古学家清理出来的李朝时期的建筑遗迹,其建筑立柱,既有用阴柱的,也有用阳柱的。前者的作法与日本奈良时代一致,即将立柱埋入地下,底端有交叉的木构以维持柱子的稳定;后者则采用中国式的磉墩与柱础石,以支撑立柱。磉墩间杂石子层或瓦片层,以加强支撑时的牢固性。到了陈朝,采用磉墩柱础石的阳柱已经完全替代了直接阴柱的作法。

 

 

    经过精密实测与GPS定位,发现陈朝时期的所有建筑均保持方向上的一致性,均为北偏东5度;建筑尺寸则以“3”为基数。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座陈朝宫殿建筑地基的柱础下,发现了一座小孩墓葬,可能是奠基祭祀时埋入的。此外,这一时期的建筑遗迹还发现了佛塔一类的设施,以及直径达24米的八角楼式建筑基址。这一时期出土的屋顶建筑构件以菩提树叶型的瓦饰最有特色。其他还有 “大越国军城砖”、“黄门署●监造”印文砖以及越窑、龙泉窑、景德镇窑瓷器。

    后黎朝时期的建筑与明清北京故宫基本上属于同一时期,这一时期的建筑用砖,以灰砖取代了前期的红砖。屋顶多用红绿釉琉璃瓦,特别是一种称之为“龙瓦”的筒瓦,瓦的背脊饰龙头、龙身和龙尾,宛若飞龙,是皇帝宫殿建筑的专用瓦。这一时期地层中出土的“龙纹碗”,外腹饰隐起的龙纹,是河内所烧造的特制瓷器,以前国内外学术界多认为是中国窑口的产品,升龙城的发掘则表明它们应该是在河内烧造的。

    从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来看,升龙城的建筑风格既有来自中国北方的影响,也有来自南部占婆王朝的影响。而本地瓷器与来自中国、波斯、韩国、日本的瓷器混杂出土,显示了河内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贸易上的重要影响。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学术动态

越南升龙皇城考古取得重要成果

发布时间:2010-12-23

    自2002年以来,越南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位于越南河内市黄耀路18号的升龙皇城遗址进行了连续发掘,取得重要考古成果,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07年12月28日和2009年8月12日,升龙城先后被列为越南国家级遗迹单位和特等国家级遗迹单位。2010年7月31日(越南当地时间8月1日),世界遗产委员会(UNESCO)第34届会议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通过决议,将升龙皇城遗迹(Imperial Citadel of Thang Long – Ha noi)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编号为第900号。2010年9月11日,越南政府总理阮晋勇批准升龙皇城中心遗址区总体规划,对总面积达4万余平方米(含考古遗址面积1.8万平方米)的升龙皇城遗址区和古城区进行规划保护,并宣布要将其建设成为永久性历史文化公园。2010年10月10日,越南河内市举行盛大仪式,庆祝河内建城1000周年和升龙城遗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公元1010年,越南李朝开国君主李太祖(李公蕴)发布《迁都诏》,将越南首都自宁平(Ninh Binh)迁至今红河三角洲的河内 (Ha noi),称“升龙”(Thang Long),这被越南史学家看成是河内建都之始。自此以后,历李朝(Ly Viet Dynasty,1010-1225年)、陈朝(Tran Dynasty,1225-1413年)、后黎朝(Later Le Dynasty,1428-1789年)、阮朝(Nhà Nguyn Dynasty,1802-1945年),直到十九世纪越南被法国征服沦为殖民地,该城一直作为越南首都而存在。法国殖民者统治时期,这里成为是“法属印度支那联邦”总督府所在地。历史上,河内又称宋平、罗城、大罗城、中京、东都、东关、东京、北城、南京,阮朝明命十二年(1831年),因城市被环抱在珥河(红河)大堤之内,定名“河内”,并沿用至今。

 

 

    以越南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裴明智(Prof. Bui Minh Tri)为队长的升龙皇城考古发掘队,自2002年以来一直对升龙皇城遗址进行系统发掘。据发掘,遗址地层堆积分为:大罗时期(Dai La Period, 约公元7~9世纪)、李朝至陈朝时期(约11~14世纪)、后黎朝时期(约15~18世纪)。

    该遗址最早的地层为大罗时期,即唐朝设立安南都护府管理越南的时期,系升龙建都以前的堆积。这一时期的遗存,越南考古学家发现了“T”字型布局的建筑遗址,出土了“江西军”印文砖、“开元通宝”钱、波斯釉陶器残片、中国长沙窑瓷器以及来自日本、韩国的陶瓷器残片。

    李朝-陈朝先后沿用升龙城作为都城。经过不断修建,升龙城形成了三重城的格局,由外而内依次为罗城(京城)、皇城和禁城。现在升龙城遗址的古城区仍保留有1487年修建的敬天殿基址(仅余台阶等遗迹),以及皇城的正南门端门和北门(正北门)等建筑遗迹。越南考古学家清理出来的李朝时期的建筑遗迹,其建筑立柱,既有用阴柱的,也有用阳柱的。前者的作法与日本奈良时代一致,即将立柱埋入地下,底端有交叉的木构以维持柱子的稳定;后者则采用中国式的磉墩与柱础石,以支撑立柱。磉墩间杂石子层或瓦片层,以加强支撑时的牢固性。到了陈朝,采用磉墩柱础石的阳柱已经完全替代了直接阴柱的作法。

 

 

    经过精密实测与GPS定位,发现陈朝时期的所有建筑均保持方向上的一致性,均为北偏东5度;建筑尺寸则以“3”为基数。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座陈朝宫殿建筑地基的柱础下,发现了一座小孩墓葬,可能是奠基祭祀时埋入的。此外,这一时期的建筑遗迹还发现了佛塔一类的设施,以及直径达24米的八角楼式建筑基址。这一时期出土的屋顶建筑构件以菩提树叶型的瓦饰最有特色。其他还有 “大越国军城砖”、“黄门署●监造”印文砖以及越窑、龙泉窑、景德镇窑瓷器。

    后黎朝时期的建筑与明清北京故宫基本上属于同一时期,这一时期的建筑用砖,以灰砖取代了前期的红砖。屋顶多用红绿釉琉璃瓦,特别是一种称之为“龙瓦”的筒瓦,瓦的背脊饰龙头、龙身和龙尾,宛若飞龙,是皇帝宫殿建筑的专用瓦。这一时期地层中出土的“龙纹碗”,外腹饰隐起的龙纹,是河内所烧造的特制瓷器,以前国内外学术界多认为是中国窑口的产品,升龙城的发掘则表明它们应该是在河内烧造的。

    从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来看,升龙城的建筑风格既有来自中国北方的影响,也有来自南部占婆王朝的影响。而本地瓷器与来自中国、波斯、韩国、日本的瓷器混杂出土,显示了河内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贸易上的重要影响。

 

作者:姜 波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